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研發投入3.5億元!重慶機電集團2020年逆勢實現「3個10%」增長

2021-01-08 上遊新聞

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財務口徑,下同),同比增長9.1%;實現利潤總額4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新增訂單121.4億元,同比增長10.2%。

12月24日,重慶機電集團召開2021年工作會,交出了一份2020年發展的亮眼「成績單」。

據悉,2020年機電集團克服內外部諸多不利影響,經營業績成功實現了「3個10%」增長,集團整體步入了良性循環發展階段。

強化技術創新

全年投入研發費用3.5億元

機電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勇在工作會上介紹,2020年,機電集團積極搶抓市場訂單,狠抓「三保」「三降」,強化技術創新,經營質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創新方面,集團全年投入研發費用3.5億元,研發費用投入強度(R&D)達3.1%,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新增專利授權400項,其中發明專利25項。

「集團創新成果轉化顯著。」黃勇表示,2020年機電集團完成重點新產品開發210個,市級以上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比18.9%。比如西計首臺「重慶造」國產化計算機成功發布;重泵自主研發、填補國內空白的「VGO循環泵」投入運行;重通自主研發的船用「磁懸浮變頻冷水機組」試車成功;綦齒「S項目」形成小批量生產能力;上汽紅巖第六代重卡成功上市,無人駕駛智能重卡在上海洋山港實現示範運營。

▲機電集團下屬企業盟訊公司數位化車間

此外,2020年機電集團還制定實施了《發展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以產業數位化為主攻方向,一批數位化項目和數字平臺建設項目加速推進。包括重水「數位化車間新模式」通過國家工信部驗收;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管控雲平臺」在貴陽航天及建安成功實現項目應用,並完成盟訊、重通、工具機等企業關鍵設備數據接入;賦能中心「數智採購平臺」成功上線;完成重泵、卡福、長軸、綦齒等4個市級數位化車間的創建等。目前,集團已累計創建了10個數位化車間、1個智能工廠。

抓改革促轉型

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8.9%

2020年,重慶國企改革持續推進,機電集團也積極落實各項改革舉措,讓發展活力得到釋放。

據悉,該集團制定實施了《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在2020年,集團已初步構建了「集團總部+二級產業集團+三級實體企業」的三級管控體系。並在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去「殭屍」無效、盤活存量資產、深化人資改革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同期,集團還制定了《對標一流專項行動方案》,對標強化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

黃勇介紹,2020年,機電集團持續去「殭屍」無效。完成了西通、電氣產業投資等11戶「殭屍」企業的處置,爭取到市國資委處僵後補助資金2300萬元;完成大集體企業工商註銷10戶、破產立案2戶;完成西計醫院分立改革;通過工商註銷、劃轉、破產清算等方式,實現起重、重通智遠、電科院、紅巖房地產等10戶企業止虧、減虧或扭虧。

▲重通集團磁懸浮離心式冷水機制

據悉,2020年,機電集團全員勞動生產率預計達到17.7萬元/人,同比增長8.9%;在崗人均銷售收入預計達到92.1萬元,同比增長16.3%。

構建「4+1」產業布局

將打造千億級規模的國有資本投資集團

2020年,機電集團還制定了2022年、2025年及2035年高質量發展目標和戰略舉措,形成了「十四五」規劃(草案),明確了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零部件裝備、交通裝備和產業金融為核心的「4+1」產業布局。

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祥在大會上表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顧近五年的發展歷程,是機電集團逐漸從「活過來」發展到「強起來」的五年,集團整體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我們做出初步判斷,集團整體步入了良性循環發展階段。」王玉祥表示,「十四五」期間,集團將繼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著力解決經營效益、企業改革、技術創新、產業投資等方面的問題,推動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中,2021年,集團的經營目標仍然是實現「3個10%」增長。即力爭實現營收124億元,同比增長10%;確保完成利潤總額4.4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經營性利潤2億元,同比增長10%;新增訂單136億元,同比增長12%;研發費用投入強度(R&D)達到3.3%。

到2022年,集團投資企業要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利潤總額5億元,淨資產收益率3.8%。全面構建符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特徵要求的管控模式,完成三級管控體系建設,完成「4+1」核心產業布局,集團全面實現良性循環發展。

