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人的堅守!戈壁寒夜裡的氣田守夜人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凍」人的堅守!戈壁寒夜裡的氣田守夜人
2021-01-13 14:27: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2021年01月13日 14:27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社西寧1月13日電(記者王浡 藍翔 張曼怡)戈壁灘上寒風凜冽,青海澀北地區的風聲呼嘯掩蓋了雜音,只有遠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採氣一廠澀北一號作業區的集氣站內傳來陣陣機器轟鳴聲。

  「立偉!手電再高點,錶盤看不清!」澀北一號作業區二號集氣站站長焦柏竣擦了擦眼鏡上的霧氣,衝著區控中心監測員劉立偉喊道。劉立偉趕忙舉高手電筒,照在管道閥門附近的儀錶盤上,鼻子裡呼出的白氣透過厚厚的口罩散發出來,粘在她的眉毛上結起一層薄霜。

  劉立偉剛參加工作不久,對集氣站內的各項設備已十分熟悉。「這是過濾器,主要負責把天然氣裡的雜質去掉,這是壓縮機,給天然氣加壓用的……」她邊巡檢邊介紹,每一個設備名稱、作用和巡檢要點,劉立偉如數家珍,「採氣是一項危險工作,稍有馬虎就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影響居民冬季取暖,所以巡檢要特仔細。」

  「我們之前就遇到過險情。」生產調度中心主任龍磊掖了掖圍巾,作為一名老採氣工人,他的巡檢經歷特別豐富。「有年冬天,我和幾個老師傅一起夜間巡檢,當時我們巡查到一處氣井,巡查過程中我沒察覺出問題,巡檢儀器也顯示沒有異常,我就準備去下個點。這時,有個老師傅停下來說,聞到天然氣的味道,要再仔細聞聞。說著,他開始繞著氣井轉圈,轉著轉著,他停下來開始仔細查找。」隨後,龍磊和其他人也都聞到了一絲天然氣的味道,就跟著老師傅一起找漏點,最後大家判定是地下輸氣管道出現了小裂紋,經上報後立即開始維修。

  「地下管線破了要挖開更換,我們幾個人穿著大棉褲,但不到一小時就凍透了,腳也沒有知覺。大家只好輪番作業,幹一個小時,回去暖十五分鐘,然後再出來換其他人回去暖暖。就這樣,一直幹到第二天凌晨四點,總算解決了問題。」龍磊說,此後,大家巡檢都更加仔細。

  「噓!」劉立偉做了一個噤聲手勢,她把耳朵貼在管道外壁上聽了一會,向龍磊示意沒問題,「這是在聽管道內氣流的流動聲,如果管道或者氣流出現問題,能聽得出來。」龍磊介紹說,現在的檢測儀器精度越來越高,但他們還是會在儀器檢測的同時,再用老辦法檢測一遍。「我們越小心仔細,天然氣供應就越安全。」

