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教授點評今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 展示中國青年力量

2020-12-13 上遊新聞

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最受關注的熱點。7日上午,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應上遊新聞·重慶晨報邀請,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了點評。

董教授認為,2020年全國Ⅱ卷高考語文作文題再次出現了「演講稿」寫作。演講稿寫作在2019年全國Ⅰ卷和全國Ⅱ卷均有涉及,也是目前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的明顯趨勢之一。

今年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教授點評>>

董小玉分析,首先要領悟材料旨趣,才確立寫作主題。根據今年重慶市高考作文題給出了三組材料,考生可以圍繞兼愛、博愛、團結一致、守望相助、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題進行寫作,還應體現當代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與責任情懷。

董小玉講道,寫作時,考生可選擇典型案例,充實演講內容。既可選擇經典的名家名言,又應觀照時事熱點。

其中,名家名言有利於提升作文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蘊。考生可從中國古代文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例如,「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鄧析子》)的同舟共濟思想;「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北史》)的合作共贏思想。「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所謂「為時」「為事」,就是要發時代之先聲,在時代發展中有所作為。

同時,考生寫作中需要聯繫現實社會、關注時代發展。一方面,可以引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即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鑑」,「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講述新冠疫情下「最美逆行者」等當代中國青年為國家、為人民、為世界無私奉獻、犧牲自我的大無畏精神。

董小玉介紹,不同於通常「文體不限」的要求,演講稿寫作要求「明確文體」。因此,考生要突出演講稿的文體特徵,體現演講表達的特性。

首先,演講稿的題目最好既體現主旨又富有詩意。可以考慮採用「主標題+副標題」形式的兩行標題,如《這世界屬於青年,就讓青年改變世界——在「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上的演講》《正青春,觀世界——做乘風破浪的青年》等。

其次,演講稿應該體現「情事理」的結合。含情說事,以事說理,避免空談。這和議論文的寫作思路是一致的,既要注重論點提出,又要注重選擇恰當的論據(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進行論證,同時,要具有感染力,以便引起聽眾的共鳴。

第三,演講稿應注重開篇的引入、正文的口語化和結尾的號召力。開篇忌諱突兀,提倡親和。考生除了寫上稱呼和問好,如「世界青年朋友們:大家好!」等外,還需要有交流的開場白,如「2020年對我們而言,是尤其艱難的一年」等。

董小玉還提到,在演講稿的中間部分,可以著力凸顯青年人面對逆境時,更需要與時代同呼吸、與人類共命運。渲染在新冠疫情的重重壓力下,中國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演講的結尾需要乾淨有力,達到「讓人知」「讓人信」「讓人激」到「讓人動」的效果,因此,考生可採用飽含熱情、氣勢磅礴的排比句來收束全文。

董小玉認為,2020全國Ⅱ卷作文題,沿襲往年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材料作文。作文材料由名人名言和時事材料組成,關聯個人與國家,時代與社會、民族與世界。這次作文,呼應時代重大主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引導學生以參與者的身份設身處地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發展、世界的進步融為一體,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養國際視野,展示中國青年力量。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付迪西

