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2種藥不報了?騎電動車不戴頭盔將受罰?

2020-08-27 數字中的世界

來了來了!8月來了!還有一批新規也要落地實施啦!電動車售後服務有新規範了、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將面臨處罰、退役軍人生活補助又提升了、北京放寬市場租房補貼申請門檻、上海醫保脫卡支付覆蓋所有公立醫院……

幼兒園、學校教室宿舍裝修標準更嚴苛

8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將實施。此次發布的新版《標準》將室內空氣中汙染物增加了甲苯和二甲苯,細化了裝飾裝修材料分類,並對部分材料的汙染物含量(釋放量)限量及測定方法進行了調整。對自然通風的Ⅰ類民用建築的最低通風換氣次數提出具體要求,並對幼兒園、學校教室、學生宿舍等裝飾裝修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汙染控制要求。

電動車售後服務新規實施

從8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售後服務規範》將正式實施,該規範規定了電動自行車產品售後服務的基本要求、售後服務流程、售後服務質量要求、消費者跟蹤和投訴處理。其中,維修網點服務人員配備原則不低於 2 人,網點不允許人員居住,店內夜間或無人時不允許充電;電動自行車產品主要零部件在保修期限內發生性能故障,應按照最小單元維修的原則,進行更換或維修;達到整車退換貨要求的,服務網點應給予退貨或換貨。更換鋰離子蓄電池時,服務網點應按照「換一收一」的方式對退役電池進行更換,核實車主信息並記錄電池的置換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規範適用於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服務商、售後服務網點的售後服務,但外賣、快遞、租賃等特殊用途的電動自行車售後服務不在此列。

醫療衛生服務將逐步實現醫聯體網格化管理

8月1日起施行的《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設區的地市和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制定本區域醫聯體建設規劃,根據地緣關係、人口分布、就醫需求等因素,將服務區域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整合網格內醫療衛生資源,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或者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為成員的醫聯體。

原則上,每個網格由一個醫療集團或者醫共體負責,為網格內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營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

理財產品要認清標債資產類型

你的理財產品類型是「標」還是「非標」?監管規則大不相同。8月3日起施行的《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明確了標債資產和非標資產的界限、認定標準及監管安排,這將有利於資管行業、金融市場的規範發展和風險防範。

根據《認定規則》,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單等明確為標債資產,無需進行認定。而新增的其他各類債權類資產,均可按相關程序進行標債資產認定;若通過認定,資管產品可投資該類標債資產以置換存量的非標資產。

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撫恤補助繼續提高

8月1日起,傷殘人員(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恤金、「三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三紅」(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戰參試退役軍人、農村籍老義務兵、烈士老年子女等生活補助,按平均10%的標準繼續提高。其中,對在鄉老復員軍人的生活補助標準適當予以傾斜。

退役軍人事務部日前還下發通知,自2020年8月1日開始,啟動《殘疾軍人證》《傷殘人民警察證》《傷殘預備役人員民兵民工證》《因公傷殘人員證》等4種證件換發工作。本次換證採取以舊證換新證的方式進行,殘疾人員持舊證和個人照片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申請換證。新證換發工作為期一年,至2021年7月31日結束。從2021年8月1日起,舊證作廢。

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來了

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公布《關於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工作的通知》,決定正式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證照,電子證照生成工作將於2020年8月1日正式啟動。

支付結算舉報新規施行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對《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和《支付結算違法違規行為舉報獎勵基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細則》規定,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等從事支付結算業務的單位和個人在支付結算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進行舉報。舉報獎勵工作遵循客觀、公正地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快速、高效地處理舉報事項,為舉報人保密的原則。

銀保監會新規從重處罰金融違法違規行為

銀保監會印發《中國銀保監會行政處罰辦法》也將於2020年8月1日起施行。《辦法》注重推動加大處罰執法力度,如優化管轄規定,便於及時就近執法;明確對屢查屢犯、不配合監管執法、危害後果嚴重等行為,依法從重予以處罰;強調人員責任追究,規定在處罰銀行保險機構時,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等。


蘇州: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將面臨處罰

8月1日,《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駕乘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頭盔的通告》,在蘇州市行政區域內駕駛、乘坐電動自行車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的,根據《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之規定,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北京:放寬市場租房補貼申請門檻

北京住建委、北京財政局聯合發布《關於調整本市市場租房補貼申請條件及補貼標準的通知》,明確放寬市場租房補貼申請門檻,申請家庭人均月收入調整為不高於4200元;提高市場租房補貼標準,3人及以上家庭最高補貼每月3500元,8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上海:醫保脫卡支付覆蓋所有公立醫院

8月底,上海公立醫療機構醫保電子憑證脫卡支付將實現全覆蓋;仁濟醫院、市六醫院和閔行區、靜安區還開通了隨申辦無感信用支付上線試運行。

內蒙古: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

內蒙古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政策的通知》,提出內蒙古自治區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將通過對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人家庭房屋交易備案、產權登記等信息進行核查,停止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從8月1日起執行。

