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之父」評不上教授 別讓SCI成為科學家的手銬腳鐐

2020-12-15 科學網
「天麻之父」評不上教授 別讓SCI成為科學家的手銬腳鐐

 

藥物研究專家

楊世林

有個擔心:在現有的導向下,中國再也不會有年輕人願意去跟天麻和黃連打交道。

 

楊世林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這裡是世界上五大藥用植物專業研究機構之一。該所的老科學家

徐錦堂

被藥農尊稱為「天麻之父」和「黃連之聖」。

 

經過多年在藥材產區的研究,徐錦堂改變了300多年來人們種植黃連的搭棚遮蔭栽培方法,提高了黃連產量也節約了木材。他還結束了天麻不能人工栽培的歷史,那是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野生天麻資源接近枯竭,醫用天麻出現斷檔。

 

為了表達感激,從中受惠的陝西和湖北的藥農們分別集資為這位科學家立了塑像。楊世林感慨:徐錦堂先生的成果是「紮根」扎出來的。但令他感到惋惜的是,徐先生一直沒有評上院士,因為他沒有「SCI論文」。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縮寫。它收錄了大量的國際學術期刊,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統稱為「SCI論文」。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一些單位將SCI論文引入科研評價體系,以此衡量研究水平。此後,「SCI」成了科學家頭頂一根無形的指揮棒。

 

楊世林認為,在這根指揮棒下,為我國醫藥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徐錦堂先生不僅評不上院士,連教授也評不上,如今評職稱、評獎都是要看SCI論文的。

 

他說,我國引入SCI評價以後,幾乎沒有人願意像前人那樣去做事。搞藥材栽培的年輕人,不肯和藥農打交道了,只盯著什麼是「時髦的研究」,只關心發表幾篇文章。而長期紮根產區的研究人員,晉升職稱和申請課題都很困難。

 

對此,楊世林表示「很痛心」。他發現,自己身邊的那些從事藥物研究的年輕博士,在國外留學或工作時明明還在進行新藥研發,回國以後「馬上轉行」,什麼容易發論文就做什麼,並且追求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文章的「點數」直接跟獎金、職稱掛鈎。

 

他認為,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太低,根源就是當前的評價體系。至少,應該把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有所區分,在不同的評價體系下加以衡量。

 

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志明一直呼籲,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評價不要「一刀切」。

 

他說,針對科技評價體系的意見,科學家們年年講,可年年不變。讓一些大學和科研單位,真正結合本地實際,解決工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追求國外的SCI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說,中國論文數量大增,成了這方面的「大國」。自己不贊成有人所說的「都是垃圾」。但不可否認,垃圾的確存在,真正在國際學術界能夠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也確實不多。

 

清華大學教授邢新會說,現在科研管理者動輒就談某項研究得了多少獎,發了多少篇SCI論文,連工程研究也要求有多少SCI論文。自然科學研究和工程研究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管理的多元化,是科技界尤其需要關注的問題,只有多元評價,才能讓大家安心做下去。

 

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黃偉光看來,我國目前的短板在於如何把技術工程化,使之成為實際生產力。他說:「我們可能有很好的大腦,很巧的雙手,但是二者之間的東西沒有。」

 

他說,科技人才並非都是搞理論分析和科學實驗的。高級工程師非要去弄個「教授」或「研究員」頭銜才顯得有地位、有水平,這是不正常的。國家從導向上對工程技術人才應該有合理的定位。

 

多年以前,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曾在工廠工作。他「非常崇拜」那些能工巧匠。他至今仍記得當時在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工人師傅如何挪動大型設備的場面,「太讓人信服了」。他還常常想起那些吹玻璃的工人,想要什麼形狀就有什麼形狀,這些技藝不是文憑能夠證明的。在那時,高級工人「比教授還厲害」。

 

「我就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國家多年不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評價體系不僅使得我們科研受到損害,而且是毒害了我們的下一代。年輕人都不知道做科研是什麼目的了。」馬志明院士說。

 

馬志明還記得老一輩數學家許寶祿的一句名言。許老生前說過,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因為發表在有名的雜誌上而出名,而是希望雜誌因為發表了自己的好文章而有名。事實上,他的很多論文都是發表在國內期刊上。

 

但現在,馬志明說,連國家科技獎的評審都要考慮一項研究成果是發表在哪本雜誌上。國外權威雜誌多少分,普通雜誌算多少分,反而忽視了論文本身的內容。「這真的是有害的。」他說,在這種評價體系下,好的文章都不發表在本土雜誌上了。

 

據上海大學教授、《生理學報》副主編吉永華介紹,我國以前在人工牛胰島素、哥德巴赫猜想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都是發表在國內學術刊物上。可眼下,科學家們渴望在英國《自然》和美國《科學》等高端雜誌上出現自己的名字,形成了一種新的偏執的追求。

 

《自然》和《科學》都是世界一流學術期刊,文章被引用率很高,「影響因子」居於領軍地位。吉永華說,在SCI指揮棒下,科研人員不得不搞「短平快」的研究。而在一些人批評我國盲目追求SCI論文導致不少垃圾文章之後,很多單位為了在「頂尖論文」這個指標上趕上去,又開始追求雜誌「影響因子」了。現在有人還會邀請《自然》和《科學》的負責人到中國,請吃請喝,跟人家套近乎。

