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不愛孩子了,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不,是因為你生病了

2020-12-23 陪寶寶寫日記

好前幾天一個朋友向我諮詢她的心理問題,她說她覺得自己一定是心理不正常,她家孩子今年一歲多,從出生以後她就特別特別愛孩子,恨不得把星星摘下來給孩子,可是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經常覺得孩子很煩,甚至孩子在她面前摔跤了哇哇大哭,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孩子摔哪了,摔疼了沒有」,而是「怎麼這麼煩,走個路都摔跤」。媽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愛正在慢慢消退。

與此同時,她感覺自己整天沒有精神,記憶力在直線下降,身體也越來越差,晚上睡眠質量不好,一早上起床就很疲倦......

其實,我遇到這個媽媽的情況,並不是「心理變態」,也不是心理有問題,而是生病了,什麼病呢?這個病叫「慢性疲勞綜合症」,是媽媽們常見的一種綜合症。

什麼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慢性疲勞綜合症被稱為醫學上最難攻克的難題之一,它的不好攻克主要在於沒有其他不適,只是持續、不明原因地疲憊,怎麼休息都不管用。

除了疲倦,還伴隨著以下症狀:

記憶力下降、時常感覺肌肉酸痛、關節痛、頭暈或者頭痛、頻繁嗓子疼,以為自己感冒了、淋巴腫大、抑鬱。

還有些人附加這些症狀:

感覺生活毫無方向感、容易過敏、盜汗、易怒,情緒大起大落。

為什麼媽媽們容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媽媽這樣抱怨:我感覺我就是喪偶式育兒,不光如此,我還養了兩個「兒子」,小的是我兒子,大的是我老公。

之前我一個朋友還因為婆婆的一句話炸毛過,原因是她既要照顧孩子又要上班,就沒有時間收拾屋子,結果被婆婆埋怨,說了一句「哪個女人不是這樣過來的,就你當媽辛苦」,這一句話瞬間點燃了朋友的情緒,讓她忍不住跟婆婆吵了幾句。

媽媽真的是一份很不好做的工作,全年無休,還沒有工資,還沒有人體諒,很多人都如上面說的婆婆的想法一樣,都覺得世世代代的女人都是這樣過來的,照顧孩子、做家務、照顧老公、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間的關係,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值得表揚也不值得埋怨。

可是,媽媽也是個普通人,沒有人發工資無所謂,但至少有人要在情感上給予理解和支持,讓媽媽們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獲得成就感和價值感,得到應有的感謝和尊重。

正是因為長久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感激,也沒有人去幫媽媽排解內心不斷積蓄的負能量,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慢性疲勞綜合症。

「慢性疲勞綜合症」常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每個患有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媽媽通常都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能量耗盡、身體疲憊這個時候的媽媽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務和工作,時常覺得生活暗淡無光,一眼看不到頭的忙碌,在家就是重複無數次地陪孩子、照顧孩子、洗衣做飯等等,如果此時的媽媽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很有可能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情感疏離,人格解體當一個人極度疲憊的時候,就開始變得冷淡,失去愛人的能力,每天像個機器一樣重複著機械性的工作,但是不願意與人交流,也漸漸地體會不到跟孩子之間的感情。

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易怒、情緒失控、導致家庭不和這個階段媽媽的情緒會反覆無常,開始慢慢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點小事有可能就會引爆情緒,對家人和孩子都時有不滿,也開始懷疑自己,對自己越來越失望。

如果此時家人沒意識到她生病了,那麼很有可能會指責她,這讓她自己越來越自責。

如何應對「慢性疲勞綜合症」?

如果你不想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該怎麼做呢?那麼你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降低對自己和他人的期許很多媽媽初為人母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完美母親,一力承擔起一切能承擔的東西,這就促使媽媽對自己有較高的預期。可是,媽媽忘記了,自己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很多事情也是在摸索著前行,誰都不是天生會做事,也是在邊試錯、邊整改中變得完美,如果媽媽對自己和他人有過高的期許,那麼就很容易由於達不到預期而變得焦慮,這時候就很容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

2、給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制定一個計劃表,每天列出自己必須要做的事和可做可不做的事,並且列出具體的時間,還要列出哪些事是可以讓你開心的事。

