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撫恤金屬於各近親屬共有,繼母稱已歸還外債無法分割的理由不成立

2020-09-23 法就在身邊

一審訴訟請求

乙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二被告給付原告21235.60元的撫恤金;2.本案費用由二被告承擔。

一審認定事實

原告與丙系兄妹關係,二人的父親乙1與甲系再婚,婚後未生育子女。乙1生前系離退休人員,於2019年9月24日因病去世。

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向乙1的遺屬發放了20個月的撫恤金63707元及喪葬費1000元,共計64707元,並將該款項匯入了甲的銀行帳戶。

一審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認為,死亡撫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死者死後發放給死者遺屬的具有精神安慰和物質補償性質的金錢給付,不屬於死者遺產。目前我國法律對死亡撫恤金的分配沒有明確規定,死者生前所在單位對撫恤金的給付對象也沒有作出規定的情況下,應屬於各近親屬共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條規定:在共同共有關係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但分割夫妻共有財產,應當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撫恤金發放後即屬於各共有人的共有財產,各共有人應按照共有財產的分割原則即等分原則處理,同時也會酌情考慮各共有人的客觀情況。

本案中,原被告三人作為乙1的配偶和子女,屬於乙1的近親屬,是案涉共有財產的共有人,均享有分得撫恤金的權利。甲與乙1共同生活三十餘年,夫妻之間應盡到了更多的扶養照顧義務,且甲現在年事已高,在分割一次性撫恤金時對其予以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綜合全案考慮,乙請求甲給付其撫恤金分割款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但應給付的撫恤金分割款的數額一審法院酌定乙享有乙1的死亡撫恤金數額的百分之三十。

因丙未實際領取乙1的死亡撫恤金及喪葬費,故乙請求丙給付其撫恤金分割款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一審法院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對原告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的部分,一審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判決:一、被告甲自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給付原告乙撫恤金分割款19112.10元(63707元30%)。二、駁回原告乙對被告丙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主張

甲上訴,事實和理由:第一,乙1因病住院花費巨大,訴爭撫恤金已經歸還外債,至今尚欠親戚款項。乙1生病至去世花費近20萬元,為了治病,親戚朋友眾籌,上訴人甲借遍了親戚的錢,本案訴爭的撫恤金已經取出歸還親戚借款和其他花銷,至今還有3萬多的帳沒還。

第二、兒子訴母違反社會公德,違反公序良俗。父親去世,乙作為兒子更應珍惜這份母子情誼,盡到自己作為兒子的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而不是在相關債務尚未清償完畢的情況下分割撫恤金,乙起訴違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

第三,雖然一審法院分配撫恤金時已經考慮到上訴人情況,但上訴人認為乙分配比例過高。乙的父親生活照顧、生病住院至去世等各個方面,作為兒子的乙表現過分,眾叛親離。很多事務都是上訴人找的親戚幫忙處理。死亡撫恤金具有對死者近親屬精神和物質雙重補償之價值,親屬關係以及互相照顧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乙與其母親上訴人甲對簿公堂,撫恤金參照遺產處理,乙未盡到撫養義務等一系列表現給予其30%比例過高。

綜上,請求依法改判駁回乙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答辯

被上訴人乙辯稱,一、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

二、上訴人陳述的各種情形不屬實,理由不成立。

1.父親生病住院,根本沒有欠下債務。

2.本案訴爭撫恤金,被上訴人具有法定繼承權利。

3.一審法院對付撫恤金分配比例問題,被上訴人認為合情合理,是正確的。

4.父親生前體弱多病,我和妹妹出錢出力,盡到了贍養義務。

綜上,一審判決正確,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裁判

本案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為:一審判決被上訴人乙分得涉案撫恤金是否適當

撫恤金系對死者遺屬的具有精神安慰及物質補償性質的給付款項,應為各近親屬共有。乙作為乙1之子,系涉案撫恤金的共有人,有權獲取該撫恤金相應份額。一審法院綜合考慮撫恤金性質、上訴人甲年齡及其作為乙1配偶等因素,判決乙分得涉案撫恤金的30%份額,符合事實與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維持。

關於甲主張因存在其他債務而已將涉案撫恤金償還外債,本院認為,甲並未提交證據證實其主張的債務,且債務處理與本案撫恤金分割不是同一法律關係,本院對其該主張不予支持,甲可就其主張的債務另行主張權利。