到2025年,即「十四五」末,集團投資企業將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利潤總額8億元,淨資產收益率超過5%,全員勞動生產率超過34萬元/人。

「我希望,用5年的時間,通過對外部相關產業的橫向聯合、內部優勢企業的縱向整合,讓機電集團形成擁有2個『百億+』、3個『50億+』、N個『10億+』協調發展的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有影響力的集團,實現持續高質量發展。」王玉祥表示,展望2035,機電集團經濟實力、綜合競爭力將大幅躍升,成為1000億級規模、利潤總額超過70億元(統計口徑)的國有資本投資集團。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瓊英

相關焦點

  •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上半年營收50億增7%,逐步向資本投資公司轉型
    7月16日,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召開了2020年半年工作會,該集團上半年各項工作基本實現階段目標,其中營業收入50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2億元,新增訂單66.5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以及新增訂單分別完成年度目標進度的45%、51%及54%。「上半年,集團所屬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搶抓市場大訂單,實現了逆勢增長。
  • 持續加大科研投入 重慶機電集團進入全市科技創新前十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14時30訊(記者 邱小雅)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機電集團獲悉,2019年,機電集團研發費用(R&D)投入達到了4億元(七年累計投入15.29億元),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2.9%,進入全市科技創新前十強。
  • ...公布慶鈴集團重慶鋼鐵集團重慶化醫集團重慶機電集團整改進展情況
    投入5億元,推進4JZ發動機智能化機加及裝配檢測等6條生產線的新建及智能化改造。研發的L3級5G自動物流配送車,實現從物流到生產全流程智能化無縫對接。構建以22個專業設計室為支撐的全新研發體系。2020年R&D投入不低於3.5%。布局新產品。輕、中、重型全系列卡車國六研發跨越國六a,直達國六b。國六新產品上半年銷售佔比超過60%。
  • 華為2018年年報發布:營收利潤實現逆勢雙增長,研發費用亮眼
    3月29日上午,科技巨頭華為公司在其深圳總部發布2018年年報,各項數據表現十分亮眼。根據華為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華為全年(2018年)實現營收規模達到7212億元,同比猛增19.5%!在利潤層面,華為在2018年的淨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 逆勢而上,寮步這家名企今年營收總額預計超3億元
    依靠技術創新,金龍東創逆勢而上,克服疫情影響,及時復工復產,精準施策、化危為機,產銷皆創新高,預計今年營收總額超3億元。逆勢跑出「加速度」「iPhone11的攝像頭,就是由這臺機器組裝的。蘋果耳機在洗衣機裡也不怕進水,是因為我們的點膠技術實現了防水。」
  • 中國恆大: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7232.5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0.3%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1月5日晚間,中國恆大發布2020年銷售簡報。集團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金額723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完成全年銷售目標111%;合約銷售面積808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3%;銷售回款653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5%,全年銷售回款率高達90.3%;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團有息負債餘額7165億元人民幣,與2020年3月宣布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時相比,9個月實現有息負債下降
  • 重慶機電集團如何盤活殭屍企業
    即便在行情最好的2013年,該公司全年金屬粉末銷售收入3億元,但毛利潤只有570萬元,除去倉儲、物流和渠道成本等,幾乎顆粒無收。有經營活動卻不能產生利潤的華浩冶煉,是機電集團旗下一家典型的殭屍企業。  正在推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這類企業該如何「改」?
  • 微貸網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連續三年實現盈利增長
    3 月 27 日,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微貸網(NYSE:WEI)發布了其 2018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報告顯示, 2018 年微貸網全年淨收入為39. 13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實現淨利潤7.11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0%。
  • 重慶中小微企業為何能逆勢增長
    12月18日,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會傳出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截至11月底,全市中小企業總量91.4萬戶,同比增長8.4%;1至11月,新增中小微企業13.3萬戶,比上年同期多1.3萬戶;新增中小企業從業人員36萬人,佔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近7成;1至11月中小企業營收同比增長2.7%。
