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多行不義必自斃

2020-12-16 百樹雲課堂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多行不義必自斃

典故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左傳·隱公元年》

鄭武公曾娶過一個妻子姜氏,生下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在武公死後繼位成為莊公,另一個後來被稱為共叔段。姜氏一直偏愛共叔段,在武公生前就不斷要求立共叔段為世子,可武公沒有同意。等莊公繼位後,姜氏又要求把共叔段封到京邑,莊公無奈之下同意了。

這時,大臣祭仲上諫:「封地的城牆超過三百丈,必然會成為國家的禍患。先王定下的制度,大城市城牆長度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是五分之一,小城市只能九分之一。現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會對您不利。」

鄭莊公回答:「可這是姜氏的要求,怎麼能避免這種禍患呢?」祭仲說:「姜氏哪會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做準備,找個地方安置您弟弟,不要讓他們的勢力滋長蔓延。蔓延開的野草尚且難以除乾淨,何況您那尊貴的弟弟?」鄭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害了自己,你姑且等著瞧吧。」

後來,共叔段不斷招兵買馬,擴大地盤,為達目的不惜加重壓迫封地的百姓,準備進攻鄭國的都城。可是,京邑的百姓最終站在了鄭莊公一邊,幫助鄭莊公平定了這場叛亂。

釋義

壞事幹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

相關焦點

  •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上初中時,老楊同志教《鄭伯克段於鄢》時反覆強調「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觀點,此後經常在課堂上感慨此言。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多行不義必自斃,你還知道有哪些7字成語?
    1.多行不義必自斃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基本釋義: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莊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著吧!,果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裡應外合,攻下鄭都。莊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
  •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給川普的忠告
    中國人對川普的印象非常不好,例如,愛吹牛、喜歡貪小便宜、口是心非的說一些大話等等,可以說中國人民真的非常不喜歡川普。病毒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那個時候鄭莊公剛剛繼位,自己的母親和弟弟一直在得寸進尺地向鄭莊公要土地和財產,最後野心膨脹開始造反,但是很快就走向了滅亡。
  •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由此得來的
    祭足繼續說:「先王的制度,大型都邑不超過國都的1/3,中型都邑不超過1/5,小型都邑不超過1/9。現在京邑的城牆已經不合規矩,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必然要對國君產生威脅。」以今天來論,河南省的面積比北京市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試問,河南省的省長,敢對中央指手畫腳嗎?能對中央造成威脅嗎?
  •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你開課做生意啥的,可以,大家都做生意。但是你教人到處跑去蹭粉,惹的各位大V煩不勝煩,統統得罪了一個遍。評論區完全不能看,徹底的烏煙瘴氣。這就不可以。本來咱也沒得罪誰,井水不犯河水。你非要宣揚什麼蹭粉,什麼評論,什麼方法,導致各個大V的評論區全是垃圾留言。這基本就是社區公敵了。不是我一個人罵,好幾個大V跟著一塊罵了。
  • 民間故事:多行不義必自斃
    看到商人大賺一筆後,就有人認為這位商人做了虧心事,騙了那些合作者的錢,甚至他當時在扇子被燒時已經將所有貨品轉移的消息不徑而走。這位商人的不良行為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其中有人便詛咒這位商人有錢也沒那享受的命。
  •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無功受祿
    2020-12-24 09:07:39 來源: 百樹雲課堂 舉報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覺得呢
    從小我們就在語文課本當中讀過那麼一句話叫做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她是善良的事情,你就不去做它了,不要因為一件事情,你覺得他沒有犯太大的錯誤,而就去犯這個錯誤,簡而言之,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底線,好的,事情和壞的事情一定要能夠正確的區分開來,並且做出正確的事情
  • 漫話漫畫:「多行不義必自斃」(圖)
    知道一名司機在同一位置反覆違反相同法規,有關部門靜靜地看著,不提醒,不制止,沉默著,記錄著,直到違反次數達到了駭人聽聞的105次,才出其不意地把一張巨額罰單交到當事人手中,嚇得當事人手腳冰冷,瑟瑟發抖地體味著什麼叫「多行不義必自斃」———好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好一記力大招沉的重拳出擊!
