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通了長明電 ——山東省軍地聯合為長門巖島接入陸地電網
■陳 傑 於景瀟 特約記者 李京進
「通電!」隨著一聲令下,7月底,國網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啟動電閘,位於黃海深處的長門巖島正式通電。駐島官兵從此結束了58年沒有長明電的歷史,開啟戰備、訓練、生活的新篇章。
長門巖島位於青島市即墨區藍谷區域東南方向海域,面積0.25平方公裡,是個無淡水、無航運、無耕地、無居民的「四無」小島。對於這樣的孤島,如果接入電纜,只能從海底鋪設,耗資巨大,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雖然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島上硬體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電力問題一直困擾著駐島官兵。
急官兵所急,謀官兵所需。2018年4月,長門巖島供電項目正式啟動。軍地雙方先後召開16次推進會、組織9次實地勘察,投資專項資金為長門巖島鋪設海底電纜,同時將島上原有光伏及儲能設備就地接入,構建了微型多能互補能源網際網路。此外,他們還為駐島官兵架設5G信號基站、建造燈光球場,大大改善了駐島官兵的生活條件。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處處長劉洪華介紹,面對省內建設條件最複雜的海島通電項目,市雙擁辦積極統籌調配資源,協調多個部門調整規劃航道,最終項目提前2個月竣工。
「以後再不用看天氣用電了。」作為島上最老的兵,張立激動地回憶道,2008年,自己剛上島時,連裡使用的還是柴油發電機。一年後,為改善這一狀況,軍地專家多次登島,根據島上的光照強度強、時間長等特點,裝備了新型太陽能無氟發電機。儘管晴天時,太陽能面板產電量能滿足做飯、照明、辦公等需求,多雲或陰天時也可用發電機車協助發電,但一遇到暴雨、颱風等惡劣天氣時,用電壓力就比較大。尤其是部隊改革後,連隊配備了新的武器裝備,用電量陡增,「電」再次成為制約連隊建設發展的一大難題。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
夜幕降臨、海風輕拂,小島被點點燈火裝扮得璀璨而靜謐。訓練結束,一位駐島戰士和母親視頻通話:「媽,我們島上有電了、有信號了,以後想你們再不用只看照片了……」
有感而發
國防建設無小事
■郝東紅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擁軍工作往大了說事關興武強軍,連著富國固邊;往小了說事關拴心留人,連著衣食住行。支持國防建設需要有股小事不小視的勁頭,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把愛國擁軍工作抓緊抓實。
為「四無」小島鋪電纜、設5G信號基站、建燈光球場……耗費巨資、牽扯精力,但我們不能只算經濟帳,更要算好國防帳,從長遠看,這必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明智之舉。駐島官兵守衛的不僅是0.25平方公裡的戰略要地,更是不容侵犯的領土主權。基礎設施、生活環境的改善不但能拴心暖人,激勵官兵報國戍邊的豪情,更能增加孤島與陸地的聯繫,促進小島上的戰備訓練再上新臺階。
國防建設無小事,小事做得好、做到位,關鍵時刻就能發揮大作用。
來源:中國國防報 轉自: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鄧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