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馬德富,男,36年來,他始終工作在第一線,連續20多年擔任班主任及數學教研組長。他對學生嘔心瀝血,憑著對教育的赤城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始終保持著崇高的敬業精神。他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項教育教研活動,多次在教育期刊發表論文,曾獲得區級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現在的他已經是滿頭白髮的鄉村教師,但他始終以飽滿的激情、高度負責的態度堅守在教學一線,書寫著一個老教師的美麗篇章。
一顆永遠感恩的心
我是幸運的,我很幸運,我真的好有運氣……這是我成為一名教師後始終在心中的念想。
1983年高考落榜後,我心灰意冷,每天都把自己封閉在一間小房子裡,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見任何人,對未來只有迷茫。
有一天,學校的一位老師敲開了我的門,她告訴我學校將要招聘一名民辦老師,如果不再復讀的話可以報名試試,父母看我天天把自己關在家裡,真怕再憋出個好歹來,也鼓勵我去試試。
我是幸運的——高考雖然名落孫山,但這次的鄉村民辦老師招聘我是「狀元」。當學校通知我被錄用的時候,我的眼前是一片光明!我是一位老師了!我必須重新振作精神,去迎接一個嶄新的未來。可以說,是當初的這次幸運,這個光榮的稱號拯救了我。
老師是普通人,普通人不一定是老師
當老師光有滿腔的熱情是不夠的,我得重新學習,如何備課,如何設計作業,如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如何開展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等,我非常感謝我的那一群老同事們,他們手把手地教我教學常規,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幫我分析得失。我是幸運的,是他們無私的幫助,讓我儘快地成熟起來。37年過去了,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記得,當我對這群老同事表達我的感謝時他們告訴我,「你不用感謝我們哪一個,好好教學就行了——」。這就是我們這群鄉村老師的胸懷,樸素坦蕩,淡泊名利,一直在真誠地付出,從來不求回報。
我喜歡這片土壤,我熱愛這塊聖地。在這裡,我淨化了自己,提升了自己,更好地體現了人生價值,也得到了快樂和幸福。30多年裡我主持過多項學校實驗課題,協助主要領導開展校改工作,也小有科研成果得到專家認可:《承受挫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讓每一個孩子更多的享受成功的喜悅》獲得2008年國家級科研成果獎;《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日照教研發表,並在課改中得到研討推廣;《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2019年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這些點滴成果在整個教育界也許只是一粒塵埃,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卻是一份份沉澱,一顆顆珍珠。
經歷了炙烤才有回甘
茶鄉巨峰,都說是南茶北移第一鎮,巨峰人與茶結緣後對茶也是情有獨鍾,都知道一片茶葉吸收日月精華後還要經歷烈火炙烤,才能夠香氣醇厚,先苦後甘,人生何嘗不是這樣?1995-1996學年度,我擔任一個畢業班的語文、數學兩門大科的教學任務,還當著班主任,那個時候這本不算什麼,因為鄉村學校師資嚴重不足,一個老師包教一個班是很普遍的現象,畢業班才可能被其他老師分擔一些像音體美這樣的課。為了這個班的學生能多幾個考上重點初中,我調整了教學計劃,節奏更快,時間更緊,另外,我也有一份興奮和緊張,因為我的第二個孩子即將出生,按照預產時間親戚幫著我及時的把妻子送進了醫院,安頓好妻子,我就趕回學校了,把妻子交給親戚我是放心的,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的母親突患腦血栓被緊急送醫院搶救!妻子在巨峰醫院生產並不順利,母親在大坡醫院生死未卜,我的畢業班42名學生一個多月後要參加初中招生考試(那個時候初中有重點學校、普通學校,還有的學生考不上初中的)。白天,一邊是親戚幫我照顧著待產的妻子,一邊是姐姐照護著昏迷的母親,而我只能是一位老師,我必須把我的心集中在課堂上,因為其他老師也是一個人一個班級,況且我這個班面臨畢業考試;晚上,我要先去巨峰醫院看一眼妻子,因為我是丈夫,是即將出生的孩子的爸爸,安慰幾句,鼓勵一番,然後我再轉道去大坡醫院,照料病危的母親……這真是一段煎熬的日子,一天,兩天,整整一個星期!我深切的領會了什麼叫度日如年。
我真的好幸運!巨峰醫院終於傳給我一個喜訊,我又添千金,而且母女平安!接著大坡醫院也給了我一個好消息,我的老母親會留下嚴重的腦血栓後遺症,但是已經度過了危險期。那一刻,我真想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跪下來親吻我腳下的講臺。
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特殊時段裡,我竟然沒有耽誤一天課,我自己都難以相信!一個月後的初中招生考試結果更讓我難以相信,重點初中錄取56%,升學率100%。