  「巡檢工作不能停,每隔四個小時要轉一圈,一圈下來近兩個小時。所以,一晚上我們基本就守在這了。」焦柏竣仔細用棉紗擦擦管道上的儀表,招呼劉立偉和龍磊繼續巡檢。

  夜色漸深,寒風凜冽,氣溫已降到零下22攝氏度。三人的手電筒燈光漸行漸遠,他們守護著轟鳴的機器,將戈壁的氣流送到需要溫暖的遠方。

相關焦點

  • 堅守防汛一線 他們是第一批守夜人
    夜色漸沉,江灘的雨也越下越大,渾身溼透的李紀鵬和隊友們終於等來了搭建哨棚的貨櫃,搭建好防守的哨棚,待全部物資轉移完畢,沒有一刻的歇息,便開始了第一輪的巡查,成了第一批江堤守夜人。「第一天上堤的那個晚上,守了一整夜,早上六點交班後回去洗了個澡,然後又回單位繼續上班。」
  • 《神奇員工周記》| 城市守夜人
    開啟「神秘守夜人計劃」,為深夜還在崗位堅持的守夜人們送去溫暖。經過了幾個月的相處,神奇員工們也越來越默契,於是針對員工們舉行了一場「年底考核」,通過這場默契大考驗來決定他們能為守夜人們贏得的飲用水數量。第一輪的考核規則是一個人帶耳機答題,剩餘五人共同答題,答案相同獲勝,不同則要扣除三箱水。為了答案能夠相同,大家拼了!
  • 大山裡的春運「守夜」人
    大山裡的春運「守夜」人。  檢查機車。  冬天的烏伊嶺因為氣候條件的影響,夜間的室外溫度經常達到零下40度,6272次列車的機車每到達烏伊嶺站,都需要在這裡度過一個寒冷的夜晚。  開在大山裡的列車。  因為烏伊嶺站內有坡度,所以做好防溜措施也是工作中的一項重點,擰緊手制動機、塞鐵鞋做好止輪是必須的。再仔細檢查機油、燃油、冷卻水系統都沒有凍結,最後檢查一下機車上的備品有沒有缺少的,一套程序下來怎麼也要一個小時。  塞好「鐵鞋」,防止列車溜滑。
  • 微視頻|武漢守夜人
    當夜幕降臨,大多數人進入夢鄉還有這樣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堅守他們是武漢的守夜人他們在等待武漢春暖花開詳情請點:http://news.cctv.com/2020/03/16/ARTI94HyzxokKhGapBBqsXGc200316.shtml
  • 18歲的守夜人:無人問津的角落,有他披星戴月|你好明天④
    剛過完18歲生日的周松柏,就是「守夜人」中的一員。 圖說:周浦城管中隊輔助隊員周松柏 新民晚報記者 蕭君瑋/攝(下同) 站在「被遺忘的角落」 周浦城管中隊輔助隊員周松柏個頭不高,但人如其名
  • 社區「守夜人」
    這個春節,當大多數人在家守著家人,躲避這場疫情,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個小區裡,卻有一群人在崗位上日夜堅守,他們每個人的背影看似單薄,但匯聚在一起成為一道堅實的防線,守護著社區萬家燈火。「一般都要忙到晚上十點多鐘,夜裡進出的人少,要輕鬆一些。」2月4日,是老陳的第6個「24小時值班日」。連續作戰,讓老陳看起來顯得十分疲憊,聲音也有些沙啞,長時間的夜間值守,他的耳朵上生起了凍瘡。由於年前一位同事患了重病,人手不夠,老陳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還得幫忙做好帶班工作。
  • 跨年堅守,寒潮背後的「護暖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1月2日,記者在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熱電北郊分公司了解到,該單位已經啟動3臺煤粉鍋爐、1臺循環流化床鍋爐和3臺鏈條鍋爐,供熱總負荷達563MW,儲煤七萬噸,生產運行人員24小時堅守,將「溫暖」源源不斷送到用戶家中。
  • 都市守夜人| 西安52歲公交司機用英語報站成網紅 被小學生寫到作文裡
    前言:當夜幕降臨霓虹燈漸滅,喧囂聲散去時,在城市的夜色之中,仍然有一些人在默默的守護這座城市他們是這座城市的守夜人,在大多數人都睡去時,他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以保證著這座城市第二天的正常運行。  他們是派出所的值班民警,是夜間檢修車輛的地鐵員工,是凌晨就起床的投遞員,是道路上辛苦檢查的交通警察……即日起,華商網推出全新系列報導《都市守夜人》,照亮這座城市中每一個送溫暖的人。
  •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奮鬥·足跡·成長」「凍人」的夜
    青海新聞網訊(本網記者 樊永濤 攝影報導)高原的冬天很「凍人」,也很動人。初到海西州澀北氣田已到傍晚,太陽逐漸被地平線吞沒,如果沒有落日的餘暉作為指向,在這裡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這裡方圓百十裡見不到一棵草,一隻螞蟻,連天上也見不到一隻飛鳥。」……一上車,負責接待的青海油田澀北作業公司井下作業大隊隊長蘇佔全就打開了話匣子。窗外是一望無際的澀北戈壁灘,耳邊是蘇佔全關於澀北氣田的介紹。的確僅僅一個「澀」字就使人感到口腔麻木乾燥,身體不舒服。