  • 重慶機電集團400多萬元 獎勵科技進步獎和勞模先進
    4月28日,重慶機電集團召開了第四屆科技進步大會、第四屆機電集團勞模表彰大會和五四青年表彰大會,表彰了科技成果獎10項、科技帶頭人獎5名、首席工程師獎28名、首席技師獎13名;先進集體5個、勞動模範18名、先進生產工作者27名;五四紅旗團委
  • 重慶:出口退稅提速增效 助外貿企業逆勢突圍
    二季度以來,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今年1-8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3983.6億元,同比增長10.3%。新華網發(姜鍾偉攝)出口退稅率的提高,同樣給重慶虯龍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虯龍科技位於重慶市大渡口區,主營研發、生產、銷售電動車及配件等業務。出口退稅率調整後,部分電摩產品及配件退稅率從9%提高到13%,今年前7個月,該企業累計實現免抵退稅852萬元。
  • 東方電氣研發投入連續10年超10億 超4000名員工從事研發
    在研發方面,東方電氣積極投入。2011年以來,公司年度研發投入均超過10億元。技術、製造能力領先,東方電氣也實現了不錯的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53億元,同比增長12.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9.54億元,同比增長30.79%。
  • ​中藥二廠逆勢而上受太極集團通報嘉獎 實現銷售與利潤雙增長
    太極製藥二廠車間江津網12月24日訊(記者 廖洋 通訊員 黃梅)日前,從區經濟信息委傳出喜訊,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藥二廠」)在今年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下逆勢而上,實現銷售與利潤雙增長,
  • 重慶機電(02722)
    變速器業務市場份額有新的拓展,產能有新的提升,實現了較好的增長;制動與轉向系統業務亦能滿足市場需要;柴油發動機業務受益於產品結構調整及電力設備、工程機械、船舶等市場的增長拉動,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從而帶動商用車輛零部件板塊總體銷售實現了快速增長。該板塊全年營業額達約人民幣3,510.6百萬元,增幅達約18.6%。
  • 奧飛娛樂上半年嬰童用品銷售逆勢增長,B站Q2營收同比增長70%
    • 奧飛娛樂上半年收入10.88億元,嬰童用品銷售逆勢增長• 2020年美國達拉斯玩具展取消,2021年紐約玩具展延期舉辦•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Costco華南總部將落戶深圳• 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0.3萬億元• B站發布Q2財報:營收26.176億元 同比增長70%更多請閱讀
  • 2020年銷量逆勢增長的十大黑馬品牌
    戰馬:銷售7.16億,廣西、青海高增長成新樣板市場2020年上半年,華彬快消品運營的五個品牌銷售額143.26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約58%。功能飲料板塊合計銷售額141.09億元,其中紅牛完成銷售額133.93億元,戰馬完成銷售額7.16億元,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絲水三個新品銷售額合計約2.2億元。
  • 華為2019年年報:全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
    鞭牛士 3月31日消息,今日,華為公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年報顯示,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具體業務方面,運營商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9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消費者業務方面,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4,6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
  • 廣州千億數字創意產業背後:線上文娛逆勢增長,遊戲營收增10%
    近日,廣州市政府發布消息稱,2019年廣州規模以上數字創意產業營業超過1000億元,其中多項細分領域穩定發展穩居全國前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以數位音樂與遊戲產業為代表的數字創意產業受波及較小、復甦快,呈現出逆勢增長延續高發展的態勢。
  • 寶信軟體研發佔總營收比10%以上 受益於IDC快速落地淨利預增五成
    核心提示收購武漢鋼鐵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後,寶信軟體(600845.SH)實力增強,寶之雲IDC項目快速推進。近日,寶信軟體公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上半年度實現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2.2億元到3億元(經會計調整後),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淨利至少6.13億元,同比增長56%到76%。
  • 美的集團2019年淨利增長約兩成,擬分紅金額111億元再創新高
    來源:e公司4月30日,美的集團(000333)發布2019年報,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93.81億元,同比增長6.71%;實現淨利潤242.11億元,同比增長19.68%。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9年度分紅預案是每10股派現16元,合計分紅金額將達111.31億元,再創公司年度分紅金額新高,股利支付率達44.44%。自美的集團2013年整體上市以來,考慮即將實施的2019年利潤分配預案,公司累計派現金額將達4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