 

這種局面的另一個惡果是——我國的學術期刊被逼到了邊緣,失去了國際上的話語權。吉永華指出,很多被逼急的中文期刊改出英文版,結果國內的人不想看,國外的人也不想看,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雜誌。

 

清華大學教授樸英認為,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教育部就要「摧毀」針對博士生的評價體系。因為,高校將論文篇數分攤到每個教師頭上,並將博士生的畢業門檻設定為發表幾篇SCI論文甚至「頂尖」期刊論文。

 

海軍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尹卓也指出,「這樣的評價體系應該先摧毀為好」。他說,很多發達國家並沒有統一的科技評價體系。我國有這麼多科研院所,應該自己進行切合實際的評價。科學是五花八門的,為什麼要統一呢?

 

今年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公司董事局主席鄧中翰領銜研製的「星光一號」晶片誕生10周年。這是我國第一枚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百萬門級超大規模專用晶片。

 

鄧中翰將公司的成功歸結為一句話:「我們堅持必須在市場上打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產品,而不是簡單的寫報告、發表文章,所以才有今天一系列的成果。」這位年輕的科學家說,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呼籲,創新不是為了得獎,不是為了發表論文,不是為了評職稱。

 

可「論文崇拜症」眼下正困擾著眾多科學家。楊世林悲觀地說:「如果按照現在的評價體系,我們不可能出現天麻、黃連的成果。」

 

他說:「我覺得評價體系就是一個導向。你要把科學研究引到什麼方向?」

 

