蘇州「瓷娃娃」志願捐遺體:希望能讓同病相憐的人少吃點苦

2020-12-20 荔枝網新聞

  近日,蘇州常熟市民馬玉萍籤署了公民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她希望百年之後能為醫學事業作出貢獻,常熟市紅十字會接待過很多捐遺志願者,馬玉萍卻是最特殊的一位。

  34歲的馬玉萍患有罕見的遺傳性骨疾病,也就是俗稱的"瓷娃娃",一點輕微的碰撞就會造成嚴重的骨折,在她出生第七天就經歷了人生第一次骨折,從出生到12歲間,馬玉萍發生了44次骨折。此後,儘管不再骨折,但是她的身高一直停留在孩童階段,只有110釐米。

  今年上半年,馬玉萍無意中看到了"捐獻遺體"的宣傳冊,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憶。原來,馬玉萍小時候有一次骨折特別嚴重,被送到醫院後,父母收到了病危通知,有醫生曾徵求意見,如果意外發生,是否可以捐獻遺體用於醫療研究,當時,馬玉萍父母並沒有同意這麼做,但這讓馬玉萍從小就對遺體捐贈有了認識。

  捐遺志願者馬玉萍說:「如果說自己捐遺可以讓醫學院,可以研究成什麼藥物,可以治這種病的話,今後如果萬一有跟我同病相憐的人,可以治癒他們少吃一點苦。」

  據了解,常熟遺體捐獻登記始於2000年,得益於積極的宣傳發動,志願捐獻者人數逐年上升,目前已有571人報名,實現捐獻遺體、器官、角膜共計45例。2019年,常熟市新增遺體捐獻志願者37人。

