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龍區一實小發起讓傳統遊戲回歸孩子的童年的倡議!

2020-10-03 河洛教育

讓傳統遊戲回歸童年

倡議書

家長朋友們: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童年的遊戲伴隨著我們成長。「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邊念兒歌邊跳皮筋,玩彈珠,和同伴一起打陀螺,還有翻花繩、跳大繩、踢毽子、丟沙包、跳房子,抓石子兒……這些傳統遊戲是否能夠喚起您童年的美好回憶呢?好玩又有趣的遊戲,讓我們至今記憶猶新。七八十年代的人感慨地說:現在的孩子玩具多了,快樂卻少了。

中國民間傳統遊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它是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的樸素智慧與生活趣味。民間傳統遊戲形式比較靈活、自由度大,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簡便。

傳統遊戲的開展將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一個自然而然的親子互動機會,也讓家長體驗到好似坐上了時光穿梭機重回美好的童年,孩子們也可以體會到爸爸媽媽小時候玩本土遊戲的滋味,感受親子遊戲的快樂。因此,我們向家長發出倡議,本周末,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重溫兒時童年快樂的時光吧!歡迎大家把親子遊戲的照片發到班級群裡,讓我們一起見證這些美好的瞬間。

溫馨提示:我們還可以和孩子在傳統遊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多個遊戲重組、添加新元素、一物多玩等設計出環節新穎、興趣點豐富的遊戲玩法。快來比一比,誰的遊戲最有創意吧!

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

2020年9月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些好玩的傳統遊戲吧!

01

踢毽子

玩法: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踢。著地的腳可以移動,也可以不準移動(俗稱「定樁」);踢的腳可以著地,也可以不著地(俗稱「懸」。)參加者可以依次輪換踢,連續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務者為勝方。或者雙腳輪流踢(左腳踢一下,右腳踢一下),更考驗左右腳的配合。

02

翻花繩

玩法:翻花繩需要二人配合,道具只需一根繩子,不同的操作方式會翻出不一樣的形狀。而且每個形狀還有名字,有一個形狀是比較複雜的,需要十根手指頭都用上,這個是課間流行遊戲之一。

03

跳繩

玩法:1、蹦蹦跳(雙腳跳);2、單腳交換跳(兩隻腳不斷地交換著跳);3、雙飛(跳一下甩兩下);4、反跳(倒著跳);5、編花(兩手交叉跳)。

04

抓石子

玩法:抓石子,是由2-4人共同進行的一種遊戲。3顆石子(或用布做的小沙包)在桌面上丟開;拿起其中一顆石子向上拋;趁向上拋的石子未落桌面前,抓起桌面上第二顆石子,再來接住剛才向上拋的石子。依次類推,抓起第三顆石子。如果三顆石子同時接住,再同時往上拋,此時手掌迅速翻過來,使三顆石子落於手背上;然後再往上拋,若能接住三顆石子,即遊戲成功。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拿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沒抓起,就結束遊戲,該對方開始。

05

跳房子

玩法:用粉筆在地上畫出格子,然後按照順序,將小石頭(或沙包)踢進第一格,單腳跳進這一格,再用另外一隻腳將小石頭踢進第二格,再單腳跳進(並列的格子可以雙腳跳進),順利完成後,站在最後的字格內反身將小石頭扔到1到8中的一格裡,這一格就變成自己的「家」(再跳時,這一格可以雙腳落地),誰的「家」多誰就贏。

