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自行停藥有風險 海淘購藥須謹慎

2020-12-18 健康界

藥物是用來治病的,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致病甚至是致傷、致死。在日常生活中,由於缺乏安全合理用藥的知識,不少人患病後,先入為主,自我診斷,認為是「老毛病」,要麼憑經驗自行用藥,要麼模仿他人。由於人體差異,不同人用同一種藥,藥理作用不一定相同。即使同一人,在生理病理狀況不同的情況下,對藥物藥理作用的反應也會不同,安全風險無法預知。為了提高了廣大群眾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的科學素養,引導群眾走出常見用藥誤區,掌握合理用藥的知識與基本原則,更好地抗擊疾病,提高生活質量,人民健康綜合權威報導總結出安全用藥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注意事項。

根據中國藥學會今年發布的「全國安全用藥月」公眾誤識率較高、潛在風險較大的常見安全用藥誤區:追求療效濫用藥、盲從他人使用藥品、迷信偏方秘方治大病、盲目追求海淘藥品、老年人換季洗血管、迴避風險不接種疫苗等。中國藥學會提醒公眾,合理用藥應當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適當性」四大原則。安全性是第一前提。

一、要謹遵醫囑,自行減藥停藥或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長期服用藥物,擔心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有些患者在自我感覺病情好轉,或者症狀減輕後就馬上停止服藥,不按照醫囑正確用藥。

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中國藥學會特約專家張繼春解釋說,藥物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控制感染,療程不夠可轉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要終身服藥,不能隨意停藥,患者依從性較差的情況下,不規律服藥,容易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危及生命。

二、自行買藥、服藥前必須徵求醫生或藥師意見確保給藥方式正確

有些老人聽說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卒中、心梗等,便自行去藥店購買服用,服用一個月後發現拉黑便,原來是胃出血了。

張繼春解釋說,有胃腸道症狀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潰瘍及胃出血。所以提醒公眾,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須徵求醫生或藥師意見,經常監測血象、進行大便潛血試驗及胃鏡檢查。

另外,錯誤的給藥方式有時會影響藥效的發揮,難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泡騰片是一種特殊劑型,它含有泡騰崩解劑,遇水後發生化學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吞服,大量氣體會急劇充斥氣道,有引起窒息的風險。正確服用方式為先取半杯涼水或溫開水100ml到150ml,將一次用量的泡騰片投入杯子,待藥物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後搖勻服下。

還有些人在服藥片時習慣嚼碎了吃,其實服用一般藥片可整片吞咽。因為藥片除了含有主藥外,還含有崩解劑等輔料,所以藥片在腸胃中會逐漸崩解、溶解、吸收,從而起到治療作用。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的藥物劑型主要有緩釋、控釋片和膠囊,腸溶衣片,普通膠囊、膠丸,雙層糖衣等。

三、讀懂藥品說明書,正確對待不良反應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生產單位對藥品主要特性及技術標準的介紹,是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藥品說明書一般都包含有關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基本科學信息,既要能指導用藥,又要說明濫用的危害,要求寫得具體、詳細、明確,語言通俗、嚴謹、易懂。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仔細讀懂說明書,尤其是【適應證】、【禁忌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用法與用量】等項。

不良反應多的藥是不是不安全的藥?其實,藥品說明書中記載的不良反應越詳細,代表企業對該藥品研究越透徹。專家認為,對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了解得越清楚,醫生和患者在使用藥品時越能明確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更好地權衡用藥利弊。不良反應的發生有一定概率,藥品說明書中所列的不良反應,有可能實際發生的概率並不大。當然,患者用藥後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避免引發嚴重後果。

四、服藥有6個最佳時間,抗腫瘤藥物上午10時服用為宜

人體的生物鐘節律即指人體內調控某些生化、生理和行為現象有節奏地出現的生理學機制。服藥也應結合人體的生物鐘規律。

比如,鑑於膽固醇合成的峰時多在夜間0時~3時,調節血脂藥提倡睡前服用,與促進膽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同步,以便更有效地抑制酶活性,有助於提高療效。一般利尿劑宜於清晨服用,以避免或減少夜間的起夜次數和排尿過多,影響休息和睡眠。

