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患小兒臍疝肚子鼓起 父親竟一刀劃開肚臍「放氣」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圖為術後照片 醫院供圖

中新網寧波1月24日電(記者 李佳贇 通訊員 馬蝶翼)因看到孩子肚臍處鼓了起來,一對年輕父母竟找來刀片,在孩子的肚臍上劃了一道口子,想給孩子「放放氣」。結果導致近半米長的小腸瞬間「奪口而出」,也讓這名剛滿月的男嬰險些喪命。

1月23日,一名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被送到浙江省寧波市婦兒醫院。只見該男嬰臉色慘白,手腳冰涼,已有休克徵兆。而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在其肚子上有一條五十釐米長的小腸裸露在外,其中一段25釐長的小腸已經發黑。

情況緊急,醫生趕緊將男嬰推進手術室。由於孩子太小,直接切除小腸太可惜,醫生便採取保守方式,先用熱毛巾熱敷發黑的小腸,見其慢慢恢復血色後,才又將其放回腹腔。在手術過程中,醫生還發現一段畸形小腸,隨後對其進行了切除。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男嬰被送回到ICU。「現在就看孩子自己了,只要度過三五天危險期,就沒有大礙。」寧波婦兒醫院小兒外科外一科科室主任諸建明說。

據了解,男嬰的父母都是貴州畢節人,雖然兩人只有二十六歲,卻已經是5個孩子的父母。男嬰的父親告訴記者,當發現孩子的肚臍有鼓起的症狀後,就想給他「放放氣」。於是,他找來刀片,在孩子肚臍處劃了一道小口子。

「本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沒想到順著破口,小腸奪口而出。」男嬰父親後悔道。伴隨著疼痛,男嬰哭鬧得越發厲害,小腸也越「跑」越多,嚇得夫妻倆趕緊將男嬰送往醫院。

「這樣無知的父母真是頭一回見。萬幸的是,刀片沒有劃破小腸,否則就更危險了。」諸建明表示,其實男嬰患的是小兒臍疝,是常見的外科疾病,一般在孩子2歲前便會自愈。

諸建明解釋道,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肚臍的薄弱處會隨著寶寶生長慢慢閉鎖。但是,當肚臍兩側的腹壁肌肉尚未發育成熟、臍環還未完全閉合時,寶寶會因咳嗽、腹瀉、情緒激動等刺激,導致腹腔壓力升高,腹腔中的腸道、內髒便會從臍環凸出,從而形成臍疝。

諸建明表示,小兒臍疝一般不需要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治療,隨著寶寶年齡增大,肚臍周圍的肌肉發育好後,臍疝就可自行癒合。家長可給孩子佩戴嬰幼兒專用的臍疝帶,直至臍部包塊消失。若小兒臍疝大於5cm,家長則需帶著寶寶前往醫院尋求醫生幫助。(完)