相關焦點

  • 洛龍區一實小小作家專欄(十七)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寫作水平,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培養孩子們對生活的感知力,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的語文老師們堅持讓孩子們日寫素材,周寫一稿。如此日積月累,一個個小作家竟如雨後春筍般拔節生長,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下他們的風採吧!
  • 洛陽洛龍區第三實驗小學教師節準備這樣過
    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逢教師節,大家會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祝福。鮮花雖美,卻總會凋零;禮物誘人,卻不曾感受尊重和真誠;為了讓教師節過得更加真實和純粹,我校全體教職工向每位家長發出倡議:1.我們倡導家長用積極的家校合作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理解與認同,不向老師贈送任何禮品、禮金、禮券等有價物品。
  • 社會共育,情濃校園:洛龍區政府、李樓鎮政府、洛龍教體局教師節慰問走進二實小
    9月10日上午8:50,洛龍區政府區長韓建軍、李樓鎮書記王雪莉、教體局局長馬永偉、副局長劉京波、委員梁佔朋、辦公室主任張婭琳、基建辦主任潘建武、教育科科長丁利欣一行領導到洛龍二實小附屬幼兒園為老師們送來教師節的溫暖祝福!感謝區政府、鎮政府、教體局對學校的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全力以赴辦老百姓滿意的優質教育。
  • 「留年時光——讓孩子回歸傳統手工益智互動樂趣」公益項目啟動...
    人們不禁產生疑問:過去小時候小夥伴們一起簇擁著做手工遊戲,時常伴有銀鈴般的笑聲迴蕩,那個簡單有人情溫度的童年都去哪兒了?旨在還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8月8日上午十時許,馬大姐食品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發起的「留年時光——讓孩子回歸傳統手工益智互動樂趣」公益項目將在全國啟動,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
  • 四年收集整理30多個傳統遊戲 老遊戲玩轉別樣童年
    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這是家長們的評價。「這真是一所好玩的學校!」這是觀摩嘉賓的感嘆。「哈哈,太好玩了!回家我們繼續玩!」這是孩子們的內心感受,他們都覺得意猶未盡,想玩更多遊戲。  近日,婺城區白龍橋小學校園裡熱鬧非凡。這裡正舉行「民族精神代代傳,快樂童年我玩轉」活動,四年級250多個學生帶著他們的家長一起,從充滿趣味的傳統遊戲體驗純真與快樂。
  • 遼河幼兒園開展「弘揚中華文化,回歸傳統遊戲」系列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王敏 為弘揚中華文化,東營經濟開發區遼河幼兒園特開展了「弘揚中華文化,回歸傳統遊戲」系列活動。一是師幼共享,每天上午進行戶外活動時,各班級教師帶領孩子們進行傳統遊戲活動,放眼望去,各種各樣的傳統遊戲映入眼帘。跳皮筋、打沙包還有老鷹捉小雞等等,師生玩得不亦樂乎。
  • —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發出教師節廉潔過節倡議書
    九月,一個收穫的季節,一個感恩的季節,一個屬於教師的季節,在這金秋送爽的日子裡,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全體師生即將迎來第36個教師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會用愛心、細心、耐心、精心來關愛每一個孩子,呵護他們的成長!為了營造風清氣正的節日氣氛,學校以廉潔從教,文明過節為主題,全體教師鄭重向全社會、全體家長、全校學生發出如下倡議:1.以德立教,自尊自律,樹教師之風。2.堅持教育公平,潛心教育,關愛全體學生。3.節日期間拒絕收受禮物、禮金和購物卡等。
  • 洛陽洛龍區新增加一所小學,9月1日開學
    >政和校區教師代表朗誦《寫給教育的散文詩》洛龍一實小校長王永民致辭洛龍一實小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先進的教學理念,被社會各界廣譽為「一所有思想的學校」。建校十七年來,洛龍一實小緊緊圍繞「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辦學理念,潛心致力於校本化課程體系的開發,堅持做好做實養成教育,使教師習慣 、學生習慣 、家長習慣都在校本化課程體系這塊肥沃的土壤中得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編譯|國際海事局發起遏制提單欺詐的倡議
    編譯|國際海事局發起遏制提單欺詐的倡議 2019-03-26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龍區一實小學英語教師演講比賽花絮!
    乘著學校團隊發展的風,一實小英語教師們在溫暖的集體裡結伴追尋更優秀的自我;揚起教師素養提升的帆,一實小英語教師們在專業發展的蒼茫大海上不斷破浪遠航。伴著晨曦的第一縷陽光,洛龍區第一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在翠雲校區五樓報告廳再次相聚。一實小四個校區英語教師的再次合體,開啟了本學期第一次全體英語教師的教研之旅。
