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沒有寫過這種類型的文章了,一來容易得罪人,二來也有一堆人上來就是為什麼沒有XXX,不過在2019年我倒是很有底氣大膽地寫,因為只涉及【推薦】,我個人並不認可的東西並不會拿出來鞭屍,而話說回來,並不好的器材也確實根本沒有什麼值得說的,並且既然是私榜,肯定會夾雜著一些個人口味和使用習慣在裡面。
回顧一下2019,我前後參加了接近十場超大型展會和小几十場新品發布會,基本在第一時間聽到、甚至評測了各品牌受關注的新產品,並且今年也是我的評測數量井噴的一年,雖然已經退回去了幾十件沒法兒寫的產品,但能感知到目前行業在聲音水準、用戶體驗方面的進步絕對是肉眼可見級別的提升,但換言之,過於繁多的產品與新品牌湧現,也會讓發燒友更難以選擇,因為市面上目前不乏海量【聲音水準尚可的平庸之作】,所以文中並沒有被我推薦到的品牌及型號,並不代表我沒聽過、也不代表我不認可,或許只是距離【值得推薦】還欠缺了一些更吸引我的點。
推薦的產品型號會從百元起跳,百元內諸如原道9.9、水月地攤塞的產品我就不單獨出來寫了,感興趣的直接買吧,畢竟可能還不如一根插頭貴的東西,就不佔用太多內容,因為我自己也並不能預見寫完時這篇文章的篇幅。另外,有著非常濃厚的公模氣息、採用公版方案貼牌上市的耳塞中雖然也不乏聲音優秀的產品,但大概率不會被我放在推薦之列。
1000元內
這個價位,我希望耳塞能做出一個有明顯傾向性的風格,至少擁有一種可以完美勝任的曲風,偏科無罪,因為絕大部分情況下,想在這個價位實現高度雜食,很多時候反而會導致「四不像」。
Final E3000/E3000C
雖然兩年過去了,我仍然把E3000視作一個非常適合盲狙的存在,雖然參數上看起來不那麼好推,但手機直推下的聲音也依然是有很寬鬆、溫暖、舒展的表現,並且帶麥的E3000C版本更加符合普通用戶的需求。當然了,如果你有VIVO/IQOO之類的手機,E3000還是可以被驅動出相當不錯的聲音的,或者搭配類似魅族小尾巴、iBasso DC02之類的配件也綽綽有餘。
缺點,主要還是難推的問題,尤其是搭配千元級安卓機、或者劣質轉接頭的話可能會比較悶。
售價:429/479元
森韻Form1.1
森韻這麼多年都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調音理念,基本上把華語流行人聲愛好者的耳朵琢磨得透透的,品牌主理人陳治謙先生本人的聽音口味我從高中時期就摸的很清楚,以及他自己喜愛的人聲類型也和我相近,這款Form1.1是一款把聲音打磨得相當圓潤、細膩、寬鬆的圈鐵耳塞,如果你喜歡華語流行、港臺老歌什麼的,一定不要錯過。
缺點就很簡單了,聲場不大,結像稍糊,動態軟,總歸不是一個拿來聽器樂的東西。
售價:498元
達音科Titan6
Titan6是達音科Titan系列我個人認為調音最完善的一款,完全脫去了過去Titan1、5乾冷的音色風格,變得暖意十足,聲音很有厚重感與包圍感,充滿感情的人聲和紮實飽滿的低頻表現是它表現最亮眼的地方,金屬磨砂工藝也相當細膩。
雖然並不是說做暖、做HUFI就一定對,但達音科至少在Titan6上實現了一個調音取向很明確、討好耳朵的聲音,過去的幾款前作我則覺得欠缺一定的音色美感。
缺點就是解析力談不上高,以及直推下還是略HUFI。
售價:899元
水月雨KXXS
KXXS是水月雨今年出過最「不講道理」的產品,這個結論雖然有點招黑,但我實話實說,KXXS在解析、結像、三頻質感方面的表現接近無可挑剔,我第一次在上海展聽的時候的估價是3K,配的線應該是Bort,只是上市的時候水月又玩了一個配「地攤線」的騷操作,然後把價格賣到了999,我建議每一個Kanas、KPE老用戶都入手一條,光是這個完爆KPE粗糙工藝的外殼就已經值得去升級,縱使是不換線,也是這個價位標準的秒超平選手。
