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2020-08-04 醫線天

積食在小孩子身上經常發生,因為孩子對於飲食並沒有概念,就知道餓了想要吃,但是吃多少就行了,並沒有&34;。

因此,許多小孩子一旦碰到自己喜歡吃的就會忍不住,一定要吃完或者是吃撐。然而,這樣下去就會導致孩子出現積食。

積食也就是說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得不到消化,堆積在腸胃內,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因此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別不當回事。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孩子積食後,身體會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

表現1:舌苔發厚、泛黃

當孩子出現積食後,就是影響到腸胃的消化,於是腸胃功能就會出現變化,鬱積成火,胃火旺盛,孩子的舌苔就會變厚。

對於積食已經嚴重的寶寶來說,舌苔還會出現泛黃的表現。

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舌頭,一旦出現此類現象儘早就醫檢查。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表現2:面部發青、浮腫

積食還會影響到脾胃,當孩子脾臟出現異常,鼻梁部位就會出現青筋,特別是鼻根的位置十分明顯,就像一根青筋一樣。

另外,孩子的眼瞼部位還會出現水腫,主要是因為脾臟虛弱,運化水的能力減弱,當水堆積在面部後,臉部就會比較浮腫。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表現3:嘴巴發臭

積食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會出現口臭的現象。

因為食物堆積在腸胃道內停滯不前,腸胃蠕動能力降低,食物就會出現發酵的現象,發酵後會產生氣體,並且帶有一股子酸臭味。

當孩子出現積食後,一張嘴說話就會有一股子酸臭味跑出來。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表現4:沒有食慾

對於寶寶來說,吃東西香,是食慾好的表現。

但是,若孩子平時飲食挺好的,突然一段時間不想吃東西了,對於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也提不起興趣,那就需要警惕了。

因為孩子已經處於積食的狀態,食物在腸胃道堆積的比較多,怎麼可能還裝得下其他的東西呢。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孩子積食多與這2件事有關,平時少做:

1、吃得太多

每個孩子的腸胃都是有限的,但是,若吃的食物超出了孩子的腸胃限度,累積到腸胃內,食物就不能夠被很好的消化。

積食若不處理就會傷害到腸胃,進入到惡性循環當中。因此,平時總是怕孩子吃不飽、追著給孩子餵飯的家長一定注意了。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2、心情不好

孩子本來在一旁玩的好好地,家長突然要強迫孩子去吃飯,此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出現變化,突然哇哇大哭起來。

此時多強迫孩子進食,孩子的生氣鬱悶的情況下,會導致肝氣鬱結,最後影響到脾胃運化食物的能力。

因此,在孩子玩耍時喊他們吃飯一定要耐心,不要拖拉打罵的教育孩子。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孩子老是積食,日常做好3件事,保護孩子的脾胃:

1、控制食量

其實孩子積食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餓著,&34;是讓孩子有飢餓感以後再進食,而不是讓孩子一直餓肚子。

其實當孩子出現積食的症狀,當務之急是要幫助寶寶把身體裡多餘的,過剩的食物消化掉,不要再增添負擔。

等寶寶積食情況好轉,就要開始少食多餐,有過一次積食,就足夠說明寶寶的消化能力差,如果不加控制就會有第二次。

因此,在飲食上我們倡導少食多餐,目的就是讓孩子覺得飢餓,飢餓就會促進腸胃分泌消化液,反而讓孩子食慾好,大家有沒有發現,食慾好的孩子,消化能力往往也很強。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2、小兒推拿

· 揉足三裡,用於脾胃疾病,常敲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為脾胃保健穴。

· 揉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可以通三焦,清虛熱實熱,治上吐下瀉、脘腹痛。

· 橫擦四橫紋(或者叫小橫紋),用於乾咳輕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將愈。

· 分腹陰陽,用於腹瀉、積食、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3、多進行戶外運動

對於積食的寶寶來說,平時可以多運動運動,如:遊泳、淘氣堡等等。

無論多大的寶寶,都可以帶到戶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做一些適合他們年齡(月齡)的運動,爬、跳、跑、球、車、繩都是很好的運動,多做戶外運動不僅有利於身體對食物營養的運化,還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孩子積食怎麼來判斷?醫生:主要看這4個點!遠離積食,2事少做

