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博物館有幅油畫,畫的內容有意思,市民們為何圍在路燈下

2020-12-11 歷史店

在上海歷史博物館,珍藏了一件特殊的油畫,雖然初看上去並不驚豔,甚至油畫內容還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但是它卻見證了上海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究竟是什麼樣的油畫,它又見證了什麼偉大的事件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上海歷史博物館不僅是上海的地理標誌,也是上海近代歷史的見證者,它自1954年籌建以來,便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接受了大量的文物捐贈。1984年5月,上海歷史博物館第一次對外開放,吸引了數百萬市民前往參觀遊覽。隨著時代的發展,上海歷史博物館已經無法滿足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於是便在上海美術館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並於2018年免費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館藏文物的數量和藝術作品的質量,也都有了全面的提升。

在上海歷史博物館眾多的藝術作品中,有一幅油畫令廣大市民感到費解,畫面描繪了傍晚時分,有一群人聚在一起仰望天空。

另外,從畫中人物裝扮和穿著來看應是晚清時期,有身穿制服的士兵和軍官,還有穿著白色西裝的西方商人,以及留著長辮子的普通市民,等等。人們都納悶了,這些人聚在一起幹什麼呢?難道在密謀什麼事情嗎?為此,小編諮詢了博物館專家。

博物館的專家表示,這幅油畫的背後有段鮮為人知的歷史。19世紀中葉上海開埠,西方商人開始湧入上海,他們為了改善生活在上海開設了很多酒店,而上文中油畫描繪的地方就是上海的一家酒店——禮查飯店。

到1882年,英國商人在上海投資建廠,其中就有一家生產電燈的工廠,他們還從美國進口了一臺發電機和15盞電燈,用來作為仿製的模型。

您要知道的是,當時整個上海都還沒有通電,因此電燈是個極為稀奇的玩意。後來,英國商人又將15盞電燈安裝在租界,而禮查飯店為了招攬生意,便花重金讓他們在飯店門口安裝了一盞電燈。每晚7點,租界長官會準時打開發電機,租界街道瞬間就被照得亮如白晝。當時,很多趕稀奇的人早早就跑到路燈下等著,當夜幕降臨打開路燈的時候,大夥都歡呼雀躍。

看到這裡您或許就明白了,那些人聚在一起都是為了看路燈的,雖然當時的路燈也不見得有多亮,但卻是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第一次用電燈,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慈禧太后在宮裡還點蠟燭照亮呢,直到1888年紫禁城才第一次通電,慈禧太后也才得以用上電燈,她用電的時間,比上海老百姓要晚了六年多,這也算是「皇權」的落沒和民權的崛起吧。