這樣就可以力求每天先把必做的事做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作為彈性時間存在,如果你覺得累了就暫時放一放,這時可以去做一些讓你開心的事,等到恢復精力時再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

3、懂得適當放手媽媽要懂得「放權」,不要覺得事事親躬才是最好的,也不要覺得老公帶不好孩子,要知道孩子也是老公親生的,雖然爸爸帶孩子可能帶不到媽媽這麼精細,但保證孩子安全絕對是不成任何問題的。

如果你覺得你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那麼你就給自己放個假,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人躲幾天放鬆一下身心,把孩子、老公、家務事都丟開不管,調整好自己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擺脫這種綜合症的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我的孩子不生病了
    自己的身體也沒有照顧好,朋友見到我就叫我大媽,不敢照相,也不敢照鏡子,真的是會被自己丑倒呢,自卑的不想參加任何聚會,不想出門,無價值感十足,甚至不敢去涼臺,因為好幾次在涼臺的時候仿佛聽到下面有聲音「跳下來罷跳下來罷跳下來,一切都解脫啦」。
  • 媽媽,我是不是很笨?你是不是不喜歡我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寫下這句話,不僅思緒又回到了那個開家長會的下午,一位媽媽被老師邀請上臺分享,因為那個學期她家孩子進步很大。這位媽媽上臺後開始講述她家孩子的狀況,孩子以前學習還可以,只是前年她調換了工作,基本沒時間陪孩子,等她發現孩子成績滑下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無心學習。
  • 我孩子只是不開心!每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生病的家庭
    難怪有人忍不住要質問他們:你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也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想死,就是因為你啊!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後,永遠都有一個生病的家庭。捫心一問,我們總怪孩子不開心、想法消極負面,不正是因為他們的壓力無處安放嗎?
  • 「爺爺,我爸爸是不是不愛我了」,當孩子有這樣的想法要及時深愛
    原來大女兒和爺爺回家時看到爸爸抱著小女兒,而小女兒手裡只拿了一顆棒棒糖,這一幕被大女兒看到後便說出了心中的委屈,一句「爺爺,我爸爸是不是不愛我了」,所指的並不指爸爸買棒棒糖只買一顆,而是來自於生活種種缺愛舉止所積累的想法。
  • 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嗚嗚……爸爸不愛我了」,這句話是四歲的兒子在我批評他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每當在憤怒過後,我就極其後悔自己的不理智,我儘量選擇平和的方式來處理教育孩子時那些容易讓我憤怒的詞語和動作。
  • 孩子畫的畫很恐怖,我很擔心她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孩子平常就是不愛吃飯,特別好動,脾氣大,比一般的小朋友淘氣,其它也沒有什麼異常,我就是擔心她畫這樣的畫是不是反應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了呢?有懂兒童心理學的朋友們?
  • 為什麼總懷疑男朋友不愛我,我心理有問題嗎?
    作者:曼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所健康指導師。作者是心理學的受益者和踐行者。即使不能日更,也會持續分享心理學知識。專業做諮詢,走心寫文字。可能我不知道你是誰,唯願你的心靈更加地輕鬆和自由。感謝您關注「曼熳心理」。在戀愛關係中,如果懷疑對方不愛自己,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自己的誤解,冤枉了對方;一種是自己的感受是對的,對方真的並沒有那麼愛你。以下就這兩種情況分別做一下心理解讀。
  • 寶寶心理問題,孩子不愛上學了,怎麼辦?
    導讀:寶寶心理問題,孩子不愛上學了,怎麼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心理問題,孩子不愛上學了,怎麼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可以說,孩子上學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
  • 經典問答系列|第七十五問:感覺孩子大了不「尊重」我
    即使這次拆了標,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還是會有很強烈的情緒,是不是因為我的防衛過于堅固?答疑:從這位夥伴的提問上來講,我倒是覺得不是因為防衛過于堅固,是你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你在框別人的時候,首先先框住了自己,所以說你不允許別人的事兒,實際上是首先不允許自己的。
  • 「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背後的思考
