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大灣區未來學校樣板校

2020-10-22 十大熱議內容

松山湖未來學校效果圖

東莞第一所未來學校揭開面紗,設72個班、小班教學,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曉玲

東莞市第一所未來學校——松山湖未來學校首度揭開神秘「面紗」。記者日前從學校籌建組發布的消息獲悉,該校擬於2022年9月正式辦學招生,設置72個教學班,其中普通高中48班、初中24班,實施小班化教學。目前,籌建組正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學校意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未來學校實體樣板校。

未來學校「畫像」出爐

去年3月,東莞市政府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籤約,攜手打造中國首個未來學校教育實驗區。松山湖未來學校由東莞市委、市政府部署建設,定位為公辦高水平完全中學。根據相關部署,東莞市規劃在松山湖片區、濱海灣片區、水鄉新城片區3個片區各籌建1所未來學校,主要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松山湖未來學校率先開建。

據悉,松山湖未來學校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腹地——松山湖科技產業園。此次首次與公眾見面,除了發布學校招聘計劃,學校也對未來辦學進行了「畫像」闡述。學校提出,秉持「創造未來無限美好」的理念,通過「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持,以及空間、課程、技術的有機融合,學校將實現教育的開放化、協同化,以及學習的個性化、自主化。

學校設置72個教學班,其中普通高中48班、初中24班,實施小班化教學,擬於2022年9月正式辦學招生。學校意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未來學校實體樣板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領航校、全國STEM教育研究實踐基地、全國未來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國家強基計劃人才培養中心、東莞教育科研人才跟崗基地。

提供具競爭力薪酬福利

高標準定位下,學校也給出了未來學生學習環境的關鍵詞:全學習、無邊界、雲智慧、多生態,以創新為突破點,實現項目式學習、遊戲化學習、沉浸式學習、體驗式學習。

首次面向全國招聘,學校不僅儲備初中、高中各學科教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還將招聘生涯規劃師、營養健康師等若干名。從招聘條件來看,應聘學科專業需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職稱證書,或國家認可的從業資格證書,有良好的外語基礎者優先,原則上40周歲以內,優秀教師年齡可適當放寬。薪酬待遇,將參考粵港澳大灣區內同類學校水平,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同時,將幫助教師解決工作用房、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等需求。

[相關連結]

未來學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於2013年正式啟動了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成立了未來學校實驗室。2017年10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布了《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計劃》認為,具有以下內在特徵的學校可以稱之為未來學校:

1.綠色、智能和泛在互聯的基礎設施;

2.集成、智慧、因變的新學習場景;

3.靈巧學習及創新的賦能場;

4.開放融合的學習生態;

5.創新的知識和信息網絡拓撲結構;