不管怎麼說,這幅油畫作品是偉大的,背後的歷史事件也是劃時代的,路燈的出現,標誌著人們的生活開始得到改善,而路燈照亮的也不僅僅是漆黑的街道,還有人心,以及大上海的崛起之路。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荷蘭博物館有幅油畫,是世界三大名畫之一,更是重點保護的文物
    在荷蘭博物館中,有一幅世界著名的油畫,它被該館視為珍寶,並且館方還特意為其製作了一條秘密通道,宣稱「一旦出現危險,其他的畫作可以不管,但是該幅畫必須要進行單獨轉移」。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這幅被如此重視的畫作,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它的作者又會是誰?
  • 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油畫現場創作」走進百年客家圍龍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坐南朝北經緯度「零誤差」的200年歷史客家圍屋前,在全市最大的客家特色半月池畔,在全國首個創新型體驗式木作博物館——大田木作博物館旁,包括張立平12月11日的大田世居寫生現場,藝術家們用獨特觀察力,在這些歷史的遺蹟裡,斑駁的牆壁中,挖掘出淳樸的客家風情,通過對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多種繪畫藝術形式的表現,展現出一幅幅風格多元、付諸情感的藝術作品。藉助本次大芬雙年展平行活動,為大芬畫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在與名家寫生的過程當中,通過交流、觀看、學習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繪畫水平。
  • 肖谷《疫情記事》昨日入藏上海歷史博物館
    圖說:《疫情記事》內頁 官方圖昨天,著名畫家、原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肖谷將30張《疫情記事》白描速寫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歷博副館長裘爭平代表館方接受了這一套富有紀念意義的捐贈。此前兩個月裡,畫家肖谷在速寫本上畫下了自己的城市見聞,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存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過去的這段日子變得與眾不同。作為藝術家,他認為需要為回顧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疫鬥爭提供了一個視角,用線條印刻世相。於是,這部《疫情記事》以平民心態與視角、樸素大方手法、樂觀幽默態度和海派表達方式,描繪了他在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
  •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疫情後首展:躍入歷史的「海浪」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二樓的大平臺,澎湃新聞看到了一排排長長的陳列桌,手稿、書籍、照片、私人物件並排放著,陳列桌的一側有一面以60倍速度高速運轉的鐘,和桌上的這些物品一起,帶著人們穿過上海雙年展24年的歷史。
  • 帶你去看油畫裡的上海建築!
    以上海200多處優秀歷史建築為創作題材,94位藝術家的109幅作品脫穎而出……昨天下午,「世紀經典匠心營造——上海歷史建築風景油畫創作展」在上海久事美術館揭幕。入選展出的109幅作品中,既有方世聰、俞曉夫、陳燮君、陳逸鳴、姜建忠等名家的手筆,也有通過社會徵集並經甄選產生的中青年畫家的優秀畫作。藝術家們用繪畫的語言和人文視角對當代城市背景下歷史建築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保護和重生做出全新的詮釋和解讀。
  • 3月13日起,可以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了!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
    去博物館或美術館,在一件藝術品前,駐足靜賞。這個平常的觀展模式,在過去一段時期由於疫情成了一個「奢侈」的行為。3月13日起,喜愛博物館、美術館的上海市民又可以「如常」觀展了。這也是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自1月下旬閉館以來首次恢復開館。
  • 跟貝奇科夫·維克多·阿列克謝耶維奇學畫油畫
    如果我現在提一個問題風景油畫,肖像油畫,靜物油畫你更喜歡換哪一種呢?那麼接下來我將介紹三種油畫的概念跟上老師的腳步別掉隊,開始嘍~風景油畫是以自然景物為描繪對象,用油畫材料進行繪畫創作·稱為風景油畫,可以分為:自然風景油畫、山水風景油畫、藍天白雲油畫、日出日落油畫、街景油畫等。
  • 藝術圈鼻祖級細節控,「油畫之父」揚·凡·艾克
    小編繼續往下扒~被譽為「油畫之父」名垂藝史的藝術家眾多,為何揚·凡·艾克被譽為「油畫之父」?想要搞清這個問題,那就先要了解一下油畫是什麼。油畫油畫,顧名思義是要用「油」這種媒介來畫。由此可見,油畫之父不僅畫得像「顯微鏡」,視覺遊戲玩得也挺溜!▲揚·凡·艾克《天使報喜》每面39x24cm c.1433-1435,馬德裡國家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揚·凡·艾克高超的油畫效果可謂震驚了許多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家們,除此之外,他還是油畫形成時期的關鍵人物。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抗疫物證捐贈展、市民捐贈展開幕
    昨天,82歲的劇作家、原長寧滬劇團團長張東平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館三樓,指著櫥窗內展陳的滬劇《白衣長城》劇本手稿對記者說。  當天,《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和《市民記憶——上歷博(上革博)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同期開展。