    1、看到孩子的問題,找到問題背後的積極動力,我們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孩子了呢?當老師把五一後的星期網課課表連結發到家長群裡,班級群立刻像炸開了鍋一樣,家長發起了牢騷。「張老師,什麼時候可以開學啊?」「什麼時候可以不用這麼整天看到娃?」因為疫情的原因,一年級的小學生還是在家上網課,家長都要崩潰了。
  • 給我全部的愛,因為我是你們的孩子,請肆意的愛你的孩子
    文 | 文茵媽媽孩子是單純的,心裡想的什麼必定會表現在行為上。當你的孩子表現出愛吃醋、愛嫉妒的時候,作為家長,你該反省自己:我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呢?我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能否支撐得起孩子世界的一片晴空呢?對於兒童來說,安全感很重要。兒童安全感包含了對世界,對人的基本信任。
  • 6歲孩子孩子每天都哭好幾次,是不是有心理問題?
    A雲朵老師育兒專家這是和一個媽媽的聊天,為了方便,採用對話的形式敘述 Q家長:雲朵老師,我最近太焦慮了都睡不好了,我女兒現在6歲了,每天都哭好幾次,有時候我們說話她不滿意了也要哭,我朋友這麼大的孩子都不這樣,她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啊?
  • 女朋友總是問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該怎麼辦?
    無論是在電視劇裡,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到熱戀的情侶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哇,這個問題真的是世界級難題,與「我和你媽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是同一個級別的。這種靈魂拷問之所以難,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更喜歡去證明後者。
  • 你的抑鬱症好不了那是因為你不愛自己
    「恨自己」永遠不解決問題,恨自己只能讓人越來越「自我分離」、越來越討厭自己。, 只有從「原點」「起點」上,用「愛自己」代替「恨自己」,才能重新啟動一個人的天然自愈能力,幫助」人走向「自我合一」只有愛自己,才能徹底拯救你;只有愛自己,才能讓你徹底好起來! 愛自己,你的身體才能好起來生病是在提醒你,你虧待了自己人們往往在一生病時,立即想著用吃藥等應急的方式把病擺脫掉。
  • 劉墉:孩子不愛你是因為你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
    很妙的是,我發現常常跟那孩子的父母談不了幾句話,就不用跟孩子談了,因為問題很可能出在大人的身上,有時候甚至只是見到那父母的臉,我就可以感覺到了。對不起啊,我可能講的太誇張,更不能把問題通通推到父母的身上,但是我確實有這樣的感覺,我不能不說。
  • 我不小心又忽視了你,我的孩子
    這並不意味著就不能走了,明明就是到點了,就是要走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中能有一個人回應孩子的需求就完整了。如果這時候我能說出:「哎呀,我也很想陪你吃飯然後送你去幼兒園,但是爺爺需要爸爸送他才能來得及。」這就是對孩子的情感回應。問題不在於能不能走,而是孩子有沒有得到回應。
  • 新品試用 | 孩子頻繁生病,是不是免疫系統有問題?
    因為一到冬天,有些寶寶們總得生幾次病,上個月的咳嗽剛消停一些,這幾天又開始流鼻涕水,入冬以來小病小痛都沒有停過。孩子一生病,連帶家長也是身累+心累。所以很多家長都著急地來問:為啥孩子老生病?孩子是不是免疫力太弱了?吃什麼能夠快速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 「你不答應我,就是不愛我」如何打破婚姻裡的情感操控?
    妻子:"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談戀愛的時候你說買就買了,你現在居然還數落我。"丈夫:"我愛不愛你和買口紅有什麼關係啊?!你都那麼多口紅了,又用不完,買它幹嘛啊。"很多人在感情中應該都經歷過這種"愛"的綁架,不管男女:當你拒絕向妻子匯報你每時每刻的行程時,妻子卻說:"你不告訴我你天天在幹什麼,我怎麼有安全感,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為了讓她有安全感,你儘可能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她。
  • 「我感覺我生病了」 | 14歲的李星星有多勇敢,我們就有多慚愧
    如果這件事不是小女孩說漏嘴,是不是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後果,我不敢想像。好在家長負責,學校領導也反饋及時,最後使壞蛋落網,接受懲罰。 所以父母不要再閉口不談「性」,不要再覺得孩子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壞人是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的。
  • 父母:「我愛你!」孩子:「不,你不愛我!」
    你憤怒之餘,在想:「我那麼愛他,希望他能好好學習,以後生活才不會那麼辛苦。他怎麼就不理解,就不努力呢?!」你的孩子在想:「原來媽媽根本不愛我,他愛的是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所以才給我吃好的、穿好的,就是希望我能變成學習成績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