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選擇不讀書,但是,讀書真的有用!

2020-12-23 一星半點瑣事扣

以前不愛讀書的孩子會說:"讀書有什麼用,以後買菜又不會用到函數計算!」現在很多青少年在讀了初中以後,甘願去上一個技術學校,然後早早的出社會,一方面是因為在什麼都不懂的年紀裡以為自己看透了人生——讀書沒出息,還不如早出社會積攢經驗。

另一方面只是簡單的不想讀書,想逃離學校。然而,這種衝動的決定真的好嗎?這時候的決定往往是不理智的,也更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可以選擇不讀書,但是,讀書真的有用。

那麼,在當下社會,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讀書當然有用。不是說讀書了的人一定會過得很好,讀書更深的意義是讓我們學會怎樣溫柔的去認識這個世界的複雜性老一輩的人會固執的認為女孩子讀書太多了沒用,最終還是會嫁為人婦,相夫教子,打著一份平凡的工,拿著固定的工資,何苦折騰?

我想,就算最終的生活我們會跌入繁瑣,洗盡韶華,我們依舊可以用不一樣的心境去面對,更多的是處亂不驚而不是像市井婦女一樣整天怨聲載道。我從來都覺得,讀書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開闊一個人的思維和視野,以及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的有效而不激進。讀書無關於你讀什麼學校,上什麼專業,而是在於對新事物的包容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判斷和具有一定的執行力。

現代人總是在津津樂道賣煎餅的大媽月入三萬、外賣小哥薪水比985畢業生高得多,只要你肯賣力,上工地賺的也不比公司高管低,都在振振有詞的宣揚讀書無用,認識漢字,不影響交流足以。然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讀書真的如他們所說是無用之舉嗎?這是值得反思的,老一輩的人大多數都是文盲或半文盲,的確大多數過得也還算可以。

可是你是否遇到過和他們講理行不通的情況?是否遇到和他們討論一件事的時候,對方是雞同鴨講的與你爭辯?很多個瞬間,你會發現,那些不愛讀書的人,蒼白的腦袋總是無法隱藏的。而你又無能為力,只能暗自慶幸,還好我不會變成那種人,讓人又無奈又心疼。

讀書,是一個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讀書的用處不一定能讓你功成名就,榮華富貴,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個人的修養和談吐,獲得更多思考的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也愈發的讓內心變得平靜。

《情深深雨濛濛》中,出自身書香門第的文佩被趕出以後,在貧民區依舊是平心靜氣,不哭不鬧。當陸振華第一次來找她,她也能不卑不亢的做出自己的判斷。反觀雪姨戲子出生,腦袋裡沒有多少墨水,遇事更多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我欣賞文佩的心境,可是處於那個封建年代,她的思維並沒有完全的解放,並沒有去反抗保護自己,一昧的唯唯諾諾。我想,這大概就是造成她和依萍生活窘迫原因的根本所在吧。書讀的多了,在困境中看待問題沒有那麼死板,更多的不是被迫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讀書,使得你腹有詩書氣自華。

三毛說:「讀過的書,哪怕不記得了,卻依然存在著。在胸襟的無涯,在精神的深遠。」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是小時候吃過的零食,現在已經忘記那個味道了,可是那種快樂融入自己的童年了,而且我相信肯定有一部分是變成了我身體營養的一部分。讀書亦是這樣,當你讀一本書時,當時可能無法完全理解,或者看完就忘。

但其實,閱讀已經在你身上發生了作用。日積月累,於你而言,精神層面已經不再是一副軀殼了。這就像用一個髒的竹籃打水,每次都是一場空,但是時間久了,籃子就變得乾淨了。沒讀書的人過得比你好的時候,他會因為沒讀書而嘲笑你「讀那麼多書,還不是不如我」,可是讀了書的至少不會因為讀了書而看不起別人。大言不慚的說著讀書無益,那是因為沒見過不讀書的壞處。

