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這一道理,但對帶過濾系統的水體來而言,踏火想說:養魚先養水本身沒有問題,但在養水之前則得先養過濾系統中的益生菌才行。踏火這麼說也是想強調過濾系統對養魚的重要性,因為過濾系統中的益生菌起不,您養魚也無從著手,這種情況就算您去養魚也很難養好。而對過濾系統來說,除過濾池的設計是否合理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濾材了。濾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質的好壞,有時我們新開的缸水質特別好,但過一段時間後水質就會慢慢變差,怎麼調都調不到理想的效果。這種情況如果投餵沒出現問題的話,這時很有可能是濾材出現了問題。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濾材是否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判斷:
1、看過濾系統表面顏色和活力,正常情況下其表面有一點像泥團樣的東西,這就是硝化菌之類的益生菌,它們分布較均勻呈團絮狀有點光澤;如果系統已變壞的話,系統表面的菌可能已死是沒有光澤的,同時分布也較散不呈絮狀物,看上去無活力且色較暗淡。
2、過濾系統是否有臭味發出來,如果過濾系統出現問題的話,過濾池有時會有一股臭味散發出來,換水時從過濾池排出來的水也同樣有臭味,這種情況說明過濾已嚴重老化。
3、水質、水色是否正常,過濾系統異常最早表現出來的是水質、水色的變化,如水質變渾、水色變綠、水面有氣泡等,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有可能接下來就是水質發臭了。
4、直接看濾材是不是很髒,我們在養魚的過程中要經常查看下過濾系統情況,看是不是髒了,特別是第一個過濾倉。任何過濾系統對水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消化功能都會有一個飽和值,達到或超過這一值時就是系統崩潰的時候了,再好的濾材也解決不了。
5、看濾材已使用了多長時間,有些濾材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其作用會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用(比如活性碳)。
如果濾材出現異常,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
1、對於只是濾材過髒的話,只要對其清洗就可了,但是在清洗時最好不要一次全部清洗掉(特別是水體大的缸/池),要不對水體影響很大。建議分兩次來洗,每次洗一半的量,中間間隔一到兩天。
2、如果水質已發臭或已發綠的水體,在清洗過濾的時候最好加強換水,連續換水兩到三天,這樣效果更佳。
3、如果濾材因時間過長,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要及時更換。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時合理投餵、適時換水,最好每一到兩周在水體中加一些益生菌,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僅為踏火的個人見解,如您認同歡迎轉發、收藏,更多的水產、水族經驗分享,敬請繼續關注踏火逍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