缺點,那應該就是水月雨這個品牌本身調音取捨中「舍」掉的那部分,不論是KXXS、A8、還是S8,聽男聲都比較年輕化,缺乏磁性和醇厚感,別指望拿它聽張學友或者林峰了,真心沒味道。
售價:999元
1000-3000元
這個價位內,我希望耳塞不要有嚴重瘸腿的素質,並且優勢得足夠突出,並且作為一個又可以保證利潤率、又可以走起量的價位,甚至最好可以表達自家品牌最具代表性的音色。
qdc天王星
天王星在我眼裡是一個性價比奇高的塞子,先別急著噴我,這裡的性價比指的是產品形態本身的性價比,而不是我們發燒友口中所謂的「聲價比」,單論聲音素質的話,我知道你們可以列出一堆同價位的型號吊錘它,但qdc目前作為國產定製當之無愧的一哥+明星品牌,能夠在這個價位推出一圈一鐵+自家星空面板的耳塞,居然有點福利的味道?要知道,我自己購買的那副星空面板qdc4studio,artwork可需要另付500元啊。
天王星的聲音乾淨、清爽,三頻偏細、音色素淡,整體是一個小清新的風格,好推、易搭配,低頻會比海王星要飽滿不少。
缺點倒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那就是這塞子的結像明顯很靠後,搭配不當的時候會有些頭中效應。
售價:1380元
達音科DK2001
相比DK3001Pro來說,我個人覺得DK2001更加適合喜歡流行樂的用戶盲狙,它擁有更加充沛的低頻下潛、中頻的厚實度,相比DK3001Pro來說,DK3001Pro是達音科過去的圈鐵型號中比較典型的清爽、潤澤的風格,算是一個全面升級硬體配置後的集大成之作,而DK2001則是純粹的流行調音的產物,齒音也終於削乾淨了(達音科老粉必然知道達音科對齒音的執著,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他們一貫的堅持),喜歡厚聲型人聲、偏歐美系的流行、搖滾的用戶不容錯過。
缺點,也算是偏科型流行塞的普遍缺點,包括高頻略散、瞬態不夠凌厲,以及聲場縱深不足。
售價:1999元
山靈ME500
ME500出來的時候我給出過一個結論,「這是我聽過把樓氏TWFK-30017調的最好的塞子」。ME500的素質表現近乎無可挑剔,就像是把一個旗艦級耳塞各方面閹割一丟丟然後放在了這個價位,聲場、密度、兩端延展、人聲的平衡度,都已經做到了一定高度,在中正感方面甚至勝過ME500白金版,並且不是單純的素質聲,流暢、細膩,強烈推薦搭配EL1官升線。
缺點,聲音方面原線稍稍有點硬,換上升級線後會更寬鬆,以及因為做的過於「正」,這也稱得上是一個缺一些激情和溫度的塞子。另外就是耳塞腔體比較大,可能會撐滿耳甲腔導致久戴不適,挑人。
售價:1598元,官升線698元
天使吉米 氧氣
天使吉米的第二款產品就有些出人意料,在一千多價位帶來了款聲音很健康的動圈塞子,雜食度高,並且顏值和工藝都算是國產耳塞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存在,腔體非常小巧,佩戴接近完美,並且升級線、藍牙頸掛等配件都非常厚道,僅售398元的升級線可以把聲音提高不少,並且這個升級線我也安利了不少用戶單獨購買,糾結KXXS換什麼線的也可以考慮下。
缺點嘛,我並不推薦只購買原線的氧氣,因為還有不少地方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有些薄和幹,官升線可以達到非常顯著的提升效果,但低頻動態和下潛仍然差點意思。另外就是這塞子用久了之後表面磨損會非常嚴重,不容易保護成色。
售價:1580元,官升線398元
3000-6000元
這個價位的耳塞在近兩年並不是一個很討喜的價位,位置略顯尷尬,但也不乏許多精品。
FAudio Minor
