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的一下,天氣又開始變得無比炎熱!寶爸寶媽的煩心事也來了,寶寶不斷腹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只能使用抗生素,可總擔心濫用抗生素會有不良影響。所以,今天科長就來與大家聊一聊腹瀉與抗生素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寶寶四個月,精神、食慾、成長曲線都正常,一個月因腸炎住院使用抗生素,出院後反覆腹瀉多次,最近臉頰兩側大面積發紅,查了過敏原及血,大便化驗正常,醫生開了氫化可的松及莫匹羅星,請問是否可以使用激素還是抗組織胺藥物比較好?懷疑過敏需要停母乳改換水解配方或胺基酸奶粉嗎?
一個月嬰兒腹瀉,用抗生素之前是否確定為細菌感染?用抗生素必然會破壞本來還尚未成熟的腸道菌群。若必須用,須輔用益生菌。否則腸道菌群失調會出現反覆腹瀉。臉上有皮疹,首選外用藥;仍反覆,且日趨嚴重,可考慮母乳媽媽適當限制自己飲食種類。似乎沒必要停母乳換成水解配方奶粉。
接下來,我們將就寶寶腹瀉時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抗生素性腹瀉的正確應對方案等相關知識進行了補充回答。
腹瀉不能隨便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已是一種社會現象,依賴抗生素治療發熱、咳嗽、腹瀉已成不少父母的「習慣」。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特殊微生物,不針對病毒。濫用抗生素可影響體內,特別是腸道內正常菌群。腸道正常菌群不僅維持腸道正常功能,而且維護全身免疫狀況。腸道菌群失調除可引起腹瀉外,還可引起過敏、肥胖等。
腹瀉或過敏等原因都會造成腸道黏膜受損。腸道內存在數十種,甚至數百種細菌。受損的腸黏膜會與細菌之間發生炎症反應。大便中查到小於15個白 細胞/高倍視野,絕對不能說明為細菌感染。嬰幼兒出現腹瀉不一定就是細菌 感染,臨床上發現大便中白細胞>15~20個/高倍視野時,才應考慮細菌感染。只有細菌感染時才應該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性腸炎不應該使用抗生素
腹瀉時是否應服抗生素絕不僅取決於大便性狀和排便次數。細菌引起的腸炎,從外觀上看,有黏液或混有血液,味道惡臭。關鍵是大便常規可見每高倍視野含白細胞或膿細胞超過15~20個,多伴隨紅細胞。如果為典型的細菌性腸炎必須服抗生素。若便常規僅見幾個白細胞,口服益生菌即可。
切記,抗生素會影響體內的正常菌群,引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加重腹瀉過程,抗生素不是萬能藥!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服用抗生素後常出現腹瀉,稱為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情況一:很多時候,大便中發現少數紅、白細胞的情況統作為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這樣非常容易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如果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不是必需服用抗生素時,應該停用。
情況二:若高度懷疑腸道受細菌感染,大便檢查紅、白細胞都超過15—20個/高倍視野,可使用口服抗生素。但服藥前應留取大便標本進行培養。大便培養一般需要3天時間。培養結果陽性,為細菌感染,根據藥敏試驗,考慮繼續使用同種抗生素或更換其他抗生素;如果培養為陰性,應該停用抗生素。
情況三:不論什麼原因使用抗生素後,都可能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樣表現。這時應該給孩子服用益生菌。但注意抗生素與益生菌服用間隔至少要2小時,千萬不要一同服用。其實,預防抗生素性腹瀉非常重要,服用抗生素當天就應開始服用益生菌,以減輕腹瀉。抗生素停用後,仍然要堅持服用益生菌1~2周,調整腸道菌群。
情況四:如果腹瀉嚴重,也需將配方粉換成無乳糖配方。最後提醒家長:慎用抗生素!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