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難以抵擋徒步者的熱情,7月20日-22日,2018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黑瞎子島站在黑龍江撫遠市黑瞎子島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徒步愛好者在黑瞎子島涼爽的夏日尋找中國的第一縷陽光,在國境線上感受一路兩國的不同風情。
共有來自安徽、甘肅、北京、黑龍江、廣東、河北、湖北、湖南、吉林、寧夏、江蘇、山東、四川、天津、雲南、重慶共18個省市的隊員參加活動,同時,還有俄羅斯、韓國等國外隊員參加,總計545名隊員參與了此次徒步活動。
黑瞎子島位於黑龍江省撫遠市,是位於中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一個島系。黑瞎子島是中國的至東點,也是迎接華夏大地第一縷陽光的地方,夏季的黑瞎子島氣候舒爽,清涼宜人,非常適合徒步運動的開展。
與該活動同時進行的是由中國登山協會發起、《山野》雜誌社承辦的「登山戶外媒體採風團」2018年第二季活動。這一次,來自中新社、中國體育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千龍網、勞動午報以及旅遊衛視的媒體大咖們,跟隨「徒步中國」的腳步,一起來到祖國最東端,沐浴中華大地的第一縷曙光。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來自「首都媒體徒步聯隊」哦!
本次比賽徒步路線第一天從人民廣場出發,終點為西城門。路況包含柏油路、土路、山間小徑、林蔭道。第一天的線路途經人民廣場、西城門牌樓、大蜂場風車山,徒步隊員在第一天的路線中可以看到撫遠的邊陲小鎮風貌。撫遠市市容整潔,很多建築富有俄羅斯特色,別有一番異國風情。
第二天的線路則從東極太陽廣場出發,終點為東極寶塔,路線以柏油路和土路為主,線路途經抓吉鎮赫哲少數民族新村,這裡保留了最原始的赫哲族風情,裡面展現著最原始的赫哲族人的生活狀態,在「魚鄉」的大門前,赫哲族的少女跳起民族舞蹈,歡迎遠道而來的貴賓。中國「東方第一橋」烏蘇大橋,是中國最東邊的大橋,也是第二天路線中最大的亮點,這座大橋不僅架構雄偉,而且兩側鮮花盛開,讓大家流連忘返。
兩天的徒步結束後,各位媒體大咖們大呼過癮,心生無限感慨……
中國體育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溫文
這次活動,感受良多,一是徒步正在成為跨年齡,跨人群,跨地域的健身活動;二是徒步裝備越來越時尚化、個性化、功能化;第三,我第一天冒著時時飄過的小雨,穿過近2公裡泥濘的山路,走了十四公裡,第二天在黑瞎子島上完成16.4公裡的距離,超過自己的最好成績。
兩天來,我感受到共和國的第一縷晨曦,領略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煙波浩渺,體會到艱苦跋涉後心靈的愉悅。
中國新聞社攝影部副主任 任海霞
黑瞎子島 ,一個久聞盛名而日思夜想的地方。2018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媒體採風團的第二站活動圓了我這個夢,讓我有機會領略了黑瞎子島青山綠水。
在黑瞎子島管委會的精心安排下 ,大家在抵島的下午,就不顧旅途疲勞 ,興致勃勃地踏上了黑瞎子島溼地公園的參觀路徑。眼前的黑瞎子島一片蒼綠,讓人感到平靜安寧、生態美麗,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
參加徒步大會讓我感受到了熱愛體育的人一種拼搏精神和執著理想以及不懈追求,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
北京晚報攝影記者 劉平
這個周末我遠赴中國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黑瞎子島,用手中的鏡頭和雙腿感受祖國最東端的大好河山。兩天時間裡,我感受了撫遠市大蜂山風電場天然大氧吧裡的清涼、在黑瞎子島邊防巡邏路上奇妙的徒步體驗,更令我感動的是在黑瞎子島東極寶塔終點前兩公裡的最後一個補給站,幾位隊友一直等候我、為我加油,我們一起在終點衝線,這讓我深深感受到首都媒體徒步聯隊是個團結友愛的團隊。兩天下來我徒步了約38公裡,在自己生日解鎖人生半馬的距離,以徒步黑瞎子島的方式實現了。
千龍網文體中心副主任 戚連民
7月22日,在涼爽的黑瞎子島,面對這自己曾經徒步過的24公裡,我開始萌生了跑「半馬」的念頭,畢竟,實在跑不下來我就走嘛,起碼在心裡這個距離我是不怵的!
