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肚臍眼凸起?聊聊臍疝的那些事

2020-12-19 寶寶知道

在我家寶寶半個月時,無意中發現寶寶平時肚臍平平的,但大哭或者情緒激動時肚臍就變得很高了,諮詢了專業人士了解到原來是臍疝,可以使用臍疝帶,同時儘量避免寶寶大哭,如果不太嚴重慢慢會恢復,聽了以後我放心了很多,及時購買了臍疝帶,中間用過幾次,不過最主要是讓寶寶少哭,寶寶兩個月的時候肚臍凸起的情況消失了。在此也提醒寶爸寶媽們在護理新生兒時,需要特別注意防止臍疝這種常見病的發生

什麼是臍疝?

1.寶寶出生後,由於臍環關閉不全或肚臍周圍皮膚組織薄弱,腹腔臟器由臍環處向外突出到皮下從而形成臍疝

2.疝囊為腹膜及其外層的皮下組織和皮膚,囊內為大網膜和小腸腸曲,與囊壁一般無粘連。疝囊大小不一,直徑多為1cm左右,偶有超過3~4cm者,多見於低出生體重兒,體重低於1.5kg者75%有臍疝

寶寶出現臍疝的原因及症狀

原因

1.新生兒出生時腹肌發育相對不完善,而腸道肌肉發育相對完善,所以我們常看到寶寶的肚子總是鼓鼓的,就是這個原因,尤其是臍部的腹直肌有間隙,當腹部壓力增高時便容易形成臍疝

2.寶寶哭鬧時臍疝外凸明顯,安靜時用手指壓迫臍囊可回納,不易發生嵌頓,出生後1年內腹肌逐漸發達,多數疝環逐漸狹窄縮小並自然閉合

3.臍疝的發生是由於寶寶的肚臍沒有很好的閉合,導致腸管的一部分從寶寶肚臍的部位鼓在皮下造成的,一般來說,早產兒由於身體發育功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寶寶更容易得臍疝

症狀

1.臍疝多發生於臍帶脫落後的數天和數周的嬰兒,有的寶寶在幼兒期會有臍疝,這也是寶寶的常見病

2.臍疝多發生在臍帶的切斷處,疝的表面有皮膚覆蓋,主要表現在臍部有包塊突出,寶寶哭鬧時包塊增大,皮膚緊張呈輕紫色,安靜平臥或睡眠時包塊縮小消失

寶寶臍疝一般能夠自愈嗎?

1.隨著年齡增大和腹直肌逐漸發育,約90%寶寶的臍環在6個月內能逐漸縮小,直至最後閉合,1歲之內的自行癒合率可達9%以上,所以多數臍疝寶寶不需要任何處理

2.傳統採用的銅板或硬幣壓迫法,如果壓迫過度反而會影響臍環的正常縮小,所以不宜採用

3.疝環大小與自愈的可能性有密切關係,一般疝環直徑在1釐米左右的大多能自愈,如在2釐米以上,將別是臍疝有增大趨勢的,自愈的可能性較小

4.如果2歲時臍環還未徹底閉合,說明內臟可能已經與臍疝有粘連,則應儘快採取手術治療,父母可以放心,臍手術很簡便,效果也很好

寶寶發生臍疝時,家長如何護理呢

1.臍疝護理的原則是減少哭鬧,減少便秘等加大腹壓的行為。對患有臍疝的寶寶,要耐心細心地護理、按時餵哺、及時換尿布、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發咳嗽等,對於不如意就哭、性格急躁的寶寶應該儘量多抱一抱

