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五年級小學生小明上課時叼著一個塑料筆蓋,突然打了一個噴嚏,結果筆蓋一下就被吸進去了。放學後,他將此事告訴了爸爸,爸爸領小明去醫院做了檢查,在右肺中間段氣管可見一白色異物,醫生建議轉院治療。
當天 20 時,家長領著小明來到哈醫大一院急診就診,醫生看過患者的 CT 報告後,認為情況很嚴重,如果異物長時間存在氣管內,可能導致肺部感染、肺膿腫等疾病,嚴重者需要開胸手術進行治療,需儘早將異物取出。
值班醫生馬上聯繫呼吸內科三病房副主任於世寰教授,請他協助將異物取出。正在家中休息的於教授立即趕往醫院,於教授介紹,電子支氣管鏡檢查是一項有風險的操作,容易出現麻醉藥物過敏,心率失常、心跳驟停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加之患者年齡小,身體器官發育不成熟,配合度差,與成人相比較風險更大,對操作者更是一個挑戰。
由於小明十分害怕,難以配合,於教授讓小明的媽媽在操作臺旁陪伴,以緩解孩子緊張的情緒,10 分鐘後,一枚直徑 1cm 的筆蓋從氣管中取出。看到這個差點要了孩子命的筆蓋被取出,小明媽媽喜極而泣,不住地對於教授和李護士表示感謝。
於世寰教授提醒各位家長,兒童在吃飯時要避免大笑和跑跳,打哈欠、噴嚏、吸氣時,手裡和嘴邊不要有堅果筆帽一類的小物體,如不小心誤吸入氣管,應及時就醫。
孩子和文具之間的交道,
可以說曠日持久且密不可分,
那麼,我們作為家長的,
就要考慮這些文具的安全性!
什麼樣的文具足夠安全呢?
文具上的一些細小設計又有怎樣的目的?
不少家長注意到,很多筆帽上都有一個小孔,不清楚是用來幹啥的,因此大多都會忽視掉,但這樣的忽視有可能致命!
我們都知道,很多孩子有咬筆帽的習慣,這樣的陋習雖然說不可取,但卻能幫助不少學生煥發靈感,所以,我們往往持默認的態度。就是這種習慣,才是致命點!
筆帽上的救命孔
先來看幾則真實新聞:
2012年,河南一名8歲男孩上課時突然倒地身亡,屍檢結果顯示系被原子筆帽卡住喉嚨造成窒息身亡。
2014年,廣東清遠一名6歲兒童誤吞原子筆帽,窒息身亡。
2015年,重慶9歲男孩誤吞筆帽,醫生切開氣管才取出。
2015年,孝感27歲女子因小時候誤吞筆帽,咳嗽20年才取出,氣管已變形。
2016年,湘西一名7歲男童誤吸入筆帽引起劇烈嗆咳、氣促,導致一度昏厥。
很明顯,引起這幾起案例的主要原因就是:兒童誤吞筆帽,卡住氣管。而筆帽上設計的小孔,是通氣用的,就是為了預防發生誤吞筆帽事故時導致兒童窒息而特意留的!
在中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把筆帽等小零件塞嘴裡吞咽、甚至塞鼻孔裡吮吸的事情,時有發生。當孩子不小心吸入筆帽時,這個小孔保證了孩子的呼吸道不會被完全堵死,還有一絲呼吸空間,以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所以,別看一些文具上的小小設計,它可能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筆帽上小孔有怎樣的規定
對生產商而言,筆帽上加個小孔,在生產過程中可能要多花5萬元,在利益面前,許多廠家仍在生產無孔筆,市面上的文具商販對此也毫不在意。
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的規定,書寫筆、記號筆、修正筆和水彩筆的筆帽應符合下列3條規定中的至少一條:
筆帽尺寸足夠大,孩子無法誤吞(垂直進入直徑為16毫米的量規時,不通過部分大於5毫米)。
筆帽體上需要有一條連續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氣通道。空氣通道可以由筆夾等凸起的部分提供。
筆帽應在室溫最大壓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氣量為8升/分鐘。
也許,上面這些數據你可能根本就看不明白,也無法分辨,到底哪些筆的筆帽是需要有孔的。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只要在有選擇範圍內的學生用筆,請儘量購買筆帽上有小孔的!
其他應該注意的文具安全
香味文具危害大
目前很多橡皮擦都帶有香味,這類文具中大多含有甲醛、苯等有毒物質。兒童通過吸入、吮吸、啃咬方式,會將這些化合物引入體內,產生噁心、頭暈等不適症狀,可能造成眼、鼻、咽喉發炎。
劣質螢光筆影響視力
螢光筆是每個學生書包裡的必備品。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螢光筆都屬於油性筆,通過用酒精溶劑添加螢光劑製成的,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但這種文具卻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飽和度超高的螢光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
繪畫工具含毒高
蠟筆、彩色鉛筆是兒童、中小學生常用的繪畫工具,由於部分不良企業為使顏色鮮豔、不易褪色,在生產過程中添加過量的鉛鹽助劑。若長期使用,容易對兒童的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少年兒童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
筆記本太白引起視力減退
孩子天天都要寫作業,但筆記本紙張亮度超標則會帶來視覺疲勞,長期使用會引起視力下降,如近視、斜視。國家標準要求的作業本等產品反射亮度限值不能超過85%,太白太亮的作業本都是過量的添加了螢光增白劑。
來源:綜合ZAKER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