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第一個冷凍人復活失敗,為何相信人體冷凍術的人卻越來越多?

2021-01-17 澎湃新聞

古有秦始皇重聘方士遍尋仙山,只為求一口能讓肉體凡胎「長生」的仙藥;今有生命科學擁護者,或投資、或渲染,為那些能讓人遠離生老病死的技術站臺……

看似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更深入了,但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可一點沒變。

20世紀60年代,被後人譽為「人體冷凍之父」的羅伯特·艾廷格出版了一本《永生的前景》。書內書外,他一直在宣揚的一個概念是:死亡只是一個漸進過程,只要身體被凍得足夠快,一定還可以有機會逆轉。

怎麼?壽命不夠冷凍來湊?

如果把這種方法告訴秦始皇,他說不定會想:這聽上去可比「仙藥」靠譜多了!

羅伯特·艾廷格於1976年建立人體冷凍研究所,牆上照片中的人是他的部分「顧客」

把秦始皇冷凍起來,需要幾步?

如果秦始皇選擇接受人體冷凍術,那麼在正式開始手術前,他應該已經被明確告知:並不是每個人都符合人體冷凍術的要求。

首先,即便是身患絕症,這個人的身體狀態也不能太差,否則即便冷凍技術再好,也很難讓他在幾十年後復活;其次,他必須足夠有錢。

這兩個條件,秦始皇當然都滿足。他閉上眼睛躺在床上,想像著幾十年後的世界,進入「臨床死亡」狀態。

一般來說,醫學上判定一個人的死亡標準有3種:腦死亡、臨床死亡和生物學死亡。

臨床死亡狀態下,秦始皇的心跳、呼吸雖然停止,但他的腦電波和整個身體機能還是很活躍的。冷凍團隊就是要利用這種狀態,在5~10分鐘內,一邊降溫,一邊藉助儀器讓他的血液循環和身體器官維持在可以復甦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利用股動脈和頸動脈建立起的雙通路體外循環也建好了。

接上體外循環設備,秦始皇的體溫會迅速降低,他體內的血液也會通過手術和灌流,被全部替換成一種冷凍保護液。這種保護液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他體內的細胞組織不至於在長期低溫環境下凍壞。

用冷凍保護液代替人的血液,模擬影像

全身血液被替換後,人體冷凍術最關鍵的幾個步驟基本也完成了。

接下來,秦始皇只需要在專門的降溫設備下把體溫降到零下196攝氏度,就可以被轉移到足夠大的液氮罐裡,以頭部朝下的姿勢等待下一次喚醒了。

凍還是不凍,仍是個問題

雖然上述的手術過程,是秦始皇的「個人選擇」。但究竟要不要用人體冷凍術,在現實生活裡仍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課題。

人體冷凍術當然不缺擁護者。

1967年,「人體冷凍」剛興起不久,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教授就從中嗅到了一絲生機。久被癌症「折磨」他,希望就此「改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籤下冷凍試驗協議的人。

在他之後,主動選擇「冷凍自己」或「冷凍家人」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些「冷凍人」中,有人體冷凍術創始人羅伯特·艾廷格,有年僅3歲的泰國女孩,有不想放棄自己事業的年輕企業家,也有難以面對家人離去的普通人。

美國隊長就曾在低溫狀態下長期沉睡 | 《美國隊長》劇照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世界上的冷凍人數量已經接近500人。而目前世界上能實施人體冷凍的機構,也由原來的1家,增長到現在的4家——美國的CI、阿爾科,俄羅斯的KrioRus和中國山東的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

但在那些不信人體冷凍術的人眼中,選擇人體冷凍,更多只是出於情感上的考慮,比如無法面對親人的離去等等。而他們,更傾向於用原理和實際案例說話。

部分醫學家認為,人體冷凍和低溫休眠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人體冷凍只能讓人的生命維持在原有的一個狀態,但低溫休眠是有基本代謝參與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讓冷凍人復活無疑是天方夜譚。

那個原定在50年後(也就是2017年)復活的「人體冷凍第一人」——詹姆斯·貝德福沒有如期復活,就是最好的證明。

能不能行,還得再等50年?

遺憾的是,面對客戶的詢問和反對者的質疑,冷凍技術團隊只能給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能不能成功復活,並治癒冷凍人自身的疾病,只能再等50年。一如50多年前,羅伯特·艾廷格向大眾解釋的那樣。

我們究竟等的是什麼?

