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點評題圖詩偶得
文/理境
林深日晷長,雪淺溫痕重。
冷暖辯無由,蓋盤爭一統。
評:「日晷」改為「日影」似更合理,「溫痕」費解。「蓋盤爭一統」不知何意。
2、題林海積雪圖(新韻)
文/古道松風
林深光影暗,雪厚地溫恆。
莫道寒冬苦,來年供給豐。
評:「瑞雪兆豐年」的五絕版。
3、雪域天山
文/真乾
冬陽映雪泛寒光,初照高林瘦影長。
自古天山形跡少,北風呼嘯玉沙颺。
評:一幅天山雪晴圖。
4、題圖 (新韻)
文/心天一色
一束陽光刺破林,天山雪野掃白塵。
梢頭跳起迎春舞,萬籟輕歌伴鳥吟。
評:「刺」「掃」「跳」「吟」,以動態筆法寫靜態風景,顯得熱鬧。轉合處尤生動。
5、題圖
文/我愛我家
深林空返景,積雪照如銀。
此地堪結舍,桃源曾住人。
評:前兩句可套用王維的名句:返景入深林,復照白雪上。轉句好,可惜結句無力。
6、題圖:天山尋冬日
文/飆塵
莫懼林深遠,空驚雪厚寒。
欲尋冬日暖,只要上山巒。
評:味淡,欠立意。一二句不關聯。轉句好,結句溜了。
7、【憶江南】雪杉夕照
文/一若陶公
時雪霽,晴日又西斜。殘雪失魂消苦旅,青杉棲影寄餘霞。能不憶芳華?
「殘雪失魂消苦旅」不知何意。「青杉棲影寄餘霞」,好句。總體有意致。
8、題圖、殘雪
文/追夢人
白日寒光入晚晡,千山銀素已消無。
林間殘絮依稀在,恰似冰魂到未途。
評:總體章法好,轉合句尤其好。「殘絮」雖形象,但無美感,與「銀素」「冰魂」這種有美感的意象不搭配。
9、雪後有感
文/行者
咧咧寒風把樹搖,雪殘盡日未全消。
雖然行路多泥濘,畢竟春苗不用澆。
評:「把樹搖」太直白。轉合句優點在樸淡,缺點在憨直,無餘味,太盡了。
10、夜雪
文/追星人
青松皓首亦非難,柳絮因風落樹冠。
也借雪光三兩點,書香滿徑慰冬寒。
評:一兩句雖字面迥異,但意思重複,使得意境沒有得到開拓。轉句好,但尾句「書香滿徑」何意?又怎麼慰冬寒?讀書忘了寒冷嗎?如果這樣,則詞不達意。
11、一周題圖自我小結
文/解之以動
西域神遊消日閒,觀光不費買油錢。
憑圖湊得偷師句,欲討高評做密傳。
評:貼切,詼諧。詩意盎然。
12、題天山雲杉
文/飆塵
莫憐杉小藏花底,莫贊蓬高日影長。
幾度花殘蓬草折,再看青杉已蔽光。
評:前兩句給人期盼,後兩句給人失望。讓前兩句變得虛張聲勢。轉合句太失敗
13、題圖:雪後登天山
文/飆塵
不懼林深遠,慕名攀雪山。
人杉融日影,不覺近天顏。
評:把斧頭高高舉起,可惜又輕輕放下,覺得有些……全因轉合句無力。轉句意境好。
14、題圖西域散片之七林下夢
文/一笑了了
林外天山遠,林中雪柳閒。
歸林鳴返影,倚樹夢鄉關。
評:夢句見什麼?只寫了做夢的環境。味淡。
15、題圖
文/於非
雪重春難入,林深路未開。
天光留一線,如去也如來。
評:題畫詩的高境界就是從畫面出發作發揮。此詩這一方面相當成功。一二為畫面,三四為發揮。
16、雪域有思
文/路遠修
蹄平春草別君去,雁盡長空守信來。
信掃颼飀才出竅,漫揮祥瑞又登臺。
無邊素練連川掛,不盡青松照眼來。
天地肅清堪煮酒,為君滌盡一年哀。
評:有氣勢,立意好。尾句力有千鈞,點睛之筆。所有疑者:頷聯「祥瑞」何意?頸聯「練」「連」,緊挨拗口。
17、題圖
文/孤城
一抹生機春欲還,雪林初透日斑斑。
天公不忍聞羌笛,已遣東風過玉關。
評:寫詩的秘訣無非時空轉換,借題發揮,本詩作者熟諳此道。
18、五絕·題圖
文/春花秋月
獨步家山裡,無心驚宿禽。
幽深寒雪靜,白日照松林。
評:一片風景要映照出一片內心。否則無味。可取法王維的五絕。
19、題圖
文/淡然
雪華憐幾度,曾憶是春芽。
蒼翠參天木,陽光猶自賒!
評:一二與三四是兩截,缺乏有機聯繫。
20、題圖
文/一砂
緊鎖叢林秘境幽,曦光一路剎時收。
都言王母華芝翳,誰頂清清白白眸。
評:「秘境」含幽,「幽」字累贅。「一路」似不如「一道」好。後兩句不懂,不敢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