在某些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你所有經歷過的感受早已經被世上某個人清楚透徹的表達清楚了。你會發現世界上可能存在著另一個你。在待人接物上更能理性的去判斷。在自己苦難的時候可以勸慰自己,在別人苦難的時候想想書上所說的再看看自己,無論怎樣。

你都是有收穫的那一方。讀書能最大程度的使人知世俗而不世俗,能讓人享受那種當自己無法控制情緒時讀書,後覺自己似蜉蝣的落差。讀書,能讓你的感情變得豐富,讀書真的有用。

相關焦點

  • 世界讀書日:哪一瞬間讓你覺得讀書真的有用,學習的意義是什麼?
    在生活中,有哪些瞬間讓你突然覺得讀書真的有用,又有哪些瞬間讓你幡然悔悟當初沒有好好讀書?因為我時常從讀書中受益,所以寫了一些很短的小思考,希望可以幫到愛學習的孩子和家長們。因為是突然寫的,所以不是很長,但是能給你一些啟發。
  • 不讀書的你,真的了解讀書的意義嗎?
    不管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不讀書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讀書所能帶來的好處的;無論是對哪個階層的人來說,讀書或多或少都會對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以及精神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個人的知識面和眼界往往會決定他今後的人生走向,就好像是機遇來了,你的知識面和能力決定了你能不能抓得住,而你的眼界則決定了你能否看到它的前景,能否做出準確的判斷。2、人脈圈更為強大。
  • 讀書有用嗎?你為誰而讀書?
    孩子有了心結,自然沒辦法愛上學習。而他說自己是為爸爸媽媽讀書的,這句話更是很多孩子的心聲吧!第二天課堂上,這位老師忍不住向學生們提問:「你們知道,讀書有什麼用嗎?」果然,沒有學生能回答出來。他們眼神迷茫,有個學生更是說:「我爸媽讓我讀書,我就讀書。」
  •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不但是一種擁有選擇的權利,更是一種責任!
    「為什麼要讀書?」「為了將來能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 「武漢疫情」時這些答案都顯的那麼的蒼白!曾經,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擁有選擇的權利一直以為是最好的答案,而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更好的答案。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是一種責任!
  • 你是真的覺得讀書無用,還是只是不願意吃讀書的苦?
    很多時候,有些人以為他們是不想要某些東西,其實他們只是不想付出獲得那些東西的代價而已。你是真的覺得讀書沒用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讀書有用,一個人如果多讀點書,提高素養,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會更多一些。同樣智力水平的人,多讀點書也會&34;。兩個人從事同樣工作時,多讀點書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做事的水平也會更高,讀書依然有改變命運的力量。
  • 李佳琦背靠研究生團隊,讀書、不讀書真的不一樣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讀書無用。深深的影響這一代人,但是這種「毒雞湯」真的正確嗎?幾十年前,有人嘲笑認真的學習的人都是傻子,讀書根本沒有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年代這樣說無傷大雅,但是現在這個,衣食住行都有著落的當代,這句話顯然就很無力,但是被深深影響的老一代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思想。01那我就舉幾個例子來證明「讀書無用論」已經過時了!
  • 對不起,你讀書和不讀書人生真的不一樣
    你呢?還得再混好幾年吧!」我淡淡地笑了笑,並不想反駁他。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抱有這樣一種觀點——「讀書無用」。主要流傳在一些爆發戶和厭惡讀書的人之間。像我這個同學,他認為:「從來不讀書的人也可以很成功,所以讀書沒有用。」
  • 努力讀書真的有用嗎?
