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8年後就到期了,農民到時還有土地所有權嗎?

2021-03-02 土狀元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土狀元」,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關於第二輪土地承包期的問題,看來大家還存在不少的誤解啊,今天就為大家解答一下相關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接下來,我會逐個回答你的這兩個問題,其他的朋友可以好好看一看,對你們以後會有所幫助。

第一,農村重新分地至少要8年以後。

首先糾正你一個錯誤,那就是農村土地重新劃分是過完2027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那是第二輪土地承包期第一階段的截止日期,而現在還只不過是2019年九月底,所以通俗點來說,農村土地要想重新劃分,至少還得有8年以上的時間方可進行。

那麼,在這九年時間裡,農民有沒有可能獲得耕地呢?筆者實話告訴大家吧,按理說是有可能,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很難,不好實施。

大家都知道預留地或許機動用地吧,其實每一個村集體都會留有幾十畝或者更多,這個也是國家允許的,被用於分配給在土地承包期間出生或者因為其他原因而沒有獲得土地的新增人口。但是據筆者發現,這些本應該被正確利用的土地往往被違規出租給他人,村集體獲得不菲的租金,而村裡年輕人卻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卻也無可奈何。

不過這些年農村整體風氣有所好轉,農民的投訴渠道增多,很多被非法佔有或者違規處理預留地和機動用地分配給了真正需要的那些人。筆者老家就是如此,2017年村裡的50多畝預留地被村民平均分配。

第二,土地所有權歸村集體,承包和經營權歸農民。

此外,從你提問中,我發覺到你對關於土地所有權的問題也是不甚了解,想必大家都是如此吧,對我國的土地政策法規不熟悉。如果你稍微了解一點的話你就會明白,土地的所有權一直不在農民這裡,一直都是歸村集體所有。
那麼,既然土地的所有權不在農民,那麼農民享有的是土地的什麼權利呢?

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農民享有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其中承包權不可轉讓,經營權可以轉讓,它的轉讓過程就是我們常說的土地流轉的過程。

就這樣,一旦土地進入流轉狀態,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期,經營權分別由不同的三方來獲得,這就是老生常談的土地的三權分置。

這樣一來,土地經過三權分置以後,活力被充分的釋放出來,不管是國家,還是農民,亦或是流轉種植大戶都從中獲益,農村也煥發出新的生機,農民不用種地就能獲得一定的財產性收益,還不耽誤外出打工掙錢。土地也不再被撂荒,糧食產量也有所保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臨走前點下方點擊【在看】留下你的痕跡。點擊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的,請點 👇👇

