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聽了一個講座,講座最後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深受啟發。她大意這樣說:
早教機構最大的競爭者是高知識水平的媽媽,因為我認為在早期教育中,一個是了解大腦本身發育的規律,另一個是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這對他們發展是最重要的。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Diana Baumrind)也曾提出權威性的養育方式,對孩子成長最有利。因為這樣的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問題,能給孩子提供溫暖、積極的反饋,並能通過明確的標準給予孩子支持,就好像活躍在孩子生命中的權威成長顧問。
誠然,積極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受益良多,那該怎麼做呢?很多家長需要像指南一樣的建議。為此,我們編譯了美國疾控中心(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為 0~5 歲孩子父母提供的積極教養Tips,希望能給到你一些幫助。
0-1 歲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 6 個月,母乳可以滿足寶寶的所有需求。在 6-12 個月大的時候,寶寶會從健康的固體食物中學習到新的口味和質地,但母乳仍然是寶寶的重要營養來源。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重要的裡程碑體現在:寶寶開始集中視力、伸手、探索和了解周圍的事物,以及邁出第一步、第一次微笑,揮手「再見」等等。
兒童的大腦發育,包含記憶、語言、思維和推理的學習過程,學習語言不僅是發出聲音,咿呀學語,傾聽、理解、認識人和食物的名稱,都是語言發展的一部分。
積極育兒Tips——
1-2 歲
到了第二年,寶寶開始學習走路,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都會有更多認識,也開始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
在此階段,寶寶也會表現出更大的獨立性,開始出現了挑釁行為。他們還會從圖片、鏡子裡認出自己,模仿他人,特別是成人和大孩子的行為,這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
同時,1 歲多的寶寶也能認識熟悉的人,物體的名字,並開始咿呀學語,能聽從父母簡單的指令和指示。
積極育兒Tips——
2-3 歲
隨著寶寶長大,越來越渴望獨立,2 歲的寶寶通常被稱為「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然而,這對家長和幼兒來說,可能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期。寶寶將經歷巨大的思維、學習、社交和情感變化,這有助於他們探索新的世界,理解其意義。
在這個階段,兒童通常能按形狀和顏色對物品進行分類,可以模仿大人、玩伴的動作,並能夠表達各種情緒。
積極育兒Tips ——
3-5 歲
當孩子們長到幼兒期,他們的世界就會開始開放。
3-5 歲的寶寶,會變得更加獨立,也開始更多地關注成人和家庭以外的孩子,有積極探索探索和詢問周圍事物的欲望,你將聽到孩子口中的「十萬個為什麼」系列提問。
這個階段,與家人和周圍人的互動,將有助於塑造他們的個性和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方式。在這個階段,孩子可以學習騎三輪車;會安全使用剪刀;注意到男孩和女孩的區別;會幫助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會回憶故事的部分內容;會唱歌曲等等。
積極育兒Tips ——
小 結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開端,希望這些建議能讓爸爸媽媽了解多一些孩子發育的規律,養育輕鬆一些。
文章編譯自:https://www.cdc.gov/ncbddd/childdevelopment/positive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