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聯網記者注意到,首批6家優質港資供應鏈金融企業集體入駐深圳前海華潤金融中心。
據悉,該批港資企業涉及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供應鏈金融業態,資產規模近100億,納稅規模近1億,將充分發揮頭部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引導供應鏈金融企業集聚發展,服務供應鏈上下遊中小企業需求。
此次港資供應鏈金融企業入駐是落實《關於促進深圳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意見》有關「規劃供應鏈金融示範區」的要求,也是落實今年8月26日前海發布的《促進前海商業保理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供應鏈金融創新示範區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具體舉措。
作為支持供應鏈金融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一股新興金融力量,商業保理在「十三五」時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深圳前海作為商業保理企業的聚集地一直走在全國前沿,其潛心打造的優質營商環境不僅為商業保理企業生根、發芽提供了豐沃的土壤,還讓商業保理行業在深圳前海實現了蓬勃發展。
據了解,在法治建設方面,2017年1月,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制定並發布全國首個專門針對保理糾紛案件審理制定的裁判指引,建立健全了商業保理金融糾紛司法裁判標準和流程。並且大力推動將保理寫入《民法典》專章,從法律層面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優化稅收服務方面,2017年以來,經與前海稅務部門建立政策研究溝通機制,探索出適合商業保理行業發展的特色稅收服務,充分激發了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目前前海已成為全國商業保理億級規模企業數量最多、創新程度最高、科技應用最廣泛、業務交流最活躍的發展高地。
截至目前,前海商業保理企業數量佔全國46.3%;業務規模超6000億元,約佔全國50%;累計通過滬深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超過5200億元,佔全國保理髮行總量的64.48%。前海商業保理行業已成為金融服務實體、踐行普惠金融的「前海名片」。
與此同時,在數位化浪潮的驅動下,作為供應鏈金融代表性機構,越來越多保理企業開始融合「金融+科技」,以此加快數位化轉型。
如TCL保理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簡單匯」平臺,為核心企業上遊中小微企業提供線上應收帳款轉讓、融資及管理的開放式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交易規模超3500億元,提供企業融資481億元,服務企業數量達15000家。除此之外,以聯易融保理、民信惠保理為代表的商業保理企業也充分結合行業自身特點和優勢,通過借勢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的手段,有效促進市場主體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截止目前,前海商業保理企業累計為上百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近2萬億融資。
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前海將深化深港金融合作,加大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在地經營,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來源:新華財經、金融時報、萬聯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