業內人士發話:很可能是細胞解凍技術。

科幻電影中的人體冷凍艙

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發出一種不讓人體組織「結冰」的冷凍技術,從而儘可能地避免人體在冷凍過程中出現的細胞組織壞死、細胞膜脫落等狀況。這些狀況有可能讓冷凍人解凍後無法甦醒。

但發展到現在,即便是現在通用的「冷凍保護液」,也沒辦法百分百保證一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2007年,俄羅斯「人體冷凍術」研究小組的一位工程師曾嘗試用一種混合的惰性氣體當作「冷凍保護」介質來進行實驗。雖然僅針對實驗小鼠心臟部位的冷凍、解凍成功了,但當實驗對象變成一整隻冷凍小鼠時,解凍過程中,小鼠體內的血管會出現大量氣泡,同樣影響小鼠甦醒。

那些「冷凍人」的家屬當然也知道「冷凍」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性。但在這種新技術帶來的渺茫希望面前,正如李誕在《奇葩說》探討相關話題時講的那樣:對他們而言,也許相信比知道更重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體冷凍」引爭議,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文|科學蟲洞 "人體冷凍"並不是新興的詞彙,你可以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看到它的身影,但這項技術卻在近段時間引發了非常大的關注。據了解,從1967年到現在,全世界參與冷凍的人已經超過300,那麼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長生不老是否真的能實現?
  • 中國第一家冷凍中心:10位冷凍人等待「復活」,最小者只13歲!
    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被冷凍得離世的人,在一群科學家和冰冷的儀器下,或者一劑藥物,讓這個冷凍人再次復活過來。 然而這種冷凍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中國第一家冷凍中心裡,有10位冷凍人在等待著「復活」,最小的冷凍人只有13歲。
  • 中國冷凍人可以復活?理論上是可以,爭議:如現代「木乃伊」技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中國有兩個備受關注的「冷凍人」,第一個名叫展文蓮,還有一個叫劉愛慧,這兩人都是志願者,他們也期待未來能夠復活,而「冷凍技術」的發展,在如今可以說還沒有明顯的進展,所以多久能夠復活其實還是未知數。
  • 現今3000多名「冷凍人」真的能復活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人體冷凍技術主要是通過研究體溫對壽命的影響,降低體溫的實驗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如果將人的體溫降低兩度,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多活120到150 年,也就是說,人類有望活到700甚至800歲。冷凍人實驗是將人放置零下100多攝氏度的液氮罐中,讓人處於假死的狀態,等到解封的那天,身體機能又能重新復甦過來。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是世界上第一個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於1967年1月19日開始被冷藏,至今50多年。按照最初的計劃,詹姆斯希望自己在50年後被喚醒。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期待50年後解凍復活與丈夫團聚,現狀怎樣?
    人生在世,誰不希望一生平安,健健康康,和自己所愛之人廝守到老呢?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夫妻恩愛,攜手白頭,這樣的人生當真快哉!可惜世事無常,人生在世總是有些許遺憾。在中國就有這麼一位女子,她因病逝世,死前決定把自己冷凍起來,期待50年後解凍復活,與丈夫團聚。作為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她的現狀怎樣了呢?
  • 世界上第一個被冷凍的人,本該在3年前「復活」,現在怎麼樣了?
    世界上第一個被冷凍的人,本該在3年前「復活」,現在怎麼樣了?自古以來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所追尋的目標,對於現在的人來說,身體裡面還埋藏著太多的秘密,想要實現永生是幾乎不可能完成了,在上個世紀有人提出了冷凍技術,這是人類嚮往永生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通過人體的低溫保存,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在若干年之後,將其解凍實現復活。
  • 美國首富將自己冷凍50年,本該在3年前復活,現在如何了
    然而,即便是知道長生不老是痴人說夢,還是有不少人去追求這個存在於想像中的虛擬事務。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為了追求永生,而沉迷岐黃之術的帝王和百姓,為此他們服食各種丹藥,得到的結果是加劇了他們的死亡速度。古代有人煉丹,現在卻有人開始嘗試冷凍術,1967年,世界上出現第一例冷凍人,本該在2017年復活,他的現狀如何了呢?
  • 奇聞異事:我國首例女冷凍人,曾想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如今怎樣了
    人類對於永生的研究從未停止,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人體冷凍技術」的發展,永葆青春的願望即將成為現實。在我國,也有一位女性參與了人體冷凍實驗,作為國內首例女冷凍人,她曾設想50年後「復活」,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那麼她如今的狀態怎樣了?
  •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我國首位冷凍人,現在怎麼樣了?
