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位於非洲東北部。原名「阿比西尼亞」,曾是非洲古國之一。
面積122.36萬平方公裡。人口4951萬(1989)。全國有50多個部族,主要有奧羅英人、阿姆哈拉人,佔總人口的75%,其他有提格雷人、索馬利亞人、貝扎人等。阿姆哈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全國居民中有35%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基督教和原始宗教。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7世紀初,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時,就對衣索比亞非常熟悉。後麥加貴族對穆斯林大肆進行迫害,約於614~615年間,他即令部分穆斯林分兩批遷徙到衣索比亞境內去避難,受到國王禮遇。628年,穆罕默德致國書給衣索比亞國王宣傳伊斯蘭教。8~9世紀,阿拉伯商人和移民到達海岸城市澤拉城(今屬索馬利亞)和達拉克群島活動,伊斯蘭教的學者遂到此傳教。後在南部沿海及紹阿等地出現了一些割據的伊斯蘭教小素丹國。
13世紀由阿里·伊本·阿斯建立的奧法特伊斯蘭王國所統一。15世紀,伊斯蘭領袖艾哈邁德,易卜拉欣,加齊率軍徵服衣索比亞大片領土,建立統一王國達16年之久,促使南部居民改奉伊斯蘭教。後由於葡萄牙的軍事幹預,只控制少數據點。16世紀,奧斯曼帝國出兵佔領了馬薩瓦等沿海港口,還支持阿達勒王國。1678年,衣索比亞國王下令隔離穆斯林,並加以種種限制。19~20世紀,受伊斯蘭文化長期影響的加拉人和厄特裡亞人的一部分相繼歸信了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在社會中佔有一定地位。衣索比亞的穆斯林絕大多數屬於遜尼派的沙斐儀教法學派,極少數屬什葉派的栽德派。蘇菲教團有較大影響,主要有卡迪裡耶教團、艾哈邁迪耶教團等。宗教團體有「衣索比亞伊斯蘭協會」、「衣索比亞伊斯蘭中心」,在穆沙灣建有1所伊斯蘭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