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6年6月5日消息: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保日。自從人類採取刀耕火種的生存模式以來,環保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還記得去年柴靜的紀錄片《蒼穹之下》刷爆朋友圈的盛況嗎?雖然環保話題時常被忙碌的現代都市人拋之腦後,但是一旦用觸目驚心的圖表和數字展現出來,總會引爆病毒式的廣泛傳播——因為這就像是我們時時刻刻呼吸的空氣一樣如影隨形,當然你也在持續地向外界排放二氧化碳。
坐飛機VS開汽車 哪一個碳排放更高?
不論你是開車一族還是飛行達人,向外界大氣排放碳都是無可避免的。但是坐飛機和開汽車到底哪一個碳排放更高?
201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從紐約出發向西飛往舊金山,或者往東飛返歐洲,這樣一趟旅行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平攤在每位乘客上相當於二至三噸二氧化碳。數據顯示,商業航空業預計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七億噸二氧化碳。
有文章報導指出,如果你一年做類似距離的長途飛行五次以上,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將佔到全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對於一些居住在城中心,沒有自駕車的紐約市民來說,長途飛行可能是他們最大的碳排放足跡(carbonfootprint)。」
在粗略估計的情況下,一次洲際飛行的碳排放影響是與一輛車一年的普通排放影響相當的。
「旅客朋友們:本次航班是用剩飯剩菜作燃料的!」
作為飛機的血液,燃料使用問題備受業界關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受傳統能源價格、環保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生物燃料的發展。美國環保署公布計劃,要根據《清潔空氣法》為美國航空業碳排擬定新標準,美國的航空公司就積極行動了起來。
還記得去年夏天,美聯航從洛杉磯飛往舊金山的航班,使用的是從農場廢棄物和動物脂肪中提煉的油製成的生物燃料。美聯航在新能源問題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既解決了食品浪費問題,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布滿二氧化碳的天空。乘客自身的體驗感知並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是這對於航空業卻是一個巨大的轉折。至少,它開了一個好頭。
據說如果用上生物燃料,航空業能夠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
每次飛行的碳排放量=幾棵綠樹才能中和?飛常準輕鬆告訴你
如果可以在每次飛行前了解到航班碳排放量數據,熱衷環保的你會不會選擇最經濟高效低汙染的航線航班呢?你們好像在說對於碳排放量數據毫無概念?飛常準已經貼心地把數據換算為需要幾棵對應數量的綠樹來中和,讓飛友們更加直觀的獲取選擇航班的參考指標。
以6月4日北京首都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為例。打開航班舒適度指數界面(http://comfort.variflight.com/),輸入出發城市、到達城市並選擇日期,我們可以在倒數第二列中清晰的獲取不同航空公司和不同機型的碳排放量,以及換算成人均消耗幾顆綠樹才能「中和」因碳排放而產生的環境汙染。
通過仔細比對可以得知,MU5156、MF8178、FM9106和HU7603四個航班的人均消耗綠樹均為4棵,在當天的PEK-SHA航線上人均碳排放值較低。
當然還可以通過輸入航班號和航空公司來獲取你想了解的特定航班的碳排放量。
飛常準數據來源精準可靠,燃油量數據覆蓋50餘種寬窄體機型。對於經濟艙乘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根據ICAO的相關資料得到下列公式:經濟艙每位乘客排放量=3.16*(總燃油量*旅客運輸係數)/(經濟艙座位數*旅客裝載係數)。而針對其他艙位的碳排放量數據,我們則是加入RatioSeat(座位數比例:其他艙與經濟艙的座位數之比)與RatioVolume(艙等體積比例:其他艙與經濟艙的體積之比)的因數作為乘數。
引入碳排放量數據 航班指數更「環保舒適」
據了解,飛常準推出的航班舒適度指數產品為國內首創,目前在我國尚無其他企業提供。
對於旅客來說,航班舒適度指數將成為繼航班時刻、航班價格外的第三大重要航班選擇依據。相信隨著碳排放量數據的引入,環境保護將逐漸成為飛行達人們出行的另一重要參考數據,必將引領一股綠色飛行的新潮流。
1薦聞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