  (報導/董路 常熟臺)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漳州「瓷娃娃」獲捐12萬多 赴天津手術很順利
    原標題:「籃筐中的瓷娃娃」追蹤|瓷娃娃赴天津 第一期手術很順利N海都記者 章微/文 受訪醫生供圖在社會各界幫助下,甜甜獲捐12.7萬元,已於3日赴天津。8日,甜甜在天津武清區人民醫院完成第一期手術,用新技術固定新骨折處。主刀醫生任秀智說:「站起來的機會還有。」
  • 53歲癌症患者捐器官遺體
    核心提示: 「能捐的我都捐,要那麼多沒啥用,我活著幸福,死了也幸福!」18年前郭雙根見義勇為,落下終身殘疾。今年年初他查出淋巴癌,堅持捐獻器官遺體,昨天,郭雙根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
    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白瓷娃娃即瓷白雷射嫩膚美白,是國內新興起的名字,它不同在國內早已風靡的「黑臉娃娃」美膚治療系統,跟黑臉娃娃美膚是各有所長,同樣能夠達到綜合改善患者面部肌膚問題。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白瓷娃娃是怎樣美白的?
  • 孤寡發小哥相約一起捐遺體 在敬老院辦理了捐獻手續
    心眼好熱心腸  其實說起來,張家業和胡宏文還有點親戚關係——張家業的侄子張均連是胡宏文的外甥。「我叔叔這輩子很累很苦,但心眼好,不知道幫過多少人。」張均連告訴記者,張家業忠厚老實,能吃苦受累,還不與人計較。因為以前他當過建築工人,村裡誰家蓋房修房都喜歡找他幫忙,他從沒說過二話,而且全都不收錢。
  • 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破爛教授」走了,留下無數人尊重 網友評論...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生前捐家產身後捐遺體,「破爛教授」走了,留下無數人尊重】,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3868,2262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
  • 「破爛教授」走了:生前捐家產,生後捐遺體
    病逝前林甘老先生決定把遺體捐贈給齊魯醫院,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繼續出做貢獻。昨天10月17日上午10時30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退休幹部、研究員林甘老先生的遺體捐贈儀式舉行。依照林甘老先生的遺願,儀式從儉從簡。林甘老先生的兒子林松說:「父親生前說,自己能捐的已全部捐完了,就剩下自己了。
  • 丈夫女兒先後病逝 剛捐獻女兒遺體,她要捐腎救子:希望尿毒症兒子能...
    14歲的小雪,終究沒能迎來她的9月。8月31日深夜10點55分,腦部被確診為腫瘤的小雪,走向了生命的終點,之後,相關工作人員趕到四川廣安市嶽池縣人民醫院。此前,母親魏萍已經決定,在女兒去世後,捐獻女兒身上能用的器官和遺體,這位母親希望,女兒身上一直就有的那份善良,能夠延續下去……魏萍說,女兒一直希望病好後,就去學校繼續上學。
  • 白瓷娃娃不僅美白,還能改善肌膚問題?
    小編最近被種草了一款新技術,據說對改善皮膚很有效果,白瓷娃娃?聽起來就超可愛的,它到底有什麼特別,能在眾多的技術中脫穎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下,原來變白、變美也可以這麼容易。白瓷娃娃,是一種利用光頻技術來實現肌膚水潤、祛斑、祛皺、改善皮膚粗糙等問題的美膚技術。
  • 立遺囑捐遺體的18歲深圳患癌女孩離世
    原標題:立囑捐遺體患癌女孩走了10月21日晚,剛滿18歲的深圳患癌女孩曹依婷不治離世,其遺體被送往深圳大學醫學院,成為深圳第515位「無語體師」。2019年初,曹依婷確診脂肪肉瘤。兩年來,多次的手術和化療、放療手段沒能阻擋癌細胞瘋狂擴張的速度。病痛之下,她決心捐出遺體和眼角膜,開啟「第二次」人生。此後,曹依婷的遺體將成為醫學研究的重要樣本,她的眼角膜也將為他人帶來新生。「孩子,媽媽為你驕傲,願天堂再也沒有病痛。」10月22日凌晨,曹依婷母親胡鳳在朋友圈寫下了短短的一句話。
  • 鄒城「瓷娃娃」學霸感動網友,獲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汪瀧 見習記者 易雪8月6日,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刊登了鄒城「瓷娃娃」徐辰傑今年高考考取654分的好成績,並夢想考入山東大學之後,他的奮鬥事跡在第348期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評選活動中,榮獲「正能量獎」,以及5000元正能量獎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第一時間將證書和獎金送到了他的手中。
  • 你聽說過瓷娃娃嗎?面對脆弱的身體,應該怎麼樣幫助瓷娃娃?
    01什麼是「瓷娃娃」呢?危害到底有多大!1、成骨不全症瓷娃娃也就是成骨不全症,是一組主要影響骨骼的遺傳性基因病,通過其名字就可以發現,也就是骨骼發育不完全,通常情況患者在輕微外傷或者是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骨折的情況,而且出現多發性骨折的情況是
  • 山東大學向鄒城「瓷娃娃」拋出「橄欖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汪瀧8月4日,山東2020年高考普通類常規批第一次志願正式開始填報。考出654分好成績的鄒城「瓷娃娃」徐辰傑,也在父親徐西昌的幫助下,開始了邁向理想大學的第一步。在本報刊登了鄒城「瓷娃娃」徐辰傑心懷大學夢,考出654分的高分,並渴望能夠報考山東大學的報導之後,「3號晚山東大學濟寧地區招生負責人曹老師就打來了電話。」正在朋友家的電腦前幫兒子模擬填報志願的徐西昌接到電話後有些懵。「對方一說明身份,我當時真是又驚訝又高興。」徐西昌說,驚訝是因為沒想到山東大學的招生老師會主動打電話聯繫他,高興是因為看到了希望。
  • 89釐米袖珍「瓷娃娃」懷孕後勇敢當媽媽(圖)
    「瓷娃娃」第二次婚姻第二次懷孕  做B超看到成形寶寶這次「我要留下他」  今年35歲的胡陸老家在黃石,她患有成骨不全症,一碰就容易骨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瓷娃娃」。  她的身高生長止步於89釐米,僅相當於一個2歲的小孩,體重只有40多斤。
  • 骨折27次的安徽瓷娃娃考上大學
    骨折27次的安徽瓷娃娃考上大學】19歲的「瓷娃娃」孫新運來自阜陽農村,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這些年來,他先後骨折27次,最嚴重的一次兩條腿骨折3處,並因此休學。今年,孫新運參加了高考,並取得454分的總成績,超出理科二本分數線19分。孫新運考上大學的消息在當地傳開,人們都被這位身殘志堅、休學兩年、骨折27次、坐著輪椅參加高考的頑強小夥所感動。
  • 45歲護士患癌不幸離世,遺言希望捐獻器官,遺體用於醫學研究
    45歲護士患癌不幸離世,遺言希望捐獻器官,遺體用於醫學研究導讀:"等我走了以後,把我的器官捐了。"這是徐美紅護士留給家人們的遺言中的話語。在45歲的年齡離世本就讓人十分悲傷,而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選擇將自己的遺體進行捐贈,更顯現出她崇高的精神和品格。徐美紅因為癌症不幸去世,她希望自己的遺體能夠為醫學事業再多做一份貢獻,希望醫學能夠早日攻克癌症,讓更多的家庭能夠遠離家人離世的痛苦。
  • 「瓷娃娃」學麵塑:輪椅小夥伸出援手 麵塑奶奶傾囊相授
    既然每一次遇見,都成為一次溫暖的傳遞;那就希望這部《遇見》,永遠不劇終吧。第一集:偶遇輪椅小夥誤車偶遇「瓷娃娃」青年2017年11月,趙浩洋進入「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工作,負責聯絡醫院、為外地患者取藥、探視患者及殘疾人就業等相關工作,已經幫助50多人就業(今年2月6日,本報A08版報導了趙浩洋的故事)。
  • 黃陂:瓷娃娃和鐵奶奶的故事
    1.瓷娃娃朱靖悅是個「瓷娃娃」,她得了非常罕見的「脆骨病」——成骨不全症。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三,患者非常容易骨折,經不起跌倒甚至一點碰撞。但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經研究,學校決定將她接收為校外學生,安排一年級的餘運祥、侯小平老師送教上門,輔導她學習。在家也可以上學,小靖悅非常高興,學習非常認真。可是不到一個月,朱靖悅的爺爺又患上了癌症,讓本來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汶川地震「敬禮娃娃」拍攝者去世 曾將獎金全捐
    他是汶川大地震後最早到達重災區北川採訪的記者和救援人員之一,其拍攝的「敬禮娃娃」照片曾感動全中國。  昨日15時許,《綿陽晚報》視覺總監楊衛華因患肝癌在綿陽中心醫院去世,享年51歲。在楊衛華數十年的攝影記者生涯中,最為人熟知的經歷,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他拍攝了「敬禮娃娃」郎錚,感動中國。
  • 法籍教授米裡拜爾遺體捐西安交大醫學部
    原標題:法籍教授米裡拜爾遺體捐西安交大醫學部  新華網西安10月15日電(記者劉彤)「我希望我的遺體能對中國的醫生有一點小幫助。」這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終身名譽教授、法國拿破崙榮譽勳章獲得者讓·德·米裡拜爾先生的遺言。
  • 山東「瓷娃娃」高考654分!20歲1米多高,但超勵志
    徐辰傑是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俗稱「瓷娃娃」),出生後七天曾連續骨折,如今生活也很難自理,更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走路,高中三年,都是爺爺或者父親把他抱進教室。654,這份傲人的成績單背後,是一家人十二年如一日的艱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