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陽上榜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也是我省唯一上榜的城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從未成年人成長需求出發,是德陽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宗旨。近年來,德陽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縱深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長效機制建設,積極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法路徑,凝聚起全社會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強大合力,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發榮滋長、繁花滿枝。
點亮道德之光,匯聚精神力量。用道德之光照亮未成年人心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基礎工程,也是德陽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不懈追求。
思想引領
培育健康成長「沃土」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如今,行走在德陽市中小學,像這樣的經典語錄在校園的文化牆上、教學樓的走廊裡、學生手抄報及書法作品上隨處可見。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
如何以最大的力度,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注入源泉?德陽給出了這樣的答卷——
構建廣泛參與新格局。近年來,德陽市堅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牢牢抓在手上,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織領導,形成黨政主導、部門負責、文明委協調、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新格局。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聽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德陽市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統籌起來,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督導;在市文明委的積極指導下,宣傳、教育、婦聯、公安、民政等部門和新聞媒體各盡其責、協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揮學校龍頭作用,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評選優秀思政課教學設計700餘個,構建幼小初高德育一體化課程體系。德陽教育學習大講堂作為「爆款思政課」,每學期都會在德陽市範圍內開展1-2次,覆蓋德陽市10餘萬中學生,教育引導他們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
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德陽是全省振興中國傳統文化五個示範點之一,德陽市立足本市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三星堆古蜀文化、德孝文化、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等「老前輩」傳承下來的紅色文化,以及在「5·12」特大地震中凝聚形成的「東汽精神」等文化,常年開展經典誦讀、戲曲進校園、傳統武術進校園等活動,創建全國中華優秀傳承學校3所、全國書法教育示範學校4所,四川省中華優秀傳承學校6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習基地2所,市級優秀書法學校100所,引導青少年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斷堅定文化自信。
市教育局局長屈直說:「堅持立德樹人就是要緊扣時代主題和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各個方面,講清楚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引導青少年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
思想引領、品牌活動、文化薰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為厚植未成年人這片「沃土」夯實根基。
創新載體
為未成年人插上逐夢的翅膀
「第一次,我對世界充滿好奇;第一次,我的小書包裝得滿滿的;這一次,我要自己扣上一顆健康成長的扣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公益宣傳片在德陽各個學校播放著,引導著廣大少年兒童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近年來,德陽市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統攬,結合未成年人年齡特點及需求,組織設計德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LOGO及「五色小扣子」卡通形象。將小扣子形象貫穿融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活動裡。
「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德陽市組織開展的多個未成年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之一。在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比中,各中小學校採取學生自薦、同學互薦,老師、家長和社會推薦等方式,每月開展一次班級、校級、區級「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推薦活動,各學校對照「新時代好少年」標準,深入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活動8000餘次,評選出校級「新時代好少年」5萬餘名、縣級「新時代好少年」338名。目前,德陽市中小學校、中小學生100%參與「新時代好少年」學校宣傳活動,湧現出8名「CCTV 最受媒體關注孝心少年」,6名省級、55名市級「新時代好少年」。
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嚴峻時期,德陽市開展家庭教育網絡服務,依託家長學校推出「特殊時期·特別家教」微課堂29期、最美戰「疫」家庭故事會4期、線上「家長夜校」4期。近年舉辦「德慧家庭教育」等家風引領活動500餘場。
凝聚合力
營造良好育德育才文化環境
手執毛筆,額頭輕點硃砂;身著漢服,揮毫寫字。秋季開學的第一天,廬山路小學內的孔子雕塑前,老師領著一年級新生上了「開學第一課」——開筆禮。德陽市廬山路小學是德陽市第一所全國文明校園,其「以禮導行,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受到家長和社會的讚賞。
近年來,德陽市牢牢把握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紮實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德陽市各學校參與文明校園創建率達100%,形成國、省、市、縣四級文明校園體系,呈現「校校創建、班班參與、人人實踐」的文明校園創建格局。截至目前,德陽市有全國文明校園2所、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9所、省級文明校園26所、市級文明校園73所以及一大批縣(區)級文明校園。
為形成全社會育人的強大合力,德陽市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無縫隙教育網絡,並制定《德陽市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五年規劃》,印發《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加強家校聯繫的通知》,德陽市學校、城市社區100%建有家長學校。德陽市20餘個部門率先創新構建「陽光未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智能化平臺」完善教育體系,制定了《德陽市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社會教育的實施意見》,部門各司其職,建立1134個社區家長學校,1357所城鄉社區兒童之家,城市社區100%建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社區通過與轄區學校建立結對和開辦家長學校等途徑,每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社會實踐活動,聯繫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
「親青家園周末興趣班」是德陽市的一個大型公益項目,開設了圍棋、手工、國學、健腦操等課程,由資深心理諮詢師及學校老師上課,從文化素養、能力開發、心理成長、人際關係、個人能力等多方面進行培養提高。
近年來,德陽市積極加強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長的關注,以心理成長指導中心為引領,以學校社區為基礎,以公益項目為牽引,以護航平臺為媒介,構建四位一體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長體系,幫助未成年人解決了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問題,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目前,德陽市已建成市級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1個,縣級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7個,學校社區心理諮詢服務室170個。
同時,德陽市7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全部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投入4000餘萬元,建設267個鄉村學校少年宮,服務15萬農村青少年。德陽市常態化開展「淨邊、淨網、淨頻、淨吧」行動,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市文明辦等20餘個部門持續推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網絡平臺建設。原創設計30幅未成年人公益廣告,在各級載體每年15萬次刊播,形成良好育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