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發生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馬紹爾群島戰役,相對而言遠不如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有名,但依舊是一場異常慘烈的戰役。
1942年2月,美軍正式發動對馬紹爾群島所駐日軍的軍事打擊。在這場戰役中,美軍除了利用當時最先進的堅船利炮之外,還動用了5.4萬人馬,而日軍防禦部隊僅1.3萬,很明顯這是一場以多勝少的戰役,最終在美軍艦炮和空中火力的密集打擊之下,日軍傷亡高達1.1萬人,只有不到2000人僥倖活了下來,而美軍傷亡僅2200人。
馬紹爾群島海域存在許多島礁,每個島礁之上都有日軍駐守,美軍並未對這些島礁進行逐一圍剿,而是利用圍而不攻的戰術,一直拖到太平洋戰爭徹底結束。
然而當美軍在戰爭結束後,踏上這些島嶼時,看到的情景實在令他們感到吃驚。下圖為新愛爾蘭群島附近一個島礁上的四名駐守日軍,當美軍登上島礁之後,他們主動爬出掩體投降,第一個要求不是哀求美軍別傷害他們,而是伸手要食物,他們對翻譯說,如果美軍再不登陸,他們就只能吃掉四人之中先死的那一個。
美軍在這個島礁上發現了大量燃料和武器,以及各類軍用物資,但唯一缺少的是食物,不但一粒糧食都沒有,連清水都沒有。島上沒有任何動物,也沒有野果,只有吃進肚裡會中毒的野草。四個日本士兵骨瘦如柴,目光呆滯,只求得到食物和淡水,他們願意用島上的一切來交換。當然,這些日本破爛美軍根本就看不上,除了將武器就地銷毀之外,其餘的破爛全部丟在了島上,多少年後才被日本人運走。
四個士兵當中最左邊的一個是來自愛知縣的小野宇太郎,他被美軍俘虜後,很快就被遣返回家鄉,一直活到93歲。NHK電視臺曾對其進行過採訪,他說:
戰爭沒打響之前,大家都抱著必勝的決心,認為美軍是遠道而來,打光炮彈後就會返回,誰料他們的炮彈根本打不完。戰爭開始後,從早到晚爆炸聲不間斷,守島的士兵開始懷疑自己腦子出了問題,美軍的炮彈難道不要錢嗎,為什麼他們可以這麼頻繁的發射炮彈,難道不累嗎?日本跟這樣富足的國家打仗,真的會打贏嗎?
隨後的一段時間,島上的士兵被運兵船帶到別的島嶼作戰,戰後小野才知道,那些被運走的士兵幾乎無人生還。島上只留下他們四個身體不太健康的傢伙看守物資,長官吩咐,如果美軍登陸,就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武器殺死對方,必要時可以引爆武器庫跟美軍同歸於盡。
然而美軍根本就沒有進攻,而是把島礁圍起來,發現任何想要接近島礁的日本船隻立即擊沉。島上僅存的食物很快被吃光,淡水也用盡,又不敢到海邊捕魚,只能躲在掩體內,每天輪流尋找能吃的任何東西。島上沒有水鳥棲息,沒有小動物,連老鼠和蚯蚓都沒有,因為吃了草根,四個人拉得昏天暗地,險些拉死,本來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
每天盼著下雨,這樣就可以獲得寶貴的淡水,可老天爺似乎也害怕美軍,竟然好長時間不下一滴雨。有人建議跟美軍投降,但又怕美軍朝他們放槍,因為長官在戰前警告過他們,美軍不會可憐日本人,只要看到日本人,不論士兵還是平民會亂槍掃射,如果不想死的很慘,就不要投降。
四人最後商議,如果誰先死,就把誰吃掉。因為害怕自己被吃掉,因此誰也不想先死,而是盼著對方先死。飢餓讓人沒有尊嚴,嘴上說憎惡美軍,心裡卻盼著美軍早點登陸,或許可以在死前跟美軍討點食物。終於盼到這一天了,四個人連軍裝都顧不得穿,爬出去乖乖投降。
跟長官說的不一樣,美軍並沒有殺死他們,更不曾有一絲一毫的刻薄和虐待,不但給他們檢查身體,還給他們葡萄糖水喝,並且給他們巧克力吃。最終四人在得到人道救治後,被遣返回日本。
小野宇太郎經常將自己在島上的遭遇當作故事講給晚輩聽,他認為當時自己很幼稚,上了日軍軍國主義的當,當時的日本人思想很狂熱,認為日本是東亞乃至世界第一,當面對強大美國的時候,才發現日本人真的太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