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聽過一些中年人說了這麼一句話:人到中年身不由己!這似乎只是一種感嘆,感嘆自己屈服於歲月,歲月未曾饒過我,我不想繞過歲月,但是奈何時光最是無情。
但漸漸的發現,其中不少正值青壯年的人,他們也會經常感嘆自己,記憶力越來越差,動不動就會感覺到疲憊,做什麼事都沒有精神,那到底哪兒出了錯呢?又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首先我們要知道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不少朋友在一線城市上班,除了繁重的工作壓力之外,他們還承擔著許多的重擔:小孩要讀書、老家父母年歲不小、競爭公司可能又耍小動作。焦頭爛額,十分抓狂。最重要的是,明明有許多東西需要擔憂,但是稍微一忙,又忘了那重要的事是什麼。難不成自己提前步入中年?
而且他們除了以上狀態外,還會有其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比如早起之後,明明休息了很久,但是起床並沒有給它帶來充沛的精力,精神狀態也很差,有著十分濃重的起床氣;在工作的時候,效率同一開始進來的自己相比,簡直沒有那時候的一半;在日常上下班,寧願慢吞吞的走著,也絕沒有想跑動以下的念頭;以前很喜歡打球,現在發覺已經好久沒有打球的念頭了。
另外,他們也發覺自己有點社交恐懼症,不想和同級討論,覺得對方傻X,不想和下級商量,覺得浪費精力,也不想和上級匯報,有任務也草草收場,但是知道自己並不想這樣。在平時飲食時候,也感覺沒有胃口,食欲不振,或者特向暴飲暴食,發洩壓力。
其實以上也是一種壓力自測,如果你超過以上症狀三點以上,那麼可能你也要特別注意了。因為不要小看表象,覺得那些東西離疾病很遠,他們往往會誘發一些身體或者心理疾病,焦慮慢慢變成抑鬱症,不動漸漸變成肥胖患者。另外,如果長時間感覺自己疲勞,懷疑步入中年,可能也是身體一種警示信號,告訴你要小心,你可能正在透支身體。
想要改變這種狀態,一定不要一個人自己撐著,那樣很容易陷入一個死循環哦。建議就是看看醫生,包括心理醫生,定時體檢,是不是的強迫自己去運動健身,可以是跑步、遊泳這種全身的有氧運動,還能減肥釋放壓力,也可以遠足登山,看看國家大好河山。也可以找幾個朋友,一起做做遊戲,一同健身鍛鍊競技,出出汗,讓自己身材變得有型,肌肉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