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能言善辯,活潑好動,加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都會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的一些表現可能會讓家長們陷入困惑。比如,愛看手機,平板,電視;比如,希望孩子可以學習畫畫,拼積木,練習某項運動等等,但是孩子卻不感興趣。當然,還有與孩子的溝通效果不理想,怎麼說也說不通,孩子生氣,自己也氣得不行;自己想教育,但是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對於一些孩子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先樹立學習意識,並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育兒中去。
人民日報提出家長有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第四層次,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進行系統的思考和學習。第五層次,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我對照了一下發現,自己哪個層次都不達標。我注意到我們之所以困惑很多,就是缺少這5 個層次的思考。尤其是第二層次說,要捨得為孩子花時間和第四層次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進行系統的思考和學習。
正是因為缺乏時間的付出和系統的思考和學習,所以面臨孩子出現的問題就缺少策略和技巧,無所適從。所以,加強自身的學習是育兒最重要的基礎。
月月自出生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帶的,所以對於教育孩子我也是一頭霧水。為了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關注育兒公眾號,買育兒書籍,收藏音頻內容。班級家長會和群裡分享的內容我和她爸爸都會認真去聽和看,有好的內容就收藏好。
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當自己有困惑的時候,其實很多父母也有相同的困惑,但將這個問題用一些辦法給化解了。所以,勤學習可以有效幫到自己的。
其次,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技巧和策略。
月月喜歡看手機,電視,平板。所以,為了防止她看的時間太長,爺爺奶奶就說年齡大了,不會放智能電視,到了晚上我們讓她看一會兒。白天我們就是把她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做遊戲,手工,畫畫,拼積木,玩等活動中。有時她正在看,不願意關電視時,我們沒有採用強制,呵斥等方式強制幹預,因為這樣孩子哭,父母氣,最後孩子的性格也會越來越暴躁。所以,就講一些道理給她聽。
我們一起來玩吧?電視都是看別人玩,我們自己玩多開心。你說呢?一般她就會同意,有時非要看時,就說超級飛俠今天給我打電話了,去英國給小朋友表演去了,下午才回來。當然,也有看的時候可能不願意停下來時,沒有訓斥她,而是說電視累壞了,需要休息了,休息好了才能繼續看。
長此以往,我說時間到了,要關電視啦,她就會一起跟著回房間。
還有一個就是她喜歡吃糖,喜歡喝飲料,想吃冰激凌,有時不愛吃飯,還嚮往穿高跟鞋,想化妝,貼面膜。
針對糖和飲料一般都買的很少,當然也會買。糖一次性買回來,放在那裡她一次性吃好幾顆。從那以後,買回來以後,桌子上只放一兩顆糖,其他的糖果就被爸爸藏起來。隔三差五通過變魔法的方式變一顆糖給她吃,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糖吃的過多的問題。
飲料的話就跟她講,喝多了不好,有時需要重複很多遍。但是她慢慢也能接受。冰激凌,雪糕都比較涼,她脾胃不好,我們就給她說,這是大孩子才可以吃的。什麼時候長成大孩子,什麼時候才可以吃。她說,那什麼時候才算大孩子,我就說,長媽媽這麼高就算是了。有時候她不吃飯,我就鼓勵她,你不是想化妝,穿高跟鞋,貼面膜嗎,不吃飯長得慢,吃飯長得快,早早可以化妝了。
第三,孩子雖然小,也要注意溝通方式。儘量避免極端訓斥,吼叫式教育。我覺得月月是那種自尊心強,喜歡爸爸媽媽用溫和的溝通方式來解決一些問題。用暴力的方式可能越變越糟。我想了想,我們大人也希望別人在要求我們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用比較好的態度更能樂於接受。那孩子也是這樣的一個特徵。
所以,我們一般就會和她好好溝通,她考慮一下也能接受。但是這個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很長,它不如採用強制的方式見效快,但是我個人認為讓孩子主動接受才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依賴吼、訓斥、強制,效果立竿見影。但時間久了,孩子的性格可能也會逐漸暴力一些。以內在這個過程中她感受到的就是暴力管用。這樣對以後的成長是不利的。
第四,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其中,不是孩子玩,家長看電視玩手機,當然家裡有兩個孩子的話,相對好一些。我的父母經常會說,你們小的時候,都是自己玩,跑到哪兒都不知道,吃飯時就回家了。現在的孩子一刻也離不開人,還要陪著玩。那時的孩子所處的環境固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只有一個,如果父母停留在過去的觀念裡,你玩你的,我幹我的事情,那孩子很快就將注意力轉移到手機電視上了。
如果父母此時沒有幹預,那看的時間越來越長,習以為常,孩子就形成了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當父母有一天要去幹預的時候,孩子可能覺得很奇怪,反抗很激烈。因為從第一次開始,孩子已經認為看電視,玩手機被父母允許的,以前可以玩,這會兒不能玩了,就是一種限制。
那麼,孩子的時間怎麼支配呢?我們主要是看她自己想做什麼,就一起陪著她玩。我給她爸爸也約定好,一個人陪孩子玩,一個人幹家務,不能拿著手機看不管孩子。
月月最喜歡的是拼積木,拼圖,做手工,玩遊戲。所以,日常也是以這幾種形式陪伴。其中,我想講一下做遊戲的活動。我們三個人表演聽過和看過的故事為主。比如表演白雪公主的故事。月月當白雪公主,爸爸當王子,我當母后和魔鏡。這幾種角色就是在三個人中不停地換,一個晚上就要表演7 到8 次,她還想繼續扮演,我和她爸爸體力還是跟不上孩子的。
我們也會讓特意玩一些消防演練,地震演練,壞人拐騙小朋友,被壞人抓住後怎麼辦;如果陌生人向你求助怎麼辦;你的身體哪些部位是別人不能觸摸的等等偏向安全教育的遊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她知道該怎麼應對。
還有就是在家裡爸爸當馬老師,月月當陳老師,我當林老師。一起給家裡的毛絨玩具上課。因為她的膽子小,所以通過讓她給小朋友上課,講故事,講規矩,她自己做的特別好,特別有自信。這個幼兒園上課,照顧小朋友的遊戲她可以玩一兩個小時。比如,她爸爸說小朋友都睡了,我們也休息一會兒。她說,馬老師看小朋友午休就不睡覺。她爸爸就說,那馬老師辛苦呀,她就說那當然了,所以我們也不能睡。
第五,掌握生活技能是她在初中之前的必修課。因為她現在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學習生活技能。所以,我們包餃子,做蔥花餅,炸薯條,包包子,做饅頭,拖地,整理衣物她都可以參與。即使有時候弄的一團糟,我還是鼓勵她再做一個就會更好。
最後我分享一首紀伯倫的《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節選部分。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祝福小朋友們健康成長,爸爸媽媽們在育兒路上越來越得心應手。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