是一個領頭的,也是一個墊底的
2006年8月,我被任命大土山小學的副校長,當地的老師有一句口頭語說:大土山不大,小學校不小。實際學生數不多,但師資結構複雜,我這個副校長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那就是協助校長團結所有老師,帶頭幹好每一項工作。工作上,業務上成為一個「領頭的」;成績面前,榮譽面前高姿態,優先考慮骨幹教師,鼓勵青年教師,我自己一定是排在最後的,也就是我說的「墊底的」。
唯有這樣才能凝聚向心力,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幾年下來,大土山小學先後獲得區、市多項獎勵,社會評價有口皆碑。我個人從2006年至2015年任副校長近10年時間裡,個人區級以上榮譽是零,年度考核優秀合格比例為3:7。但我無怨無悔,因為我依然是幸運的,我贏得了老師和學生們的尊敬。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2015年9月,隨著大土山小學的撤併,我到了大坡小學成了一名普通老師,我本是一棵草,還在草原上,我一點也沒有角色轉換的感覺,努力工作,潛心育人。
根據工作需要,2018年8月我被調到劉家溝小學,這時候我已經是55周歲的老同志了,報到的第一時間我向領導提出了繼續擔任數學課教學的申請。
這年冬天,長期患病的妻子突然病情加重,出現吐血症狀,120急救車連夜把妻子送進醫院,在妻子長達20多天的住院期間,我沒有耽誤一節課,白天,我忙碌在課堂上,晚上,我帶著備課或學生作業,夜深人靜的時候,病房就是我的辦公室。我不善於表現自己,但我一直用工作書寫一個鄉村教師的美麗篇章。
多了一些履歷,也自然多了一些思考。
態度決定高度。我體會到,教師應該成為一個博學的人,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對知識負責,嚴謹的治學態度與豐富的自然知識密切的結合,這就要求老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深造,與時代相適應,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教師為教育工作而積極的學習,不斷的豐富知識並把這些知識無私的傳授給學生,就是師德的一個重要體現。而我們平時講師德,大多數就是「有償家教」。體罰或變相體罰等,這當然有失師德,而看上去很積極很認真的老師中倦於學習,滿足於已有的知識,是不是一種失德呢,應該算!這恰恰是我們工作中容易忽略的現象。
2020年的春季開學一再延期,延期不延學對全體學生和家長都是一次大考驗,對全體教師也是一次大挑戰。網上教學,我從教37年來第一次接觸,不要說我這樣的老同志愁,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青年教師也愁,但工作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向領導和同事們打聽,哪個老師網課操作最熟練我就拜他為師,哪個老師網課最受歡迎我就拜他為師,因為是疫情特殊期,也儘量避免與這些老師見面,取得聯繫後我必須真誠的虛心學習,一方面這幾個年輕的老師熱心熱情,不厭其煩,一方面我的虔誠和執著也感染了他們,短短兩天的時間裡,我就可以獨立開展網上授課了。許多認識我的家長開玩笑說:上網課的都是年輕老師,怎麼還有一個老頭?有同事開玩笑說:看看老馬已經土埋半截了,還要成網紅——我知道,他們的玩笑都是善意的,甚至還有一些羨慕,成為這樣的「網紅」也是我的幸運。
隨著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剛剛感覺輕車熟路的網上授課面臨新的挑戰,家長討生活去了,孩子們堅持上網課的有時連一半都不到,農村孩子的家庭有電腦的很少,之前家長在家的時候,學生們多是用家長的手機上課,許多孩子沒有條件上網課,沒有爸媽監管,直接處於野生狀態!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家長喊回來——這確實很難,但是我做到了。我主要的是給家長們講清楚三條:一是疫情會過去的,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再是沒有爸媽監管的孩子每時每刻都有安全隱患;最關鍵的是第三條,家庭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不是別的。
這就是「網紅」的魅力!
我們來自教育的最低層,在基層滾打摸爬了幾十年了,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學可以是高效的,而教育不應該是「高效」的,因為十年成樹,百年樹人;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人」上,以人為本,樹德立人;學校的評價應該是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而不是一張試卷所呈現的成績;「大」老師的大,不是頭銜多職稱高,而應該是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最小的細枝末節上……
我一直在追求成為這樣的「大」老師!是教育拯救了我,學校是我的福地,我屬於教育,我有一顆永遠感恩的心。
來源:嵐山教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