我心目中Minor真的是一個可以在流行調音方面「焦作人」的型號,也是在私下裡和各路我信任的大佬交流中被無數次吹爆的塞子,而且據說它原計劃的定價要遠高於目前的售價,只是3K檔本身不是一個很討喜的價位,所以Minor雖然口碑不俗,但並沒有像Major那樣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流量小生。
Minor聲音清爽、秀氣,乍一聽有點薄、甚至還有點冷,但仔細一聽,又有很健全的聲音骨架、潤澤度十足的人聲表現,彈性十足、靈氣湧現的低頻質感,高頻的空氣感、鋼琴清麗的音色,它的樂感是這些年的動圈耳塞中極為罕見的存在。
經常有人拿著Major/Minor來和我說,FAudio用了X家的振膜、XXX的同款振膜,X家的腔體技術,X家的代工,但又怎樣呢,FAudio背後掌勺的那個人,音樂素養必然比這些嗶嗶賴賴、酸勁兒十足的嘴碎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缺點應該就是和Major同款大眾臉了吧?而且原線的質感差了些。
售價:3880元
AAW ASH
ASH是今年定製品牌中當之無愧的堆料王,在5K價位推出了一款一圈六鐵的塞子,並且動圈尺寸達到了驚人的13mm,單看可能不奇怪,但這麼豪華的用料堆在了一個雖然稍厚、卻佩戴很舒適的腔體中。ASH也是今年我個人安利非常多的耳塞,聲音沒有大開大合之勢,但是每一個頻段都相當紮實、飽滿,人聲也是富有磁性、顆粒感很細膩,雖然稍稍發乾,但是因為聲音厚度擺在這裡,男聲表現非常毒,並且結像層次感、聲場、解析力等應有的素質也是一概沒落下,堆料堆得面面俱到,雜食度高。
缺點或許就是腔體稍厚了些,但我個人覺得並不影響佩戴,風格上倒是在兩端延展方面做的比較保守。
售價:5499元
6000-10000元
這個價位段的耳塞,素質必然足夠強大、雜食性也得高,並且大部分素質方面和真正的旗艦耳塞拉不出質的差距,在萬元塞漫天飛的情況下,也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AK T9iE
在T9iE誕生之前,我心目中的動圈標杆一直是T8iE(哪怕我個人更喜歡的是Major),T9iE誕生以後,這個標杆的位置就易主了。
標杆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某個品類最具代表性的東西,T8iE/T9iE的腔體形狀、獨創的耳塞套形狀,帶來了耳塞誕生以來幾乎最為完美的佩戴感受,光是這一項就已經足夠讓其他品牌追趕數年,並且在腔體內腔的結構設計方面也是動圈耳塞中獨樹一幟的存在。相比T8ie,T9iE大幅度升級了聲音在骨架方面的穩定感與厚度,瞬態與密度也開始進一步與動鐵看齊,雖然和同價位的多鐵仍有明顯差距,但這正宗的圈味和獨特的空氣感與混響是動鐵耳塞中感受不來的,並且難等可貴的是即便用手機直推,也依然擁有非常完整而成熟的聲音表現。
缺點主要還是聲音密度無法與同價位多動鐵抗衡。
售價:8188元
Acoustune HS1695ti
Acoustune在今年廣州展推出了自家的全新旗艦,風格依然非常鮮明,極致的寬鬆度、超級宏大的聲場,應該是我目前聽過的動圈耳塞中,聲場接近無敵的一款,同時低頻的量感大、下潛深,音浪鋪的很開,相比近些年聲音越做越有鐵味的一些高素質動圈,這款新旗艦整體的解析力顯得不是很高,但是這種走極致寬鬆、綿潤路線的動圈,還是非常符合常規印象中動圈耳塞的特點,且把這種味道做到了一定的高度。
缺點大概就是外形略山炮吧,而且聲音形體感稍稍散了些。
售價:7888元
10000以上
一萬塊,可以買輛車了,燒友有理由對10000以上的耳塞提出各種需求,在這個價位上外形山炮、土氣十足、佩戴糟糕的東西是我最討厭的,我就不點名了,聲音再好我也不會選,這個就跟約pao一樣,前面的形式感都做不好,怎麼讓人相信你活兒好?