近年來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上午生長繁衍速度最快,而正常細胞則在凌晨4時繁衍最快。這一發現為最佳抗腫瘤用藥時間提供了依據,一般以上午10時左右服藥,能更有效地控制腫瘤細胞生長。

基於人體具有生物節律的特點,用藥時可以考慮依據人體的生物鐘和藥品性質分別選擇晨起、餐前、餐中、餐後、兩餐中、睡前服用。

除了服藥時間,一天的服藥次數和間隔是藥學家依據幾個參數制訂的,患者應當按時服用。大多數藥品是一日3次給藥,在體內代謝和排洩較慢的藥品,可一日2次,在體內代謝和排洩更慢的藥品,可一日1次;而在體內代謝和排洩較快的藥品,可一日4次~6次或每隔4小時~6小時給藥1次。

五、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給藥途徑不同,在藥物的吸收率等方面,有些品種差距很大,但大多數品種則十分接近。因此,在臨床中,除了急性疾病者、搶救瀕危者、昏迷者、不能進食者或必須靜脈給藥的藥品(沒有口服製劑的),大多數給藥應以口服為主。

對於慢性病、常見病、可以進食者或適宜口服給藥者沒有必要注射。凡是口服可收到療效的無須注射,或在病情穩定後採用序貫治療的(如醫院獲得性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慢阻肺急性發作、闌尾炎等),都要儘快由靜脈滴注改為口服給藥。

還有,盲目輸液、過度輸液會給患者帶來感染、熱源、血管內膜損傷等等,同時也浪費了許多醫藥資源。因此,WHO提倡:「能口服的不注射,能注射的不輸液」。

六、兒童用藥應及時就醫,不應自行減量使用成人藥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得快,將成人藥減量給兒童服用,或者要求輸液治療。張繼春提醒說:「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童隨意減量用成人藥,這樣做劑量無法掌握,兒童各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肝腎功能相對較弱,解毒功能也差,對藥物具有特殊的反應性和敏感性,易造成毒性反應。」

建議兒童患病應及時到醫院就醫,根據醫生處方用藥,要了解藥物的性質和注意事項,尤其要關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不可隨意用成人藥減量服用。

七、科學看待疫苗不良反應切勿「因噎廢食」

當前公眾對疫苗預防接種的重要性了解不夠,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一些人覺得預防接種根本不重要;有人認為,疫苗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疫苗的副作用會帶來很大危害;有的家長聽信謠言因噎廢食,拒絕給孩子打疫苗……

針對這些誤區,專家明確指出,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個體,更重要的作用是進行群體免疫。整個群體擁有免疫力的人越多,疾病就越難以傳播。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最經濟、最方便、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手段。接種疫苗雖然也可能發生不良反應,但其帶來的效益遠遠高於風險。疫苗的普及接種,能有效避免兒童殘疾和死亡發生。世界各國政府均將預防接種疫苗列為最優先公共預防服務項目。

八、境外購藥應對症下藥,別盲目跟風

隨著境外旅遊、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少消費者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境外藥品。藥學會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境外藥品時應根據病情對症下藥,不要盲目跟風,選擇藥品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哪怕一瓶小小的眼藥水也應在醫生指導下對症下藥。

此外,網絡購藥、海外購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看清看懂說明書。一般海淘藥品的說明書沒有中文標示,給消費者了解藥品信息帶來困難,如果不明確一些重要的藥品信息,如主要成分、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將增加用藥風險。

其次要注意運輸儲存條件。藥品說明書會標示保存條件,這是保障藥品質量的重要信息。有些藥品對於保存環境的溫度和溼度等有特殊要求,可能需要避光、冷藏、防潮,因此在網購海淘藥品時應關注這些特殊要求,防止藥品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

