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日照最美教師王玲玲事跡
「把簡單的事情做徹底,把平淡的事情做經典,讓生命中的每一天煥發光彩。」 26年的教學生涯裡,王玲玲始終用行動詮釋教育的真諦,先後獲得日照市優秀教師、日照名師、日照市教學能手、日照市學科帶頭人、日照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榮譽稱號。
專業成長——夯實生命亮色的基石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 26年來,王玲玲一直行走在學習的路上。為了練好普通話,她把嘴裡含上石子;為了寫好三筆字,一整個暑假泡在書法班,床頭、沙發、餐桌隨處都是她要讀的書;遠程研修、國培計劃、名師名校長高端研修,她珍惜每一次培訓的機會。潛心學習、靜心閱讀塑造了她獨特的氣質,也為王玲玲的語文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未雨綢繆,積澱充盈,機會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1996年5月,王玲玲剛剛工作兩年就承擔了全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觀摩課的講課任務。從接到任務一直到正式講課,她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從備課到教具準備再到一次次試講,每一天都疲憊不堪。準備這樣一節課的過程是幸福的折磨,這種體驗讓王玲玲慢慢蛻變,一步步走向成熟。
初次嶄露頭角的她對語文教學充滿了激情,2004年王玲玲代表日照市參加了山東省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她執教的《畫風》一課榮獲一等獎。奮鬥是人生最亮麗的底色,這樣的磨礪促使王老師拔節成長!
反思走過的教學之路,梳理自己的語文課堂,王玲玲開始思索:應該給學生怎樣的語文生活?她從「混沌」之中逐漸耕出一條明晰的路來,那就是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紮實實求發展。」這也是崔巒老師提倡的「真實、紮實、樸實」語文課堂。有了這樣的理念做支撐,王玲玲漸漸形成了獨有的教學風格——真實卻不乏靈動,紮實卻不乏趣味。2017年,在全國「名師課堂」現場觀摩研討會上她與著名特級教師武鳳霞、宋運來同臺執教觀摩課。她執教的《槐鄉五月》一課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教學魅力。
雖說王玲玲已在講臺上走過了二十六個春秋,但她仍堅持每天認真備課、仔細批改作業。王玲玲曾教過79個孩子的大班,也曾教過40個孩子的小班,一個學生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她堅持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作文本厚厚地堆在她面前,她一本本用心地批閱,一句一句仔細地斟酌,她珍惜每一次與孩子們交流的機會,雖然有時很累很苦,但她卻樂此不疲。站在講臺上的每一天王玲玲都熱忱地投入工作,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追求中積蓄動力,讓生命中的每一天煥發光彩!
勇於擔當——踐行共產黨員的誓言
在全民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骨幹教師,王玲玲主動承擔起「名師空中課堂」錄製任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教師的本色和奉獻精神。
第一次接觸網課教學,王玲玲積極學習相關網課教學知識。為了儘可能地打破直播課的局限,錄製出高效的「空中課堂」,她儘自己最大努力應對著這具有挑戰性的新鮮事物:下載直播軟體、網上學習培訓、認真備課、準備課件、精選習題、教學研討、反覆修改、不斷試播、自我演練……為準備一節課,王玲玲常常連續坐在電腦前五、六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嗓子講啞了,眼累酸了,腰坐痛了,她咬著牙硬挺著。王玲玲深深知道,網課的另一端是孩子渴望的眼神,是家長最大的期盼!每一處教學重點,每一個教學環節甚至每一句話都她都要斟酌再三,生怕出現一點紕漏。從2月份到5月份,在整個線上教學期間,王玲玲共錄製了10個課時5堂課,共200多分鐘。除此之外,她還參加了網絡課程專家組審核任務,審核課程30餘節。特殊時期,特殊課堂,這樣的教學形式更是考驗教育人的智慧與擔當。