達音科Luna
在耳塞領域深耕多年的達音科在今年剛剛推出了自家的第一款萬元耳塞,純鈹動圈結構,而後雖然Final也迅速跟進發布了A8000,但結構上有著本質的區別,Luna是利用純鈹振膜發聲,而A8000則是用純鈹製作了球頂來避免分割震動。
Luna的實際聽感非常吸引人,透明度極高,在擁有豐富的細節、紮實的結像能力、高密度的前提下卻完全不失動圈耳塞應有的寬鬆與溫度,可以說是非常接近動圈的理想形態,利用高剛性的材料發出了柔順、富有美感的聲音。
缺點的話,大概就是似乎坊間對Luna在外形上的設計理念並沒有很深的認同感吧,此處實名Diss@織語工作室白河。
售價:11800元
飛朵 Artemis
Artemis是我心目中覺得非常可惜的一款產品,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意味,雖然在聲音方面我個人覺得已經挑不出毛病,大氣、奔放的內核之下擁有更加飽滿潤澤的人聲與更極致的密度與動態表現,只是之於天狼星,Artemis的聲音就像是ME500白金版針對ME500的所謂升級,這多出來的光澤度與能量感可能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可以被人視作是提升的地方, 只是以它的定價來說,已經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產品。
包裝、配件、線材等方面我就不另誇了,並且這裡我也在懷疑是不是很多人以為它只有3.5Pro版本而被「勸退」,事實上它也配備了2.5和4.4平衡插頭。
缺點的話,我覺得表面易劃花算是一個吧,而且腔體有些重了。
售價:12345元
Softears RS10
現象級新品牌+現象級的型號,Softears一問世就帶來了兩款萬元級的旗艦,結果短期內就獲得了銷量和口碑的雙豐收,印象中這種出道即巔峰的情況我還真沒碰見過。RS10不論是在硬體還是透明殼體的工藝方面都能夠看出其背後匠人的品質,死摳分頻、死摳相位,把一款看起來平常的事情做到了極致的程度,也是一種另類的成功。
RS10是一款準參考級的耳塞,因為事實上真正參考級的東西不一定好聽,所以RS10似乎也是有意地加強了兩端的延展度,而且低頻比常規的打著監聽旗號的耳塞要多,人聲部分也有圓潤飽滿的打磨痕跡,這段時間它已經成為我去測試前端器材的「尺子」,可貴的是這把尺子是一款忠實、卻不死板,聽歌的曲風適應性也非常之廣。
缺點很直觀,就是腔體比較大,出街走路的時候會感覺耳道不是那麼舒服。
售價:12800元
DITA Dream XLS
所有的器材中,只有DITA這條耳塞,我覺得僅放一張圖就足以展現它的外形與工藝之美,藍寶石鏡面的誘惑了解一下?新加坡的這家小而美的耳塞品牌,一直在用著其獨特的審美和理念收割一批又一批的粉絲,當然了,大家熟悉的雪梨姐本人也是這個品牌之「美」的一部分。
Dream XLS的聲音和前任旗艦Dream已無太大的關聯,並沒有Dream聲音中某部分那種用力過猛的感覺,更加寬鬆自然、大氣開揚,你可以在這副耳塞上感受頂級的空間表現與精緻、泛著光的細膩結像,這或許是業內唯一一款不論是外形與聲音,都可以對得起「貴氣」二字的耳塞。
缺點?或許有,但我覺得沒必要說了,反倒是Luna和A8000的問世和定價或許是它最大的缺點,目前的XLS真是如臨大敵了,單論聲價比的角度,它已經不再是萬元以上動圈的那副唯一之選。