9點,500多人的徒步隊伍出發。跑過第15公裡時,已經超過了我平時跑步的最遠距離,心裡暗想此時每多跑一公裡都是在打破自己的紀錄,腳下的步子也輕快了許多。
我本想在第二個補給點喝點水,可隊友白宇提醒我,別停下,繼續堅持,半馬的關門時間是3小時,爭取拿下首個半馬,而我20公裡的時間恰恰是2:40分!於是我就選擇了堅持,向自己的首個半馬,繼續前進!
在臨近終點的時候,看見首都媒體徒步聯隊的隊友為我們鼓勁加油,2小時48分,完成了個人首個半馬。
參加黑瞎子島站的徒步大會,意外收穫首個半馬,安全完賽。「它」打開我心中的一個心結,半馬我也是可以嘗試滴!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編輯 周文麗
「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面對著烏蘇里江的粼粼波光,《烏蘇里船歌》的旋律在腦海中縈繞,讓人想立刻放歌一曲。
第一天的徒步路線在第四公裡就給大家一個下馬威,前一天下雨後地面有的地方有些泥濘,還不間斷地有水坑。有些地方看上去是一片草叢,一腳踩下去,鞋子就灌了水。於是在山間小徑閃轉騰挪,踩著樹根試探著爬坡,這一公裡竟然走了將近29分鐘。
第二天的路線出發後一路沿江而行,走過江邊的沙石路上,是大片綠油油的豆子地邊的田埂路,穿過雄偉的烏蘇里大橋,登上黑瞎子島,島上的森林、溼地、荷塘,景色美不勝收。當我跟著幾百號人的隊伍走在如畫一般的美景裡,我想說,能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土地,真好!
《勞動午報》記者 黃葵
在徒步途中,最艱難的是一段泥濘但有點像沼澤地的路段,大家提心弔膽,生怕陷進去;在山坡上爬升,由於地面溼滑,踩不實山路,有可能爬一步退半步,困難時刻,大家互相攙扶,攜手同行。
通過參加徒步活動,我的深切感受是,大自然是一個強大的磁場,人們走進自然,其實就是在獲得一種能量,在集體的徒步活動中,也同樣可以獲得一種能量,徒步能振奮精神,是生活和工作的加油站!
中國體育報攝影記者 白宇
7月21-22日,我參加了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黑瞎子島站的活動,兩天時間累計徒步了50公裡,也創下了我徒步裡程的紀錄。
其實,背著攝影器材邊走邊拍,比單純跑馬更能體驗途中美景。第一天剛一出發就有一段上山路,穿越泥地,鞋都溼透了,心想我就體驗半程10公裡吧,但真的被沿途美麗的風景吸引了,一路堅持下來。
第二天,更是走進了一般遊客到達不了的中俄邊鏡巡邏路,那是一條筆直的土路,視野非常好。路的左邊是中國,右邊就是俄羅斯了,途中還遇到幾次牽著警犬巡邏的邊防戰士為我們加油。
《山野》雜誌大內總管 張晨
作為山野的一員,非常有幸第5次和中國登山協會媒體採風團的老師們一起,來到中國最東的黑瞎子島,參加2018全國徒步大會黑瞎子島站,並在島上第一次體驗了徒步!希望有更多的媒體記者參加中國登山協會舉辦的賽事活動,一起感受美麗的山野中國!
旅遊衛視記者 劉鎮豪
兩天的徒步下來,最大的感受是徒步給我帶來的樂趣。兩天的行程裡走過溼地、越過風車山、穿過樹林,還欣賞到烏蘇里江的壯美,在東極太陽廣場與俄羅斯人民隔江相望……雖然很累,但是很快樂,路程中大家互相鼓勵,全程都沉浸在歡聲笑語中。
全國徒步大會是中國登山協會近幾年重點打造的大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盛會,旨在推廣戶外運動及發展全民健身計劃。徒步中國是以全國徒步大會為基礎,以完成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為目標,以徒步這種最為健康的戶外運動形式全方位認識中國,實現全民健身的最終目的。今年全國徒步大會已經在廣西百色、浙江寧海等地舉辦了多站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登山協會、黑龍江省體育局、黑龍江省政府黑瞎子島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撫遠市人民政府主辦,黑龍江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黑龍江省政府黑瞎子島建設和管理委員會旅遊文化體育局、黑龍江省登山協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