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趙紫萱
在四川,每年七八月都是洪澇災害高發期,一個個洪澇災害預警,一次次救災轉移的背後,有這麼一群人在默默的付出。
他們有的為了監控洪峰數值,連續10天每天只睡2小時;有的為了搶出寶貴的水文資料,在水文站被洪水衝垮的前幾分鐘轉移;有的提前7小時預測出洪峰流量,為市民搶出寶貴的轉移時機,他們就是水文人。
在11月17日召開的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上,四川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情預報中心主任趙國茂獲得四川省防汛救災優秀共產黨員。「這個榮譽不是屬於我的,是屬於我們整個四川水文集體的」,11月23日,趙國茂在接受封面新聞專訪時表示。
為監控水情
汛期高峰期每天只睡兩小時
「四川汛期是從5月1日到9月30日,我們從4月1日就要開始值班。」趙國茂告訴記者,值班的內容便是監視全省的雨情情況,根據收集到的水情信息分析未來江河洪水情況,當水位接近或者超過警戒水位時,就要立即給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及當地防汛部門報告。
「晚上不能睡覺啊。」趙國茂表示,四川降雨有一個特點,基本上不是周末,就是晚上,所以晚上值班是比較辛苦的,都是值通宵。今年8月10日晚上,讓趙國茂印象深刻,當天下午四川省氣象部門發布了暴雨藍色預警,晚上11點到12點,蘆山降雨降了108.5毫米,隨後兩個小時又降了200多毫米,「拿身邊的例子舉例吧,我記得成都有一天早上下了非常大的雨,大家都感覺是瓢潑大雨,那時候一個小時才五六十毫米,可想而知200多毫米是什麼概念。」趙國茂和同事們不敢休息,時刻關注著降雨情況。
提前7小時精準預測洪峰流量
為市民轉移搶下第一時間
提起獲得四川省防汛救災優秀共產黨員,趙國茂表示那並不是屬於他的榮譽,是屬於整個四川水文人的。「我們四川有十大江河,而十大江河也對應著10位預報員,他們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為了精準預報洪水情況,保證市民有足夠的時間轉移和搬運物資,在汛期,我們基本都戰鬥在一起,根據最新雨水情數據,滾動分析研判,加密會商力度,特別是對關鍵期重點區域的洪水預報,我們一貫從技術層面深度分析討論研判。」
「今年我們的預報員提前了7小時預發布三皇廟水文站洪峰,為金堂縣人民轉移抵禦這場特大洪水提供了寶貴時間。」趙國茂告訴記者,每次洪水預報對水文人來說都很難,壓力也很大,因為這個預報成果關係到需要轉移多少人,什麼時間轉移,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今年8月11日到8月18日,強降雨導致沱江形成2號洪水,8月16日16時,四川省氣象臺將15日15時30分發布的暴雨黃色預警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四川省水文局水情預報中心沱江流域預報員鞠玉梅通過分析計算,提前了7個小時,精準預報出金堂縣城的洪峰流量8200立方米每秒,而實際洪峰為8100立方米每秒,這個精確的數據,為保證金堂縣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了時間。
「我們水情預報中心精準的洪水預報同樣也離不開廣大一線水文職工。」趙國茂告訴記者,今年8月11日到8月18日,青衣江幹支流全面超保,形成2號洪水,期間,雅安市蜂桶寨水文站站房被泥石流全部淹沒,多營坪水文站堡坎及站房基礎被洪水掏空,「我記得當時我們多營坪水文站全體職工都在緊密地搶測著洪峰,有人發現站房出現裂縫,救援部門幾次要求撤離,測數據和搶救資料又堅持了一段時間,在我們搶出資料15分鐘後,站房就垮塌,其實心裡還是會害怕,但是更多的是想能多堅持一會是一會兒。」多營坪水文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房子垮塌後也來不及多想,在主任指揮下,迅速建立臨時觀測點繼續觀測水文數據。
數據每五分鐘採集
智慧水務為防汛保駕護航
今年,四川多條主要江河發生特大洪水,共86條河流146站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49條河流70站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8.11」洪水期間,四川省共發布洪水預測591站次,預警1140站次,製作洪水預報324站次,並為水工程精準調度,水庫削峰滯洪提供調度建議近40次,削峰滯洪效果顯著,特別是紫坪鋪、瀑布溝、瓦屋山水庫,削減洪峰6500立方米每秒,攔蓄洪量8億立方米,而這些數據的背後離不開智慧水文的支撐。
「以前我們老的水文人記水文信息都是靠一支筆,一個本子,這樣傳遞信息效率很低,傳輸數據的過程花的時間比較長。」趙國茂告訴記者,2008年512地震災後重建後,就把全省的所有雨量或者水位監測信息的一些全部實行自動化,全部通過遙測設備就把雨量或者水位信息採集過來,並且數據採集來之後,直接在水情預報中心伺服器上進行接收處理,這樣基本上5分鐘之內,95%以上的站點來報數據都能收集起來。
提到下一步的打算,趙國茂表示,榮譽已經屬於過去了,現在要趁著枯水期,對洪水預報方案進行補充修訂完善,「因為只有枯水期把工作做好了,在汛期才能夠發揮更大的「耳目」「尖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