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魚先養水,養水又在於養菌和濾材,怎樣判斷濾材是否有效?

2020-12-20 踏火逍遙

#觀賞魚#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這一道理,但對帶過濾系統的水體來而言,踏火想說:養魚先養水本身沒有問題,但在養水之前則得先養過濾系統中的益生菌才行。踏火這麼說也是想強調過濾系統對養魚的重要性,因為過濾系統中的益生菌起不,您養魚也無從著手,這種情況就算您去養魚也很難養好。而對過濾系統來說,除過濾池的設計是否合理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濾材了。濾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質的好壞,有時我們新開的缸水質特別好,但過一段時間後水質就會慢慢變差,怎麼調都調不到理想的效果。這種情況如果投餵沒出現問題的話,這時很有可能是濾材出現了問題。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濾材是否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判斷:

1、看過濾系統表面顏色和活力,正常情況下其表面有一點像泥團樣的東西,這就是硝化菌之類的益生菌,它們分布較均勻呈團絮狀有點光澤;如果系統已變壞的話,系統表面的菌可能已死是沒有光澤的,同時分布也較散不呈絮狀物,看上去無活力且色較暗淡。

2、過濾系統是否有臭味發出來,如果過濾系統出現問題的話,過濾池有時會有一股臭味散發出來,換水時從過濾池排出來的水也同樣有臭味,這種情況說明過濾已嚴重老化。

3、水質、水色是否正常,過濾系統異常最早表現出來的是水質、水色的變化,如水質變渾、水色變綠、水面有氣泡等,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有可能接下來就是水質發臭了。

4、直接看濾材是不是很髒,我們在養魚的過程中要經常查看下過濾系統情況,看是不是髒了,特別是第一個過濾倉。任何過濾系統對水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消化功能都會有一個飽和值,達到或超過這一值時就是系統崩潰的時候了,再好的濾材也解決不了。

5、看濾材已使用了多長時間,有些濾材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其作用會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用(比如活性碳)。

如果濾材出現異常,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

1、對於只是濾材過髒的話,只要對其清洗就可了,但是在清洗時最好不要一次全部清洗掉(特別是水體大的缸/池),要不對水體影響很大。建議分兩次來洗,每次洗一半的量,中間間隔一到兩天。

2、如果水質已發臭或已發綠的水體,在清洗過濾的時候最好加強換水,連續換水兩到三天,這樣效果更佳。

3、如果濾材因時間過長,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要及時更換。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時合理投餵、適時換水,最好每一到兩周在水體中加一些益生菌,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僅為踏火的個人見解,如您認同歡迎轉發、收藏,更多的水產、水族經驗分享,敬請繼續注踏火逍遙,謝謝!

