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體三處「發臭」,或積食要來,家長不上心,惹來積食生百病

2021-01-15 張凱醫生聊健康

同事妍妍講,最近她家孩子最近拉粑粑都很臭,隔著門都能聞到味,惹得一辦公室人哈哈大笑。沒幾天妍妍就請假了,後來了解到,他家孩子發燒整整3天,剛吃完退燒藥體溫降下去了,過會就再燒起來。到醫院檢查了個遍,也不是感冒,竟然都因小小的積食。而粑粑臭就是積食的表現之一,妍妍並不知道。就因此給孩子拖拉了好幾天導致高燒不退的。

積食來臨之前,孩子身上常常有3處發臭

1. 頭頂"臭"

像是很多積食的孩子,晚上都會出現盜汗的情況,尤其是在頭部。年齡較小的孩子不能經常清洗就容易出現"頭頂發臭"。

相信家長們也都有了解,脾胃主管運化,在脾胃運化失常時,便日久食積於內,然後出現積食化熱,孩子便容易出現盜汗。很多孩子出汗的位置不同,家長可以觀察下。

2. 大便臭

孩子大便發臭是積食的一個表現,這是由於孩子積食後,食物堆積,在細菌作用下分解發臭。就像是廚房垃圾久堆不棄,就會散發出腐臭。這樣的孩子通常還會大便溏稀,或者大便乾燥,給孩子先用柳果刺鋅類的食療,慢慢調理。

3. 嘴巴臭

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了口臭,這其實也是跟脾胃裡有關。就像大便問題一樣,積食堆積、生熱、發臭,就會隨著器官排出。早上,家長在孩子剛睡醒就聞聞嘴巴,口中有酸腐味等異味,再出現有舌苔就積食八九不離十了。

家長也不難看出,積食很容易生熱,積熱又會引發多種病症,要是孩子經常"上火"也是跟積食有關。

積食是怎麼引起的?

孩子天生脾弱,運化能力也有限,要是日常飲食也不注意(挑食、厭食、暴飲暴食、過度餵養等),當食物攝入過量後,超過脾胃的運化能力,就會使食物堆積,進而引起了積食,這是引起積食的主要兩個原因。

積食該怎麼處理?

積食並不是形成與一朝一夕,大多孩子都是因為長期的壞習慣讓積食慢慢堆積,直到"爆發"。所以積食要想消除也得慢慢來。目前較為合適的方法便是食療,拿柳果刺鋅來說,就是採用溫和的食療,來消食健脾。食療、小兒推拿、適量的運動,儘量不要一生病就接著打針吃藥。

像柳果刺鋅類的食療,也就是中醫理論的藥食同源,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之效。

常見的消食健脾食藥材,雞內金、柳果(沙棘)、猴頭菇、山楂、茯苓、山藥、麥芽等,這些在柳果刺鋅都有添加,因此功效更為全面。

成分各有側重點:山楂側重於消肉積,麥芽側重於消主食積,雞內金和柳果消食效果較為綜合。

相信有很多家長要問了,那為什麼去醫院醫生就給打針開藥?抗生素效果立竿見影,所以醫生常用。但其副作用並不小,引起脾胃失調,還很可能加重脾虛積食,所以更建議選擇安全無副作用的柳果刺鋅等食療類。

但當孩子積食嚴重、高度發燒還是要先遵循醫囑,在孩子情況好些時再慢慢食療調理。

當孩子出現積食,除了做好食療還要做好以下事

1. 健脾胃

在孩子消化情況較好,無積食情況下,這可是健脾的好機會。家長可以用太子參、百合等食物給孩子做些健脾粥喝,也可以直接一周一兩次消食水。孩子脾胃慢慢強健起來,就能吸收到更多營養,對未來成長發育打下好基礎。

