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童年來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的確,尤其是家暴,這個詞非常不願意提起,它會讓很多人內心充滿憤怒和憂傷。
文/柒月的寶貝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拉姆之死」讓家暴事件的殘忍度再次升級,也讓大眾紛紛就家暴問題憤慨不已。家暴對於女性不僅是一樁失敗的婚姻,甚至於是生命的代價。而家暴對於孩子的傷害,同樣不小,也極有可能造成一生的痛苦。
童年原本應該是我們一生當中最美好快樂的時光,但是有些人卻根本不敢回憶童年的過往。不要以為童年有陰影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群,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其實,有很多人曾經有過童年陰影,包括我的母親。本期話題:不止陳喬恩,經歷過家暴的兒童,可能畢生都要為自己療愈!
母親出生於一個落敗的大家族,親生母親離她而去,姥爺的懦弱讓母親備受後媽的摧殘,差點活不下來。如今母親已年過七旬,雖然兒孫都非常的孝順,父親也呵護了母親一輩子。但是,只要母親偶爾翻開相冊,看到她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姥姥時,依然會淚流滿面。
母親說,那是她小時候唯一的溫暖。太姥姥在母親8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為擔心母親,死不瞑目。母親說將來自己不在了,一定要躺在奶奶的身邊才安心。童年時代的灰暗,讓母親終生都難以釋懷,以至於一生都在童年的陰影中難以自拔。
明星陳喬恩,曾經在一次訪談節目當中,提及了自己小的時候被家暴的過程。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陳喬恩是一個性格溫柔陽光的女孩子。但是,總是用笑容治癒他人的陳喬恩,卻沒能夠治癒自己。陳喬恩談及起自己小時候經歷家暴時,甚至於忍不住地痛哭了起來。
很多孩子,因為父母的性格暴躁,對孩子缺乏理解和溝通,而經常習慣性地對孩子的粗暴對待,讓孩子的童心被踐踏被蒙上陰影。很多人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只有父母的打罵幾乎想不起來有過任何快樂的場景。
很多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因為童年的影響,而變得沒有安全感。他們會喜歡猜疑,情商低,也不愛和他人打交道。這些因素將會伴隨他們終身,以至於嚴重的影響到他們的家庭和社交。
一、膽小懦弱,或成為討好型人格
我們常常發現身邊總有一些沒有原則,典型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們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也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缺乏膽小懦弱,缺乏勇氣。即便他人說的不對也會默默去做,從不敢去反駁。
其實如果說你有去看過陳喬恩的一些綜藝節目,或者說平時有觀察過她的話,你就會發現她也是屬於討好型人格的一種。不管對誰陳喬恩都是一臉的微笑,而且不管是誰麻煩她,她都會選擇接受。
但是實際上這種討好型人格的人,內心是很累很不開心的,但是他們通常都不會表現出來。經常獨自忍受委屈和不甘,而且也常常會是被他人忽略的這樣的一種人。
二、暴力猜忌,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父母對孩子太過於暴力,或者經常喜歡家暴孩子的話,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會讓自己的孩子形成暴力人格。暴力型的人格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甚至有些人其實本性不壞,但是因為有暴力傾向,遇到問題一時衝動難以控制,導致犯罪的發生。
而且,擁有暴力傾向的人,生活中朋友也不會太多。因為性格原因不太受他人的待見,而且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家庭和婚姻生活。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你的孩子之所以會有這種暴力傾向,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從小孩子就被家長家暴導致,他們漸漸覺得,解決問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止。也讓他們長大後,一言不合就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
三、缺乏安全感,缺愛又不敢去愛
父母是孩子認知這個世界唯一的方式,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是自己的全世界。但是如果說在孩子的童年,父母就經常家暴孩子的話,這就會讓孩子極度沒有安全感會和父母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
經常被自己最親近的人暴力對待的孩子,會非常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他們連父母都不敢信任更何況是他人呢?也因此他們很少去愛別人,即便是很喜歡也太敢去愛別人,在感情當中也非常的喜歡猜疑。
情況嚴重的,甚至於會變得不愛交際,非常自私。他們通常喜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因為除了自己以外他們誰都不相信,對所有人甚至都缺乏信任感。包括他們和父母的關係,也會非常的淡。
延伸閱讀:
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那麼做父母的當然要承擔起,照顧和教育孩子的任務。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比不得成人。他們也通用擁有自己的驕傲和自尊心,他們經不起太大的刺激和傷害。
父母要學會經常的和我們的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對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更不要對孩子暴力相待。因為你的暴力,會讓你的孩子終身受到影響,甚至會毀了他的前程。
你見過遭遇家暴的家庭嗎?你對家暴問題如何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看法。
柒月的寶貝: 關注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傳播母嬰育兒、 婚姻家庭新觀念!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