用藥時,還要特別考慮人種差異。由於存在人種差異,用藥的劑量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國外生產藥品說明書的推薦量使用,可能發生過量給藥或給藥不足,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九、高度重視老年人多重用藥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罹患多種疾病和接受多種藥物治療的機會明顯增加。多重用藥情況不可能避免而且極為普遍。這種多藥聯合治療可能存在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有些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輕者可引起身體不適、重者可以致殘和致死,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對於廣大老年患者及家屬應如何提高安全用藥的認識和素養,《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建議:鼓勵老年患者按時門診隨訪,知曉自己健康狀況,一旦出現藥物治療相關的異常反應,及時就診。有條件者設立個人專用藥物記錄本記錄用藥及不良反應。

同時,家屬要協助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和對藥物的管理。老年人由於記憶力減退,容易忘服、多服、誤服藥物,以致難以獲得療效或加重病情。家屬需定時檢查老年患者用藥情況,做到按時按醫囑規定劑量服藥。

《共識》還建議老年人及其家屬避免隨意自我藥療。不宜憑自己的經驗自作主張,隨便聯合用藥。不要輕信民間「偏方」、「秘方」,以免造成因藥物間相互作用所導致的藥物不良反應。(人民健康綜合新華社、中國醫藥報、健康時報、人民日報)

