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麻雀》是統編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策略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全文雖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交待得十分清楚,敘述生動,讀來扣人心弦。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 習作要求是「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 因此本單元教學的中心任務是學習「把一件事寫清楚」。把一件事寫清楚就必須把「六要素」交代清楚。枉這「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而「經過」又是記敘的核心。寫「經過」時,可以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把「經過」交代清楚,這件事也就寫清楚了。《麻雀》的作者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都寫了下來,活靈活現地展現了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形。
【教材目標】
1. 知道要按一定順序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2. 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清楚展現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3.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表現出的不畏強暴的精神,感受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麼事。理清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
感受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偉大母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6.麻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翻到62頁。上課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誰來說說。
2.獵狗想吃小麻雀。這是故事的起因。
3.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
4.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救小麻雀。這是故事的經過。結果是獵狗被老麻雀的勇氣嚇退。板書:小麻雀、獵狗、老麻雀、我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上節課知識,使學生快速進入本節課學習,這樣便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聚焦核心,學習表達
1.一個故事最打動人的部分就是高潮部分,請你有感情的朗讀4.5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你覺得最精彩句子?
2.請你來分享一下。
(設計意圖:如果漫無目的地讀,也許讀過之後只會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讓學生自由讀感知課文內容,學生便會潛心閱讀,這樣便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三. 聚焦核心,學習表達
(一)學習作者如何寫出獵狗的兇猛、可怕。
(過渡語)無助的小麻雀面臨著什麼樣的危險?
1. 匯報句子。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2. 獵狗想要幹什麼?(生:它想吃了小麻雀)
3. 這是一隻怎樣的獵狗?兇惡的,可怕的獵狗。
4. 請男同學來讀讀這句話。(預設:讀得很有感情,我仿佛看到了一隻兇惡、可怕的獵狗張大嘴巴準備吃小麻雀的情景。)
(二)學習如何寫清楚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過程。
(過渡語)當小麻雀處於危難之時,老麻雀出現了。它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呢?
1. (出示句一)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1)像一塊石頭似的
a. 這裡的飛和我們平時看到鳥兒在天空中飛過一樣嗎?它是怎麼飛的?
b. 「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這一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老麻雀奮不顧身地飛下來,速度快、用力猛,把怎麼落寫得更加清楚了。
(2)挓挲預設:A. 那你知道挓挲的意思嗎?
B. 出示「現代漢語詞典」中關於「挓挲」的解釋。
C. 出示圖片,幫助理解「挓挲」。
D. 像這樣,因為緊張、憤怒而用盡全身力氣把毛豎起來的樣子就是挓挲。
(3)朗讀:現在你能體會到老麻雀當時的心情了嗎?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4)「挓挲」這個詞你讀得特別好,我仿佛看到了老麻雀緊張、憤怒的樣子。2.接著老麻雀又做出了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呢?
(1)(出示句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準備著一場搏鬥。
(2)這是一場什麼樣的較量?勢均力敵,還是力量懸殊?
(3)老麻雀內心感到害怕嗎?(害怕。)
(4)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
(5)儘管緊張,害怕,可它還是選擇犧牲自己,也要救自己的孩子。
(6)此時此刻,這隻老麻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勇敢、無畏。
2. 請你們讀讀這兩句話,找到描寫動作的詞語把它圈出來。
3. (出示句一、句二)
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挖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準備著一場搏鬥。
(1) 生圈劃詞語,教師巡視。
(2) 交流:飛、落、挓挲、尖叫、掩護、發出。
(3) 讀讀這幾個詞語,你有什麼發現嗎?(都是動作)
(4) 作者就是抓住這一系列動作,把他看到的老麻雀救小麻雀的一幕寫得多清楚啊!
4. 再讀讀這些句子,除了作者看到的這一系列動作,你還從哪裡讀出了老麻雀的無畏?(1)預設:我(從絕望地尖叫、發出嘶啞的聲音)可以看出老麻雀的無畏,它雖然緊張、害怕,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樹上。
評價語:哇,你發現了聲音上藏著的秘密。(它衝著獵狗尖叫,是想用聲音來嚇退獵狗,這是作者聽到的。)
(2)讀著讀著,你們發現了嗎?作者兩次寫到了老麻雀發出的聲音,比較著讀一讀,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因為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不停地叫著,所以聲音嘶啞了。)
(3)儘管緊張,可它落在了獵狗面前,這是一種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它?--(愛的力量。)
小結:這兩處句子,作者不僅寫了他看到的,還抓住他聽到的,把老麻雀的勇敢無畏寫得清清楚楚。男女生分別讀兩處句子。」這個詞你讀得特別好,我仿佛看到了老麻雀緊張、憤怒的樣子。(板書:看到的 聽到的)
5.(出示4、5自然段)在這兩段話中,作者除了寫他看到的,聽到的,還寫了什麼?預設:寫了獵狗的兇猛。(一強一弱,對比多明顯啊。還有嗎?
預設: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預設:這是作者的--(感受),也是他看到這一幕時--(想到的)。 (板書:想到的)
小結:這兩個自然段,作者就是抓住他看到的、聽到的,以及想到的,把老麻雀的無畏寫得清清楚楚。
6.師生合作讀第4、5自然段。老師帶第一句。
(設計意圖:教師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又通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老麻雀的勇敢、無畏的形象。這既是一次語言文字的訓練,又是一次情感體驗活動)
7.再讀讀,除了他看到的、聽到的,還寫了什麼?
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8.儘管緊張,可它落在了獵狗面前,「安然」是什麼意思?一種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它?--(母愛的力量。)
9.預設「安然」,「安全,安安穩穩」的意思。「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是因為幼子遇到生命危險。「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親子之情。正因為這種親子之情,促使老麻雀不顧危險去拯救小麻雀。從這句話裡,可以體會到愛的偉大。板書:劃愛心 母愛
10.教師總結:由於大風,小麻雀從樹上掉了下來,正好一隻獵狗走了過來,想要吃了它。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了獵狗面前。對老麻雀來說。獵狗是個龐然大物啊!即使這樣,它仍然挓挲起全身的羽毛,與狗對峙。這是一次多麼無望的較量啊,即使這樣——老麻雀仍然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拯救自己的孩子。獵狗被老麻雀的勇氣嚇退了。是什麼力量給老麻雀帶來了勇氣?(愛的力量。)
(三)獵狗的退縮
1. 看到老麻雀如此有勇氣,接下來獵狗是怎麼做的?( 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麼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
2. 「我」又是怎麼做的?預設:喚回獵狗。
3. 母愛的力量是怎樣的?無私、偉大的母愛。
師小結:愛是偉大的,往往會創造奇蹟。因為母愛給了來麻雀勇氣,使它嚇退了獵狗;因為母愛感動了「我」喚回了獵狗。板書:無私、偉大
(設計意圖:強大的獵狗被老麻雀的勇氣嚇退再次感受母愛的力量。教師通過啟發誘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採用展開聯想,深入文本情境與文本對話,感悟母愛的力量是多麼無私,多麼偉大!)
五、寫法遷移,仿寫片段。
今天我們跟隨屠格涅夫去感受了一個充滿愛的故事,學習了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方法。
初試身手:選擇其中一幅圖,並將畫面寫清楚,請你嘗試寫一寫。
(設計意圖:這個小練筆就是寫法遷移,嘗試將畫面寫清楚。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中要用好教材這個例子,讓學生不但得其情,更要得其法。語文教學要源於文本,超越文本,因此,教師要不斷開發、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憑藉豐富的資源進行大量的實踐。在寫話中,進行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六. 板書設計:
16.麻雀
「我」、獵狗、小麻雀、老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