相關焦點

  • 出生41天的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父母竟拿刀片劃開放氣!
    出生41天的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父母竟拿刀片劃開放氣! 素材來源於網絡,文章是小編原創,歡迎關注! 說到嬰幼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專業護理,因為小孩子剛出生不久總會有很多情況出現,孩子的任何變化都會牽動父母的心。然而有這麼一對無知父母,看著1個月大的孩子肚臍外翻,這對父母竟然拿著刀片劃破肚臍去放氣,最終孩子住進了ICU。
  • 嬰兒肚臍鼓包,父母一刀劃開「放氣」:關於肚臍,家長要了解這些
    這並不是肚臍眼受涼,而是整個肚子受涼才可能導致的結果。大多數嬰幼兒臍疝在2歲內可隨著腹壁增強而自愈。小兒臍疝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家長不要過於緊張,也千萬不要手忙腳亂,自作主張給孩子「放氣」!曾經就有一對夫妻,看到一個月大的寶寶肚臍鼓了個包,就認為裡面有氣體。奶爸直接找來一個刀片在寶寶的肚臍上劃開了一個小口,想給寶寶「放放氣」。
  • 1個月大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父母竟用刀片劃開放氣!結果……
    出生才41天的男嬰(小一)肚臍外鼓,無知的父母居然找來刀片,在孩子肚臍上劃個小口子,說是要幫孩子放氣,結果導致小腸外流,足足有四五十釐米長。面對如此無知的父母,搶救的醫生們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 嬰兒臍帶脫落後肚臍凸起,小兒「臍疝」,如何治?
    最近,市民張先生喜得貴子,但他發現寶寶臍帶脫落後,肚臍卻凸起來了,就像肚子上的一個「按鈕」,按下去會感覺到裡面似乎有「一股氣」。為此,他和妻子十分發愁。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在求助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專家後,他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其實這是『臍疝』,俗稱『氣肚臍』,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疾病之一。」
  • 嬰兒肚臍鼓包,父母一刀劃開「放氣」: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問題
    當父母的對蓋肚子有著令人感動的執著, 因為在很多家長的意識中,小寶寶肚臍一定要蓋好,要不然會進風,進風了孩子就要著涼拉肚子!不過,肚臍眼真的會進風嗎?真的會「受涼」拉肚子嗎?今天小康君就和大家說道說道!肚臍眼真的會進風嗎?
  • 嬰兒肚臍鼓包,父母一刀劃開「放氣」: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三個問題
    當父母的對蓋肚子有著令人感動的執著, 因為在很多家長的意識中,小寶寶肚臍一定要蓋好,要不然會進風,進風了孩子就要著涼拉肚子!不過,肚臍眼真的會進風嗎?真的會「受涼」拉肚子嗎?可是孩子肚子「受涼」後的確會拉肚子呀,這又是怎麼回事?
  • 寶寶肚臍鼓包,爸爸一刀劃開「放氣」!醫生怒斥:無知,這是常見病
    ↓↓一對90後小夫妻發現剛滿月的寶寶哭鬧時肚臍鼓起一個大包夫妻倆一合計這是「肚子裡有氣」於是熊爸爸找來刀片沒想到一刀下去氣沒出來腸!子!▽這種病大多可以自愈極少數才需要做手術小兒臍疝,是幼兒常見的問題。在早產兒中更常見,體重低於3斤的嬰兒發生率可達75%。和腹股溝斜疝(戳這裡查看👉:因為這病,N個孩子痛失「蛋蛋」!)
  • 1個月大嬰兒肚臍外鼓,父母竟找來刀片劃開放氣……
    出生才41天的男嬰(小一)肚臍外鼓,無知的父母居然找來刀片,在孩子肚臍上劃個小口子,說是要幫孩子放氣,結果導致小腸外流,足足有四五十釐米長。面對如此無知的父母,搶救的醫生們不由嚇出一身冷汗。23日上午,父母發現「小一」肚臍鼓起來,以為肚子裡有氣,就想給他放放氣。於是乎,父母找來刀片,在肚臍上劃了個小口子。本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小一」,誰想反而害了孩子,順著破口,小腸奪口而出。伴隨著疼痛,「小一」哭鬧的厲害,小腸也是越跑越多,嚇得夫妻倆趕緊將「小一」送往當地醫院。
  • 1個月寶寶肚子脹氣,無知媽媽揮刀放氣,醫生:父母太糊塗
    孩子小的時候肚子出現脹氣的現象就是小兒臍疝,是寶寶極易出現的一種症狀,我們作為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都會把孩子送往醫院就診,或者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可是,你見過家長因為孩子的肚子脹氣就拿刀片劃向孩子的肚子嗎?這樣的畫面簡直是觸目驚心,可是真的就有無知的家長這樣做了。
  • 26歲男子有五個孩子,其中一名肚臍鼓起,他竟掏刀切開「放氣」