售價:15700元
INEAR PMX
INEAR家最紅的莫屬PP8,一款已經銷售好幾年的準萬元級產品,至今保持著很穩定的出貨量,並且在2019年HIFIDIG雲集眾大佬的年終評價中,居然仍獲得了6-12K這個大跨度價位內第二高的票數。
大家期待已久的PP10,最終命名為PMX,它聲音並不像之前那麼過於求穩、保守,而是加強了音樂味的表達,中上盤的聲音非常鮮活、靈動,空間感的邊緣也拉開了,有了相當明顯的開闊感,如果能換一根好點的升級線的話,可以想像這個潛力是非常大的,一款依然均衡、但是樂感更加好、聲音更有血肉的PP8升級款,光是想著,就已經有些顱內高潮的感覺了。
缺點,德國佬給的原線實在是太摳了。
售價:16999元
NG EURUS
還記得我對NG家這款EURUS的描述是「給不喝酒人士的一杯百利甜」,因為近一年,許多廠家、經銷商,甚至燒友,似乎都被聲揚的那顆靜電單元給綁架了,縱使它的聲學性能並不是那麼極致,單元成本也過高,但採用它的廠家還是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去推出靜電混合耳塞產品。而EURUS是我覺得在這些型號中顯得非常理智的一款,也是我認為在除了靜電單元那6-7k才開始發聲的頻段以外的部分做的最完善的,迅猛、澎湃的低頻,優秀的結像與層次感,和高頻在基音部分的紮實程度,使得它在拋開「靜電」的噱頭以外,仍然是一款素質極高、聲音完整的旗艦級耳塞,大家大可不必拿它去和同類型的靜電混合單元的耳塞對比,EURUS的風格真的僅此一家。
它的雜食度也是我見過相當高的,因為許多為了做出超大頻寬、超大聲場、超大動態的器樂塞,往往一定成都都會犧牲結像的厚度與人聲的質感(且不說他們的器樂表現和動瞬態性能是否能像EURUS這般好),而EURUS在人聲方面的毒性也是它俘獲眾多忠實擁躉的原因,厚聲、綿密的顆粒感、豐富的人聲細節,卻沒有犧牲中頻結像應有的層次感,聽起來真就如那混了旺仔牛奶的百利甜一樣,哪怕你不愛喝酒,品完它之後也能再續上一小杯。
缺點,應該就是定製私模的時候只能選擇黑色實心的腔體,外觀上不那麼騷,聲音還真是挑不出什麼毛病,畢竟連徐大為這個缺德博主都覺得這玩意沒什麼值得缺德的地方。
售價:19999元
這篇耳塞推薦到這裡就結束了,最後丟兩張我最近在聽的搭配。
沒有繼續寫兩萬元、包括兩萬元以上的型號,其實也並不是代表這個價位沒有我喜歡的耳塞,有,只是我覺得兩萬元以上的耳塞超出了我這個隨身HIFI愛好者購買產品的價格紅線,縱使我承認Tia fourte Noir很好聽,但我也不會去向大家安利它。
你也可能覺得,這文中的幾個型號已經被我在各個地方吹過好幾遍了,沒錯,那說明你是真燒友。其實我的想法也簡單,年關將至,寫點總結性的東西來表示這一年沒白玩,而且這篇文章面向的平臺也不僅僅是我個人粉絲聚集的地方,雖然不敢想著能用一篇文章把蛋糕做大,但我還是希望把我們HIFI愛好者這一年中所認可的產品向更廣的領域推廣出去。
最後,雖然標題中寫著【耳機篇】,但不代表我一定會寫【播放器篇】,或許某個心情愉悅的午後我會再次給自己開坑吧,有緣就寫,大家也別抱太大期待。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如閱完剁手,概不負責。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