四川:92種藥品不再享受醫保報銷

根據四川省《關於將部分藥品調出的通知》,8月1日起,度米芬含片等92種藥品將調出《四川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8年版)》,也就是患者用這些藥將不再享受醫保報銷。

廈門:開車以手持方式用電話將被罰款

《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的決定》將於8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案》增設了處罰條款,對觀看視頻或者以手持方式使用電話及其他電子設備的,處以二百元罰款。

山東:試行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農民工工資保證保險

山東省住建廳發布《關於開展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證保險工作的意見(試行)》提出,工程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施工企業與保險機構籤訂農民工工資保證保險合同,並將已經生效的保單提交「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備案後,視同已經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工程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願選擇現金、保證保險或銀行保函等形式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相關管理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限制使用;選擇現金形式繳納的,應當存入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

還有哪些新規要執行了?歡迎大家評論中補充、分享呀~

相關焦點

  • 新規將施行頭盔亂象 騎電動車戴安全帽就行?
    一些市民戴安全帽騎電動車隨著9月1日騎電動車不戴頭盔要處罰的新規實施時間的臨近,市區不少騎車市民戴上了頭盔。不過,大家戴的頭盔五花八門——安全盔、自行車盔……是不是隨便戴個「盔」不被罰就行?記者就此展開調查,並連線全國最大頭盔生產基地、制定全國首個電動車頭盔團體標準的浙江省樂清市頭盔行業協會負責人支招。
  • 騎摩託不戴頭盔 將被曬「大頭貼」
    N海都記者 陳盛鍾 海都訊 騎摩託車、電動車不戴頭盔,不僅有安全隱患,而且還會「丟臉」!昨日,記者從莆田交警部門得知,警方將加大力度嚴打騎摩託車、電動車不戴頭盔行為,除了依法處罰外,還將曝光當事人的「大頭貼」。
  • 濱州頭盔價格翻倍 騎電動車不戴會被罰款嗎?
    仿佛一夜之間,原本少有人關注的頭盔成了搶手貨。這背後,是公安部交管局近日發布的一條關於部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其中「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根據規定,將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系安全帶行為。繼口罩之後,頭盔火了。
  • 忘戴頭盔等同忘記文明和安全 市民建議:騎電動車摩託車不戴安全帽...
    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標準及「一月一主題」方案要求,從8月1日起在全市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交通陋習專項整治」整治月活動。市民可以將自己的觀點發送至184423139@QQ.com,也可以將有針對性、有典型性的建議發送到本報微信平臺或者微博,或撥打本報新聞熱線6132888反映。◆街採昨日記者在南濱河路、靜寧路、天水路等地發現,每百輛電動車和摩託車中,就有近30人不戴安全帽。
  • 交警提醒:騎電動車必須帶上這個東西,不然被抓也只能乖乖受罰!
    電動車新規實施後,老百姓的出行受到了嚴重影響。首先,超標電動車得掛黃牌,而且必須要有摩託車駕照,但在大多數地區,這還沒有開始嚴查。畢竟,這麼很多人一起考駕照,還需要一些時間,其次,很多人騎電動車帶人,也是會被交警罰款的。這些還不算完,電動車主很好聽:這個項目必須在身上!
  • 在下花園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會處罰嗎?我區的頭盔市場價格穩定嗎...
    在下花園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會處罰嗎?我區的頭盔市場價格穩定嗎?怎麼選頭盔?該信息引發許多河北人關注連日來,很多市民想了解交管部門對騎電動自行車戴頭盔的相關要求和規定河北省公安廳交管局回應了!
  • 騎電動車也要戴頭盔,你會選擇什麼樣的頭盔?
    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如果說,這一4月份開始的行動在當時還未引起全國性的重視,那麼,隨著近日該行動在各地的具體落地,全國陡然掀起一陣「一盔一帶」熱。近日,多地表示,6月1日起,騎摩託車、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開車不使用安全帶將會被嚴查!
  • 不反對騎電動車戴頭盔,但是車主質疑,夏天太熱了,中暑了怎麼辦
    從安全性角度來考慮,騎電動車上路的確是有很大安全隱患,畢竟電動車沒有任何安全保護措施,就這樣直接都在外面,如果和機動車發生交通意外吃虧的還是電動車的車主,為了保證這些車輛的安全,有關部門決定騎電動車必須要戴頭盔。
  • 騎電動車戴頭盔,老百姓可以接受,但停完車怎麼保管?
    老王的髮小在武漢打工,因為自己初來乍到,所以代步工具只是一輛電動車,其實在大城市騎著一輛電動車還是非常方便的,不用擔心堵車和找不到停車位的問題,發小也非常的滿足,只不過自從電動車新規實施之後,發小就壓力山大,因為自己所騎的電動車被劃分到機動車行列了,所以騎行時必須要戴頭盔。
  • 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原標題: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摘要 【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 首次警告二次罰款,不戴頭盔騎電動車,杭州一路口早上查到11個