相關焦點

  • 來談談濾材的選擇
    養魚先養水,養水就是養菌,養菌就要靠濾材了,濾材就是有益菌群的家,家舒適了,那自然成長和繁殖也就OK了。這裡說的菌可不只是硝化菌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濾材吧。先說說物理濾材,也就是管物理過濾的濾材,最常用的就是過濾棉,也就是白棉或者綠棉,現在有升級版的叫魔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將水裡的一些懸浮顆粒、魚屎等有機物做第一層過濾,所以,不管是白棉還是魔毯,都是放在進水口的第一層。如果白棉或者魔毯(現在很多人都套魔袋)髒了的話,要趕緊洗白棉(魔袋),拿到水龍頭那裡搓洗乾淨後,還能重複使用。
  • 都說「養魚先養水」,那水質不良有何表現?如何正確判斷水質優劣?
    都說"養魚先養水",水養好了之後養魚這個事也就成功了一大半!那麼怎樣的水才是好水,如何來判斷呢?但如果養了一個月以上的缸,水還是很綠的話您得查看下過濾系統的問題了,例如過濾大小是否合適、過濾材料擺放是否合理等,當然有時魚的密度大了之後也易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可以考慮在裝盞UV燈來殺掉過多的藻類;還有一種水其水色為帶白色的,有時還有一股很重的腥味臭味,說明水已壞掉了,這種水得馬上換水了,否則魚離生病已不遠。
  • 新手開缸養魚如何養水?
    ②老水:魚缸中清潔而呈嫩綠色、綠色、老綠色或綠褐色的水的統稱。其中以嫩綠色水為最佳。在老水中浮遊的綠藻較多,它們也是金魚很好的輔助飼料。這種水中腐敗分解的有機質少,溶氧較多,常以嫩綠色而清潔的老水養魚,養出來的魚食慾最為旺盛,魚體健壯,色澤鮮豔,發育很快。
  • 什麼樣的濾材算是好濾材?我們該如何選擇濾材?
    很多魚友在養魚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對濾材的選擇產生一些困惑:什麼樣的濾材是好濾材?養某某種魚該選用何種濾材?死魚或水質不好是不是濾材不夠好引起的?以及什麼品牌的濾材性價比更高等等問題吧。今天就濾材選擇與使用的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松仔的看法!
  • 過分的迷信養魚先養水這個概念,我們怎麼能養好觀賞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養魚先養水的概念目前是絕對的深入人心啦,大家都知道要想養好觀賞魚我們就一定先要養好水,可是關於如何養好水,怎麼樣才能養好水,至今似乎還是沒有確定答案。正是因為沒有確定的答案,也不可能會有確定的答案,這才是導致大部分魚友有事沒事就去瞎折騰過濾系統,而不去注重觀賞魚狀態和體質的主要原因。知道了養魚先養水的重要性,有些魚友在購買觀賞魚時根本就不會去學習基本的養魚知識,就會忽略了選魚的重要性,結果魚死了,店家一個藉口就可以推脫,對不起,你的魚缸水沒有養好,這不是魚的問題。
  • 養魚怎麼先養水——底部過濾
    02設計原理「養魚先養水,養水靠過濾」這幾乎是飼養觀賞魚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一套魚缸有了一個穩定的過濾系統,就相當於大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濾材的空間大,所以硝化過濾功能強且清潔、更換濾材便利。缺點:佔用空間大,需要定期打理維護,價格高需要一定經濟能力。我去詞窮了。突然不知道說什麼了。今天的分享內容就到這吧。
  • 養魚入門攻略之濾材的選擇及日常維護
    大家都知道養魚先養水,養水靠過濾,而濾材在整個過濾系統中無疑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擇更優質更匹配的濾材呢?廢話不說,上乾貨!首先,談一談物理過濾。3、白棉不用太厚也不可太薄,可在濾槽中疊放二至三層,每次清洗時選擇一層或兩層進行清洗,如要全洗請用原缸水。4、勤洗勤換,根據養魚的密度和實際情況進行清洗和更換。5、白棉的疊放厚度與白棉的質量和密度有關,但要保證其周圍不能有溢流的情況發生,防止雜質流失逃跑,加重生化過濾負擔。
  • 養魚先養水,這是一個金魚大神告訴我的!
    養魚先養水,把你要放的裝飾石頭準備好,新魚缸用醫用高錳酸鉀的藥片四分之一放進去消毒用清水洗乾淨,魚也是進缸之前用高錳酸鉀泡三十分鐘或者用專用鹽泡一下(不是人吃那種),之後放的魚不要因為缸大就一次買個夠全放了,剛開始養建議你先買兩三條便宜的放進去,那叫闖缸魚,之後魚缸的過濾必須得功率大的小了不行建議買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所以說雜物和糞便就不可能有效的全部進入到濾棉上。3、加個小造浪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靠一個外力來把魚缸底部的糞便和雜質吹動或者推動,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添加一個小造浪泵,其中還有一些別的方式,在養魚老道的其他文章中都有詳盡的描述,總而言之一個目的,就是有效收集雜物。
  • 魚缸濾材越多越好嗎?水族市場上高價濾材的坑,你踩過嗎?
    細菌不是萬能的,這個我們要先知道,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魚友追求水清魚靚,所以就想要養一堆細菌淨化水質,認為他們會分解水中有害物質水就會更清澈。但是這些有害物質你的看不到的,它不會影響你觀賞魚。如果水裡雜質很多應該改善物理過濾。不過生化系統強大一些也並不是不可以。它的確可以分解水中許多的有害物質,魚也不容易死。
  • 魚缸濾材多長時間洗一次?多長時間換一次?竟是這樣,漲知識了!
