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8點,重慶八中校園內書聲琅琅,這是同學們的集中晨誦時間,然而,這只是同學們每天海量閱讀的一個開始。
「我們相信,只有與書為友,才能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才能讓教師有學者氣質,學生有書生氣概,校園有書卷氣氛,以此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推動校園文明建設。」校長周迎春說,為此,重慶八中著力打造書香校園,激發廣大師生的閱讀興趣,讓每一位師生都親近書本、喜愛閱讀。
近日,這所校園內四處瀰漫著書香氛圍的傳統名校,被評為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打造宜人書香環境 師生與書為友
重慶八中,原名重慶市樹人中學,由愛國實業家楊若愚先生於1938年創辦,至今走過了近八十年的風雨歷程。
科技閱覽室、外文閱覽室、休閒書屋、教室圖書櫃……走進重慶八中校園,你一定會被遍布校園各個角落的閱覽室所吸引。而靜靜地在各個閱覽室裡捧著書本的師生,更是學校一道美麗的風景。
閱讀已經成為八中師生的一種生活習慣。校長周迎春介紹,為了給師生創造宜人書香環境,學校非常重視閱讀設施的改善。學校圖書館建有2000多平米的藏書室和3000多平米的閱覽室,閱覽室被精心裝飾成了清幽雅致的「休閒書屋」。外借書庫收藏了軍事、經濟、文學、歷史、科普等各類圖書近23萬冊,每年還會及時更新。
不僅閱讀資源非常豐富,學校還創設多元閱讀方式,讓師生閱讀無時空障礙。學校因地制宜,每棟教學樓開設特色閱覽室,打造了「隨借隨還」的零距離借閱模式,比如:科技樓設立了學生最喜愛的電子閱覽室和綜合閱覽室;第一教學樓設立了「科技閱覽室」,第二教學樓設立了「外文閱覽室」。「這樣一來,極大地方便了師生,他們可以隨時、隨心閱讀和借閱書籍。」周迎春說。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閱讀中去,從2003年暑假起,學校為每一個班級都配備了圖書櫃,由學校統一購置或師生自帶書籍,一個班的存書量不少於100本。每個圖書櫃旁設《閱讀備忘錄》,供師生分享閱讀的點滴體會。
學校還專門延長了圖書館的開放時間。藏書室周一至周六全天開架借閱,閱覽室更是全年無休開放,「閱覽室在午間、周末常常爆滿,一座難求!即使大年初一,閱覽室也坐滿了從各處趕來的學生。」學校越來越好的閱讀氛圍讓周迎春很感動。
每周一節閱讀課 讓學生與書本對話
在重慶八中,備受學生喜愛的不僅有無處不在的閱覽室,還有每周一節的閱讀指導課。
原來,為了引導學生培養課外閱讀習慣,學校依託語文組教師,在每周語文課中專門設置了一節閱讀指導課,語文老師利用專門的課堂對學生的閱讀方向、閱讀方式進行指導,以保證學生「會讀」,並有效地閱讀。
「從初一到高三,每個年級都開設了專門的課程,」周迎春說,老師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列「成長書目」,並開展「經典是條流動的河」主題讀書活動,有選擇性地給學生推薦一些當代的優秀作家、作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去發現經典,享受閱讀的愉悅。
不僅有老師指導讀,學校還鼓勵學生自主讀。學校各年級各班級每周安排兩節閱讀課,讓學生走進閱覽室,以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享受與書籍對話的快樂。
每周三下午,學生還可以零距離對話大師,走近賢者,聆聽經典。學校多年來組織學生「聆聽窗外的聲音」,每周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校,為師生開設講座,楊振寧、劉墉、周國平、林清玄、曹文軒等名家大師都曾走上講壇,與八中學子面對面交流。
推行海量閱讀 學生年閱讀量300萬字
「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莫道今朝精衛少,且邀他日看海平。」去年秋季開學,在北京大學的新生開學典禮上,來自重慶的女「學霸」代表萬名新生發言「引爆」全場,這名女「學霸」就是畢業於重慶八中的趙蘭昕。
她以703分奪得2017年高考重慶理科第五名。曾獲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全國第一名、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卻義無反顧地決定走上與文學相伴的道路,「數學固然是一條引人入勝的道路,但寫作才是我的熱情所在。」趙蘭昕分享了自己的選擇和感悟。
而她的這個選擇跟中學六年在重慶八中長期廣泛閱讀不無關係。「通過廣泛閱讀積累,並海量涉獵各種書籍,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校長周迎春說,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有效推進海量閱讀,來培養學生們更廣泛的興趣愛好。
學校引導學生在課餘時間,通過講故事、燈謎會、演講賽、戲劇表演、論壇等形式,開展讀書活動。圖書館聯合語文組,每年組織開展兩次「讀書月」活動。為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表達能力,許多課堂增設學生「課前一分鐘演講」等環節。學校還依託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展演,開展專題活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品位。
近幾年,學校初中一直在推行「海量閱讀」,「海量閱讀不是文學閱讀或語文閱讀,而是通過相關學科的經典讀本進行全閱讀。」據介紹,學校對每名學生在相應學年的閱讀量做出了基本要求:初一一年達到300萬字、初二達到400萬字左右,初三要閱讀200萬字,「三年下來,一個學生總共的閱讀量要達到900萬字以上,平均一年300萬字左右。」
書香校園的打造,讓重慶八中文明校園建設喜結碩果,近年來,每年有近30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超過80%的學生被重點大學錄取。
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 攝影 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