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多彩繪小康|許水林:從「務工者」到「教育實業家」

2020-09-16 二三裡資訊東莞

■許水林和水霖學校的學生們在一起 受訪者供圖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從潮汕家鄉來到東莞務工、創業,以敢闖敢拼的勁頭,實現了從「務工者」到「教育實業家」的華麗轉身。

他就是廣東水霖集團董事長、東莞市工商聯常委、東莞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兼塘廈分會會長許水林。經過十多年的打拼,由他創立的廣東水霖集團業務涵蓋建築、商業園區、教育等板塊。尤其是他創辦了塘廈水霖學校、大朗水霖學校、東莞市水霖實驗學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河源外國語學校四所大型學校及8所幼兒園,為東莞市緩解基礎教育階段壓力、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作出了積極貢獻。

「務工者」進入建築行業

許水林出生於潮汕平原的惠來縣,1980年,年僅23歲的他孤身一人從老家來到了東莞塘廈,在這塊土地上紮下了根。

來到塘廈後,他承包過林果場,做過養殖、酒類生意。如今,回憶起那時的境況,他自嘲地說自己「就是一個務工者」。

但他有自己的眼界和胸懷,1988年,他看準東莞的城市建設是一個有前途的事業,於是東拼西湊,募集了一些啟動資金,與幾位朋友共同成立了東莞市駿鵬建築工程公司。公司修路建橋、開山放炮、蓋房建廠,從一些小的工程項目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1996年,他的事業上升了一個臺階,成為了東莞市經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的經理。1999年,許水林的建築公司參與了東莞市第一條自籌自建的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的建設,他在建築行業的資質和實力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建築行業非常辛苦,由於自己也是貧苦出身,他對農民工有一種兄弟般的情誼。許水林整日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哪裡有問題,他就第一時間出現在哪裡。

有一年春節前夕,他早早就把民工的工資交給了工程隊的領隊,可是那人卻拿著這筆錢偷偷溜了,一幫民工沒錢買票回家,每天窩在工地上吃冷飯。許水林知道這個情況後,來到工棚,自己拿錢給工人們發了工資,把大家送上了返鄉的大巴車。

歷經艱辛創辦多所學校

建築事業的成功是許水林事業上的第一桶金,不滿足現狀的他又把眼光投向了新的領域。當時,他看到外來民工多是獨自一人或夫妻二人來莞打工,他們的子女在家鄉成為留守兒童。孩子即便隨父母來到東莞,由於學位緊張也很難在這裡讀書。許水林於是萌生了創辦學校的念頭。

2003年,在塘廈鎮政府的支持下,水霖學校成立。許水林三顧茅廬請來一位有豐富經驗的校長幫他一起招聘教師,組建團隊;招生的時候,他也和老師們一起四處奔波,到工廠、社區宣傳學校。2008年,學校又增設了高中部,今天的水霖學校已經擁有教職員工500人、在校生8000人。

他提出了「著眼長遠發展,注重社會效益」的理念,要求校長和學校管理團隊要把「為學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基,為教師的人生和事業添彩」作為學校的辦學宗旨。

水霖學校創辦十七年來成績斐然,先後被評為市一級學校、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優秀的教學質量和育人成果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

水霖學校的創辦成功,增強了許水林辦教育的信心。2008年,他又開辦了大朗水霖學校;2015年,為了適應老百姓要自己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要求,水霖集團又創辦了水霖實驗學校;2017年,在河源大地上又崛起了水霖集團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聯合創辦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河源外國語學校。

如今的水霖教育已經成為水霖集團三大產業支柱之一,四間學校、八所幼兒園,總共容納學生22000人、教職員工2500人。水霖教育的辦學規模在東莞市位列前茅,成為全市民辦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記者 呂曉敢/文