2. 勤運動

除了孩子自己多多運動,家長還要常給孩子做做推拿,以此促進腸胃道的蠕動,加速積食的消失。

相關焦點

  • 積食脾虛的孩子,看這3處不會說謊,預防積食,每位家長都要做到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在帶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越來越重視給孩子的身體補充營養,但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是,再給孩子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脾胃,現在的孩子很少又缺乏營養的,缺少的是一個健康的脾胃。中醫理論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小兒脾虛積食生百病。足以說明脾胃對孩子身體的重要性。
  • 積食生百病,常給孩子喝這種水,趕跑積食,孩子脾好生病少
    現在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大家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但有利就有弊,有的家長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吃一系列的營養品,導致孩子虛不受補產生了很多本不應該出現的問題,其中,腸胃消化不良而導致的積食,是許多的孩子都會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 孩子身體三處發熱,可能是積食所致,降溫第一步多數家長做錯
    積食會引起身體三部位發熱積食是0~6歲孩子最常見的問題,若是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處理,身體會引起一系列不適反應,當寶寶身體三個地方發熱時,可能是積食「造訪」了。積食就是孩子吃得太多,消化不了,食物堆積在身體裡引起內熱,熱蒸於內,孩子的體溫就會升高。積食發燒往往沒有預兆,發熱來的較為突然,寶寶同時伴有舌苔發膩發厚、口臭、小便偏黃、大便乾結、精神萎靡、厭食、睡覺不安等表現。積食除了會引起發燒,還會引起咳嗽,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食咳」。
  • 家長要關注寶寶這幾方面,才能有效控制寶寶積食
    白天不想吃東西,晚上睡不著,不斷翻動身體。 而且她還發現寶寶的舌頭有一層很厚的舌苔,靠近嘴巴的有一股酸味。 這大概就是寶寶吃的太多了。 平時朋友都很忙,白天工作,所以為了晚上睡得更好,所以把寶寶交給給奶奶照顧。 而孩子不知道飢餓,就會要東西吃,奶奶疼寶寶,所以不斷滿足他的欲望。
  • 孩子積食愛生病,家長3大習慣成為「罪魁禍首」,觀3處杜絕積食
    經過和醫生的交談我才知道,造成孩子身體積食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量控制的不好,經常讓孩子吃太飽,吃太快或者其他的一些不合理的餵養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身體積食,降低身體免疫力,不僅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還會導致孩子頻繁生病,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嚴重,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身體積食的症狀,及時化解,讓孩子免受積食的困擾。
  • 孩子出現積食影響身體發育,父母要控制孩子的食量,預防出現積食
    只要家庭有了孩子,重心就會發生改變,要以孩子為中心。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吸收足夠的營養。對於孩子的飲食追求就會變得精細,但這並不意味著,吃得越多,孩子身體越強壯,甚至有可能出現反效果。閨蜜小劉就是犯了餵養的錯誤,她的孩子小樂今年三歲。為了小樂長得更高、更壯,平時餵養的時候,經常餵食過多,導致吸收太多的營養。
  • 寶寶積食有哪些表現?5個方法緩解寶寶積食,家長學會孩子不遭罪
    通過醫生對孩子的一系列檢查之後,發現孩子出現了積食的症狀,而醫生給小蘭的建議是,多帶孩子做一些活動,能夠有效的緩解孩子的這種症狀。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吃飯、不挑食,於是在生活當中,為了能讓孩子身體更加快速的發育,也給孩子補充了一些「過度的」營養,也造成了孩子的營養過剩。
  • 孩子積食有哪些危害?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
    兒童的各項器官都發育不完整,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起積食或腸胃不舒服。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小孩吃太多東西,尤其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積食,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小孩積食都有哪些表現?孩子積食該如何治療?孩子積食有啥危害?孩子積食如何治療?
  • 比辣還「危險 」的調料,若娃天天吃,脾虛積食,孩子個頭矮小
    積食通常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身上。積食就是孩子吃的食物不能被消化,堆積在腸胃裡,通常是吃多了或者吃的太雜造成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以免造成積食,引發一系列疾病。一、比辣還"危險 "的調料,若娃天天吃,脾虛積食,孩子個頭矮小1.雞精味精有的家長做飯時為了增加口感,會習慣往菜裡加雞精、味精這類調味品,當烹飪溫度過高時,也可能產生毒素。孩子的才最好不要加太多調料,會增加脾胃負擔,影響身高。
  • 清理積食,健脾益胃,常做三件事,孩子積食沒了,脾胃越來越健康
    6歲女孩,身體出現這4種表現,家長要留心,孩子就要停止發育了!醫生診斷後大吃一驚,發現彤彤的積食已經很嚴重了,因為彤彤平時過多的食用零食,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微量鋅元素的缺乏,就造成了彤彤眼袋發紅,出現口臭,食欲不振的現象,還好發現得及時,再晚一些孩子就停止發育了!脾胃虛,積食的小孩,通常會出現4種身體表現,若佔其中1種,家長們都要留心了!
  • 孩子不吃飯,不一定是積食,身體可能正缺此「元素」,家長要知曉
