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是農曆庚子鼠年四月初一
而在這個四月之後
還緊跟著一個「閏四月」
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
「閏四月」比較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就21世紀來說
「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
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
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史志成解釋說,農曆年出現閏月是因為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
調節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稱為「置閏」。「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曆以十二個中氣分別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各個月都有一定的中氣。農曆的閏月在古代有過不同的安排方法,但從漢代開始逐漸形成了一個置閏法,把不包含中氣的月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農曆庚子鼠年的「閏四月」就是上一個月四月的閏月。當月只有「芒種」節氣,而中氣「夏至」落在了農曆五月初一。
今年端午是本世紀最晚之一
受閏月影響
今年的端午來得晚一些
要到6月25日
天文資料顯示,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
就本世紀而言
最晚端午節出現在6月25日
(分別在2001年、2020年和2058年)
最早端午節則落在5月27日
(在2085年)
不過,不論「閏」哪個月,端午節的陽曆日期始終在公曆的5月至6月間徘徊。「大多數在6月,少數在5月。」
來源:浙江之聲綜合新華社、廈門日報、浙江新聞、中國氣象局、中國藍新聞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