2.當寶寶患佝僂病時肌肉鬆弛,這回加重臍疝或導致臍疝無法自愈。故應定期為寶寶做健康體檢、及時添加鈣劑及維生素D,多曬太陽以防止佝僂病的發生

3.如果寶寶臍疝過大,可取半個桌球,將凸面對準肚臍,使突出的疝內容物回復到腹腔,然後兩端用可調節長度的寬布帶扎在腰部固定

4.如果父母發現寶寶臍疝呈飽滿實質感,用手輕壓不能消失,寶寶又哭吵不停時,說明腸子已經進入了疝囊內,因不能自由地回入腹腔而嵌頓,這稱為臍疝嵌頓。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送醫診治,以免因時間過長而使腸管受損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小助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嬰兒臍帶脫落後肚臍凸起,小兒「臍疝」,如何治?
    最近,市民張先生喜得貴子,但他發現寶寶臍帶脫落後,肚臍卻凸起來了,就像肚子上的一個「按鈕」,按下去會感覺到裡面似乎有「一股氣」。為此,他和妻子十分發愁。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在求助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專家後,他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其實這是『臍疝』,俗稱『氣肚臍』,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疾病之一。」
  • 臍疝,寶寶肚臍上鼓起的包
    臍疝,寶寶肚臍上鼓起的包 2021-01-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寶寶肚臍凸起原因與處理辦法
    這種現象一般是由臍疝引起的。只要護理得當,肚臍凸起的現象是會消失的。醫生還給了我們護理的建議,之後我也網上查詢了很多資料,總結了一些給寶媽們作為參考 1:安撫寶寶的情緒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平時寶寶的肚臍只是凸出一點點,但在寶寶哭鬧時,肚臍凸起的最厲害,那是因為寶寶在哭鬧的時候,腹壓增大導致肚臍被頂起。
  • 孩子肚臍周圍有凸起物?很可能有臍疝!醫生:別慌!只有這種情況下...
    審閱者: 王新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如果孩子肚臍周圍有凸起物,說明他可能有臍疝。 在臍帶脫落之前,家長可能會注意到孩子哭泣時,該部位似乎會更加向外突出。或許,一旦臍帶脫落,家長會看到肚臍凸出。
  • 懷孕為什麼肚臍會凸起?很可能和這幾個因素有關
    很多準媽媽應該會出現和我一樣的情況,懷孕前肚臍是凹陷的,但是懷孕以後原本凹陷的肚臍眼,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得凸起了。有的準媽媽會問,肚臍凸起或者凹下去是不是和胎兒的性別有關?確實很多老一輩的人很喜歡讓孕媽媽打開衣服看看肚皮,然後根據肚臍眼,妊娠紋,肚子形狀來判斷男女,聽起來好像真的是那麼回事,比如說肚臍眼突出是男孩,肚臍眼凹進是女孩,但這個只能說供娛樂參考,並沒有科學根據的,孕媽媽肚臍眼是凸出還是凹進其實和孩子的性別是沒有關係的。為什麼懷孕後肚臍會凸起?
  • 寶寶一哭肚臍就鼓出來 是咋回事?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外科 朱小春主任醫師丁丁一個月大了,有天媽媽無意中發現他一哭鬧的時候,肚臍眼處就有一個直徑約為1釐米的圓形「小包包」向外突出,用手輕輕一摁的時候但有一些小嬰兒,他們由於肚臍兩側腹直肌及前後鞘發育尚未完成而出現一個薄弱的環,當哭鬧、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壓增高時,腹腔內小腸等腹腔臟器就由臍環處向外突出,表現為肚臍眼處凸起一個「小包包」,一般直徑為1-2cm,腹腔內壓力越高,突出的「小包包」就越大,表面的皮膚也越緊張,有時呈本色透明狀。
  • 寶寶一哭肚臍就凸出來!臍疝3現象需警惕
    什麼是臍疝?臍疝在新生兒階段相當常見,通常是因為肚臍下的筋膜層及腹直肌尚未完全生長密合,當寶寶腹部用力、咳嗽或哭鬧時,導致腸子脫出將肚臍往外頂,便會造成臍疝。臍疝的3大明顯症狀:通常出生幾個星期內臍帶脫落後就可以看到是否有臍疝,但有些小孩長大一點後才會得。症狀1、寶寶哭鬧時,肚臍部位會更加凸腫明顯。
  • 寶寶肚臍眼居然鼓出一個包?到底什麼時候會好,要手術嗎?
    就在前兩天,看到了一則新聞,說是浙江有位爸爸發現自己出生才四十來天的寶寶肚臍往外鼓,自以為是地認為寶寶肚子裡有氣,於是就在肚臍上劃了個小口子「放氣」!結果導致寶寶小腸順著刀口奪口而出,被緊急送醫。父母的無知卻讓弱小的寶寶來承擔後果。
  • 寶寶臍疝怎麼辦?需要動手術嗎?
    在我家寶寶半個月時,無意中發現寶寶平時肚臍平平的,但大哭或者情緒激動時肚臍就變得很高了,諮詢了專業人士了解到原來是臍疝,可以使用臍疝帶,同時儘量避免寶寶大哭,如果不太嚴重慢慢會恢復,聽了以後我放心了很多,及時購買了臍疝帶,中間用過幾次,不過最主要是讓寶寶少哭,寶寶兩個月的時候肚臍凸起的情況消失了。
  • 肚臍凸出來,十有八九是臍疝,大多會自愈