相關焦點

  • 2018年農村土地所有權要變了,農民快來看看,你還能種多久地?
    我國土地所有權的劃分是:在農村,從出生開始當地政府就會給分配所有的土地,在2008年以後有些人還沒有分上土地。第一:非法承包和非法種植的情況下農村的土地不可能是分配到誰就一成不變,針對去世老人土地遺留問題,子女不可繼承土地,直接不交還給政府者等於非法擁有土地所有權,擅自把去世人土地承包出去屬於非法承包!
  • 深度|韓松:論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處分權能
    應當在正確認識其處分權能特點的基礎上完善集體土地所有權權能制度,促進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有效實現。處分權能決定所有權的命運,是所有權的核心,但關於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其權能不全,沒有處分權能。那麼,沒有處分權能,集體土地所有權還是所有權嗎?這自然成為集體土地所有權遭到否定的一個理由。因此,研究和認識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處分權能就是堅持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不可迴避的重大問題。
  • 給農民土地永佃權可不可行?——于建嶸、陳志武對話中國農村土地制度
    首先是農村土地所有權主體不明確。依據我國憲法、民法、土地管理法和農業法的相關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體現為三級制的「農民集體所有」——即「村農民集體所有」、「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和「村內兩個以上的集體經濟組織中的農民集體所有」。也就是說,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法定主體是三個層級的「農民集體」。
  •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下集體所有權的幾點思考
    一是1949至1952年土地改革階段。該階段,全國進行了徹底的土地改革,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建立了土地「農民所有、農戶自營」的產權結構。  二是1952年至1978年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階段。從避免土地兼併、農民貧富分化等諸多因素考慮,農村實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
  • 農村土地確權後,戶口還有必要遷回農村嗎?戶口遷出後有何影響?
    而且,前幾年農村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土地確權工作,目前來講已經基本結束了,很多農民都已經拿到了確權制。那麼很多人關心的是,在農村土地已經確權之後,拿到了確權證的情況下,戶口遷出去了,還有必要再將戶口再遷回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一、農村戶口遷出以後有什麼影響?
  • 國有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及規定
    1.國有土地所有權的權能 國有土地所有權的權能包括土地的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四項基本權能。2.國有土地所有權的規定 根據《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1995年3月11日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規定,國有土地所有權的規定包括: (1)城市市區範圍內的土地。《憲法》、《物權法》都明確規定,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1982年憲法第十條第一款宣布:「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 ...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 (鄭政...
    圍繞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這條農村改革的主線,2016年10月,中央出臺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在政策層面釐清了完善「三權分置」的具體辦法,把農民集體的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經營者的經營權界定清楚,真正做到讓承包戶放心流轉土地、經營者放心投資土地。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強調承包地在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具有劃時代裡程碑式意義。
  • 土地30年不變戶口遷出 戶口遷走了土地還有嗎
    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將戶口從農村遷出,但是不知道戶口遷出對土地30年不變是否有影響,畢竟這個關係到自身的權益,不可馬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土地30年不變戶口遷出的具體內容,看看戶口遷走了土地還有嗎?
  • 農村戶口遷出土地還能確權嗎?非農村戶口的土地怎麼辦,答案來了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戶口主要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並且兩種類型的戶口所享受的福利都是不同的,在農村可以享受到土地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而城裡的職工則是醫保和其他最低保障,不過近些年很多農民迫於生活方面的壓力,紛紛進城討生活,有的農民進城之後發展得比較好,索性就留在城市,隨之又把自己的戶口前遷入到城市中
  • 特刊·出彩中原40年 | 農村土地: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
    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土地改革不斷激發出「三農」發展的新活力。  「農村土地改革必須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不動搖。『三權分置』就是農村土地改革的核心,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 農村土地確權後,需要把戶口遷回農村嗎?
    眾所周知,耕地和宅基地對農民朋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土地確權後,能更好地保障其權益。近幾年來,農村一直 土地確權的相關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不少農民朋友表示疑惑,當土地確權結束後,遷出去的戶口還有必要把戶口遷回農村嗎?本文將為你答疑解惑。 這些人是能夠遷回的?
  • 農村土地新的改革,未來土地究竟屬於誰?農民:左右為難
    農村收入低,城市發展卻是越來越快,與此同時農民不斷的進城,打工成為多數家庭最大的收入來源,家庭生活、教育和醫療都依靠打工來維持,農村的人口不斷降低,土地的管理自然也有所疏忽。有專家表示,農村土地不能放鬆,土地資源珍貴,糧食的的生產更是吃飯的保障,針對目前農村的發展,土地或將有著新的改革。
  • 農村城鎮化,那麼土地所有權歸誰?該由誰來種?
    作為一個農民,對於這個問題,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的普及,決定了農村以後將會走城鎮化的道路,種植土地將會集中到少數一部分人,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也會越來越少。
  • 農村土地: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
    □本報記者李運海    1978年,安徽小崗村農民冒著生命危險「分地」。此後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兩權」分離,打響了改革開放第一槍。    鬥轉星移,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快,大批農民脫離土地,走進工廠,走進城市。
  • 子女將戶口遷出去,還能繼承農村家裡的土地和房子嗎?
    但想要滿足這些條件並不容易,比如說退伍軍人、農村大學生想要將戶口遷到農村還是很容易的,但其他人遷入就比較難了,很多將戶口遷出去的人自然會後悔,畢竟這樣就會損失一筆財富。子女將戶口遷出去,還能繼承農村家裡的土地和房子嗎?在過去城市戶口享受到的福利比較多,每個家庭都想著能夠將戶口遷出去,這樣就能夠享受多方面的生活福利。
  • 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買賣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土地買賣是違法的?
    其中農村土地的承包權仍然歸農民所有,經營權可以臨時或長期轉讓給其他人進行種植。需要說明的是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需要支付一筆費用的,而這筆費用是交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也就是農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和單位。流轉的土地只能從事農業生產和種植,不能改變土地的用途和性質。
  • 農村土地荒廢,怎麼處理?聽聽農民的回答
    如今,農村耕地荒廢的事情確實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重,於是有些專家向國家農村機構單位就提出強制收回或罰款的建議。農民聽到後氣憤地說「,我家的幾畝地,就是我們村上百上千畝的耕地交給專家來做,看賺錢不?我敢保證,專家做一年之後也會選擇讓耕地荒廢。」
  • 國家土地局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土地管理部門具體承辦。土地權屬爭議,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或報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土地管理部門下達處理決定。依據一九五O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有關規定,凡當時沒有將土地所有權分配給農民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實施一九六二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以下簡稱《六十條》未劃入農民集體範圍內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 農村土地流轉補貼多少錢一畝?2018年農村土地流轉新政策出臺!
    關於農村土地流轉目前還有很多農民朋友並不是很了解,因此經常會有農民朋友詢問到,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農村土地怎樣流轉?其實農村土地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將土地使用權(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民或者經濟組織,也就是保留了自己的承包權,只是轉讓了使用權(經營權)。農村土地流轉現在越來越普遍,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農民朋友最想了解的點。
  • 二輪承包到期再延30年,土地就一點不調整嗎?最新政策表明3點
    土地是農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對於農民來講,也算是重要的生活依靠。雖然說近年來很多農民都不再單純依靠土地獲取家庭收入,但土地對每個農民家庭來講依然十分重要,因為有了土地就會覺得有根底、有依靠、有底氣。所以說,廣大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分配問題,對二輪承包到期後重新分配還是一成不變的問題非常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