  • 多行不義必自斃,鄭伯克段於鄢,這故事到今天仍有特殊意義
    那些無聊的年輕人的行為越來越出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渴望安靜與和平。不知怎麼,在瀏覽這些方面的新聞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故事:這是春秋時期鄭國國君莊公和他弟弟共叔段的故事。有人向莊公提意見,莊公是這麼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後來,共叔段還不收斂,更加明目張胆地擴大自己的地盤,奪取了西邊和北邊邊陲地區的控制權。
  •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誰說的?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一句話,當某個人在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會說:「多行不義必自斃。」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做這樣的事情,不用我們去收拾他,到時候他自己就會自取滅亡。但是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都是不詳的徵兆,而且寤生也沒犯什麼錯,所以當時的鄭國國君掘突也就沒有廢掉寤生。想要換掉太子的計劃失敗,並沒有讓武姜喜歡上這個大兒子,反而是越來越討厭他,寤生繼位之後武姜就來找到了這個大兒子,說道:「之前掘突給段的封地實在是太小了,你現在要把制(地名)封給段才行。」這樣的語氣根本就不像是請求,而是要求。
  • 賊喊捉賊,多行不義必自斃|《山海新經·山木之國》
    《山海新經》云:上古崑崙西八萬裡,有一國,名曰:山木。山木國東西俱為大海,海之大,不知其幾萬裡也。國北一小國,國曰:開你大。南有大海,陸接一國,國曰:黑西兄。山木國藩屬五十,國有大酋長,藩設小酋長,泱泱為一大國也。
  • 由冠狀病毒的肆虐——再談多行不義必自斃
    由冠狀病毒的肆虐——再談多行不義必自斃原創:三丫講故事2020年春節前後,中國人民舉一國之力抗擊冠狀病毒傳染性肺炎,簡稱新冠病毒。多少人為了不再擴大傳染源犧牲了自己的自由和手頭忙碌的事業躲避在家園至今不敢出去?而這一切的一切導致病毒感染的竟是因為有人嘴饞——亂吃野生動物造成的,是他們惡意捕殺野生動物破壞了生態平衡,打破了潘多拉魔盒,才導致了這場全人類的災難!這算不算是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不是人們常說的「報應」?這是不是一種「報復」人類肆意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
  •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對牛彈琴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前方到站:對牛彈琴。釋義 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鄭莊公說出的多行不義必自斃,不如這個詞有名
    關於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這個故事還流傳下了一句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幾乎成為了鄭莊公一生最著名的話語,然而,老樂認為,這句話並非是鄭莊公最著名的話,而是另有一詞。是什麼呢?這還要從共叔段這個「熊孩子」說起。
  • 多行不義必自斃 私刻公章詐騙10多起終落網
    > 8月17日,肇慶市公安局高要分局白諸派出所在「智慧新警務」的助力下,將一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盧某抓獲歸案,偵破10多起詐騙案從今年5月至今,盧某連續騙了13間佛山的公司,一共詐騙了金額14多萬元。直至今年7月底,有公司開始向盧某所在公司負責人反映,說與公司籤訂了合同,貨款也打了,但貨物遲遲未收到。公司覺得事態嚴重,立即進行自查,發現原來是盧某冒用公司名義實施了詐騙行為,於是迅速報警,白諸派出所民警於8月17日將其抓獲歸案。 正如古語云:「多行不義必自斃。」
  •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對症下藥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前方到站:對症下藥。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出門旅遊大家都希望能玩得開心,然而在旅行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甚至是「陷阱」。不知道他們想了多久才想出這麼個鬼點子,不得不說,這個點子也確實可以達到日進鬥金,可惜已經觸犯了法律。我們之前常見的這種強迫交易罪,往往都和涉黑有關聯,不知道這次會不會給他們也戴上涉黑的帽子。真是新時代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白了就是換了一種形式的攔路打劫,專坑外地遊客,這樣的團夥真是敗壞了敦煌這塊風水寶地!為何這樣的騙局屢禁不止?
  • 「百樹雲課堂」成語故事之旅|斷頭將軍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前方到站:斷頭將軍。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三國志·蜀書·張飛傳》東漢末年,劉備從荊州進軍益州,從劉璋手裡奪取川蜀之地。
  • 多行不義必自斃 投身日寇殘害抗日誌士的幫派頭子 最終如此下場
    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自古以來,但凡大奸大惡邪之輩最終都難以逃脫自己應有的報應。君不見,秦大官人夫婦倆,至今不還在嶽武穆的墳前跪著呢麼!腳盆雞那兩個「百人斬」獸兵,不也被從東京的犄角旮旯裡提溜出來在南京直接開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