綜上,上訴人甲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對死亡撫恤金的遺囑無效 法院:按共有物分割
    ,死者生前對其死亡撫恤金作出的遺囑是否有效?近日,安徽省蕭縣人民法院審結該起案件,並以「死亡撫恤金不屬於遺產」而是作為共有物依法分割作出一審判決。  原告孫某訴稱,孫某之夫李某因病去世,於2018年1月31日在蕭縣殯儀館火化。李某生前系蕭縣某鎮退休幹部,經該鎮財政所核定其一次性撫恤金147992元、喪葬費2000元,合計149992元,該款現仍在蕭縣某鎮財政所。
  • 女兒與繼母因撫恤金鬧上法庭 法院判決一錘定音
    李某因病去世後,妻子劉某一次性領取了全部撫恤金,李某的兩個女兒多次向繼母索要其份額無果,遂訴至法院要求分割生父的死亡撫恤金,獲得了法院的支持。近日,平江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案。2005年4月18日,劉某與李某(已故)登記結婚,2010年7月,李某被診斷患有癌症,治療期間,由劉某對其進行照顧。2013年8月,因劉某與李某發生爭執,劉某遂離家。
  • 女兒與繼母因撫恤金鬧上法庭 法院一錘定音
    李某因病去世後,妻子劉某一次性領取了全部撫恤金,李某的兩個女兒多次向繼母索要其份額無果,遂訴至法院要求分割生父的死亡撫恤金,獲得了法院的支持。近日,湖南省平江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案。
  • 父親患癌期間繼母離家出走,去世後繼母領取全部撫恤金被女兒起訴索要,法院這樣判
    李某因病去世後,妻子劉某一次性領取了全部撫恤金,李某的兩個女兒多次向繼母索要其份額無果,遂訴至法院要求分割生父的死亡撫恤金,獲得了法院的支持。近日,平江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案。2005年4月18日,劉某與李某(已故)登記結婚,2010年7月,李某被診斷患有癌症,治療期間,由劉某對其進行照顧。2013年8月,因劉某與李某發生爭執,劉某遂離家。2014年2月,李某因病情惡化去世。李某去世後,劉某領取撫恤金、喪葬補助金等共計42000元。
  • 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職工死亡撫恤金項目及相關規定
    繳費不滿3年的,按上述辦法計發的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總額不得超過已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總額。繳費滿3年及以上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個體參保死亡人員,若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的總額,低於其以個體參保人員身份參保繳費期間劃入統籌基金的全部養老保險費,除按上述標準發放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外的不足部分,由社保經辦機構補足。
  • 喪葬費、死亡撫恤金是否屬於遺產,可否進行繼承?
    張某妻子黃某及子女張某某等對撫恤金和喪葬費的分割問題產生分歧,後協商未果訴狀法院。黃某認為28000元是死者張某的遺產,要求按照遺產進行分割,而被告張某某認為死者張某在生前立有遺囑,對撫恤金進行了處分,要求按遺囑分割,且張某某為安葬死者共花費30000多元,即使不按遺囑分割,也應先從撫恤金和喪葬費中扣除,剩餘部分才能分割。
  • 2017企業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比原先提高了多少
    撫恤金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經濟組織對死者家屬或傷殘 職工發給的費用。工人、職員因工負傷被確定為殘廢時,完全喪失勞動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死亡時止。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恢復勞動力或死亡時止。
  • 為了遺產起紛爭 繼母養子上法庭
    近日,義馬市人民法院千秋法庭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當庭成功調解一起因遺囑繼承引起的民事糾紛案,妥善化解了原被告雙方積怨已久的矛盾糾紛。2018年4月,原告父親突發重病,為全力以赴搶救父親生命,原告不僅放棄了考研機會還向親戚朋友借錢欠下巨額外債。但天不遂人願,2018年9月,原告父親不幸去世,原告又舉債2萬元為父親辦理了後事。因外債歸還和父親遺產分割問題原告與繼母之間發生糾紛協商無果,一紙訴狀將繼母告上了當庭。經了解,十多年前,原告父親與其前妻即原告生母離婚時協議約定家庭共有一套面積房產由原告繼承。
  • 撫恤金是否屬於遺產?
    而撫恤金卻不是被繼承人的生前財產,不能按遺產分割繼承。案例:孫老先生老夫人早年去世,他們共有三個子女一審法院認為,孫老先生的遺囑,在形式要件上有自書人籤名捺印,並請了兩位見證人籤名見證,符合形式要件,長孫要求分割存款有悖遺囑第2條,但是遺囑中第3條不符合國家規定,這部分內容無效。死亡撫恤金是職工死亡後,職工所在單位給予死者家屬或者其生前被扶養人的精神撫慰和經濟補償,其不屬於死者的生前財產,因此不屬於遺產範圍,被繼承人亦無權通過生前所立遺囑予以處分,該筆款項應是死者近親屬共有財產。
  • 因工死亡職工所供養親屬能否得到撫恤金
