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最好的拳擊教學
對於學生黨而言,又到了一年兩度的開學季,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在拳擊運動中基本英語詞彙以及一些重要的常見術語。
其實現實環境中,大家其實說英語或者用英語的機會非常之少,所以本文章只作為科普向推送。
英文拳擊術語只包括刺拳、交叉拳、勾拳、上勾拳四種提法。為方便起見,以英文維基Boxing(拳擊)條目作主要參考。在Boxing條目裡,把基本拳法分為Jab、Cross、Hook和Uppercut。
而國內的叫法則比較混亂、不規範。這樣會導致很多初學者一頭霧水。舉個慄子,若你問拳館裡的訓練夥伴:
「欸,勾拳和擺拳什麼區別啊?」
我相信很多人都給不出明確的回答。其實兩者的區別只是手肘角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站在學術的角度講,國內常提的直、勾、擺三拳提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勾拳與上勾拳是兩種擊打方向完全不同的動作,而勾拳與擺拳的擊打方向和原理倒是一樣的。
不過既然堅持了那麼多年約定俗成的東西,也就很難改過來了。
Jab的意思是指戳、刺,所以翻譯成刺拳當然是最正確的。前手直拳則是Power jab。
後手直拳也叫做交叉拳,Cross的意思就是交叉。當然Jab和Cross事實上都是直線擊打,所以,以直拳表示刺拳和交叉拳是很恰當的。
注意:在英語國家中,是沒有「擺拳」這個詞彙的,因為他們不特地去區分平勾拳和擺拳。而一些俄羅斯、拉美人會把大幅度的擺拳叫做「Swing」。
勾拳
擺拳
我們平常所指的擺拳和平勾拳,僅僅是存在角度的差異(小幅度的叫做平勾,大幅度的叫做擺拳),兩者的發力原理是一樣的。(詳情請戳這裡)
向上前方擊打,非常好理解
組合拳:Combination
步法:Footwork
上步:Step up
撤步:Step-away
環繞步:Circle
防守:Guard
格擋:Block
搖臂:Bob & Weave
下潛:Duck down
側閃/躲閃:Slip
反擊:Counter
空擊:Shadow boxing
沙袋:Heavy bag
手靶:Mitts
梨球:Pear bag
吊球:Double end bag
註:以上兩種都叫速度球(Speed ball),不用去太糾結
拳套:Glove
繃帶:Handwraps
護齒:Mouthpiece/ Gumshields
除了KO,你還知道其它術語嗎?
大家在在查閱某個拳手的戰績時可能會有疑問:這些其它的結果是什麼意思啊?
我們以瓦西裡-洛馬琴科的戰績為例▼
拳擊結果術語說明
KO / TKO:擊倒獲勝/技術性擊倒(Knockout / Technical knockout,)
RTD:因傷棄權或者主動棄權(Retirement decision),也可以看作TKO。
SD:分歧判定,即三位裁判,一人判A方點數勝,另兩人判B方點數勝利,B方比賽結果記SD(Split decision)。
UD:一致判定,即三位裁判一致判定,獲勝方記UD(Unanimous Decision)。
MD:多數判定,即三位裁判,一人判雙方點數戰平,另兩位裁判判某一方點數勝利,獲勝的一方記MD(Majority decision)。
NC:指比賽無結果(No contest)。
Draw:為平局。
在正規業餘比賽(amateur)與職業比賽(pro)中均通用。
注意:此「業餘」非彼「業餘」,這裡的業餘指的是例如奧運會、世錦賽、青運會、全運會這類官方的比賽。
一場比賽:Bout
裁判員:Referee
(簡稱Ref)
首秀:Debut
稱重:weight in
計時員:Timekeeper
記分牌:Score card
擊倒:Knock down
數秒:count
強制性數8:standing-eight count
數完10秒:full count
扔向拳臺毛巾:Throw in towel
(表示認輸)
犯規:Foul
擂臺圍繩:Ropes
拳擊臺:Ring
拳臺上的帆布:Canvas
紅角:Red corner
藍角:Blue corner
中立角:neutral corner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科普的基本拳擊英文術語,我們會在今後的推送中補充更多的拳擊知識,如果有疏漏,歡迎大家積極地在文章下方留言哦!
• 【再談控制距離】你只差一張紙的距離就可以擊中他
• 【良心教學】如何有效地格擋對手的進攻?
• 實戰時害怕挨拳頭?
— END —
拳擊大師
拳擊一站式學習平臺讓你從菜鳥到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