相關焦點

  • 兒醫:判斷小兒積食,臉部3點很直觀 遠離積食,做好3點就有效
    所以,寶媽們要重視孩子積食的問題,最好以預防為主,發現孩子有積食的症狀時,儘早幫孩子消食,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很多沒有經驗的新手寶媽會問: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在發現孩子積食後如何幫助孩子清理積食?其實,孩子有積食的症狀,臉部信號藏不住,父母要學會仔細觀察一、兒醫:判斷小兒積食,臉部這3點很直觀,父母應該警惕1.臉色發黃,鼻梁處有青筋孩子長時間體內食物堆積,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運化,而脾胃是營養運輸的樞紐,一旦運化有問題,身體吸收不到營養,時間久了,孩子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表現在臉上就是臉色發黃
  • 小孩子有沒有積食怎麼看出來?醫生支招:4個異常可幫助判斷
    小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每個做父母的所非常關心的,經常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又怕孩子吃多了發胖。總之,孩子的事到了家長這邊就沒有小事。有時候寶寶小,沒辦法表達自己的身體感受,身體不舒服很多時候只是哭,家長在一邊只能幹著急。
  • 孩子積食怎麼辦?兒科醫生提醒:遠離4種常見早餐,健脾養胃
    兒科醫生提醒:遠離4種常見早餐,健脾養胃1、香腸、培根現在超市裡面的培根香腸都很受歡迎,因為孩子們很愛吃,做起來也方便,可是這類食物,含有大量的調味劑,孩子脾胃很難消化的了,容易形成積食,這些調味劑中還含有磷酸,磷酸會抑制孩子的骨骼對鈣的吸收,影響孩子長個。
  • 孩子積食不長個,醫生:3種飯能少吃就少吃!預防積食,堅持3事
    孩子積食不長個,醫生:3種飯能少吃就少吃!預防積食,堅持3事家裡一旦有了孩子,今後的生活就是以孩子為中心的,當家長的最害怕的就是孩子吃不香睡不著,所以家長們在餵養孩子這方面總是格外操心,有很多家長還會進行食補,以此讓孩子長得更高,身體更棒。但有句話叫物極必反,如果給孩子吃的太多、營養太多,孩子也會因為消化不良出現積食的現象,反而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
  • 孩子積食多是"慣"出來的,這3事是積食「加速器」,還在做快停下
    5、睡覺不安穩,翻來覆去:食物堆積在胃部,孩子睡覺也睡不好,怎麼躺都不舒服,就算睡著了也是趴著撅屁股睡覺。6、手腳冒汗,臉部泛紅:臉紅紅的,並且皮膚出現發暗的現象,鼻翼部位還有青筋。因此,若寶寶出現以上症狀的2種,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說明寶寶積食已經嚴重,一定要注意調理。
  • 冬季孩子積食高發期?兒科醫生:孩子有這3點表現,千萬不能拖!
    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孩子一到冬天就變得非常容易積食,而一旦積食孩子就容易腹瀉感冒,少不了要往醫院跑,時間一長,家長和錢包都經不起折騰。很多孩子入冬後食慾就變得非常好,但是冬天孩子沒有辦法充分活動,吃得多動得少就很容易積食。並且冬天飯菜特別容易涼,孩子吃了冰涼的飯菜,脾胃怎麼能好?
  • 「我家孩子經常積食」,要怎麼給孩子調理?幫孩子消積食全套方法
    看網上說這是積食,就帶孩子去看了看,開了點藥,龍牡壯骨顆粒吃完兩盒了,醒脾顆粒也吃了兩盒了,現在還繼續給孩子吃著,感覺效果不大,醫生有什麼好辦法嘛。」最近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孩子生病當家長的也很著急,從字裡行間看出,這位家長對積食並不是那麼了解的,下面先帶大家溫習一下積食的幾種常見表現:舌苔白厚或黃厚清晨起床後,口中異味較明顯食慾差、挑食、厭食、飯量小易夜醒、哭鬧、愛趴著睡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對孩子消化情況有個正確的判斷,是合理餵養、顧護小孩脾胃的前提,建議家長們熟知這幾點。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四種表現說明積食找上門了,別不當回事
    不過,在粉絲群卻收到媽媽們的留言,好幾位媽媽都說,自己的孩子最近飲食很差,而且還有嘔吐的症狀,這是咋了?詢問過後,我初步判斷,孩子應該是積食了。這些天在家吃得多,而且運動少,甚至有些零食也隨便給孩子了,只要不鬧就行。接著有位媽媽說,確實是積食的表現,還說自己的孩子剛去醫院回來,也是這樣的情況。
  • 寶寶積食是萬病之源,兒科醫生這樣判斷積食,父母在家也能照著做
    昨天早上同事接到爺爺奶奶打電話,說孩子吃不下飯,整個人黏黏的,八成是「積食」了。同事很苦惱,孩子經常肚子脹,吃不下,偶爾還有發燒的症狀,每次去看大夫,都是說「積食」了,兩歲不到,已經因為這個出入了十幾次醫院,很是憂心。
  • 孩子積食引肺炎!醫生: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老積食慢慢消散
    孩子積食期間,這4處不會撒謊,家長可自行檢查:1、眼睛:兩眼無神,下眼瞼腫大,紅紅的,好像有眼袋,睜不開的感覺,或者孩子的單眼皮突然變成雙眼皮。醫生: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老積食慢慢消散早上2堅持1、堅持給孩子調理腸胃飲食對孩子的腸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用這種用多種食材製成的營養物也就是柳果刺鋅來調理幼兒的腸胃。
