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選擇「支付寶」進行付款操作,不料界面卻跳轉到「家政加」的選擇彈窗,這讓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支付寶公司)很「光火」:不僅合作夥伴發來投訴,用戶付款失敗的同時,也對支付寶App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出了質疑,特別是「雙十一」大促活動就在當下。
11月11日下午,在收到支付寶公司申請後48小時內,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上海浦東法院)經審查後第一時間作出訴前行為保全裁定,責令江蘇斑馬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斑馬公司)立即停止以設置相同URL Scheme的方式對支付寶App正常跳轉進行幹擾的行為。該案系涉及App喚醒策略的網絡不正當競爭的新類型案件。
支付寶緊急申請訴前禁令
11月9日,支付寶公司緊急向上海浦東法院提出訴前行為保全申請。支付寶公司稱,其系「支付寶」App的主要經營者,對「支付寶」App的流量利益和商譽等享有合法的競爭利益。為增加用戶訪問量,斑馬公司在其開發、運營的「家政加」App中,設置了與「支付寶」App喚醒策略一致的URL Scheme。
所謂URL Scheme,是iOS系統應用開發者常用的技術開發協議,主要功能在於識別特定應用軟體,以實現各項應用之間的順利跳轉。
支付寶公司認為,其在業內早已將「alipays://」或者「alipay://」公示作為「支付寶」APP的URL Scheme,以方便各類應用軟體識別。被申請人沒有任何正當理由,將「alipay://」設置為「家政加」APP的URL Scheme,使得正常消費後選擇結算方式打開「支付寶」App進行付款操作的用戶被引導跳轉至「家政加」App。
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向支付寶公司提出投訴,用戶亦對「支付寶」App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產生質疑。斑馬公司的上述行為不僅嚴重妨礙了「支付寶」App的正常功能,也影響了支付寶公司與客戶間業已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更將使相關用戶對「支付寶」App產生負面評價,令支付寶公司遭受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害。
法院48小時內作出裁定
因當前正處於「雙十一」特殊時期,在收到支付寶公司提出的申請後,上海浦東法院立即組成合議庭開展審查。
該案審判長、上海浦東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庭長徐俊表示,根據法律規定,合議庭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重點審查:申請是否具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是否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是否會導致利益顯著失衡;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該案中,被申請人斑馬公司實施的相關行為,阻礙了「支付寶」App在iOS系統內的正常跳轉,嚴重幹擾「支付寶」App支付服務的正常運行,減損了支付寶公司提供支付服務本應獲取的運營收益,損害了支付寶公司的流量利益。斑馬公司應當知道URL Scheme技術原理和設置效果,卻將自己「家政加」App的URL Scheme同樣定義為「alipay://」,該行為缺乏正當性。
在歷年「雙十一」大促活動期間,「支付寶」App均產生了極為可觀的訂單數量,2019年交易峰值更是達到54.40萬筆/秒。故在「雙十一」這一特定期間內,因「家政加」App對「支付寶」App正常支付功能進行幹擾所造成的損害結果也將被放大。若不及時制止斑馬公司的涉案行為,可能對支付寶公司的競爭優勢、經營利益等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害。
此外,支付寶公司提出的行為保全申請,本身並不會實質影響「家政加」App的正常運營。法院亦責令申請人提供了相應擔保,被申請人因申請人訴前行為保全錯誤可能帶來的損害已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斑馬公司的涉案行為還將導致相關用戶無法使用「支付寶」App完成支付,降低了用戶進行電商交易的便捷性,並對用戶就支付渠道自主選擇的權利進行了不當限制。因此,對斑馬公司就涉案行為採取訴前行為保全措施,不僅不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且有利於保障用戶利益並增進整體社會福祉。
據此,上海浦東法院作出上述裁定,該裁定作出後立即執行。(孫芳華 陳衛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