疫情期間,作為一名班主任,王玲玲更是以父母般的情懷關注著學生的一切動向。每天她都會耐心細緻地通過電話或微信等方式逐一核實學生的身體狀況和活動範圍,並毫不遺漏地做好記錄。她還通過許多途徑向學生及家長宣傳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和權威信息,力爭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在班級群裡,王玲玲要求每位學生給疫區人民寫一封信和製作以防控疫情為主題的手抄報,這力所能及的遠程助力愛心行為,溫暖了很多人的心房。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王玲玲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自己的職業,努力做一個有大愛、有大義、有專業貢獻的人,這也是她一生追求。
德高為師——點燃正氣育人的心燈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語文課堂上,王玲玲引領學生在那些深深淺淺的文字中,愛上這個美好的世界,擁有一顆美好的心靈。王玲玲擔任了25年班主任,面對孩子,他們有的活潑可愛,有的淘氣頑皮,有的聰穎,有的憨厚……但無論是誰,無論他來自什麼樣的家庭,無論他表現如何,她對孩子都要一視同仁,心貼心地善待著他們。
王玲玲曾經教過一個一年四季都愛戴帽子的小姑娘。這個女孩因為早產落下了嚴重後遺症,眼睛高度近視,最可憐的是頭上竟然沒長一根頭髮。從入學那天起,這個小姑娘就成了王玲玲眼裡再也丟不開的牽掛,她和班裡的孩子細心呵護這個小女孩,給予她的尊重、愛護。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裡,這個愛戴帽子的小姑娘陽光、自信,品學兼優,每年都會給班捧回繪畫大賽的獲獎證書!
王玲玲班裡的孩子綜合素質高,他們愛好廣泛、成績優秀、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王玲玲也多次榮獲東港區師德標兵、日照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共同發展——抵達成功彼岸的航船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為了發揮優秀教師對其他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照市濟南路小學成立了「王玲玲名師工作室」,整合優質教育資源,致力於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建構。在這裡,他們探討完善「真實、紮實、靈動」語文課堂教學主張,並逐步研究出了「前瞻性學課—集智式備課—多向式說課—個性化上課—沙龍式議課」的教研模式。五個環節,環環相扣,用集體的智慧,演繹精彩的課堂。
幾年裡,「王玲玲名師工作室」團隊打造的青年教師在講課賽課活動中多次獲獎。2014年5月,朱琳老師獲山東省語文優質課一等獎,並獲「全國六省一市」觀摩教學比賽一等獎;2016年5月,李輝、陳梅兩位老師獲日照市小學語文優質課一等獎;2016年9月,張麗苑、王語銘兩位老師獲得東港區語文優質課比賽一等獎;2018年4月,夏蕾老師獲山東省「十九大」特色示範課堂評選一等獎。此外,還有8名教師分別被評為區、市教學能手。
教育幫扶——描繪靚麗的教育風景線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扶貧必扶智。在教育幫扶與志願服務的路上,王玲玲送教的足跡遍布鄉村,教學理念到達遙遠的新疆麥蓋提縣。2015年她執教的《生活中的感動》如一縷春風,為麥蓋提縣的作文教學打開了一扇窗。
在國家扶貧戰略中,重慶黔江實驗小學是日照市濟南路小學的對口幫扶單位。2019年,王玲玲和張華老師共同研磨的《扁鵲治病》一課獲東港區語文優質課一等獎。2019年11月,張華老師到黔江實驗小學為黔江的老師在課堂教學方面作了示範和引領。學校還在日照市教育雲平臺申請帳號,每次活動都進行直播,指導黔江的老師們網上看課、研課,讓發展共同體由學校延伸到校外,打破了時空的壁壘,幫扶工作也向縱深發展。
把簡單的事情做徹底,把平淡的事情做經典。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王玲玲深知,教育求索之路還很長,但只要目標不變,便會走得更高,走得更遠!最好的教育,永遠在路上!
來源:日照教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