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000米是高海拔攀登的入門級,登頂成功是可以獲取
登山證明的。本篇文章為大家講明如何申請登山,如何辦理登山證明。(本文所述的政策法規,都是針對不包括港澳臺的國內登山,外國籍以及港澳臺的山友們有另外一套管理辦法)
一、登山行政許可證的介紹
登山行政許可證:也稱為「登山活動批准書」,是登山行政管理機構對登山活動的批准。我國的登山運動是由國家體育局負責管理,按照國家體育局的《國內登山管理辦法》的規定,登山必須提前申請,獲得批准以後才可以進行,登山行政許可證就是對登山活動申請的批准。
登山許可證適用範圍:「
西藏自治區5000米以上和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3500米以上獨立
山峰的登山活動」。也就是說,只有高海拔的山峰才需要登山許可證,攀登
武功山,
小五臺山等山峰是不需要獲得登山許可證的。
持有登山許可證登山能夠讓自己的登頂事實獲得官方機構的認可,即頒發登頂證或者登高證,同時也使得自己避免遭到執法部門的阻攔。
二、登山申請資格
按照我國現行的《國內登山管理辦法》,申請登山活動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由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發起;
隊員兩人以上,並參加過省級以上登山協會組織的登山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培訓及體能訓練;
配備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登山教練員或
高山嚮導,1名登山教練或高山嚮導最多帶領4名隊員。
團隊所有成員須經二級以上醫院身體檢查合格,無障礙疾患;
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防寒、通訊、生活、醫療等基本器材裝備。
申請資格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條和第三條。第一條規定只有擁有法人資格才能申請登山活動,社會上擁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一般來說就是公司,這個要求也意味著自然人是無法申請登山活動的。第三條明確規定了活動必須有持有資格證的登山嚮導參與,並且規定了嚮導和隊員的比例。
三、嚮導的資格申請
按照我國現行的《國內登山管理辦法》,申請登山活動應該具備如下條件:
由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發起;
隊員兩人以上,並參加過省級以上登山協會組織的登山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培訓及體能訓練;
配備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登山教練員或高山嚮導,1名登山教練或高山嚮導最多帶領4名隊員。
團隊所有成員須經二級以上醫院身體檢查合格,無障礙疾患;
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防寒、通訊、生活、醫療等基本器材裝備。
申請資格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條和第三條。第一條規定只有擁有法人資格才能申請登山活動,社會上擁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一般來說就是公司,這個要求也意味著自然人是無法申請登山活動的。第三條明確規定了活動必須有持有資格證的登山嚮導參與,並且規定了嚮導和隊員的比例。
申請資料
按照我國現行的《國內登山管理辦法》,申請登山活動需要提交的資料:
申請書;
登山活動發起單位法人資格證明;
登山團隊所有成員名單及登山簡歷;
登山團隊登山教練員或高山嚮導的資格證書;
登山計劃書;
裝備清單;
其他需要的文件。
在實際的申請過程中,登協或者地方體育局要求提交的資料一般是這些(以下列出為
四川省登協要求的資料):
營業執照複印件
法人身份證複印件
組織機構代碼證複印件
登山計劃行程(隊長姓名—電話號碼、隊員名單—身份證號)
裝備清單(通訊器材必備)
保險單(含協作員)
二級以上醫院體檢證明
嚮導資質(協作證複印件)
應急方案
登山簡歷(如有登頂證書或者登高證書,需提供)
關於營業執照:實際執行過程中,對於公司經營範圍要求並不那麼苛刻,也就是說即便公司經營範圍裡面不涉及登山,在有些省市也是能獲得批准的。體檢證明一般是有心肺功能的普通體檢即可。
申請流程
登山許可證的申請流程大體就是在前文所述資格和材料齊備後,向體育局或者是登協提交申請。現行的《國內登山管理辦法》,關於申請有以下規定:
攀登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動發起單位應當在活動實施前一個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級體育行政部門申請;
攀登未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動發起單位應當在活動實施前三個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級體育行政部門申請;
攀登省、自治區、直轄市交界山峰,經攀登一側省級體育行政部門批准,並向山峰交界其他方省級體育行政部門通報。如山峰交界省級體育行政部門間有爭議,由國家體育總局決定。
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登山活動發起單位應當在活動實施前三個月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特批。
實際申辦過程中,除了向體育局提交申請外,還可以找登協,大部分省份的登協都可以提供代辦的服務。只有值得注意的是,7000米和未登峰以上的山峰是需要提前3個月提交申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