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立委」要求臺軍艦「去中國化」:兩岸同名會奇怪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塔江艦」15日下水,民進黨「立委」借題發揮要搞「去中國化」,主張臺當局以後造軍艦都要像這艘艦艇一樣,用臺灣相關名稱命名,不要再使用和大陸相關的地名或中國古代名將姓名。有沒有到海上去,我們都不知道」。
-
臺中「黑派」大老:王金平登陸談兩岸「同根」有加分 提點民進黨開路
,王金平在大陸談兩岸「同根」,是刻意有別於綠營言論,也是藉機提點民進黨,應該正視臺灣面臨困境事實。希望綠營人士能體悟,就算不承認「九二共識」,也要想出一條路,因為兩岸關係絕對是臺灣經濟發展走向一個重要篇章。郭榮振指出,按臺灣政壇情勢發展,王金平力拼國民黨2020「大選」提名,目前唯一有幫助就是到大陸訪問,不但能突顯溝通兩岸的能力,又能破除外界「藍皮綠骨」的質疑,是一種「出口轉內銷」的概念。至於能加多少分,就看王的表現。綠營嘲笑王去大陸「面試」,但是他們勤走美日,不也是一種面試。
-
王金平為蔡英文兩岸政策詭辯:她從未刺激過大陸
臺當局立法機構前負責人、國民黨王金平今表示,蔡英文上臺後,對大陸都沒講過一句刺激的重話,但民進黨方面的「去中國化」,這是相當程度地刺激大陸。他表示,蔡當局未來在兩岸政策上,要如何規避「九二共識」所帶來的影響,「能另提一個好的說法」。此舉引起臺灣網絡極大憤慨。
-
蔡英文:民進黨人都不許去海峽論壇!
」和「國安五法」的修訂都是為了政治控制罷了,「民進黨不想辦、辦不到的,也不許別人做,這才是真相」。民進黨自尋末路 處心積慮鼓吹「兩岸脫鉤」的民進黨當局,最近小動作不斷。 那麼問題來了。兩岸「經濟脫鉤」,可能嗎? 臺灣一介海島,是典型外向型經濟體,大陸則是臺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
-
王金平出席雲林造勢大會 抨擊民進黨十大惡政
「雲林縣王金平之友會」23日在雲林縣立體育館舉行成立大會,王金平在歡呼聲中進場,他細數民進黨「執政」十大惡政,讓臺灣溫水煮青蛙,陷入可悲的困境,民進黨還自我感覺良好。 現場約有3000、4000名民眾到場,大多搭遊覽車遠道而來,爭取參選雲林縣第一選區「立委」的雲林農田水利會長林文瑞、以及代表張麗善出席的前「立委」張嘉郡都出席。
-
國民黨議員:王金平赴陸有三意義 助蔡英文破冰
針對王金平赴陸參加的意義,宋立彬表示,顯示蔡英文政府沒有更好的人選去和對岸溝通,民進黨內絕對沒有,民進黨也不會叫黨內當傳話人,因不想被扣紅帽子,那唯一適合且和民進黨有互動的,國民黨內就是德高望重的王金平。
-
兩岸局勢緊張之際,王金平率團出席海峽論壇或將緩解臺海緊張氛圍
蔡正元:王金平是合適人選,是可以防禦民進黨攻擊的好牌在福建舉辦每年一度的海峽論壇,可以說是兩岸交流的重大盛事。依照往例,國民黨每年都會派代表團參加海峽論壇。今年由王金平擔任團長,秘書長李乾龍擔任副團長帶領著國民黨的代表團參加海峽論壇,我個人認為這是絕妙的好棋。
-
王金平將率團參加海峽論壇,港媒:他或成為蔡英文的兩岸窗口?