原標題:最實用的安全用藥法則 | 服藥6個最佳時間 能吃藥別打針輸液


相關焦點

  • 家長自行藥店購藥誤區多,兒童「明星藥」也要悠著用
    「有的複方感冒藥成為治療兒童感冒的常用藥和『明星藥』,但家長要注意,這類藥不能隨意用。」湖南省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張海霞介紹,複方感冒藥是含有多種成分的複方製劑,也就是說一種感冒藥裡有幾種藥,常見的有小兒速效感冒藥(小兒氨酚黃那敏)、感冒通片(氯芬黃敏片)、泰諾(酚麻美敏口服溶液)、快克(複方氨酚烷胺膠囊)等。
  • 【尋醫問藥】散瞳藥須謹慎使用
    【尋醫問藥】散瞳藥須謹慎使用  寧蔚夏  為明確診斷一些眼底病,以及驗光配鏡時,都需要進行散瞳檢查,這時就會用到散瞳藥。散瞳藥一般分為3類,即副交感神經抑制劑(又稱抗膽鹼藥)、交感神經興奮劑(又稱擬腎上腺素藥)、混合散瞳劑。其中以阿託品滴眼液最為常用,既可用於檢查,又可用於治療,主要用於前葡萄膜炎的治療,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和前部睫狀體炎,以擴大瞳孔、防止炎症引起的瞳孔後粘連。  散瞳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應明確用途和適應證。
  • 不敢去醫院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家長要警惕風險
    今年秋冬季節,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一些家長因為不敢去醫院而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殊不知,這種做法暗藏巨大風險。孩子不是成人縮小版,不能亂吃藥防疫期間,一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推遲就醫。
  • 海淘兒童藥真有那麼神?且聽真相在這裡!
    家裡備上幾瓶國外的藥品,似乎更放心、更安全……家長們真的了解海淘藥品嗎?海淘兒童藥真那麼神嗎?海淘藥品運輸過程有哪些問題?如治療癲癇的藥物卡馬西平,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說明書上都有標註,這個藥本身會產生一個特別嚴重的不良反應,而這個不良反應,亞洲人的風險比白種人和黑種人要大10倍,
  • 「尋醫問藥」散瞳藥須謹慎使用
    【尋醫問藥】散瞳藥須謹慎使用寧蔚夏為明確診斷一些眼底病,以及驗光配鏡時,都需要進行散瞳檢查,這時就會用到散瞳藥散瞳藥一般分為3類,即副交感神經抑制劑(又稱抗膽鹼藥)、交感神經興奮劑(又稱擬腎上腺素藥)、混合散瞳劑。其中以阿託品滴眼液最為常用,既可用於檢查,又可用於治療,主要用於前葡萄膜炎的治療,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和前部睫狀體炎,以擴大瞳孔、防止炎症引起的瞳孔後粘連。散瞳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應明確用途和適應證。
  • 隨便停藥存在耐藥隱患
    核心提示:生活中有感冒發燒、拉肚子等的小病,只要不是什麼嚴重的大病,我們都習慣去藥房自己買藥。這樣做既簡單方便又節省時間。其實,自己買藥吃藥決定的不僅是服用什麼藥物、什麼時候開始服藥,還包括什麼時候結束服藥。   專家指出,有些藥物自行停藥反而更容易導致耐藥,如抗生素。
  • 海淘商家出售藥品真偽難辨 代購進口兒童藥靠譜嗎
    很快就有位家長告訴她,現在大家都流行購買德國產的兒童退燒藥「小藥丸」和日本產的感冒藥「麵包超人」,據說藥效特別好,孩子吃了很快就會痊癒。看到群裡有家長介紹,周女士就和另外兩名家長向對方要了代購的微信,並在群中拼單,購買了兩盒德國「退燒小藥丸」。但是藥品到手之後,周女士猶豫了起來:「看不懂說明書,不敢給孩子吃。」
  • 再次自行停藥 | 抗抑鬱少年(19)
    到武漢後,少年再次自行停藥。我們雖然反對他停藥,但是對他自行停藥無計可施,建議他減量,不要停藥,可以改成吃半顆。但少年意志堅決,毫不動搖。後面幾天就是去揚州旅行,看他的情緒還不錯,就不再囉嗦去說服他了。
  • 海淘兒童退燒藥推薦劑量竟超成人,醫生建議兒童常用藥勿海淘
    海淘兒童藥真的會更有效和安全嗎?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不少海淘藥與國內藥品成分相同,代購價格卻不低,甚至有些藥品的推薦使用劑量還高於國內。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胡利華提醒家長,海淘藥品有額外風險,兒童常用藥不建議海淘。海淘的兒童退燒藥。
  • 孕媽海淘的網紅痔瘡藥「未必安全」
    武漢晚報訊 澳洲海淘痔瘡網紅藥宣稱「成分安全,孕期可用」,孕媽諮詢藥師後卻發現該藥在孕期使用的安全性並未確定。7月27日,武漢市第一醫院臨床藥師楊香瑜提醒,不要盲目迷信海淘藥,目前市面上痔瘡藥中大都含有麝香、冰片等可導致流產的成分,孕媽切莫自己隨意亂用。27日上午,楊香瑜坐藥物諮詢門診時,一位懷孕6個月的孕媽拿著手機裡的截圖前來諮詢。