    客觀來說,以目前科技還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換個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先保存自己的身體,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有這項技術讓我們得以復活呢?想要在將來得以重生,首先要保存好身體,該如何保存呢?那就是冷凍,顧名思義,就是在極其寒冷的容器中,人體在經過特殊處理後,放入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外就已出現首位冷凍人。現如今,冷凍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 31年前美國女孩冰凍後被救活,為何世界首例人體冷凍者還未復甦?
    當晚氣溫在-22°C以下,希利亞德又穿得比較單薄,在快到朋友家的時候,眼前一黑突然昏倒,在第二天朋友起床發現她時,全身已經凍僵,像個木塊一樣堅硬,連眼珠都已經結冰,當時所以的人都認為她已經死去,沒辦法救活。
  • 被冰凍的15歲少女,盤腿而坐面容姣好,冷凍人技術會普及嗎?
    被冰凍的15歲少女,盤腿而坐面容姣好,冷凍人技術會普及嗎?人體冷凍技術這一概念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了,冷藏的方式讓肉體得以保存,在未來某一天,當技術足夠發達的時候,再將人從冰層裡面解凍實現復活。人體冷凍技術就是受到了這些啟發。在1999年有科學家在安第斯山脈附近發現了三具被冷凍的人體,這才是真正的冷凍人。這些屍體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冰層它融化之後逐漸顯露出來的,可以看得出來,這三具被冷凍的屍體都不大,其中有兩位是男生。這位女性只有15歲而已,兩具男性年齡更小一些,這具發現的冷凍屍體,科學家將其稱為印加冰凍少女。
  • 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虎嗅網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第二例冷凍人家屬在現場舉行的告別儀式而據媒體的消息稱,有近200多人諮詢如何成為人體冷凍志願者,其中30人進行了病情評估,可見人體低溫保存的吸引力。
  • 全國首例人腦冷凍術細節:把人頭切下存放國外-人腦,冷凍,手術,復活...
    昨日,媒體報導了國內首例人腦冷凍術,引發大量關注。被實施該手術的是名叫杜虹躺的61歲女性。今天,《新京報》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跟蹤報導,揭示了這臺人腦冷凍手術中的驚人細節。以下是報導原文摘選:人體冷凍術在哪做的?
  • 長埋冰層裡的神秘古物,小到細菌大到樹林,難怪有人相信冷凍術
    冰人1991年9月,兩名德國登山者在登山旅行途中,意外發現了一具因極寒天氣而保存完好的冰凍人體遺骸。科學家經過研究,通過X光片推測這具遺體保存了至少5000年。而能保存的如此完好,全要依賴他死後正好被冰封在冰裡,這就避免了野獸的啃咬和屍體的腐爛。
  • 人體冷凍不就是凍一塊肉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可以復活?
    人體冷凍技術號稱最前沿的生命科學技術之一,從問世不久就有頂級富豪問津,到現在第一個冷凍的老兄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解凍的消息也不絕於耳,但只要沒解凍以前,希望就繼續存在!而現在全球最大的人體冷凍公司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似乎並不需要擔心生意來源,前陣子還有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冷凍,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冷凍技術真的能延續生命?
  • 面對未來的星際航行,應該選擇人體冷凍還是人體冬眠?
    1967年1月12日,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第一個被「人體冷凍」的人類。和大部分人想像中的不太一樣,貝德福德當年接受的人體冷凍,包括現在的人體冷凍,其實都是等到被冷凍人去世之後,再冷藏到零下196攝氏度以下的,極低溫環境中保存的。
  • 「人體冷凍術」揭秘:一覺百年,是永生新希望還是科技智商稅?
    將瀕臨死亡的人體進行緊急「速凍」,千百年後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當年的冷凍人被順利「喚醒」,給未來人類訴說著過往…… 近期,一篇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的報導將人體冷凍話題再次頂上熱搜:國內機構已具備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相關技術,近年來超10名國人「住進」了液氮罐靜等喚醒,其中年齡最大者的72歲,而最小的一位男孩,年僅13歲。
  • 全世界已保存350例冷凍人,最久被冰封53年,如今他們還能「復活」嗎?
    已有近350例冷凍人 ,現如今保存最久的冷凍人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冷凍的死者——詹姆斯·貝德福德博士,他在1967年進行冷凍,距今已有53年的歷史 冷凍人真的能復活嗎?
  • 中國本土首例,整個身體被冷凍在零下196℃的液氮中,等待覆活
    至於死亡之後能否重生,相信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人知道死亡之後會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畢竟在世的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一環節。無論如何,人類都在不斷地努力著,努力研究高端科學技術,試圖讓死去的人得以復生。  擁有無限智慧的人類,果真研發出了一項此方面的技術,似乎給人類死而復生的願望帶來了一絲希望。
  • 冷凍大腦求「復活」 當科幻照進現實人類離永生還有多遠?
    魏景亮稱,據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全國首例參與人體冷凍保存以期望「復活」的案例。」)  成立時間:1976年   冷凍數量:100人  CI成立於1976年,創始人是被譽為「冷凍術之父」的羅伯特·艾丁格。1962年,擁有物理、數學雙碩士學位的羅伯特·艾丁格出版了《永生不死的前景》一書,首次提出人體冷凍術。他在書中預言:「我猜,我們中的大多數將被用無損的方式冷凍起來。」一時間,艾丁格成為媒體的寵兒,在電視和廣播中宣揚人體冷凍術。  五年後的1967年1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73歲的心理學教授貝德福德博士因癌症去世。根據其遺願,加州人體冷凍協會將他的遺體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