因疫情影響,今年海峽論壇從過往按慣例6月舉辦延後到9月19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國民黨、親民黨、新黨都將派代表前往,王金平代表國民黨率團前往。國民黨內人士指出,能跟大陸建立起聯繫又不會被「抹紅」,還要在國民黨內有足夠份量,這樣的人選在黨內不容易找,而王金平是一個相對安全、進可攻退可守的人選。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9日被媒體追問,是否擔心事後王金平或國民黨被綠營「扣帽子」?朱立倫表示:王金平也說了,他是代表我們國民黨去的,我相信他一定會堅持以我們國民黨章的規定。
-
王金平:多數人認同「兩岸一家親」是「最大公約數」
國民黨籍「立委」王金平中國臺灣網3月30日訊 國民黨籍「立委」王金平30日表示,多數人認為「兩岸一家親」,可能是「最大公約數」;若不局限於黨派之見,「兩岸一家親」與他的「認宗愛臺、漢魂臺魄」理念,似乎可打破當前兩岸困局。
-
臺海觀瀾|王金平登陸,千裡之行第一步
從國民黨內部看,黨主席江啟臣身份敏感、又是「立法委員」,不方便;馬英九和吳敦義,因為做過臺灣的正副領導人,如若登陸,必須經蔡英文批准,也不可能;吳伯雄和連戰年事已高;至於洪秀柱,和江啟臣在兩岸關係理念上有明顯差別,不在江的考慮範圍內;朱立倫相對合適,但是朱有可能參加國民黨主席競選,直接威脅江啟臣的地位,江內心深處應該是不希望朱去出這個風頭的。
-
馬英九回應王金平將率團出席海峽論壇:兩岸溝通是好事情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9月19日將在廈門舉行,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王金平將代表中國國民黨率團出席,對此,國民黨前主席、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2日表示,「我覺得這是好事」。綜合臺媒12日報導,今年的海峽論壇將於9月19日開幕,王金平將代表國民黨出席參加。
-
改課綱「去中國化」 盡顯民進黨「臺獨」本質
毫無疑問,修改課綱是一貫堅持「臺獨」的民進黨的又一「去中國化」的「臺獨」伎倆,在作為中國一部分的臺灣上演這種數典忘祖的荒謬戲碼,歷史會記住今天民進黨的所作作為。首先,民進黨藉助課綱推行「文化臺獨」的圖謀其來有自、籌劃已久。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民進黨當局為何沉迷「去中國化」?臺灣名嘴黃智賢:他們在害怕
作者:樂宇自蔡英文上臺以來,兩岸局勢就開始越發緊張,這一現狀是民進黨當局不斷推動「臺獨」進程,主動挑起兩岸爭端造成的。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在島內散播「戰爭」言論,營造「戰爭」氛圍,讓民眾對大陸心生恐懼,從而對統一心生「抗拒」。
-
民進黨妄想「去中國化」?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
近期又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再次挑起「去中國化」,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隸屬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甚至是改名。雖說民進黨當局有意引導政治風向、以此改變民族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兩岸之間的連結是不可磨滅的。金門馬祖同屬「福建省政府」,臺北故宮也不可能「去中國化」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的「罩門」,從其對臺北故宮和金門馬祖的態度上可以看出。據臺《中國時報》稱,從政治、文化、歷史、血緣等方向來分析「中國」,兩岸關係癥結所在得從政治提起,至於其他層面並不具備太大爭議,畢竟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兩岸在文化歷史上的重要紐帶。
-
民進黨當局在護照上「動手腳」!妄圖「去中國化」
民進黨當局背後小動作不斷 「一中原則」不容破壞據悉近日民進黨當局的背後小動作不斷,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就不斷地「去中國化」,試圖給臺灣民眾洗腦樹立「獨立」思想,從而進一步分裂中國,甚至誇張到看見「中國」字樣就改成「臺灣」的模樣,完全否認了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民進黨2016年執政初始,對國民黨的「不當黨產」開鍘,起算時間訂在1945年8月15日二戰日本投降,有意切割國民黨在大陸與到臺灣的分界點,當時有藍營人士諷,乾脆把當年運來的故宮文物都還給大陸,這都反映兩岸那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
-
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王金平很難成為蔡英文的兩岸「活棋」
蔡英文3日出席2020臺灣醫療科技展開幕式,與前臺當局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同臺。這是在今年9月王金平原定赴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卻取消之後,兩人首度公開同臺。王金平被問到海基會董事長人事時,回答依舊維持「王氏風格」,有點曖昧,但似乎也透露海基會董座人事,王金平仍是蔡英文考量人選之一。
-
王金平赴宜蘭縣造勢:我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人選
        前臺「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
-
藍營高雄市議員:王金平參加海峽論壇扮演說客,可助蔡英文破冰
針對前臺當局「立法院長」王金平代表中國國民黨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宋立彬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種種跡象看起來王金平就像扮演說客,可以幫蔡英文傳話、試探大陸對ECFA的傾向等,破冰之旅。但兩岸關係未來突破還是很難,至少可先預防川普若無連任臺灣將面臨的危機,設法恢復原有的民間對話機制。針對王金平參加海峽論壇的意義,宋立彬表示,顯示蔡英文沒有更好的人選去和大陸溝通,民進黨內絕對沒有,民進黨也不會叫黨內當傳話人,因不想被扣「紅帽子」,那唯一適合且和民進黨有互動的,國民黨內就是德高望重的王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