    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孩子不愛吃,無非三個原因:一、提前吃了零食,飽腹感強,不想吃飯;二、孩子積食了,沒有食慾吃別的;三、孩子體內缺鋅,引發食欲不振、營養不良。首先是積食和脾虛引起的不吃飯,積食脾虛的孩子往往伴隨著下面2種情況,大家看看:1、睡覺不踏實,晨起有口氣夏季孩子睡覺不踏實,總是哼哼唧唧的,翻身也比較的頻繁。早晨起來之後,會聞見孩子有口氣,大便也有酸腐的味道,這都是孩子積食後的消化問題。
  • 孩子反覆積食,損傷脾胃危害大!3招祛除積食內熱,促進消化吸收
    有一段時間吃飯食慾很差,對於很多東西都沒有興趣,自己喜歡的零食也變得不愛吃。不管是一次積食還是反反覆覆積食,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脾胃,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會受到影響,時間一久就耽誤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如何正確調理孩子積食內熱的問題?
  • 孩子身上2處「調脾開關」,家長常按,遠離積食
    撫養孩子的道路任重道遠,身為家長,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身體情況,而積食問題則一直困擾著家長們,在飲食方面,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夠儘快給孩子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加速骨骼發育的速度,但是在很多時候往往會造成弄巧成拙的結果。當孩子的飲食習慣不規律或是身體出現了一些症狀,就很有可能會讓孩子陷入一種被積食纏身的處境之中,所以家長們應該及時調理好孩子的身體。
  • 專家提醒:孩子是否積食,別忙著吃藥,先看這4處,再消積食
    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成長發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小兒積食,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雖然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但是當孩子的身體被積食困擾的時候,就會發出各種信號來提示家長,所以作為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態,及時的發現積食,快速化解,讓孩子的身體免受其害。
  • 孩子3歲前戒掉「3樣」,容易長期積食不發育,別不當回事
    都是「積食生百病」積食在嬰幼兒群體中又非常常見,孩子容易生病,發育緩慢,大多跟脾虛積食有很大關係。父母平時帶孩子的不良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積食,家長要注意。一、孩子3歲前戒掉「3樣」,容易長期積食不發育,別不當回事1.戒掉懶惰父母不應該讓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這就要求父母平時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培養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好習慣。讓孩子得到鍛鍊的同時,對身體也有好處。
  •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積食在小孩子身上經常發生,因為孩子對於飲食並沒有概念,就知道餓了想要吃,但是吃多少就行了,並沒有&34;。因此,許多小孩子一旦碰到自己喜歡吃的就會忍不住,一定要吃完或者是吃撐。然而,這樣下去就會導致孩子出現積食。積食也就是說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得不到消化,堆積在腸胃內,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因此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別不當回事。
  • 寶寶積食咳嗽,很可能是脾胃虛弱,多喝「1水」能強脾胃化積食!
    寶寶處於高速的生長發育之中,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又還不完善,分泌的胃酸和酶類相對比較少,而且消化酶的活性比較低,胃腸道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如果平時多吃了一些東西,就會產生積食。 俗話說:「積食生百病」,寶寶一旦出現積食,就很容易出現咳嗽。
  • 緊急提醒:家長4個壞習慣會加速孩子脾虛積食,放任下去耽誤長個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有積食的現象,但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往往會忽視。兒童積食生百病,若兒童出現積食,未能及時處理,會引起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引起兒童脾虛,從而影響兒童的正常發育。兒童積食脾虛危害大,身體會有以下表現,不可忽視1、無法入睡,睡眠時翻來覆去,甚至哭鬧;2、不進食,餐量減少;3、舌苔厚重,甚至呈黃色;4、說話時口氣較重,有酸味;
  • 簡單三招,解決積食,家長對於積食的危害必須引起警惕
    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健康是更加注重的,許多的家長對於積食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積食的具體危害。積食會對孩子造成四大危害。一、孩子出現積食,身體會有這4提示1、發燒,咳嗽很多家長都不會把積食跟發燒,咳嗽聯繫到一起,積食會造成孩子的「食咳」,「食咳」是中醫的叫法,在食咳的孩子中,大多數的孩子也會伴隨著發燒的狀況,他們體內大多都是積食化熱的症狀,反覆發燒也是常態。
  • 天然的「化積藥」找到了,孩子每天吃,增強脾胃,沒有積食
    孩子身體嬌嫩,外邪容易侵害孩子,這需要家長平時細心的照料。而積食導致孩子生病也屬於絕大部分,中醫認為,小兒積食生百病。冬季天氣寒冷孩子更容易出現積食,積食也會導致孩子免疫下降容易生病。孩子天生脾胃虛弱,因此家長在帶娃的時候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會讓孩子形成積食。積食會阻礙孩子對營養的吸收,從而讓孩子免疫差,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