    第一個問題,魚缸濾材多長時間洗一次。物理濾材需要經常的維護清洗,發現髒了就清洗一下,這個沒有確切的時間,因為養魚的密度不同,魚類不同,餵食量不同,缸內垃圾的多少就不同,清洗濾材不要用洗滌用品,直接用缸內抽出的水最好,減少硝化菌流失。
  • 長期不換濾材,魚缸水會變酸?我的濾材10年未換,咋就沒事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我們來說說更換魚缸生化濾材那些事兒。在水族圈,總有那麼一幫人在慫恿觀賞魚新手朋友去定期更換魚缸生化濾材,有點良心的人說是要三年一換,毫無底線的人會讓你一年一換。
  • 「養魚先養水」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問題在於怎樣才能養好水?
    「養魚先養水」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問題在於怎樣才能養好水?同樣在做過濾,為什麼有的人總養不好水,而有的人卻養得很好?我認為過濾是通過過濾系統對水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如排洩物、食物殘渣等)進行處理的過程。我曾依樣畫葫蘆做了一個看上去不錯的側濾,可沒想到魚卻三天兩頭生病,於是整天折騰治病救魚,殺菌殺蟲,裝了一抽屜的藥也無多大用處,最後一條都沒能存活下來。究其原因,發現主缸和側濾系統是相連的,其與過濾倉實際上還是在一個水體,當魚的排洩物進入沉澱倉後因不可能隨時進行清理而產生了大量的氨、氮,這樣主缸的水實際上並未得到有效地處理,從而導致魚大量死亡。
  • 「水質篇」再談養水之穩住水!
    記得20多年前養魚就靠一個簡單上濾盒,大家養的也是水清魚靚,養魚先養水是公認的,水質直接關係到魚類的生存,穩水不死魚到幾年幾十年的養成再到養出F1。我也在為繁殖這個目標而努力著,高手請容我的班門弄斧。養魚的核心就是長期養水,讓水質保持穩定在幾乎同一個水平!對魚友而言就是一個是長期工程,為了賞心悅目和家中的環境就離不開時間和勞動的成本,離不開換水洗棉和定期的維護,保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能有差不多的水質(重中之重)!如果把養魚的各項按比重分的話,我認為設備和濾材40%、餵食20%、換水和濾材清潔40%!當然可以專門僱傭飼養員的。 魚死因水質直接或間接引起的至少過半,足以說明其重要性!
  • 「收藏」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指南
    俗話說:「養魚先養水。」一個運作良好的魚缸過濾系統不僅有助於淨水增氧,而且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讓觀賞魚更好地生活在魚缸中。而濾材是魚缸過濾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部分魚友關於魚缸濾材擺放和使用的相關經驗,或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 養魚先養水,知道水中氯氣對魚的傷害,才能讓你的魚更出狀態
    很多新手朋友在養魚的時候,把魚兒買回來後,魚缸裡接上自來水直接就倒入水中,結果沒多久水質就變渾濁了,魚兒也慢慢失去狀態,直至死亡。就是因為你沒有困水,爆氧,除氯。大家都知道,我們在養魚的時候,在加自來水前都要先除氯,因為早期的水中因為沒有加氯,所以導致那時候的人喝水也會引發疾病。
  • 魚缸濾材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擺放?這是一個庸人自擾的養魚問題
    一方面是觀賞魚對於濾材的理解不夠透徹;另一方面,各個濾材廠家都把自家的濾材吹得神乎其神,導致新手迷了眼。其實,只要讓新手把以下兩個問題搞明白,也就不會再問出這樣的問題了。好了,同學們請坐好,聽譁仔說說濾材那些事兒。本文適合觀賞魚新手,但是並不適合海水魚玩家和草缸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 成品的水族箱底濾只有兩個濾槽怎麼搭配濾材?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成品的一米二左右的底濾缸中,很容易見到底濾雙箱的設計,很多魚友多會抱怨說,魚缸設計的濾槽太小了,這麼小的過濾槽能裝多少濾材啊,能夠用嗎?實際上養魚老道想說句實話,沒有不夠用的濾材,只有永遠裝不下的魚兒,我們不能去說現在的魚缸設計就是完美的、科學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水族行業面臨的現狀就是這樣,沒有專業的系統的科學的理論指導,那麼我們就只能自已去適應。
  • 養魚的關鍵是養水,水養好了魚才漂亮,專家教你如何培養「好水」
    我寫的養魚文章,儘量淺顯,但是整合了20年來的經驗,名詞解釋不講,更多的是看似簡單但有更深道理的東西,是多年的積累,希望新手學習,老手受教。上一篇文章說了水對於魚的至關重要性。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想養一缸好魚,必然就是養一缸好水。
  • 我養觀賞魚,養一批死一批,是我沒有養魚天分,還是我五行缺水?
    這不,昨天就來了一位養魚小萌新,他要找譁仔學習養魚的全套技能,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想法是荒謬的。他說他在養魚的時候,養一批死一批,不知是自己沒有養魚的天分,還是他的命格與水相剋。其中最基礎的三個指標是酸鹼度、氨氮濃度和亞鹽濃度。這是養魚數據的底線,對應的測試工具就是養魚人必須的了。譁仔經常遇到一些來向我諮詢養魚問題的朋友,他們在諮詢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他們對自己魚缸水的pH值和自己家自來水的pH值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