  • 不良反應、真假難辨 海淘兒童藥沒你想像的安全!
    央視網消息:日本的「麵包超人」、德國的「小綠葉」,海外代購兒童藥已在國內悄然興起。這些兒童藥多用於感冒、發燒、咳嗽等疾病的治療,且大多屬於國外的非處方藥,在網購平臺有著眾多「門店」。
  • 旅遊紀念品店違規售藥被查 遊客在泰國購藥須留心
    記者調查:旅遊紀念品店違規售藥被查 中國遊客在泰購藥須留心泰國清邁一家面向中國遊客的旅遊紀念品商鋪因違規銷售藥品被舉報,於5日被衛生部官員及相關轄區警察查處。據悉,這家名為「Time Cosmetic」(譯為「時代化妝品」)的店僅開了一個星期,銷售種類繁多的藥品、化妝品等。商品大多有中文價籤,吸引了大批中國遊客。
  • 一男子感冒後自行吃藥,不料病情有變,突然發高燒!
    感冒發燒,除了去藥店買藥外也有人家裡會屯一些「海淘」來的藥生病的時候服用這些「海淘」來的藥真的絕對靠譜嗎?近日,深圳就有人踩坑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治感冒一顆見效?、咳嗽藥品還須實名制登記。消費者向平臺內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購買退熱止咳藥品時,平臺系統應明顯作出「須填報人員信息」提示,或升級系統實現購藥人員信息可在線填報。家裡常備點藥,用時也方便但你知道家庭用藥的「正確姿勢」嗎?這些注意事項必須搞清楚知多D服用藥品有哪些注意事項?
  • 不懂英文盲目「海淘」購藥 消費者服用納米銀溶液中毒
    通過「海淘」在國外網站上銷售的就一定是好貨?昨天,瑞金醫院收治一名罕見病例,一位年輕女孩通過「海淘」購買的美國產納米銀溶液後,導致全身銀含量超出正常人25倍,肝、腎、肺、心、腦和骨骼均出現不同程度中毒。調查發現,這一產品根本未經美國FDA批准,是傳銷者利用「海淘」實施的詐騙。   「Colloidal Silver」膠銀口服溶液,又稱納米銀溶液,在一家國外網站上銷售。
  • B肝多年,吃兩年抗病毒藥,肝功正常後停藥,現在轉氨酶45怎麼辦
    當然,如果不合理的停藥,或者沒有關注到停藥後的一些注意事項,也會導致B肝復發、B肝病毒反彈。為了謹慎起見,結合魏先生的兩對半定量檢查結果,發現B肝表面抗原依然在臨床檢測下限,hbv-dna未出現反彈,並不建議立刻重新開展抗病毒治療,一個月後進行再次複查。一個月後,魏先生的複查結果顯示正常,考慮並非B肝復發而是熬夜、勞累或檢查前的活動因素導致的轉氨酶升高。那麼,對於魏先生的情況,實現了平穩停藥,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 ​兒童用藥黑名單更新,又有3類藥禁用
    醫院自製藥部分醫院的自製藥劑,備受家長青睞。療效好、價格便宜的自製藥甚至「一劑難求」!因此有些家長就會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但其中的風險各位可曾想過:找的渠道靠譜嗎?網上代購等是否存在賣假藥問題?未帶寶寶去看診,自行購藥是否完全對症?
  • 旅遊紀念品店違規售藥被查 中國遊客在泰購藥須留心
    新華社曼谷9月8日電記者調查:旅遊紀念品店違規售藥被查 中國遊客在泰購藥須留心陳家寶泰國清邁一家面向中國遊客的旅遊紀念品商鋪因違規銷售藥品被舉報,於5日被衛生部官員及相關轄區警察查處。據悉,這家名為「Time Cosmetic」(譯為「時代化妝品」)的店僅開了一個星期,銷售種類繁多的藥品、化妝品等。
  • 自行停藥,突發中風!看最新研究!
    高先生出院後,漸漸的心慌症狀逐漸消失了,於是覺得每天吃抗凝藥也沒啥用,醫生還說有出血的風險,於是自行把抗凝藥停掉了。 正常心臟跳動,我們的血液會完全形成流動,但房顫發生後,有部分血液不能形成有效循環,會停留在心臟,血液不流動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後,就可能從心臟掉下來,隨著血管流動,跑到腦血管,堵塞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死。這是房顫最大的危害,據統計,有20%的腦梗死都是和房顫有關係。
  • 又有3類藥禁用
    未帶寶寶去看診,自行購藥是否完全對症?通常來說,醫院自製藥是需要掛號看診後,醫生開處方才能購買的。止咳藥止住了咳嗽,妨礙排痰,會增高呼吸道堵塞的風險。所以,這兩種藥不建議同時服用。4.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家長談「抗生素」色變,拒用或是娃一見好就停藥。
  • 海淘的網紅兒童退燒藥 兒科專家發現一個大問題
    齊女士的兒子剛滿周歲,寶寶出生後從生活用品到奶粉輔食,再到寶寶的常用藥品,齊女士都選擇了海淘,單是寶寶的海淘藥就囤了有七八種。以某澳洲款兒童退燒藥為例,根據適用兒童年齡不同,澳大利亞一家購物網站的售價相當於人民幣從20多元到80多元不等,微信代購開價則多是100元起,而同樣成分的國內兒童退燒藥,售價還不到20元人民幣。  用藥方法須靠網上查詢  海淘得來的兒童藥多是外文說明書,看不懂也沒有醫囑,用藥安全怎麼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