來源:東莞時間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繽紛多彩繪小康|陳芳應:從清潔阿姨到英語「學霸」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陳芳應在學習英語 受訪者供圖從26個英文字母認不全,到可以流利地和外國人交流,這飛躍式的改變,陳芳應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第二次找工作時,陳芳應應聘到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當清潔工。雖說是機緣巧合,但陳芳應心裡早有打算:「我始終認為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英語培訓機構環境好,每天聽到的都是讀書聲,這會讓我向他們看齊。」開始學英語後世界大不同上班沒多久,有一天陳芳應正在幹活,一名男外教走了過來:「Hello,how are you?」
  • 繽紛多彩繪小康|陳芳應:從清潔阿姨到英語「學霸」
    ■陳芳應在學習英語 受訪者供圖從26個英文字母認不全,到可以流利地和外國人交流,這飛躍式的改變,陳芳應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第二次找工作時,陳芳應應聘到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當清潔工。雖說是機緣巧合,但陳芳應心裡早有打算:「我始終認為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英語培訓機構環境好,每天聽到的都是讀書聲,這會讓我向他們看齊。」
  • 「Winston Wishes」 海瑞溫斯頓點亮繽紛聖誕 許下甜蜜心願
    閃亮槲寄生和翠綠冬青葉裝點繽紛歡愉,空氣中都洋溢著濃濃愛意。聖誕冬青葉的靈感閃現這是一份來自鑽石之王海瑞·溫斯頓先生(Mr. Harry Winston) 的 「Winston Wishes」。全新推出的溫斯頓萬花筒Winston Kaleidoscope系列珠寶作品迷幻炫目,繽紛的色彩和珍貴寶石鑲嵌呈現的強烈深邃感和視覺衝擊感,為新的一年注入源源生氣,繽紛聖誕季由此拉開了帷幕。
  • 暖暖生日單曲《許個願吧》璀璨上線 非凡套裝「繽紛蛋糕塔」免費領取
    暖暖生日單曲《許個願吧》璀璨上線 非凡套裝「繽紛蛋糕塔」免費領取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07 分享到: 疊紙遊戲自研自發的次世代3D手遊《閃耀暖暖》主角暖暖,於12月6日迎來八周年生日
  • >繽紛鳥美術教育培訓
    在數碼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孩子們很小就開始接解到電子設備,這些本不屬於孩子的物品,卻讓孩子過早接觸,甚至沉迷其中,無法擺脫。但這並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大人的錯,而是缺少一個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載體。養成細緻想像力畫畫的靈感來自生活,家長們需在平時生活中多啟發孩子觀察,這樣日積月累,漸漸地,孩子就會把自己觀察到的東西,呈現在畫紙上。情感表達窗口畫畫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語言,孩子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畫畫的方式表達出來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畫作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與之進行溝通交流。
  • 一個蘋果 一聲平安 讓外來務工者感受城市的溫暖
    外來務工者為越城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人頭攢動的紹興高鐵北站,志願者們早早守候在候車室各個角落,熱情地為外來務工者們送上一隻只蘋果,祝願他們旅途平安、一路順風。本次活動的愛心企業也表示,如今越城區不少企業多數員工是由外來務工者組成,一直以來,他們任勞任怨,默默付出,把自己優質的服務呈現給廣大市民。近幾年,越城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愛心企業通過自掏腰包銷售蘋果,也飽含著對外來務工者的感激之情。
  • 小康聲音丨郭貞坡:從「荒草地」到「觀光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康亞娟: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康亞娟:教育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2020-08-20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磅福利|報名繽紛跑,領取千萬大禮包
    童年時光·2020重慶繽紛跑開始報名啦!1、新東方價值980元線上語文、數學、英語課程3節/學科,共計9節2、新東方價值1280元《10節親子家庭教育系列課》3、好童星價值499元少兒聲樂、舞蹈、語言體驗課3節課時4、好童星價值398元
  • 著名實業家邵逸夫今逝世 福建網友曬「逸夫樓」悼念
    香港著名的實業家邵逸夫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消息傳到內地後,網友紛紛在微博上點燭悼念,不少福建網友還曬起了自己曾經就讀學校的逸夫樓,有網友感嘆道從小學到大學,所有上過的學校「幾乎都有一座逸夫樓」。邵逸夫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除了邵氏電影王國和TVB給大家留下的記憶之外,邵逸夫在教育、醫療等事業方面的捐助也有著巨大的貢獻。