「本來GDP也好,SCI也好,它們不是不好,問題是一到了中國人手上就往死裡整。」這是另一位科學家的感慨。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河南商丘:戴腳鐐手銬從派出所脫逃的盜竊犯已抓獲
    【新聞多一點】此前據上遊新聞報導,1月16日,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梁園分局發布懸賞通報:當日凌晨3時許,盜竊犯罪嫌疑人魯華洋從雙八派出所內脫逃,其逃跑時帶有手銬、腳鐐。警方懸賞通報中的魯華洋。/商丘警方上述通報稱,1月16日凌晨3時許,盜竊犯罪嫌疑人魯華洋從商丘市公安局雙八派出所內脫逃。
  • 犯罪嫌疑人戴手銬腳鐐辦結婚證 特警持槍
    九龍坡區公安分局特許,兩人在九龍坡區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證,儘管新郎戴著手銬腳鐐,但工作人員一直對他們微笑,身旁的持槍特警也成了他們的「證婚人」。在新郎被持槍特警押走那一刻,新娘含情脈脈地告訴他:「老公,我永遠在家裡等你!」昨天,天剛亮,34歲的曾萌(化名)起床了,她摸了摸隆起的肚皮,在皮箱選了件最厚的黑色棉服,穿上身後,她開始在破舊梳妝檯前。
  • 22年的堅守,昭通學院教授陳順芳的天麻情結!
    昭通地處雲、貴、川雞鳴三省之要塞,常年多雨寡照,再加上原始叢林未被破壞,生物多樣性得以保存,天然腐殖土等為天麻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環境。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成為了昭通人的堅守,昭通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的教授陳順芳就是其中一位。
  • 給死刑犯戴腳鐐,不光是為了防止越獄,其實還有一個特殊作用!
    給死刑犯戴腳鐐,不光是為了防止越獄,其實還有一個特殊作用!有些人為了一時的痛快,卻犯下了嚴重的罪行,最嚴重的恐怕就是死刑了,而他們在執行前,都會被關在監獄裡,戴上手銬腳鐐生活。不過,監獄給死刑犯佩戴腳鐐,除了防止越獄外,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用途!
  • 評不上職稱的老師不要感覺丟人,評不上的多了
    有一次會議上,我們局長就言辭嚴厲地批評了這種行為,他說道:「凡是評不上職稱的老師,都是沒能耐的老師,對發牢騷的罵到,人家可多人都能評上,咋你們評不上呢,說明你們沒能耐。」老師們在底下紛紛罵道:什麼破鬼話,你以你為你是局長說啥都對?
  • 詞根英語 I have a dream之manacle手銬
  • 「SCI之父」 遭遇中國詰問
    這位「SCI之父」,並沒有像人們所預期的那樣,對中國使用SCI的狀況大加批評。在他看來,這些引發無數爭議的「怪現狀」,其實只是中國在科研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初級階段」罷了。    他舉例說,40年前,當美國的大學要進行終身教授的評選時,管理者們發現,備受推崇的「同行評議」評價方法根本沒有辦法進行,SCI就成了替代的評估方法。     「如果按照理想的狀態,就要把那些已經成為終身教授的人都找來,坐在一起,拿著候選人的所有論文,大家一篇一篇地讀。這樣才能公正合理地評判出,每一位候選人的研究成果好不好,科研水平是什麼級別。」加菲爾德說。
  • 陳教授當浙江高考作文之父22年,敢提魯迅屈原蘇東坡誰就不及格
    其次,陳副教授在2005年就想明白了,評不上正教授也沒啥,因為根據浙江大學官網的消息,他2005年以後就沒有再發表過論文了。(不過裡混了一篇奇怪的東西)不新發論文,那是評不上教授了。他看不上正教授了。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是一個遠遠比正教授更有含金量的頭銜
  • Polar碼之父:中國企業和科學家對高科技行業的貢獻,是我親眼目睹的
    近日,被業界譽為「Polar碼之父」的畢爾肯大學電氣工程系Erdal Arikan教授來到了華為公司深圳總部,並在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對話中,由衷表達了上述讚嘆。 在Erdal Arikan教授看來,華為公司就是其中的翹楚:「Polar碼能在短短十年內就走出實驗室,成為一項標準,離不開華為領導和工程師的遠見卓識以及在技術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作為研究人員,最大的獎勵莫過於見到我們的構想成為現實。」
  • 警察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手銬?並非大家認為的可以隨時使用!
    警察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手銬?並非大家認為的可以隨時使用!說起手銬的問題,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在平常的警匪片裡大家經常可以看到手銬的出現,警方在追捕犯人的時候,有時候會用上手銬,而有時候卻不用,這是為什麼呢?
  • 臺灣一死囚犯戴腳鐐祭父 20名警察全副武裝押解[圖]-李嘉軒 死囚...
    來源:臺灣《聯合報》  東方網5月5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曾犯下臺中市耕讀園3死槍擊案、2起重大擄人勒贖的臺灣死囚李嘉軒,昨日上午獲準返家奔喪,他戴頭盔、銬上手銬、腳鐐,在亡父遺照前紅了眼眶。李嘉軒的姐姐喊著:「阿爸!不肖子嘉軒回來看你!」大哥一把拉他過來,「啪!啪!」就是兩個耳光,在場家屬一陣錯愕,但他默默承受說:「我沒事!」戒護的臺灣警方沒有介入,讓李家完成自己的「家訓」。
  • 【紀念回顧】「SCI」之父加菲爾德博士:為SCI正名
    曾幾何時,SCI作為科技評價體系中一項與國際評價體制接軌的量化標準,在中國備受讚譽,SCI已經成為科研工作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現在這個曾經的「創舉」在中國受到的非議似乎越來越多,質疑、反對甚至要求取消的聲音不絕於耳。就在加菲爾德出席「SCI之父」高校院所見面會的前幾天,SCI在中國科協年會科學道德建設論壇上又一次成為了討論熱點。
  • 對於警察來講,什麼情況下才能使用手銬?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小編所說的這個物件就是手銬。對於手銬這個警械來講大家應該都見過,不管是在電視上還是說在新聞裡再或者是在真實的抓捕罪犯的現場,我們大家應該多少都會有些了解。那警察在什麼時候才會給嫌疑人戴上手銬呢?想必大家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有些好奇的,所以現在小編就給大家來解答一下。
  • 公安部A級通緝犯張承禹被押解回長,戴著手銬腳鐐,民警:「明年不用到桑植過年了!」
    隨著 G2339 次列車準點駛入,在江西南昌落網的公安部 A 級通緝令逃犯張承禹,戴著腳鐐手銬,被長沙公安專案民警押下列車。隨即,荷槍實彈的特警隊員將他快速押上警車駛離。至此,長沙市望城區 "2009.8.2" 特大殺人案成功告破。
  •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學會使用這種藥讓心臟更好
    我們經常用中草藥泡水喝,因為這能夠幫助我們保護好身體的健康,甚至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治療疾病,天麻便是這樣的草藥,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天麻能不能泡水喝,喝天麻水的禁忌有哪些。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天麻可以幫助我們防治多種疾病,還可以幫助我們穩定血壓,想要知道天麻的具體功效嗎?讓我們看一下吧。
  • 任正非對話「Polar碼之父」:科學家讓未來道路更加寬廣
    7月26日,華為將在深圳坂田舉行5G極化碼與基礎研究貢獻獎頒獎大會(5G Polar Code 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Awards),此舉是為了表彰科學家對基礎科學做出的貢獻。今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深圳總部與通信技術專家畢爾肯大學電氣工程系Erdal Arikan教授進行了對話。
  • 什麼時候才會給嫌疑人戴上手銬呢?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導讀】:被戴手銬的這些人都是屬於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判刑的。而有些罪犯最終的判刑結果是屬於拘役,在得知被判拘役以後可能最關注的是被判處拘役要上手銬嗎?今天華律邀請彭功平律師對為大家詳細講解。一、拘役要戴手銬的情況有哪些?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弟子——張德良教授來大餘啦
    張德良教授師從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動力學院兼職教授。11月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走進大餘衡實,衡實學子有幸聆聽了由張德良教授帶來的一場題為《我國戰略飛彈核武與當前形勢》的學術報告。
  • 《熾熱鳥喙》Shackles腳鐐效果怎麼樣 腳鐐效果介紹
    導 讀 《熾熱鳥喙(Blazing Beaks)》Shackles腳鐐是怪物掉落的聖物,會帶來負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