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海天味業近一個月內第三次被發現醬油瓶內出現蛆蟲。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有消費者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後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還附有相關視頻。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正在開會,將稍後回復。海天味業方面表示,「公司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
分析人士稱,就現有信息來看,海天醬油屢次出現蛆蟲很難進行事實責任鑑定。在經歷了近半個月的股價回調後,海天味業市值已縮水超千億元人民幣。如果此時在消費端再出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經營銷售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
海天味業最新股價報155.37元/股,市值高達5034.68億元,在強者林立的A股群雄中,名列第11位,超過美的集團、中國石化,僅次於中國石油、五糧液、中國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貴州茅臺。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醬油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分析:
醬油是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大豆或脫脂大豆或黑豆、小麥或麩皮,加入水、食鹽釀造而成的液體調味品,色澤呈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
2020醬油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
作為行業巨頭,海天味業旗下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雞精、味精、料酒、腐乳等調味品。其中醬油、調味醬和蠔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報告期內,海天味業旗下醬油實現銷售收入66.29億元,同比增長10.71%,佔到總營收的57.17%,產銷量連續二十多年穩居全國第一,並遙遙領先。
從另一層面看,餐飲渠道佔比領先行業的海天味業業績之所以能夠在疫情之下「逆市」上揚,與其強大的經銷商網絡也是密不可分的。根據財報,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經銷商數量增至6433個,較2019年增長627家,僅在今年二季度,就淨增326個(第一季度末的6107個)。
雖說從財報數據看,作為行業一個的海天味業營收淨利依舊「預料之中」實現的雙增,但依舊難掩增速放緩的態勢。
調味品企業進軍直播帶貨
進入二季度,隨著社會生活逐步恢復正常,不少調味品企業業績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以ST加加、涪陵榨菜為例,二季度營收分別達到6.64億元、7.15億元,增速均由負轉正,分別為20.07%、27.9%。
綜合半年報來看,由於疫情對餐飲渠道影響嚴重,有定製餐飲業務的複合調味品企業損失較大。其中,天味食品上半年定製餐調的營收為0.28億元,同比下降53.78%;頤海國際關聯的餐飲渠道方營收4.4億元,同比下降29.6%;日辰股份餐飲渠道營收為0.34億元,同比下降32.78%。
由於疫情期間「宅經濟」崛起,調味品作為剛需產品,家庭消費端的銷量在上升,部分消費由線下轉向線上。京東在疫情期間發布宅經濟相關數據顯示,在春節前後的一個多月期間,京東平臺調味品成交額增長超過129%。這也帶動了部分調味品企業線上銷售業績上漲,例如恆順醋業線上銷售額達6787.12萬元,同比增長44.33%;天味食品線上營收達6549.52萬元,同比增長132.3%。
隨著後疫情時代線上銷售、直播帶貨等購買形式火熱,「雲端」消費或成為新常態。上半年,大部分調味品上市公司的渠道建設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全渠道優化,營銷架構更加多元化,電商、直播帶貨、新零售等營銷方式進一步得到重視,不少企業試水直播帶貨方式。
調味品企業正在抓住線上各平臺銷售機會,做好電商渠道開發工作,並引入新營銷玩法直播帶貨,實現「銷售高速增長和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同時啟動抖音自媒體運營、與名廚APP運營商廣告合作,豐富新媒體傳播矩陣。涪陵榨菜也在上半年嘗試開展網絡直播帶貨,跟上品牌宣傳新潮流、新模式,吸引培養烏江新的主力消費者,不斷提高烏江品牌知名度和鞏固市場基礎」
想了解更詳實的醬油行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0-2025年醬油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