    總有寶媽會問:「醫生,寶寶肚臍沒收好,該怎麼辦?」,「什麼是臍疝?」,「為什麼會這樣?」現在一一回答以上問題。很多新生兒在7~14天後臍帶脫落,寶媽發現肚臍依然凸出來沒有回縮。就會有各種猜測,是不是出生時臍帶沒有結紮完美。也會擔心寶寶會不會一直就這樣。
  • 看到小孩肚臍凸起,這對家長竟然這麼做!
    剛剛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家長竟然用刀片切開小孩子的肚臍,簡直是把我嚇到了。竟然想到用刀片來切開小孩的肚臍「放放氣」,幸好是醫生處理及時。所以,準父母、父母一些常用的知識還是要備著啊。這個肚臍凸起,是什麼來的?這個,我們叫「臍疝」。什麼是「臍疝」,簡單說就是小嬰兒肚臍凸起一個小包(疝),是有正常肚皮包著的一個「小氣球」。
  • 寶寶的肚臍有臍疝是咋回事?寶媽不用過分緊張,多數會消下去
    主題:寶寶的肚臍有臍疝是咋回事?寶媽不用過分緊張,多數會消下去文:程爸育兒(原創內容,歡迎分享,抄襲必究)新生兒出生後,除了餵養之外,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寶寶做「肚臍護理」。一般情況下,給寶寶做肚臍護理比較簡單,用碘伏消消毒即可,每天1-2次。如果消毒沒有間斷的話,大多數寶寶的臍帶會在20天左右自行脫落。當然了,不排除一些外部因素導致臍帶過早脫落的情況。比如晚上被衣物剮蹭到了,或者是讓寶寶趴一會的時候,臍帶就很容易脫落。如果新生兒的臍帶過早脫落了,難免會有一些血絲。此時寶媽需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謹防肚臍感染。
  • 新生寶寶的肚臍,得這樣來護理好
    出生斷臍後,寶寶跟媽媽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而斷開的臍部的護理工作,也成為新生兒期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但它卻極其地考驗父母:寶寶的肚臍怎麼還是有滲血?寶寶肚臍裡怎麼這麼多黃色的膿液?朋友家小孩比我們家的還小兩天,臍帶都已經掉了快一個星期了,怎麼我們家的還沒掉,肚臍什麼時候脫落才是正常的?寶寶一哭,肚臍就鼓出來,怎麼回事?
  • 寶寶臍疝怎麼辦?
    寶寶在小的時候,寶媽對於孩子的一切變化可以說都是放在眼中,一丁點的異常表現,當媽的都會及時發現。寶寶出生後沒多久,有的寶媽就發現,自己孩子的肚臍好像有點怪怪的。只要孩子一哭鬧的時候,那個小肚臍就會立刻變得鼓鼓的,用手一按的話,雖然說還可以按回去,但是總覺得有點嚇人。
  • 寶寶臍疝一定要做手術?爸媽在家做好這3點大都能自愈!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寶寶肚子上有一根50cm的小腸裸露在外,其中一半的腸子已經發黑……原來是這個新生兒父母看到寶寶肚子一直鼓鼓的,肚臍上還有一塊凸出來了,就找來刀片想給孩子「放放氣」,於是就發生了以上慘劇,所幸送醫及時,孩子才撿回了一條命。
  • 寶寶的肚臍在月子裡反覆結痂又脫落,滿月時醫生說已發炎得了臍疝
    慢慢的肚臍部位就又結痂了~在孩子八天的時候老公不得不離開我們去另外一個城市工作了,我在老家坐月子。寶寶十二天的時候有點發燒公婆帶著去看醫生了,我特意交代公婆給醫生再看看寶寶的肚臍,當時正結痂,醫生說沒事等到痂自動脫落就好了,注意用碘伏消毒同時不要碰到水。
  • 娃研所丨寶寶疝氣需要手術嗎?腹股溝疝不能自愈,臍疝通常無害
    男嬰的父親說,當發現孩子的肚臍有鼓起的症狀後,就想給他「放放氣」。於是,他找來刀片,在孩子肚臍處劃了一道小口子......這已經不是用無知能形容了!簡直就是愚蠢!其實,寶寶肚臍鼓起,是因為嬰幼兒常見臍疝。
  • 嬰兒肚臍鼓包,父母一刀劃開「放氣」:關於肚臍,家長要了解這些
    在胎兒期,臍帶將媽媽和胎兒連接起來,胎兒依靠臍帶獲取生命所需營養,直至寶寶出生臍帶才會被剪斷,之後剩下的會自動脫落,留下一個「符號」,這就是肚臍眼。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腹壁肌肉逐漸封閉,臍疝自然就會消失。大多數嬰幼兒臍疝在2歲內可隨著腹壁增強而自愈。
  • 1月大寶寶肚臍「鼓包」,爸爸的做法讓孩子住進ICU!別因無知坑娃
    有媽媽留言諮詢:寶寶肚臍眼那裡「鼓包」了,去醫院檢查說是臍疝,醫生讓先回家觀察,還是有點擔心,袋鼠麻麻能不能分享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首先要為這個家長點讚,相信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都像這位媽媽一樣謹慎,發現孩子異常會及時帶孩子諮詢檢查。
  • 1月大寶寶肚臍「鼓包」,爸爸的做法讓孩子住進ICU!別因無知坑娃
    有媽媽留言諮詢: 寶寶肚臍眼那裡「鼓包」了,去醫院檢查說是臍疝,醫生讓先回家觀察,還是有點擔心,袋鼠麻麻能不能分享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事件中的寶寶,其實就是得的嬰幼兒常見病之一——臍疝。那麼臍疝是怎麼發生的?「臍疝」,俗稱「氣肚臍」,一般多發生在2歲內的寶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