  •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實業家們
    凡是發達到一定程度的商家,免不了成為官家勒索的「肥肉」,於是就設法依附或勾結官府,以取得庇護或特權,或亦官亦商,成為「紅頂商人」。如果發展到「富可敵國」,必定遭忌,無論何者,最後下場都不妙,如沈萬三、胡雪巖,等等。第二、科舉入仕。既是制度,又是文化層面。科舉制度把精英都收入仕途,從而形成一種文化觀念,即便富甲一方,仍然社會地位不高,缺一個「功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則故事講述幸福小康生活
    第一次買房子:    當時花了1萬多塊    提到小康生活這個話題,家住陳渡新苑的何潤炎老先生總有說不完的話。從簡陋的棚屋到如今窗明几淨的大房子,何潤炎的搬遷經歷也是他走向小康生活的真實縮影。後來,何潤炎分到一戶老舊住宅,享房改政策之福,他花一萬多塊買下了房子,一家人這才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房產。如今,何潤炎與兒子一家住在陳渡新苑,屋舍窗明几淨、小區環境優美。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鐘樓區今年積極推進棚改安居工程,加強住房保障。2020年,鐘樓區共計劃實施1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255幢、7456戶,建築面積56.34萬平方米。
  • 經濟觀察:狀元實業家張謇背後的「中華商道」
    (經濟觀察)狀元實業家張謇背後的「中華商道」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狀元實業家張謇背後的「中華商道」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被贊「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愛國企業家的典範」,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能給當代民營企業家帶來什麼啟示?
  • 觀察家|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實業家們
    凡是發達到一定程度的商家,免不了成為官家勒索的「肥肉」,於是就設法依附或勾結官府,以取得庇護或特權,或亦官亦商,成為「紅頂商人」。如果發展到「富可敵國」,必定遭忌,無論何者,最後下場都不妙,如沈萬三、胡雪巖,等等。第二、科舉入仕。既是制度,又是文化層面。科舉制度把精英都收入仕途,從而形成一種文化觀念,即便富甲一方,仍然社會地位不高,缺一個「功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陽百家幸丨何麗芳:舞出健康身體 暢享小康...
    跳廣場舞13年來,何麗芳率領「舞踩繽紛」團隊,將「三步踩」在東陽發揚光大,並在東陽、金華、浙江乃至全國的各級比賽中獲得了大大小小几十項榮譽,甚至完成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跳出了健康的身體,舞出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年輕時,何麗芳是一名體育老師,擅長各項體育運動。結婚後,為了養家餬口,她與丈夫一頭扎進了化妝品生意中,生意越做越大,身體卻因此垮了。2006年,她生了一場大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民富村美奔小康
    隴西縣聚力脫貧攻堅,樹立問題導向,靶向施策補短板,因地制宜育產業,使昔日深居大山的貧困戶,搬進了設施完善的新農村,開啟了民富村美奔小康的新徵程。
  • 家庭應急藥品儲備【獨居務工者篇】
    剛剛看了一篇文章,轉發到我得頭條裡,也聯繫大家可以看看,搜索:年輕人不怕獨居,就怕……,這篇文章看的讓我心塞,文中提到許多孤獨的務工者遇到急病時的無助!看了後我感觸很深,想為在外漂泊拼命的務工者寫一篇適合他們的應急物資儲備,如果你的家人獨自漂泊在,又或者你的孩子獨自求學深造,亦或者家中老人獨自生活,最好考慮給他(她)配備一個急救藥品箱,花不了多少錢,但是確實絕望時的一抹陽光,溫暖著他(她),以下是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便攜藥箱鋁合金材質的100-200元不等,尺寸30*20*20釐米即可。
  • 全面小康 教育擔當 | 讓教育插上科技翅膀 信息化為全面小康提供...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近年來,江蘇教育系統加快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和優質均衡發展,為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深入實施教育助力脫貧致富行動。
  • 小鎮往事:從樂善好施的民國實業家,到一無所有的孤獨老人
    到了第四進,才真正成為了居住的中心,清同治狀元陸潤庠手書「致德堂」匾額懸於廳內正中。有趣的是,徐簾青先生大約不是一個守舊的企業家,他積極地汲取西方文化。致德堂第六進是一排四間的洋式樓房,而這座小洋樓是震澤人的首次嘗試。
  • 優質教育承載小康夢想
    居民們對這所學校的信任和熱捧,說到底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是城市家長的呼聲,也是農村家長的心聲。長期以來,受制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教育水平差距的鴻溝一直存在。不少農村家長千方百計把孩子送進城裡讀書,希望能跨越這道鴻溝,但這樣的選擇受限於財力、人力、物力,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