    杭州交警將在全市範圍開展《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宣貫工作,重點對路面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套牌、假牌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並將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對違規生產銷售、改裝拼裝等違法行為商家開展聯合查處。
  • 騎摩託車不戴頭盔將被罰款50元記2分
    活動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5日訊(記者 文驥)即日起,成都交警將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對摩託車佩戴頭盔情況進行查處,根據交通法規,摩託車駕駛人不戴頭盔將面臨罰款50元記2分的處罰。這是記者6月5日從成都交警四分局舉行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宣傳活動上了解到的信息。為提升外賣、快遞人員「一盔一帶」交通安全意識,降低從業人員交通事故受傷風險,5日上午,成都交警四分局在萬達廣場青羊店舉行「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宣傳活動,宣傳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弘揚「文明出行、人車守矩」的社會風尚。現場,餓了麼等企業三十餘位騎手代表參加活動。
  • @揚中人,10月1日起,駕乘電動車不戴頭盔者,罰!
    10月1日起,駕乘電動車不戴頭盔者,將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為進一步提高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的知曉率,9月23日,揚中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在城區各主要路口,發放「安全出行、幸盔有你」宣傳卡片,並放置「處罰倒計時」展架,對過往電動車騎行人員進行提示宣傳。
  • 騎電動車需要什麼駕照?是否需要戴頭盔、買保險?一張圖告訴你!
    自交管局下發通知,從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以來,全國多個城市積極響應,都發布了電動車新規,將從6月1日起嚴查電動車駕駛人是否佩戴頭盔等行為。有消費者則表示,自己騎的是電動自行車不需要駕駛證,因此不用戴頭盔!
  • 交管局宣布「不戴頭盔將被罰款」僅限摩託車
    最近,小編刷朋友圈發現頭盔成了朋友圈的熱門話題,朋友們都在談論頭盔,微商們也在為頭盔「刷屏」,一時間頭盔成為熱門爆款。小編也專門去搜索軟體探索原因,原來交管局在近日頒布了一條規定:6月1號起,將大力查處騎電動車不戴頭盔的行為。
  • 剛戴上頭盔,電動車又出兩項新規定,讓人接受不了
    公安部明確表示,從2020年6月1日起,電動車上路不再強制戴頭盔,而是繼續開展佩戴頭盔的宣傳和引導工作!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電動車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騎著電動車串門訪友,騎著電動車上下班,騎著電動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騎著電動車趕去和親朋好友聚會。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日常。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電動車相比於自行車速度更快,體積更小,不會有堵車的風險。並且可以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在路邊輕鬆找到停車位,最關鍵的是騎電動車非常的環保,對於環境的治理也有一定的好處。
  • 注意丨騎乘電動自行車上路 不佩戴安全頭盔將受罰
    今年7月份,國家摩託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與我市公安交管部門聯合開展了一項關於安全頭盔碰撞能量吸收的實驗,實驗人員將一塊帶有傳感器的模型放入符合安全標準的頭盔中,將頭盔緩緩上升到0.8米高的高度後,再使其呈自由落體猛地掉落在撞擊砧上。
  • 騎電動車可以帶多大的孩子?需不需要立法強制戴頭盔?這一條例最快...
    自3月28日起至4月18日,共有1.6萬餘名網友參與了此次立法調查,共7道題目,包括:騎電動自行車能帶多大的未成年人?需不需要立法強制戴頭盔?不符合國家新標準的電動自行車該以什麼時間為過渡期最合適?等等。記者了解到,這次網絡問卷調查,也是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開門立法」的新嘗試,通過便於更多人參與的方式,匯聚民意、集中民智。這一條例將於下月進行二審,最快可能將於下月底出臺。
  • 7月起騎電動車要戴頭盔如何給電動車上規矩?大家有話說
    目前,揚州市電動車保有量已達550萬輛。電動車已成為市民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大家同時感受到,電動車的管理越來越嚴格了。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也將於7月1日起實施。未來,我市公安交警部門對電動車如何管理?市民騎行電動車有哪些規矩?怎樣才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出行?
  • 最近頭盔荒了!騎電動車的你知道如何快速挑選嗎?
    騎電動車究竟要不要戴頭盔呢?最近終於有了結論:必須佩戴!4月21日,為了進一步提升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安全防護水平,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防護行動。交管部門上路宣傳,騎電動車也需要佩戴安全頭盔,同時給廣大電動車用戶留有一定時間購買安全頭盔,設置一定的緩衝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6月1日起,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開始上路查處、落實查糾。騎電動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規定各地不盡相同,總的來看都有懲罰條款,罰款額度會在20-200元之間,累犯還可能會被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