  • 青島中小學生紛紛給出「光碟小妙招」發起節儉倡議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自8月21日,半島都市報聯合青島市教育後勤保障服務中心發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倡議以來,島城中小學生積極響應,紛紛投稿給出「光碟小妙招」,並製作活動主題宣傳海報。
  • 杭州一校長倡議家長不在孩子作業本上簽名:學習是學生的事情
    杭州一校長倡議家長不在孩子作業本上簽名:學習是學生的事情 姜曉蓉/都市快報 2017-01-22 15:58
  • 合肥鼓勵發展傳統民間遊戲 踢毽子跳房子等遊戲回歸幼兒園
    傳統民間遊戲插上創新翅膀在許多市民童年時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踢毽子、跳房子、撿棋子的遊戲。民間遊戲具有濃厚區域文化氣息、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不受人數、場地、環境限制,需要去傳承。如何將傳統民間體育遊戲和現代化的體育生活結合在一起,是擺在合肥幼兒教育面前的一個難題。
  • 兒童玩具:回歸滋養童年的價值
    相比傳統玩具的簡易、自然與樸素,現代兒童玩具以聲、光、影同步呈現的新奇魅力,刺激和吸引著孩子的視聽覺。今天,隨處可見蹲坐一隅捧掬一塊電子屏幕而聚精會神的孩童。電子遊戲的智能化,折射出高科技在兒童玩具發展中日益廣泛而深刻的推動和滲透作用。再其次是時尚性與西式化。相較於傳統玩具在製作工藝上對本土文化和民族風俗的傳承,今天的兒童玩具則更多顯示出對卡通形象和西式文化的崇尚。
  • 合肥:踢毽子、跳房子等遊戲回歸幼兒園
    傳統民間遊戲插上創新翅膀在許多市民童年時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踢毽子、跳房子、撿棋子的遊戲。民間遊戲具有濃厚區域文化氣息、玩法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簡便、不受人數、場地、環境限制,需要去傳承。如何將傳統民間體育遊戲和現代化的體育生活結合在一起,是擺在合肥幼兒教育面前的一個難題。
  • 洛陽市洛龍區教體局召開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
    2020年8月4日上午,洛龍區教體局召開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教體局副局長劉京波,教研室莫紀鋒主任,吉志鋒主任、各小學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導主任,約1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洛龍區一實小洛龍區五小
  • 傳統遊戲正遠離少兒 孩子下課後究竟在玩些什麼
    部分小學老師反映,學生課間變「乖」現象較為普遍,女孩子不會跳皮筋,男孩子不會捉迷藏,能玩、會玩的孩子少了,大部分孩子都是乖乖坐在教室裡。     一位小學教師表示,對於玩「土」遊戲長大的成年人而言,現在孩子們的童年生活,物質豐富了許多,但精神世界卻比較單調乏味。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孩子是不會「玩」的一代。「越來越多的小孩不會玩傳統遊戲,他們丟失的是一種集體意識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 愛華初中班同學發起牛年讀書倡議
    為此,在今年愛華網絡新春聯歡會上,初中班的全體同學向全校同學們發起了「牛年讀書活動」的倡議。倡議書全文如下:各位同學:大家好!轉眼間我們已經有一年的時間沒有聚在一起了,因為疫情讓我們暫時不能像往常一樣每個周末去愛華中文學校學習。
  • 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攜手食在有味道 發起「光碟行動」倡議
    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攜手食在有味道 發起「光碟行動」倡議 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上海交通廣播邀請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學生代表、餐廳負責人代表、工人代表以及主持人代表,為此次「光碟行動」發起倡議,呼籲廣大消費者爭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倡導者和踐行者,節約糧食,理性消費,引領崇尚節約的社會新風尚,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糧食安全。
  •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發揚傳統遊戲 建構美好童年——「布魯」蒙古族傳統體育遊戲的開發與傳承經驗交流會
    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遊戲是我們的民族瑰寶,蘊含著豐富教育智慧,不僅能給人們帶來遊戲的喜悅,並且能豐富孩子們的知識為進一步增強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我們在努力的挖掘蒙古族傳統遊戲資源,力求把優秀的、適宜幼兒的傳統遊戲引進到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傳統遊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