    讀書好學歷高不一定賺大錢,但是絕對比不讀書多出路。現在企業招聘首先看你學歷然後再看你的經驗,高學歷其實就是一個門面,一張通行證,你學歷都沒達到連門都進不去。 我自己讀書也不好,學歷也不高。那時候報大專的時候就想著混一混得了,反正來讀大專的成績都不怎麼樣,也都是為了混本證,結果我錯了,在大專裡面還是有一部分人認真讀書,雖然沒有那些985 211的學生成績好,但他們仍在努力追趕。
  • 讀書又不賺錢,那麼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呢?
    我先潑個冷水,我不認為你讀書就一定能獲得什麼東西 。古詩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意思是說你只要讀書了,錢和老婆就都有了 ,我非常不認同這句話 。而且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大家對於讀書的態度好像都挺功利的 。
  • 新「讀書無用論」真在撕裂著鄉土中國,網友:讀書真的有用
    導讀:經濟的高速發展下,有時候會導致一部分人盲目追求經濟效應,做任何事情都要求短時間收穫經濟報酬,任何事情都要求看到收益,包括讀書和學習也都是為了以後過上好生活如若沒有發到目的,就盲目地認為「讀書無用」。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周恩來說:「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
  • 【深夜告解室】有沒有一瞬間,讓你覺得讀書真的有用?
    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 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 讀書有什麼用?
    現在想想,多狹隘的思想啊,讀書出來的,哪能還回我們這個窮縣城啊,早飛到大城市發展了,哪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做榜樣。事實上,我有些朋友說,求學階段一直到博士,自己也沒有想清楚讀書到底有什麼用處,能換錢花還是能當官。知道工作之後,才發現,能啊,真能當飯吃,當錢花。還是要正面回答一下讀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當然,這裡的讀書是泛指學習的意思,不單指閱讀。
  • 不讀書和讀書的人生到底有什麼差別?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 讀書好還是不讀書好?真的那麼難區別嗎!
    那些讀過的書這些年農村裡不斷有人「致富」,讀書也並沒有什麼用的論調開始在農村大為盛行,連我自己也無數次的懷疑,這讀書有什麼用,百無一用是書生,一個大學生白領年收入遠不及一個菜市場裡殺魚的可是讀書真的沒用了嗎?其實區分這個問題並不難,實際上只是我不願意承認我就是那個差的個案罷了。我曾經聽人舉個幾個例子:讀了書的人100個裡有80個是比較有出息的,有20個沒出息,沒讀書的也有20個有出息的,但是有80個平凡的,可是我們總是把目光盯著那100個裡20個。
  • 明星用錯成語不要緊,但是讀書真的很重要
    乍一看,沒什麼問題,但是有粉絲就質疑:幹嘛用「南轅北轍」這個成語,難道不應該是「南徵北戰」嗎?隨後歐陽娜娜刪除自己的所發的感言。網友對此卻頗有微詞。也許對一個18歲的姑娘,批評得有點過分了。但是這些話確實值得歐陽娜娜反思。
  • 你家可以在農村,可以很窮,但不能不讀書
    有人說:「大學生已經爛大街,一畢業就等於失業,因此讀書真的沒什麼用。特別是對於一些農村家庭環境不是很富有的人來說,就更是如此,如果花大量的金錢用在子女的教育上,大學畢業後找不到什麼好的工作,不如早早就讓子女到外面打工,這樣還能幫家庭減輕點負擔。」
  • 讀書和不讀書,差別在哪裡
    一個孩子問他的母親:「讀書好累啊,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母親回答:「孩子,如果你小學畢業,你可以當農民、保安、打工。如果你初中畢業,你可以做一些機械操作。如果你高中畢業,你可以做一些機械修理。如果你大學畢業,你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梁。如果你碩士博世畢業,你可以發明創造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職業不分貴賤,我們付出多少,就會收貨多少。讀書能讓我們能有選擇的權利。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很多人長大後才明白,讀書真的有用,你怎麼看?
    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提問:「很多人長大後才明白,讀書真的有用,你怎麼看?」讀書真的很有用,很多人是熬過了很多時間,走過了很多坎坷,才能明白這個道理。也有一些人,早就看到了讀書的好處,與書相伴,最終掙脫了原本束縛在身的枷鎖。在這分享一個朋友寧的故事。