    26歲男子有五個孩子,其中一名肚臍鼓起,他竟掏刀切開「放氣」文章為筆者原創,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各位讀者今年多大了呢?這件事要說我們還得從這位父親說起,這名男子是貴州畢節人,今年才26歲,而別看他才26歲,但是他和自己的妻子已經有了足足5個孩子,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難度自然是非常大的,因為要照顧五個孩子,特別是還有一個是出生僅僅一個月大的嬰兒,要說的這件事就發生在這個嬰兒的身上——這名嬰兒的肚臍鼓了起來。
  • 什麼是小兒臍疝?一定需要動手術嗎?小方法解決寶寶大問題
    什麼是臍疝?「臍疝」 有時候會發病於出生後不久的寶寶,發病率約2.6%,女孩多於男孩,1歲以下的嬰兒多見。具體可見到寶寶臍部有鼓起的圓形小腫塊,小的像櫻桃,大的像核桃,安靜或躺著時小腫塊可消失。但是寶寶坐起、站立、咳嗽、哭鬧時小腫塊又會鼓起來,有時可鼓得大而緊繃。
  • 寶寶臍疝一定要做手術?爸媽在家做好這3點大都能自愈!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寶寶肚子上有一根50cm的小腸裸露在外,其中一半的腸子已經發黑……原來是這個新生兒父母看到寶寶肚子一直鼓鼓的,肚臍上還有一塊凸出來了,就找來刀片想給孩子「放放氣」,於是就發生了以上慘劇,所幸送醫及時,孩子才撿回了一條命。
  • 1個月大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的父母竟然這麼做……
    見孩子肚臍鼓起,父母竟找來刀片劃開!雖然「小一」的手術很順利,但一直有個疑問在諸建明的腦海裡,那就是小腸怎麼會跑出腹腔的。日前,他們發現「小一」肚臍鼓了起來,以為肚子裡有氣,就想給他放放氣。於是乎,他們找來刀片,在肚臍上劃了個小口子。本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小一」,誰想反而害了孩子,順著破口,小腸奪口而出。伴隨著疼痛,「小一」哭鬧得厲害,小腸也是越跑越多,嚇得夫妻倆趕緊將「小一」送往當地醫院。
  • 臍疝,寶寶肚臍上鼓起的包
    臍疝,寶寶肚臍上鼓起的包 2021-01-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腹股溝疝不能自愈,臍疝通常無害
    如果發現寶寶的肚子脹鼓鼓的,你會怎麼辦?一般父母肯定要麼繼續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要麼就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可在寧波卻有這麼一對無知的父母,當發現自己1個月大的小寶寶肚臍鼓脹,竟找來刀片割破肚皮來放氣!1月23日,一名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被送到浙江省寧波市婦兒醫院。
  • 小兒「疝氣」不可怕,媽媽必看!
    臍疝需要治療嗎?雖然臍疝看起來很嚇人,甚至極少一部分寶寶臍疝的鼓出部位可以像李子那麼大,但只要鼓出部分不是觸痛或腫脹得很厲害,而是軟的,按壓能夠縮小,而且寶寶也沒有覺得不舒服,臍疝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不要自行用那些如用硬幣壓在肚臍上的方法來給孩子治臍疝。反而會引起感染。寶寶的臍疝一般會在兩三歲前自行消退,但也有些寶寶的臍疝要到5歲才能癒合。
  • 世界太大,親生父母用刀割開寶寶肚臍,只是想幫寶寶「放放氣」?
    圖片源自網絡今天刷新聞,看到一則讓我匪夷所思的事故:一個剛剛滿月11天的寶寶,因為肚臍太鼓的緣故,被自己親生父母用刀片劃開,企圖「放放氣」,之後的幾天裡,媽媽在醫院裡會有護士每天為寶寶清理肚臍。在媽媽和寶寶出院的時候,醫生也會根據寶寶肚臍的恢復情況對媽媽有專門的交待,如何在家中對寶寶的肚臍進行護理。這個過程直到臍帶自然脫落為止。在家中清潔臍帶,媽媽可以每天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臍帶斷面以及臍窩。
  • 寶寶肚臍眼凸起?聊聊臍疝的那些事
    在我家寶寶半個月時,無意中發現寶寶平時肚臍平平的,但大哭或者情緒激動時肚臍就變得很高了,諮詢了專業人士了解到原來是臍疝,可以使用臍疝帶,同時儘量避免寶寶大哭,如果不太嚴重慢慢會恢復,聽了以後我放心了很多,及時購買了臍疝帶,中間用過幾次,不過最主要是讓寶寶少哭,寶寶兩個月的時候肚臍凸起的情況消失了
  • 男寶被親生父母劃開肚臍放氣!除這4種病外,別亂動肚臍
    因為孩子肚子疼,一位媽媽帶1歲半的寶寶去診所就醫,醫生看過後在娃的肚臍眼上貼了一個藥包。結果幾個小時後,家人發現:孩子貼藥包的肚臍周圍,開始出現紅腫和潰爛,最終被其他醫院診斷為燒傷!如果肚臍能完全吸收藥物成分,那我們似乎就不需要打針吃藥了,我們可以直接把藥塗在肚臍眼上。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事實上,肚臍貼上的藥物是很難被肚臍眼的表皮結構所吸收的,而且有些肚臍貼中又有一些致敏成分的存在。
  • 男寶被親生父母劃開肚臍放氣!除這4種病外,別亂動肚臍
    因為孩子肚子疼,一位媽媽帶1歲半的寶寶去診所就醫,醫生看過後在娃的肚臍眼上貼了一個藥包。結果幾個小時後,家人發現:孩子貼藥包的肚臍周圍,開始出現紅腫和潰爛,最終被其他醫院診斷為燒傷!如果肚臍能完全吸收藥物成分,那我們似乎就不需要打針吃藥了,我們可以直接把藥塗在肚臍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