    2005年4月29日因工死亡。被告某旗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為其支付了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喪葬費。原告張某某認為,自己是因工死亡職工尚某某的母親,應享受遺囑待遇,得到撫恤金。但被告認為原告雖然屬於《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範圍規定》中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的範圍,但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中依靠因工死亡職工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條件。
  • 不滿父親把房子留給繼母,兒子當場把遺囑吃了!繼母拿出一樣東西告...
    兒子小陳在繼母不知情情況下,擅自領取了父親的死亡喪葬補助金、一次性撫恤金及帳戶餘款,並扣押了全部的身份及死亡證明材料。 父親去世後,當小陳帶著親戚找繼母理論,想要繼承財產時, 繼母拿出老陳在重病之際立下的一份自書遺囑,上面寫明所有財產歸繼母所有。
  • 老年人再婚前約定一方死亡後撫恤金分配的協議書,有效嗎?
    因王某與乙女屬於老年人再婚,為避免雙方因子女撫養、婚前及婚後財產問題等產生糾紛,王某與乙女於2011年1月7日在其各自子女的見證下對雙方婚前及婚後財產的處理及王某死亡後的遺屬撫恤金分割達成並籤訂了《協議書》,雙方於2011年4月11日還到雲縣公證處對協議進行了公證及確認
  • 喪葬費撫恤金是否屬於遺產?
    喪葬費撫恤金不屬於遺產。遺產指的是我國公民在死亡之後遺留的財產,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將個人的財產轉讓給他人。4、公民購買的文物、資料以及各類文獻;5、公民獲取的法律允許的生產類的資料;6、公民依法享有的著作權、專利權;7、公民留下的其他合法的財產;公民的遺產必須是在死亡之後才能發生,如果財產不是死亡的時候遺留的話
  • 按份共有人請求分割共有物,法院能否判決共有物歸一人所有?
    【訴辯】  原告訴稱,案涉房屋系原告與仲偉功夫妻共有的財產,現仲某功去世,為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紛爭,現原告要求明確原、被告各自的份額歸併至原告名下。原告願意以市場價按照被告的份額補償給被告。  被告辯稱,原告主張分割共有財產缺乏事實或法律依據,原、被告之間的共有關係沒有喪失,另外,原告也沒有重大理由要求分割。
  • 搶奪後主動歸還贓物不屬自首
    (價值1000元),後來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會坐牢,馬上根據手機裡面存儲的信息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  [爭議]  對陳某的行為定性為搶奪罪沒有爭議,但對陳某犯罪後主動歸還贓物,並如實供述罪行的行為是否屬於自首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陳某的行為是自首。理由是:陳某在搶奪他人手機後,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犯罪,並馬上將手機歸還了受害人,主動避免了行為後果的發生。
  • 兄弟為撫恤金起爭執,法官釋法定紛爭
    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本案的四原告各分得撫恤金的15%,張戍分得40%。因為該撫恤金已由張戍實際控制,故張戍應承擔向張甲等四原告返還相應撫恤金的義務。同理,對於張某某的銀行存款25000元,張戍也理應得到適當更多的照顧。
  • 湖南省退休工人死亡喪葬費和撫恤金是這樣計算的
    長沙市退休工人死亡以後喪葬費是多少?長沙市退休工人死亡以後,不但要享受國家規定的喪葬補助金,同時還要享受撫恤金,長沙市退休職工死亡以後,統一執行湖南省人社廳和財政廳制定的相關退休職工因病死亡的相關待遇。
  • 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很多人還傻傻不知道
    隨著國家的優撫制度的日益完善,對於死亡喪葬費、撫恤金的政策也越來越細化。死亡撫恤金是國家發放給以犧牲軍人為主要生活經濟來源的親屬的一種金錢幫助, 死者單位給付的喪葬費是對死者親屬處理喪葬事務的一種經濟幫助。那麼很多人就會有疑問到底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屬於遺產嗎?
  • 工傷知識小課堂:職工因工死亡,哪些親屬可以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
    工傷知識小課堂:職工因工死亡,哪些親屬可以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我們都知道,職工因工死亡後,職工近親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是什麼呢?職工的哪些近親屬可以領取呢?一起來看看吧!
  • 企業職工未領取養老金前因病死亡 撫恤金有新規定
    華龍網6月16日21時訊(記者 楊濤)今日,重慶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下發通知稱,若市民參加我市職工養老保險,在未領取養老金前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或參加被徵地農轉非養老保險,在領取養老金前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可領取2000元喪葬補助金,並按規定領取撫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