6.人工智慧融合的教師-課程智慧系統。

來源:金羊網

相關焦點

  • 東莞打造大灣區首所未來學校樣板校 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
    東莞打造大灣區首所未來學校樣板校 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金羊網  作者:餘曉玲  2020-10-21 該校擬於2022年9月正式辦學招生
  • 大灣區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東莞舉行
    近年來,東莞公辦教育資源緊缺,加速了民辦學校的崛起。如今,民辦學校不但在教育圈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單,而且高端貴族化日趨明顯,一年十幾萬元二十萬元學費並不是新鮮事。11月16日,一場以「育人才·慧創2035」為主題的大灣區民辦教育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東莞舉行,其中的華南區知名民辦學校招生諮詢教育展雲集了10多所東莞及周邊城市的知名民校。
  • 探索智慧教育區域樣板 加速「A.I.+教育」深布局
    為廣州成為「全國智慧教育示範區」提供A.I.支持,深入部署深圳教育雲應用,超六成珠海K12學校使用科大訊飛的教育產品,為佛山注入區域教育均衡發展血液……至今,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已全面布局廣東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陽江、河源、惠州、汕尾、梅州十個城市,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約1500所學校,「A.I.
  • 為什麼說粵港澳大灣區是未來中國城市群的樣板
    直至2019年2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這個區域視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以快速交通網絡的構築、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等領先於全國城市群的思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未來中國城市群的樣板,成果可期。
  • 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
    製造立市、智造未來。如今的廣東東莞,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前沿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千億、百億優質招商項目紛紛落地,在產業巨頭的輻射效應下,一條創新經濟帶正在東莞逐漸形成。
  • 聖比斯(東莞)開學,為英國老牌名校在大灣區的首個分校區
    英國聖比斯公學東莞校區——聖比斯(東莞)開學典禮昨日在東莞南城舉行。該校全體師生,英方校長Lee Knight、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唐宜婷(Liberty Timewell),東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代表等領導嘉賓出席典禮。據悉,聖比斯(東莞)是擁有438年歷史的英國聖比斯公學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設的第一個分校區,今年共有近60名學生入學。
  • ​聖比斯(東莞)開學,為英國老牌名校在大灣區的首個分校區
    英國聖比斯公學東莞校區——聖比斯(東莞)開學典禮昨日在東莞南城舉行。該校全體師生,英方校長Lee Knight、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唐宜婷(Liberty Timewell),東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代表等領導嘉賓出席典禮。
  • 東莞政企精英齊聚一堂,共話大灣區之下東莞騰飛!
    粵港澳大灣區之下東莞坐享利好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東莞作為大灣區核心腹地,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最後,柯禮添局長說到,南城未來將一如既往地不斷優化投資創業環境,全面優質地提供政策行政服務,不遺餘力地支持企業在南城實現更大發展。熱切期待和歡迎各企業到南城投資發展。
  • 廣東智能教育實踐共同體:科大訊飛這樣打造智慧教育樣板校
    2016年擔任順德一中校長以來,謝大海帶領全校師生打造「互聯·深度」未來課堂,開發「RDE雙主線」教學模式,智慧教育猶如發動機,讓順德一中的師生們在教與學中有了許多新體驗。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極具改革創新精神的順德,如何打造校級智慧教育樣板?我們專訪了謝大海,以期通過他的探索,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 全國教育工作者齊聚珠海,共探大灣區學校創新與未來
    活動主題為「大灣區學校創新與未來——啟迪、創新、融合」。本場活動是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簡稱教博會)50多場高峰論壇之一,來自全國各地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活動。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一是優勢互補、合作辦學,這是大灣區建設的內在需求。
  • 東莞迎來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大。小學生數量跟北上廣深同一梯隊...
    東莞的教育一直備受詬病,印象中沒有一所像樣的大學,中學前五大名校全是私立學校(東華,南開,虎外,光明,翰林)。一句話總結:教育資源與東莞的城市地位嚴重不匹配。如果說東莞像深圳,這短板也像極了。但也要看到,東莞正在發力,彌補缺陷。阿方最近注意到幾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 廣東東莞將打造大灣區「食品名城」
    7月17日至19日,首屆中國創新食品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食品創新品牌博覽會(下稱「食品博覽會」)在東莞舉行,華美、永益、仙津、嘉士利、百味佳等逾300家粵港澳大灣區食品飲料加工製造企業齊聚,攜腊味、粽子、沙琪瑪、蛋卷、調味品等上千款年度新品集中亮相,預計將有5000名採購商參會。
  • 名校畢業生薈萃,東莞學校高薪招聘教師「百裡挑一」
    城市發展,繫於教育;三尺講臺,關乎未來。一年前,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學的一份擬招聘教師名單火了。清華、北大的畢業生近六成,還有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名單中全部都是碩士、博士學歷,超豪華的教師名單簡直亮瞎眼。作為與深圳相鄰的人口流入大市,也是大灣區的節點城市,東莞同樣深諳「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之道。
  • 「以校為媒」為大灣區輸出金融專門人才
    「緣金融而生、為金融而辦、偕金融同行」,廣金紮根行業的辦學特色也讓學校有了更多的行業資源,校政、校行、校企、校校合作育人深入開展。去年12月,廣金相繼與中國農業銀行廣州分行和平安銀行廣州分行分別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和廣東金融科技研究院。各方將在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金融科技成果轉化、「智慧校園」等領域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示範區」。
  • 東莞最全的國際學校匯總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東莞這幾年也有不少的國際學校進入。為了更好地方便各位家長查找和選擇心儀的國際學校,芝麻擇校特地對東莞的各大國際學校進行了匯總,對東莞國際學校還不了解的家長快來看看吧。,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東莞黃江鎮,毗鄰深圳光明新區和東莞松山湖開發區,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
  • 東莞觀音山原生態「美景如畫」文旅融合成就生態旅遊新樣板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接受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專訪時,談了觀音山未來的發展方向。黃淦波說:「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規劃落地與進程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迎來了嶄新的時代。觀音山將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心的獨特地理位置,抓住機遇,應運而上,進一步豐富旅遊精品路線,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揭開神秘「面紗」!現面向全國招聘教師
    東莞市第一所未來學校首度揭開神秘「面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學校籌建組發布的消息獲悉,該校擬於2022年9月正式辦學招生,設置72個教學班,其中普通高中48班、初中24班,實施小班化教學。目前,籌建組正面向全國招聘優秀教師。
  • 東莞人:以後請叫我「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
    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表示,廣州中醫藥大學與東莞的合作由來已久,特別是共建的中醫藥產業創新平臺,開啟了東莞市中醫藥生物產業的開端,粵港澳大灣區(東莞)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也在加快研究推進。據了解,根據《東莞市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行動綱要(2016-2020年)》,中醫藥強市助力衛生強市建設,打造健康東莞。
  • 東莞這9個鎮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來源:我們的東莞去年,深圳被國家委以重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與深圳聯繫最緊密的東莞,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9月25日晚9點,東莞審議了一份重要 文件——《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件提到,東莞南部9鎮:虎門、長安、大嶺山、大朗、黃江、樟木頭、鳳崗、塘廈、清溪要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探索與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
  • 左手A.I,右手教育,校長們這樣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教育樣板校
    這一次,我們記錄校長們的真知灼見,通過他們的視野展現一幅粵港澳大灣區中學校長奮力踐行教育信息化的行動圖。12月1日,廣東智能教育實踐共同體在穗成立,該共同體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和科大訊飛共同倡議,並聯合珠海市第一中學、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佛山市第一中學、湛江市第一中學、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中學、江門市第一中學、陽江市第一中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龍崗學校共同發起成立,主要面向基礎教育領域。廣東智能教育實踐共同體正在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A.I.+教育」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