  • 這位「守夜人」最有發言權
    可就是在這樣的嚴寒天氣裡,李強帶著夜巡隊員們,每晚都要連續巡邏6個小時。800多個夜晚,這位「守夜人」用讓人難以想像的堅守,換來了一方百姓的平安。風雨無阻每晚巡邏6小時巡邏是他們的工作,也是寒夜裡唯一的取暖方式。算一算,兩年半以來,夜巡隊已經走了70多萬公裡,相當於從地球到月球走了一個來回。因材施教這位隊長有一套
  • 人死後為什麼要守夜?
    為什麼要守夜?2、活著的人害怕靈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會點一盞燈,放在去世的人的遺體旁邊(接下來解釋古代的人會把去世的親人的屍體放在家裡的客廳裡,而不是殯儀館的停屍房;還有古代人點油燈,而不是電燈的問題)。活著的人害怕燈熄滅了,而使去世的親人找不到家,於是他們就徹夜坐在停放屍體的房間,保證那盞指路燈是一直燃燒的。守夜七天。人死後守夜的出處。人死後守夜也稱為守靈。
  • 華州區:星空下的守夜人 蓮花寺的「鐵長城」
    在疫情防控的這些夜晚,蓮花寺鎮總有一個衛計辦徹夜燈火通明,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夙夜在公,他不畏困難地領導防疫重心工作,不知疲倦地堅守在蓮花寺鎮防疫期間的每一個夜晚,默默守護著這片星空下一方百姓的安康。他就是渭南市華州區蓮花寺鎮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副組長王燕學。
  • 寒夜裡,大同230餘人合力搜救……
    寒夜裡,大同230餘人合力搜救…… 2020-12-11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辛苦了,城市的「守夜人」
    一座城,2000多萬人,1.3萬多個小區,防控工作細化到每一個小區各有千秋,但每一座門崗,每一個時辰,總有一位穿著制服的他在「把關」。尤其是入夜,隨著志願者等「援軍」的逐漸撤退,那是他們的主場。他們的制服上印著「security」或者「保安」,但我們更願意喚他們一聲「守夜人」。3月3日,文匯記者兵分若干路,在各小區用鏡頭記錄下這些守夜時刻。19點,閔行區七寶鎮。
  • Steam今日特惠:《守夜人:長夜》與《夜勤人》均新史低
    今日,《守夜人:長夜》和《夜勤人》在Steam平臺開啟了特惠活動,其中《守夜人:長夜》「-15%」,售價66元(新史低價),活動截止還有大約31小時;《夜勤人》「-70%」,售價21元(新史低價),活動截止至1月6日。
  • 圖集|節日裡的堅守,城市中是這些可愛的人守護著你
    然而當你享受這祥和的節日的時候,還有一群人不僅每天在崗、甚至比平時還要忙。我們幸福安居的背後,是他們默默的奉獻與堅守,他們工作的身影是假期裡最美的風景。在這2020年的最後一天,愛濟南小編整理了系列圖集,我們將一起走近他們,一起了解下那些最可愛的人的生活,看看他們堅守崗位守護這座城!
  • 國核示範:國和一號的「守夜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很多故事裡,都有守夜人的角色。他們守在交通要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在國和一號現場也有這樣一群"守夜人",每天清晨與日暮,你都會在通勤路上見到這群人。近日,在國核示範的微信群裡,國和一號的這群"守夜人"被集體點讚。原來,2月15-16日兩天,山東榮成迎來寒潮雨雪天氣,國和一號現場被大雪覆蓋,路燈下,安保人員在寒冷的天氣清除積雪、保障人員及車輛順利通行。"守夜人"深夜掃雪的場景感動了大家,紛紛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 平安夜裡的守夜人不是聖誕老人, 而是他們!
    平安夜裡的守夜人不是聖誕老人, 而是他們!平安夜裡的守夜人不是聖誕老人而是風裡雨裡的人民警察有人民警察的守護每一天都是平安夜!沒有他們的日子吃多少個平安果都沒用!原標題:《平安夜裡的守夜人不是聖誕老人, 而是他們!》
  • 《守夜人》15、16、17章
    聯絡人一聽,好奇的問道。  謝乾坤年輕時,受過一次重傷,傷了根基,否則實力完全能夠達到正式守夜人的水準。  即便如今沒有正式守夜人水準,但也是預備守夜人中排名前列的,加上其本身的資歷,即便是聯繫人,也將其當做前輩對待。  「我與他對了一掌。」謝乾坤頓了頓,將茶杯放下,沉思片刻:「他沒受傷……」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