  • 誰與爭鋒——俄羅斯的油畫藝術三月下午茶預告
    誰與爭鋒——俄羅斯的油畫藝術   從新中國誕生至今,俄羅斯繪畫始終影響著中國油畫界的形式表現、思想內容、技術方法和美術教學體系然而,為何不被西方待見?在西方藝術史上找不到隻言片語?是長期以來,專家們所認定的:西方對東方的偏見?是政治上的打壓?還是另有隱藏的秘密?3月1日,我們將揭曉封存的迷案。畫展全程現場講解,並將延伸解讀,這次展覽中,沒有展出的最傑出的6位畫家的最經典的代表作品。
  • 上海發放10萬份博物館導覽圖 引領市民尋訪歷史
    上海發放10萬份博物館導覽圖 引領市民尋訪歷史   中新網上海5月16日電(記者 許婧)上海市文物局16日宣布,首批10萬份《文化上海博物館導覽圖》將通過上海主要博物館向公眾免費提供。
  • 「油畫之父」凡·艾克作品亮相根特博物館
    在繪畫內容上,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結束了尼德蘭藝術平面、僵硬、缺少空間感和明暗的繪畫風格,開始在明暗、透視和油畫技巧上進行大膽探索改進,並在作品中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關注。他們在肖像畫、風俗畫以及風景畫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為尼德蘭繪畫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尤其是揚·凡·艾克在生命最後10年,主要致力於肖像畫的創作,注重刻畫人物的表面細節和內在情感,成為近代肖像畫的開拓者。
  • ...75周年——2020俄羅斯風景油畫展」今啟幕 畫展將持續至7月12日
    本次畫展是由青島出版集團、德才集團、北京俄博展覽有限公司、莫斯科藍海法律文化交流中心主辦,青島城市藝術館、德衡藍海美術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聖彼得堡市外事委員會、俄羅斯中國留學生總會、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承辦的,將持續至7月12日。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和全球各國人民一道與新冠病毒進行殊死搏鬥並已取得基本勝利的一年。
  • 上海這些小而有趣的博物館,坐地鐵就能到-煙畫 門票 參考品 畫像...
    原標題:上海這些小而有趣的博物館,坐地鐵就能到噢  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據樂遊上海消息,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上海,有許多很有意思的博物館隱身於這座城市一隅,他們「小而美」但還未被人熟知,徜徉於其中,或許就有意外的收穫。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上海從哪裡來?誰是「上海第一人」?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為了看一看上海的風雲變遷,更為了目睹心心念念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模樣,不少市民起個大早,第一時間趕來飽覽上海6000年歷史軌跡。
  •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內容卻是肚子痛請假條,為何貴重原因很簡單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修齡來經日,今在上虞,月末當去。重熙旦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甚令人耿耿——《上虞帖》內容前言:世界各地都會設置博物館,設置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儲藏價值連城的物品,在博物館中,多得是價值連城的物品,無論是古代博物館還是現代博物館,之所以可以擺放在博物館裡,那麼這件物品一定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 上海這些很有意思的博物館 一大半你沒去過[圖]
    原標題:上海這些很有意思的博物館,一大半你沒去過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發聲之地,是文化的聚焦之處  講述著一座城的經驗的性格  上海有很多趣味博物館,你都去過嗎?  最上海·上海石庫門博物館  時間:周日至周四 10:30-22:30;周五至周六 11:00-23:00  地點:太倉路181弄25號(靠近中共一大會址)  票價:20  和歷史博物館不同,石庫門博物館更像是一個景點,一個真實還原老上海人生活空間的景點。
  • 記錄城市歷史變遷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明天正式開館
    【新民網·最新報導】上海第一人長什麼樣?上海第一房在哪裡?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經過1年多的建設,從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
  • 疫情下的兩難抉擇 | 博物館該賣畫度過危機嗎?
    另一家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Baltimore Museum of Art)則在與藝術博物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 of Art Museum Directors,簡稱AAMD,該協會是監督全美博物館行為的專業組織)的協商後,趕在拍賣開始前兩小時決定撤下飽受爭議的克萊福德·斯蒂爾(Clyfford Still)和布萊斯·馬登(Brice Marden)的畫作。
  • 湛江一路段的路燈一直不亮 市民:安裝了路燈就應該讓它亮起來
    「保利原景花園前面那條路建成已有幾年了,路兩邊路燈的安裝也有不短時間了,但不知什麼原因一直不見亮起來。」這是去年和今年以來陸續有周邊居民和其他市民提出的問題。還有市民說:「這條路修得還可以,平時特別是晚上也有不少人在那裡散步和運動等,沒有路燈確實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