相關焦點

  • 重慶高校女教授點評2020年高考作文,媒體廣泛轉載,引發社會熱議!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7月7日上午,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新聞傳媒學院董小玉教授第一時間對2020年全國高考第二卷的作文進行分析點評,被眾多媒體廣泛轉載,引發社會熱議。
  • 專家點評2019年高考作文命題:營造奮鬥情境 厚植家國情懷
    點評人  汪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郭茂全(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嚴寅賢(北京一零一中學特級教師)  管然榮(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特級教師)  ■全國Ⅰ卷: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全國Ⅱ卷:家國情懷  ◎嚴寅賢:全國Ⅱ卷作文題凸顯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其挑戰有二:一是考生須對不同時期的中國近現代史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否則難以駕馭全文寫作;二是考生要以當事人的身份,要有源於心底的家國情懷,真心寫出對國家、社會、民族和歷史的熱愛、希望與憧憬等,否則很可能行文流於空乏。
  • 今年的高考作文,讓高考變成了對家國情懷的「映照」與「回眸」
    從高考這一人生大考、今年的疫情大考再到曾經的抗戰「民族大考」,歷史是那樣的巧合,將今年的高考變成了對家國情懷的「映照」與「回眸」。聚焦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在這樣的作文篩選中能脫穎而出的年輕人,往往會有更成熟的思維。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
  • 熱議高考作文: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奔跑吧,少年!
    誰曾想到,2020年因疫情的爆發高考延期一個月,在這炎熱的7月,畢業生迎來了他們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當然還有令許多人關注的高考作文,今年的作文緊貼時代,全國1卷以材料形式讓考生們自選寫作角度,可分析歷史人物又可結合現實,還有上海卷談談自己對轉折這個過程中是否無能為力……今年很多作文,
  • ...青華中學柳少麗解讀2020山東高考作文:貼近考生生活,厚植家國情懷
    煙臺青華中學柳少麗老師對2020年山東高考作文進行如下解析:作文命題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培根鑄魂;把握時代精神,強化當代青少年的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加強對寫作能力和寫作思維的考查。這個作文命題,中規中矩,可謂「考生人人有話說,但要寫好也未必容易」,山東的這個作文命題,確屬情理之中。
  • 徐洪剛委員: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
    近日,來自湖南的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成績優異,報考了北大考古系。她坦言,是受到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影響選擇考古專業的。樊錦詩也鼓勵這位女孩,「無論從事何種行業的年輕人都應樹立堅定的信念,為國家的需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樊錦詩是全國「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她因深居大漠,守護敦煌而受到國人的景仰,她的精神偉大而可貴,筆者認為其精神底色正是家國情懷。
  • 2020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胸懷使命擔當書寫青春答卷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奮鬥中實現。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樹立廣袤視野,厚植家國情懷
    編者按:這是一篇今年高考學子的現場作文,作者把握住所給材料的核心內容,從鮑叔牙知賢薦賢說開去,體現了鮑叔牙崇高的家國情懷,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一篇優秀文章。廈門第一中學 白永忻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 重慶兩江新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開學典禮 厚植家國情懷
    近日,重慶兩江新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厚植家國情懷,奠基幸福人生」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在全體師生雷鳴般的掌聲中,重慶兩江新區西南大學附中正式開啟了新時代、新徵程。  他們迎難而上,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人間大愛,充滿了家國情懷。廖老師的發言深深地表達了對這些英雄們的敬意,讓所有學子動容不已。
  • 高考作文審視新時代青年:沒有理想不去奮鬥,不是全面發展的青年
    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多題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2019-06-08 02:41:35參與互動    今日社評  厚重家國情懷展現高考改革成果
  • 中國醫科大學校長寄語2020畢業生:厚植家國情懷,守護生命健康!
    厚植家國情懷 守護生命健康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臨別之際,我作為校長、你們的師長,寄語你們三點希望:一是希望你們牢記人民至上的家國情懷,守護人民健康。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抗疫鬥爭的「中國答卷」,展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14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和衷共濟,緊緊團結在一起,彰顯了人民的偉大力量。
  • 教育部考試中心解析高考語文試題:家國情懷濃
    原標題: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首科語文試題引起熱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權威解析。
  • 莫言恩師孫紹振教授點評高考作文
    高考結束,今年的作文再次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不少網友看完,都直呼「難」!應廣大網友要求,福建省政協第八、九屆常委、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助力武術入奧高級顧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恩師孫紹振教授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了深度權威的點評。
  • 青島理工大學「復學第一課」:厚植家國情懷,增進愛國情感!
    、鮮活的社會責任教育課,帶領學子感受疫情特殊時期的真摯感動、必勝信心,感受時代賦予青年理工人的歷史使命,教育引導同學們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用行動響亮回答「奮鬥擔當」這一宏大時代命題。王亞軍指出,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認清國際國內形勢,充分認識我們國家在抗擊疫情中展現出的優勢: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價值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制度優勢,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要從抗擊疫情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激發責任擔當,擔當歷史使命,將青春夢想紮根祖國的廣袤大地,堅定信心、不負韶華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今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路上奮勇搏擊。廣大青年要牢記囑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 陝西省2020年高考作文點評
    陝西省2020年高考作文點評西安市航天中學高級教師 周憲利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 高考作文:家國情懷總相牽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看到高考題目,驚喜於題目的直截了當。」高考生小路表示,審題過程全無挑戰。如此直接點題,令部分中學教師也略感出乎意料。
  • 2020高考作文高頻考點——「家國情懷」
    近些年的高考也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夢想結合起來,把個人價值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以家國情懷涵養人格品行。如2019年高考全國卷Ⅱ作文題「青春接棒,強國有我」,材料再現不同時期青年的愛國行動,激勵當代青年奮勇接棒,引導考生抒寫心中的家國情懷。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愛國情懷」,材料中的「愛國」「獻身」等詞,直擊愛國情懷。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成立「家國情懷」講師團,厚植中國文化根基,通過新媒體途徑,講述各地自然人文景觀、優秀歷史文化,將視頻植入地方課程或思想品德課堂,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開展堅定製度自信主題教育活動,加大主題作品生產和傳播,用青少年易於接受的話語體系、身邊的鮮活事例,以小見大,深化愛國主義情懷;引導理性分析時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注入「儀式感」豐富集體主義教育,強化青少年對中國制度凝聚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