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的寶寶,除了餵養問題,大家最多關注的就是黃疸問題了。黃疸是指體內膽紅素水平較高。膽紅素高到一定水平時,可能會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每位家長都會對黃疸極其重視。
膽紅素是紅細胞衰老死亡的產物,經由肝臟和腸道代謝的。新生兒膽紅素產生較多,代謝能力較低,很容易引起體內膽紅素水平升高,讓皮膚、眼球發黃。
曬太陽退黃疸這個方法在百姓中廣泛流傳,甚至有人認為,曬太陽不和醫院照藍光一樣嘛,幹嘛去花那冤枉錢。
通過醫院中一定光強的的藍光照射,會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可以促進膽紅素轉化並排出體外、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藍光治療的安全性非常高,且很少有什麼不良反應。那曬太陽的效果真的可以和藍光媲美嗎?如果真的可以,何必發明藍光的儀器呢!
對付膽紅素其實需要的是特定波長的光線,醫院的藍光儀器是只發出這特定波長光線的,陽光裡包括這部分的光,但還有紫外線,嬰兒皮膚稚嫩,很容易被曬傷。為了退黃疸去曬太陽,承擔可能的曬傷,非常得不償失。
茵梔黃口服製劑也常用來給嬰兒退黃,需要在遵醫囑的情況下使用,其與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患者也就是蠶豆病患者發生溶血之間可能有聯繫。目前茵梔黃注射液是明令禁止用於三歲以內的嬰幼兒、也不建議兒童使用,其有著不明確的不良反應和藥物禁忌,也含有誘發蠶豆病的東西。
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85%以上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足以證明黃疸現象有多普遍,其中大部分是生理性黃疸。
足月兒有生理性黃疸的會在產後第4~5天達到高峰,早產兒則在生後第5~7天達到高峰。生理性黃疸一般會在短期內自然消退,可以增加餵奶頻次、促進寶寶排便來幫助退黃。黃疸消退的時間,足月兒一般不超過2周,早產兒可達3~4周,甚至更久。
有的新生兒會在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者黃疸程度非常嚴重,遠高於正常值範圍,或者消退時間有非常明顯的延遲,就要考慮是不是病理性黃疸了,需要及時就醫。
由醫生根據寶寶的胎齡、日齡、體重、有無高危因素等方面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醫療幹預。這麼複雜的問題,家長要交給專業的新生兒科醫生做綜合判斷,多聽醫生意見。
各位寶寶媽,你家寶寶發生過黃疸的情況嗎?發生後是如何治療的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