  • 兒科醫生提醒:寶寶積食有4個信號,常做3事,趕走積食胃口更好
    但時間一長,張麗也開始擔心起來,害怕長期下去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於是,張麗趕忙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經醫生問診才知道是由於寶寶積食所致。4個「信號」,平時多注意1、食欲不振看寶寶吃飯的多少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平時寶寶都能吃很多,但這段時間既不願意吃奶,也不願意吃平時愛吃的東西,那麼十有八九就代表你的寶寶積食了。
  • 兒科醫生提醒:這4個壞習慣會加速孩子脾虛積食,家長別再這樣做
    因此,父母平時一定要多關注孩子是否有以下幾個積食表現孩子積食後,身體常會有以下表現,不要忽視:1、睡不著,睡覺時來回打滾,甚至哭;2、吃不下東西,飯量變小,對喜歡的食物不感興趣;兒科醫生提醒:這4個壞習慣會加速孩子脾虛積食,家長別再這樣做1.過量餵食孩子的腸胃體積相對有限,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吃少了,怕孩子一會兒會餓,所以常會給孩子餵食過量的食物。而且還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吃得多,吃得快,就能長高。
  •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有很多寶媽們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突然就不愛吃飯,睡眠質量也不好,容易哭鬧,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說孩子可能是積食了,孩子腹痛腹脹,哭鬧不止,反覆感冒,也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
  • 孩子積食怎麼辦?醫生提醒:孩子積食不消化,堅持做好3件事
    醫生告訴我,孩子是出現了脾胃虛弱,體內有大量的積食,「堵塞」了腸道,造成消化不暢,所以孩子才會喊肚子疼,這是明顯的積食症狀,時間拖得越久,越容易損傷孩子的脾胃功能。醫生詢問了孩子最近的飲食情況,孩子最近補充了大量的營養,家裡輪番做大補湯,餐餐大魚大肉不重樣,醫生嘆息:也難怪孩子會積食。我國中醫理論認為,足部穴位-陽明胃經絡處於下眼瞼的位置。
  • 春節後孩子積食易生病,收好4個消積法!
    孩子積食時沒有及時消積導滯,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胃口,還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脾胃甚至五臟六腑的功能,引發疾病,對孩子體質有很大損害。春節假期,少不了團圓聚餐和大魚大肉,孩子的脾胃壓力會很大,加上立春後,天氣慢慢地變得潮溼,溼邪困脾,對孩子脾胃是個很大的挑戰。孩子在這個時候,難免會比其他時間更容易積食。所以,春節假期後,消食導滯是家長很重要的任務,希望家長能掌握好以下四點。
  • 清理積食,健脾益胃,常做三件事,孩子積食沒了,脾胃越來越健康
    醫生診斷後大吃一驚,發現彤彤的積食已經很嚴重了,因為彤彤平時過多的食用零食,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微量鋅元素的缺乏,就造成了彤彤眼袋發紅,出現口臭,食欲不振的現象,還好發現得及時,再晚一些孩子就停止發育了!脾胃虛,積食的小孩,通常會出現4種身體表現,若佔其中1種,家長們都要留心了!
  • 別不把小寶寶積食當回事,醫生分享:簡單5招,讓孩子長個少生病
    醫生支招,做到這五點,疾病遠離孩子生活案例:作為90後新手寶媽,瑩瑩為雙胞胎女兒操碎了心,人家都說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瑩瑩的兩個女兒卻總是「麻煩」不斷。兩個女兒六個月大的時候,身體就像開啟了什麼機關,不斷地生病。
  • 父母少做三件事,積食不攻自破,養護脾胃勢在必行
    兒科醫生提醒,父母少做三件事,積食不會找上門!1、父母缺少知識積累量現在大部分人都是新手父母,對沒接觸過的育兒知識知之甚少,這就需要新手父母不斷的積累經驗,唯有家長做好筆記,提煉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技巧,千萬不要偷懶,儘量從女性懷孕開始就開始了解基礎知識才能讓孩子免受積食的困擾,很多新手父母正是因為沒有積累起育兒的知識量才會讓孩子飽受積食的困擾。
  • 寶寶是否積食,到底怎麼判斷?送你6個積食症狀,對照檢查!
    寶寶的腸胃功能不完善,而且還愛吃零食,或者是家長怕寶寶餓給餵多了,很容易導致寶寶積食,那怎麼才能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了呢?1、看寶寶鼻翼兩側妹妹的孩子小時候脾虛,醫生說過鼻子兩側有青筋,再說了之後一看,她的孩子確實挺明顯的,可以看看你家的寶寶是不是鼻翼兩側有青筋。
  • 3種食物在偷走孩子身高,易積食不長個,兒科醫生:少給孩子吃
    隔壁住著一戶東北人,來南方做裝修生意,兩夫妻帶著個7歲的小孩,這孩子叫珊珊,由於兩夫妻工作很忙,所以對孩子是非常寵溺的,經常看到珊珊手裡拿著零食,吃得津津有味,上次到家裡吃飯,都不見怎麼吃飯,一直在吃零食,因為這樣,珊珊的身高比同齡小孩矮上一大截,前段時間發燒去醫院,竟然檢查出了脾虛衰竭,肚子中囤積了大量的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