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我們從小就被老師和父母口頭教育的一句話,可是上了十幾年學的我們真的會好好學習嗎?
最近看的一本書叫做《好好學習》,這是著名的書評人成甲的一篇論著,裡面對於如何學習提出了全新的觀點, 有幾個重要的概念:臨界知識,深度思考等。我看過之後獲益匪淺,原來學習不是我們小時候那樣簡簡單單的學習,而是有方法,有步驟,有目的,有理論指導的學習。
我悄悄地將其中的一些理論簡單地運用實踐之後,感受的效果果然不同凡響,我簡單地分享一下。
一、何為臨界知識,有什麼利用價值
都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只有那些臨界知識才可以。作者套用了核物理學中的一個名詞——臨界質量,來命名臨界知識。臨界質量是指要產生核爆炸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只有突破這一臨界值,才能產生驚人的核爆炸。
與此相似,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可以對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進行指導。當你儲備的知識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驚人的威力(查理·芒格稱之為lollapalooza效應,即「疊加放大」效應)。這便是應用臨界知識系統產生的巨大威力。
所以所謂的「臨界知識」,便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掌握臨界知識,我們便能開啟學習的「少即是多」「四兩撥千斤」模式,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常見的臨界知識有黃金圈法則、二八定律、複利效應、概率論、系統思考等等。
比如二八定律,指的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佔其中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那20%就是臨界知識。我們只要掌握了這20%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利用,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二、怎麼樣學習臨界知識,
需要學習臨界知識首先需要進行反思:
我們很多時候犯的錯誤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總是記不住教訓,所以最好應該記錄下來,常常去看,去分析,反思其中的過程,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錯誤,矯正行為。同時反思還可以促進已有知識產生新的知識。督促我們學習。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他在自傳中描述了自己希望不再犯錯誤,快速進步的過程,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了記載,同時相應地提出對自己的要求。然後不斷地反思,與之比較尋找差距,從而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可以從小事反思,把生活案例化處理,培養自己寫反思日記的習慣。
需要進行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分析具體現象之後,找出的抽象規律,依託於實驗驗證或者數據分析支持的結論,更普遍地解決類似問題,啟發我們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地思考問題。
有深度的認知能力是,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夠根據理由可信度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比如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團外賣,他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不僅僅是因為他第一時間看準了團購這個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眾多競爭者中是看得最深刻的。介紹美團老總王興創業十年經歷的書籍《九敗一勝》提到,當其他團購網站在大打廣告戰的時候,美團王興堅持不加入廣告大戰,二是堅信決定團購事業的關鍵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他把別人用於廣告的錢,投入系統開發和效率提升。最後美團的勝出成就了「新美大」這個網際網路新巨頭,可以說是知識深度的勝利。
美團在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後,王興說了這麼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而王興就是做的深度思考,才看到了臨界知識: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誰獲取了臨界知識,誰就贏得了勝利的機會。
掌握臨界知識還要有兩個思維:綠燈思維和以慢為快
綠燈思維相對應的就是紅燈,就是遇到事情第一反應是拒絕,這樣無形中就會錯過了好多的機會,
比如一大早我讓兒子不要穿短袖,今天會降溫,他聽了之後本能的拒絕了,說同學們都穿短袖,我穿長袖會被嘲笑的。結果下午果然降溫,感冒了。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心理學現象,陷入了習慣性防衛而自己不知道,對於外來的建議、方法根本不給他們進入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首先要打破自己的習慣性防衛,讓自己的思維一路綠燈,廣開言路,多聽多看,嘗試著接受新鮮的事物,不要一開始就把自己的大門關緊了。
以慢為快是要停下腳步,多多思考,不要一味地圖快。
現在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尤其是網絡的發展突飛猛進。什麼東西都求快,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好像慢了一步就趕不上火車似的。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越快越好,吃東西要細嚼慢咽,吃快了會消化不良。讀書要慢慢品味,讀快了會囫圇吞棗。喝茶也要慢慢地品,這樣才品得出茶香。
所以做事情要適當地慢下來,清朝名臣曾國藩帶領湘軍打敗數倍於自己的太平天國軍隊,用的方法就是「結硬寨,打呆仗」,因為真正高效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需要這樣的硬勁頭把他攻克。
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有時候讀了很多書,可是還是不會做,不會寫,記不住,然後再去讀書,周而復始的重複這些勞動。真正的情況是我們不應該僅僅讀書,應該停下腳步,升級讀書方法,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繫。把這本書裡的知識,跟之間讀過的知識串聯起來,這樣編製成一張網,既能方便記憶,又能夠綜合應用,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這樣的讀書就進入了複利效應的狀態,一路走馬觀花地看書,最後什麼也不會留下。
書中提到的臨界知識在很多行業內是融會貫通的,在這一行的臨界知識到了另一個區間也是適用的,所以我們不僅僅要學會找到臨界知識,更加要合理的應用臨界知識。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看懂這本《好好學習》,從而去真正地好好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從學習中不僅收穫知識,更能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成功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